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学习领域,要想超过别人,鹤立鸡群,就必然要超前学习,你看那些学霸学神,哪个没超前学习?
武亦姝16岁背了两千首诗词,多少学者一辈子也背不了这么多,诗词大会上还有个十几岁的女生,说她看了一篮球场的书,有多少人一辈子能看这么多的书?去年浙江的满分作文,无论是否在炫技,至少作者引用的那些人和作品,我是从未听说过的。
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知识摄取量往往是同龄人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这不叫超前学习是什么?
所以超前学习没错,错的是很多家长自己就是学渣,不懂什么是超前学习,觉得孩子提前学下个学期的内容就是超前学习,假期给孩子报了衔接班,结果导致开学后孩子不认真听讲,而总知识摄取量也没有增加,还是书本那些内容,最后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又来抱怨超前学习没用。
社会分配的不平等。如果社会上只有10%人可以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那家长自然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子女挤进这10%的人群。如果社会上70%的人都可以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那学龄儿童的竞争自然就会缓和。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如果这句话能成真,谁来执迷超前教育?
大人自身的焦虑,以及,觉得有责任给孩子完美的人生。
我们的社会参照体系,很多时候,过于注重横向的比较。横向的参照基准本身是需要的,拿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大约上的身高体重在一个范围内,有助于及时发现发育偏差,并积极介入。
与此同时,也要结合纵向的参照基准,比如说,孩子在一个阶段,与自身的身高体重相比,是否在稳步增长。
容易出现不必要焦虑的家长,往往植入了某种信念,获取了伪科学信息,或有某种自卑投射,或虚荣心需求,甚至是受某种恐惧的支配:
在养育孩子问题上,常常伴随着大人未抚平的成长焦虑。
请允许我向自己开炮吧^^:我不到6个月就断奶,被寡居的养母抚养长大。所以,我在养育上的选择是,避免孩子重复自己的缺憾:
当然,以上我为自己寻得了理论支持^^,也符合我们的生活现状(老人们年龄大了,帮不上忙)。这不能上升到有对或有错,实际的过程也平淡而温暖,可是内在的张力和动因,只有我自己知道:同样是选择了亲自抚养孩子的我的兄弟姐妹,以及密友,他们做得和我差不多,但少了我这份不易察觉的执著。
当然,我可以选择不说,也可以不承认^^,或者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有这样的伤口。
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容易理解,部分家长(不是全部哦,请避免对号入座),在超前教育上的执著:
可能我这样说比较尖锐,指向的是内心的自我察觉。因为我们题目用的词是「执迷」,既然都执迷了,那必须是和我坚持自己养育孩子一样的程度啊^^。
当然,我们不否认,时代和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是有的,就是现代人生活压力很大,而且我们的生活方式急剧变革,这都引发和加重了集体的焦虑(对的,安全感缺失:资本制造和抓住一切机会,完成对人的异化。)。无视客观规律,不学习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接触到了虚假宣传,甚至是被环境裹挟(为了入特定的学校,或是幼儿园教学理念激进,家长被动配合)……当然也是存在的。至于超前鸡有没有用,或应不应该,有没有潜在的代价,因为问的是「原因」,所以就不重点讨论了。
有趣在,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为什么焦虑,为什么执著,为什么担忧……有所觉察。
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
许多成年人稳重成熟的外表下,其实内心仍是一个孩子:
我们现在迎来了一个有趣的悖论:那些心灵和精神永葆青春的人,恰恰是心理上和精神上最为成熟的人。相反,很多我们所谓的衰老是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成熟。我们通常这样描述老迈的人:他们变得牢骚满腹、刻薄寡恩和颐指气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但通常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步入了第二次童年,而是因为他们从未走出过第一次童年,他们一直是个孩子,只是外表那层成人的伪装磨损了而已。 (M. Scott Pack)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对现实,探寻自己内心的底层哲学或者说信仰:察觉不到,或处于混乱状态,不代表不存在。
这是我们说的,大人自己都没活明白,又成为父母,是各种焦虑的叠加。
然后我们再继续说,因为内心里有坑洞,又意识不到,就更容易被侵扰、刺激或盲从。也表现在边界的不分明上:分不清哪些是父母的责任,哪些是孩子的责任,哪些是随机的天意。
于是,想要追求一种完美,追求一种绝对的可控状态,追求一种无私无我的完美父母状态。
从自己的愿心来讲,一切出自于爱。
但爱是接纳,是信任,是支持,是相互成就。
最后,我们说,不是所有家长都在执迷于超前教育,而每个孩子的天资禀赋是不同的:大众眼里的一部分“超前教育”,可能是某种生活习惯家庭的日常标配(比如说我给小皮读绘本,那是觉得好玩的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动因不是要提前鸡,5岁的他仍目不识丁;同理,一些其他家庭不惜重金的艺术启蒙、海外旅游、游戏类早教等,可能就像普通家庭不带功利的亲子阅读一样平常,不强求必然的回报,只是觉得孩子喜欢这钱也花得起^^),或是孩子天生的兴趣使然(是的,我们要承认,确有少量天才儿童)。
对于内心未完成整理的家长来说,反而是这种无意间的瞥见或比较,加重了自己的焦灼:别人家私教一对一学钢琴,别人家孩子上双语学校,别人家孩子……
能做到完全不焦虑的家长极少,也没有必要:不在这件事上焦虑,可能在另一些事上焦虑。成熟有责任心的父母,并不意味着样板的完美父母,或是从未遇到任何育儿困惑和难题。
我们更多人,把生活视为零和游戏,这块饼,你吃了一口,我就少吃了一口。
竞争心理就这么产生了。
其实……
我也不懂,哈哈哈哈。
别的咱也不敢多说,在涉足的艺术领域里面。家长执迷于超前教育的我能看到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自己不懂,第二是自以为是,第三是带孩子太烦了。
先从第三个开始说,就是带孩子太烦了。
我一直觉得人类幼崽是一种很恐怖的玩意儿,每天创造高频噪声和各种不稳定因素。眼见着各位已经在单位被工作操的浑身没劲儿的家长回家还要伺候主子,简直只能用身心俱疲来形容了。所以,让孩子赶紧上点儿什么课,其实很大程度是解放自己时间的一种方法。
以我们做过的一些调查来看,就学音乐的儿童来讲。大概有20%的家长是把孩子塞进琴房,然后约定好时间回来,自己就溜达去了。还有八成家长是会陪着孩子学习的,但是这八成家长里面,有差不多一半是把孩子送进琴房,然后一堆家长在门口聊天社交的放松活动。有大概40%是非常强迫的,要和孩子一起学,以指导孩子学习的极端性家长。
从教育本身看,孩子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超前教育,但是不是所有的家长所做出的选择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大部分家长是为了让自己少操点儿心。让机构帮着看娃,自己哪怕在边上听课,也算参与了娃的教育过程,而且自己不是第一责任人,某种程度,还算个小享受。
对于看娃的教育机构来说,这也是他们提供的服务的一部分。娃不在外面上课,就在家里折腾家长。家长愿意付钱让娃出来受教育,机构收这个钱,那是两头默契,苦了娃。
再说家长自己不懂。
我有一次在北京一个非常高档的私立幼儿园做亲子活动的时候给家长们讲少儿艺术教育。很多家长问我,孩子们到底应该几岁学音乐,几岁学书法。
我先没回答这个问题,我直接问了在座的所有家长,我说,家长们,大家年龄都差不多。应该都是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年长大的孩子,能把孩子送到这里的,说明你们在教育上的思路也是比较开明的,请问各位在青少年时期学过乐器,考过级的请举手。
不夸张,所有的家长都举起了手。
我随机挑了几个问问,钢琴的,古筝的,二胡的,都有。
然后我就又问了一个问题,我说你们最近三四年,进过音乐厅,听过一场音乐会的,有么?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我说,你可以啊,你听的什么音乐会。他说,忘了,朋友给的赠票。就去听了,我说,你学过乐器,你觉得现场的演奏怎么样。
他说,我哪儿懂那个。
我说,那好,我认为,这位家长的问题不是孤例。你们学完了音乐以后,对于你们自身而言,你们觉得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所有家长都不说话。然后接下来我就说,你们觉得,小时候花了这么长时间练了这么多年的钢琴,乐器,在未来的生活中,音乐和你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你们无非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学会了在音乐厅里能忍罢了。这些东西并没有培养出你们任何对艺术的理解,反过来问我,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学乐器。很显然,这是因为你们在学的过程中,对自己为什么学完全没有思考。你们把这种没有思考再不假思考的传给你们的下一代,你们这就是作恶。
这也就是我说的“自以为是”。
就音乐教育而言,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小时候是有条件进行音乐教育的。很多家长小时候不是没受过音乐教育。既然接受过,我认为面对孩子的教育的时候,第一件事儿应该理智的思考,反思,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了什么,得到了什么。音乐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而不是直接就把相同的负担转嫁给孩子。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问题是源于自我的不清醒。
即使你今天喜欢艺术,热爱艺术。并且小时候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艺术启蒙教育,作为家长,我认为你也应该自我先想清楚自己所受到的艺术教育和你当下对艺术的热爱之间的关系。反思你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据我所知,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的大部分音乐教育是非常尴尬的。并无法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也没能让孩子得到应有的能力。 我在和@SherryLi禅玉 交流音乐教育相关问题的时候,她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她说中国的钢琴考级教育就是手指体操,学生学到了八九级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在和 @圭多达莱佐 谈中国音乐教育的时候,他的观点也很实在,他说中国的音乐理论教育是缺乏对少儿音乐素养的培养的,孩子们学了音乐,但是根本不理解音乐。
最可怕的是,居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家长,还完全不觉得这件事儿有问题。
因为不思考,所以也不会真正尊重艺术,会自以为是的做出很多决定。
我作为一个教书法的,如果家长们问我什么时候孩子应该学书法。我都会说,书法作为一门门槛相对比较高的艺术,在10岁以前学,其实投入产出比是相对低的。我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孩子在上初中以后再开始书法学习,对孩子的书法水平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但是对于孩子的家长来说,小学四年级是一个坎儿。如果小孩儿小学四年级之前没有接触艺术,那么小学五年级,为了准备小升初,会立刻转向类似于学而思一类的培训机构而直接放弃了艺术教育,而那些已经坚持下来的艺术教育,则会一直保留。
这其实听起来就很荒唐。艺术的门类本身很多。对于音乐而言,孩子可能三岁以后进行音乐的启蒙教育是完全没问题的。少年时期的音乐教育会让孩子有很好的乐感,但是对于一些门槛本来就较高的艺术,过早学习本来就是不符合其艺术自身规律的。但是在家长看来,实际上艺术还是一个手段,并非真正“有用”的东西,所以很多家长们虽然口口声声说要让孩子学艺术。但是其实他们根本不在乎孩子们学的到底是什么,在他们心中,孩子应该干什么,其实是明镜一般的,专家的专业意见,不如他自己的路线重要。
这种自以为是,造就了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习了本应该不在那个年纪接触的艺术门类。自己都闹不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误以为自己有天赋,甚至被评价所裹挟。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
当孩子们被一群根本不懂艺术的人正面评价了一番之后,又因为自己的学业放弃了艺术的学习,这种孩子所得到的艺术观,经常是非常歪的。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从小就被认可,而忽略了,他们所接受的艺术教育,无非是他们一点不懂得家长给他们的一些假象罢了。
最后再说说我能看到的深层次的原因。
从我所接触的艺术教育领域来讲,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国人的整体文化素质欠佳。因为知道自己看不懂画展,听不懂音乐会,只喜欢凤凰传奇。但是偏偏有那么多人懂这些东西,分析的头头是道,于是自己觉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其实他们不明白,有文化,本身就是了解一大堆无用之物的集合。一个强大而有趣的精神世界的构建,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摒弃这个世俗世界上物质迷信,技术迷信,同时还要摒弃攀比。因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必须得是自己的,必须要独立,才能谈得上有趣。
作为一个搞教育的人,我特别希望家长们能够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想想自己到底是哪儿根葱。然后仔细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要在某条路上持续祸害孩子。
但是话说回来,我是很同情那些把孩子塞去上课自己出去玩儿的家长们的。对于那些激娃的家长们,我觉得这类家长更真诚,也更容易培养出有意思的小朋友。
最后说个事儿。 前一阵子我看了@花猹猹在教小朋友弹钢琴的视频,她在上海某个雅马哈音乐教育机构供职,看得我觉得可爱的心都化了。我是觉得,如果有这么漂亮的老师教我的孩子,冲着看老师,我也愿意把孩子送过去让她学习一下。
她教孩子,我看教孩子的她,多好。
有谁家孩子借我用用么?
顺便,想让家长学音乐的,前一阵子看了文章很好,你们可以看看。
几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在客观上,应试教育充当了【机遇过滤器】的功能,会筛选出部分人,获得社会分工优势岗位的进入门槛。在这个客观情况下,一些家长希望通过拔苗助长来提升通过筛选的胜率。
2,由于人的社会性,多数人的幸福感来源于与周围人群的比较,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当代,这个比较范围被拉大到了原来小环境的N倍,【别人家的孩子】进化成了【公众号上的孩子】,这使得本来能够获取幸福感的大量家长,变为幸福感为负,从而引发过度应激反应,那就是超前教育。
3,很多家长在育儿上有极强的心理行为悖论,一方面,希望让孩子有自制力能上进,另外一方面,自己很懒且没有自制力。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这类家长会倾向于把孩子送入超前教育机构,以逃避教育孩子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和精力,同时获得自己已经尽力了的自我满足感。
4,一些家长对于教育的理解,来自于反智的公众号和各种所谓约定俗成的观念,这些观念曾经在家长少年时代pua过他们,但由于家长们不学无术且懒得钻研,因此在自己育儿时,又把这些pua向的观念用来pua孩子,形成扭曲教育观念的代际传递,最典型的是“小孩要吃点苦”“不学习将来没饭吃”之类的恐吓和自我感动。在这种水平的指引下,任何外界“专家”(其实是教培机构的文盲销售)只要抓住家长的心理,很容易通过各种话术使之成为教育焦虑的状态。
5,家长的成长环境是经济爆发增长的时代,而现在经济进入平稳期,多数家长在心理上会觉得现在赚钱和生活更难了(其实是之前太容易了,现在才是正常态),这种认知,会导致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而很多家长自身已经没有动力和自制力去改变了,因此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其实就是自己要混日子,但是又害怕或者不甘心,就折磨孩子让孩子出息,来给自己安慰。
6,攀比心态,以及从众心态,也是超前教育和课外辅导之前大爆发的原因,教培从业者有大量的资源用于弘扬神童和虚构失败图景,对很多家长成功的进行了pua式的洗脑。
以上。
供参考。
在中下层阶级尚无法保证躺尸式富足的情况下,阶级的流动性又(似乎)还存在。若公权力的硬性介入不够充分,资本在 “教育产业” 上不受限地倾泻资源、建构和焦虑,全面走向大型囚徒困境的最差解,基本上就是确定的了 — 每个人都过得更辛苦,但总体不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更糟糕。
解决方案?
掐死阶级流动性,太不社会主义了,不可取,毕竟是旨在消灭阶级的意识形态。
短期内,还是指望公权力能给点儿力,加强对公立教育的支持,并加强对教育产业化的打压吧。
但根本解决方案,依然在于......让哪怕屁技能都不会的中国人,若病残懒傻,也有基本的生存尊严;若不病不残不懒不傻,哪怕在餐厅端个盘子,每小时最少也能赚差不多一张红票票。
该约束资本的剥削,促进分配的公平不?该。
把今日中国所有资本和财富分光了,能实现此目标么?还差得远。
( !)
焦虑
介意,当然介意,那些说什么再正常不过,都什么年代了,你真爱他应该包容,blabla的,那你们就再互相都和ex同居过的人在一起好了呀,挺好的,没必要还贬低一下别人。听听说的这都什么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又高尚伟大。你能包容人家打过胎家里贫困又难看?如果你能,我敬你是条好汉。我没你伟大,我的爱庸俗又渺小。介意的人,或者说题主!你也完全不用管他们说什么,该介意就介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日子到头来还不是咱自己过。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饭圈不是瘟疫。瘟疫的可怕在于传染性,饭圈没有传染性,只有破坏性。硬要比喻的话可以称为蝗虫。
辱骂饭圈不是政治正确。「政治正确」的意思是用迎合主流价值观的方式表达同一个事物或观点,以。例如称保姆为「家政」,称裁员为「业务重组」,称饭圈为「支持者」等。
「理智的粉丝」是一个伪概念。有理智的人不会无条件无原则地支持和维护没有才华只有包装的所谓演员,或者现实中甚至不存在的虚拟角色什么的。既然你坚持自己是粉丝,就说明你不具备起码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