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仅4%中国学生表示放弃留学计划?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以我的了解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放弃留学计划倒是个事实。

我身边的留学生,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学霸级别,为的就是读全球顶级的院校和专业。中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质量大家心里也都有数,即便是清华北大大多数专业也不能在世界上排在前面,要读最好的专业除了留学别无他法。

第二类是想走捷径。这几年随着国内名校保研率的提升以及部分高校将绝大多数名额给了推免生,导致一些人想去好学校读研是没有机会的,反而留学更靠谱一点。像我本科和读研的时候,就有认识的本科生一边准备保研一边准备留学。我问她为什么保研失败了不选择考研呢?人家说,我考不上。

我倒是能理解她。毕竟,很多985院校的强势专业,考研录取率其实只有3%、5%,就算你在本校是学霸,也不一定确定就能考上。反而是去申请留学,去世界名校的概率还大一些。

第三类是打算以留学为跳板在国外工作,或者就认为只要留在国外,无论如何都比在国内好。这一类人,你是没办法劝的。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欧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个都没去过,那边的生活怎么样一概不知,但人家就觉得国外哪哪儿都比中国好。你说她是恨国吧,她也没那么多的心思,她就是觉得中国哪儿都不好,为自己和后代考虑不能留在这里。

前几年海清和黄磊演过一部电视剧,叫《小别离》。这部剧我没有看,但我看了小说原著。这个小说原著里让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一点是,这个书里的主人公因为孩子在本市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学习压力大而有了让孩子出国读高中的想法——ok,这一点我理解。之后,这个家长就让自己在美国的亲戚在附近找学校,要求就是离亲戚家近一点,能照顾一下孩子。亲戚就在附近找了个能接收国际学生的学校,但后来又说老公不同意,不想让这个孩子过去。这个家长于是就转寻另一个在澳大利亚的亲戚,把孩子送去了澳大利亚读高中。

当然,国外很多著名高中的水平比国内高得多,这没什么可说的。但读完整个小说,我感到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挑选学校的过程中,这个学校的学生成分、升学率、教学特点等等的情况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在他们(或者说作者)的意识里,国外随便找个学校都比国内省会城市(小说原著里的背景是杭州)的重点高中要好得多。或者说,只要能出国读书,自己的孩子就能上世界名校。对于这种人,如果有留学的机会,即便有疫情也肯定不会放弃。

在这个回答下面有个人就提到了上海的某个人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觉得中国教育遍地是问题,所以准备移民加拿大。至于加拿大的教育究竟如何,我猜她肯定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想移民并不是觉得加拿大的教育有多好,只是起源于对中国教育的不满。但这种不满,已经足以让她坚定留学或者移民的计划。

上面几类人,基本上都为出国留学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准备,无论何种原因如果选择放弃沉没成本都太高。而且,对于很多只是为了学历的人来说,只要能混出来这个留学就是值得的。至于说疫情问题,虽然国外比较严重,但客观来说只要做好防疫,被感染的概率也没那么高。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华人社区感染率远低于白人社区就是证明。

我估计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大多数留学生才会决定放弃出国留学——那就是目标留学国发生动乱。比如川皇如果竞选失败,在保皇党的拥护下发动内战(大雾),那大多数留学生肯定不会为了去美国而舍下一条命。但与此同时,也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抱定“富贵险中求”的想法,认为这时候留学的人少了,自己申请到名校的概率就增加了,博一个TOP学校的offer。换句话说,别说欧美疫情严重,就算是打起仗来,也会有人愿意去留学的。


user avatar   chen-jian-ku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妈就是大学教授,她已经劝过我N次了,这是我的回复:

“我的领域(社会计算)里,南大的青年长江陈云松发过的最好的期刊叫做social networks, 美国一线大佬的博士我见过有发过一作Nature的,有发过一作science的,有一批能发子刊的。

我留学中忍受的孤单寂寞,不是为了和陈云松们一起喝咖啡的。

“鬼门今日功劳了,好去临江醉一场”


这是国内大二的时候了解到的社会计算大佬

在国内社会学A的学校最好期刊是social networks 就能评上青年长江


这是我大二的时候了解到的社会计算大佬

拿他和领域元老比确实是不对等比较、即使两个人年纪相仿。我们现在后退一下,这是比陈云松小10岁的电子科大教授吕琳媛:

“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Physics Report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万余次”

我们再后退一步、这是一个土博:

青年长江,领域杰出学者陈云松发表期刊甚至跟土博相比都有明显差距,而这个两个学者名义上是一个领域的。

我参加过陈云松的讲座,提问题,但被无视。我大二上的第一门社会学的课介绍到了duncan Watts 。他受邀请回康奈尔和学生互动一节课。课结束后已经晚上10点了,彼时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单纯凭借着对他的著作的兴趣去和他聊了十分钟。这个领域元老,Networks研究发在PRL,Nature,Science,社科顶刊的杰出教授很耐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还给我的书签名,鼓励我继续探索这个领域。虽然科研上差距明显(谷歌引用173:100956, 期刊完全没可比性)但陈云松和瓦茨年纪相仿。这门课的授课老师Michael macy自己也是社会计算大佬,18年以来发过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human behavior

我自己的领域而言,这些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美国一线大佬对待学生的态度的差距可能要大于科研上的能力差距。除了陈云松,清华社会学的几个同学也告诉我清华的罗家德不搭理自己系的本科生。美国的一线大佬,我自己当面聊过的duncan watts, Michael macy 和David lazer都是很尊重学生,没摆架子。后两位在18年被science 做评审员,各自专业(社会学,政治)的先例。有一次watts回康奈尔分享,watts的博导,院士斯托加茨自己坐在后边的小椅子上。我坐前边给他让座被拒绝,他觉得他只是个听众,学生来上课应该坐前边好座位上。Macy会耐心听什么基础都没有的本科生的想法,并且鼓励做下去。忙不是对待学生态度差的借口。当时我室友国内交换的跟他做了一年,罗家德听闻后主动加他微信。

有些专业领域国内美国没区别,有些专业老师的风气很朴素,但有些研究领域天差地别。我本人打算读博后回国找教职,那个时候国内的理科院系应该也发展出容纳我们领域的专业了,比如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等等。

最后附上我写的专业劝退

我的社会学劝退回答多次被折叠,其中至少两次说是关于南大的部分敏感,而我只不过是搬运了一下CV和别人对比了一下。至于被折叠的原因嘛,大家自己想想。

更新:

1。有知友提到大佬不回邮件。是的,大佬确实不会回你的所有邮件而且回复的话也简短。但是1。你说明来意约他时间他会尽量安排2。跟他交流时你能感受到他是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在对待一个新的科研工作者,在认真听你的想法并且给出建议的

2。关于美国教授也有不尊重人,卡学生的事情,康奈尔社会学系也这样。做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摆架子无视本科生跟国内的如出一辙,所以我直接写专业劝退开地图炮了

3。妈妈:“你写的这些回答,专业劝退,你是不打算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吧?”

“我知道以后我会打交道的学者对这群圈地自萌,自嗨的社会学教授啥态度。甚至还有杰出教授给我的专业劝退文章点赞来着”

4。妈妈:“别指名道姓啊”

“陈云松老师以及别的社会学教授教会了我不需要尊重科研能力不行的人。我现学现用了”

5。妈妈:“社会学会发展起来的啊”

“一个45岁的青年长江最好期刊是social networks。社会学出身的Michael 18年以来发过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human behavior。等陈云松,梁玉成赶上美国一线教授的水平的时候,北京动物园的猴子都进化成人了”

6。简单说一下国内社会计算的发展。

理科院系出身的有北师大系统科学,中科院数学,经济,C9里数学,物理、计算机出身的学者。我文章开头提到过美国大佬的博士发一作Nature,他本科北大数院的。这些学者发过各种顶刊,但是全职做社会计算的不多。这个群体里的博士,教授有给我回答点赞的。

社科院系出身的,比如社会学里的这些人。科研水平想必大家也看到了。我并不无畏。我知道踩这些社会学的人没有后果我才这么写的

7。马学体系下:

朋友们好啊我是浑元形意掌门人陈保国。刚才有个朋友问我陈老师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怎么回事,给我发了一几张截图,我一看!嗷!原来是佐田,有个年轻人质疑我学术能力。传统社会学研究以发到为止。不能深究期刊质量。我说小伙子你不讲学德你不懂。

陈老师对不对不起,我不懂规矩。啊,我是…他说他是乱打的,他可不是乱挂人的啊,期刊对比,领域内比较,训练有素,后来他说他做过三四年科研,啊,看来是油备而来!这个年轻人不讲学德,来对比,来偷袭,我四十五岁的老同志,这好吗?这不好,我劝这位年轻人耗子尾汁,好好反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啊,呃…学界要以和为贵,要讲学德,不要搞窝里斗,谢谢朋友们!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看到数据来源,但是就我观察光留学转保研的就不止4%。另外有50%以上的“不放弃留学”是指“今年不出去,先实习,等明年再出去”。

我觉得他们明年更出不去,还亏了一年工龄。。。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调查貌似是疫情一个月的时候做的,当时是4%,到了两个月后的调查,就变成了7%。

“放弃”是一个动作,做了就放弃了,放弃了就放弃了。但疫情蔓延之时,“坚持”却需要不断的坚持,需要每一次都选择”坚持“。

每个月4%的人放弃,疫情持续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之后,又会有多少人还保有留学计划呢?

所以欧美那些学校要抓紧时间线下复课。但是,这4%,7%之类,对应的都是“如果疫情结束”的情况下,选择坚持去留学的比例,而不是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还要去日增2000(加拿大)、4000(德国)、5000(荷兰)、1万5千(英国)、5万(美国)的地方,线下复课送命学的比例。

你直接顶着疫情叫他们复课,又有多少人会选择直接逃跑呢?毕竟学校到处都是,生命只有一次。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清华博士新生的”平均学术能力“反超了MIT、stanford之类的phd新生达到世界第一。希望在5年以内,他们的成果也能达到世界第一吧。


user avatar   liang-hong-yi-pie-98-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届毕业生,别说是疫情了,就算是战乱,我都愿意等国际局势稳定。

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业深造和学术水平,

就是累了,不想在国内读下去了。

国内安定吗?身体是安全了,可是精神上却是加倍焦虑了。

一、

2020.7.25

拿到了自己大学三年的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四六级均600分左右

同时收到了浙大某教授的邀请,不出意外可能就在浙大继续读下去了吧。

可是自己从大二开始就不想在国内读研了,

夏令营也只是佛系报名一下,可能觉得自己这个成绩不报名夏令营可惜了吧。

二、

2020.9.3

放弃了学院的保研名额,保研材料甚至都没有准备过,

没有任何老师问我原因,也还好没问我,不然我肯定会怼回去

我感觉整个学院都散发着一股腐败的气息,和最近学校到处在修的路一样破败不堪
对学院的厌恶甚至可以让我放弃自己曾经想追求的东西
对一个学校的失望,是可以让一个人对整个国家失望的,
不想再在国内待下去了

卷,大家都太快了

三、

2020.9.20

开始在BOSS直聘上面找工作了,毕竟很快就要成为社畜了,

无奈学院开了一堆可有可无的必修课,一周四天满课,

找不到实习,只能做做兼职,

本专业的工作就是一个笑话,

大学期间拿到了一堆互联网+之类的市赛奖项,无奈在社会上人家不认可

还好自己英语不错,拿到了两家还不错的教育机构的offer,

嘿嘿,面试果然就是要自信

无论如何,先赚钱以后才有机会做喜欢的事情

四、

2020.10.15

身边朋友一个个都晒了一下保研去处

果不其然,身边的人都很优秀,如果自己没放弃的话,

可能和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校友

身边人问我,你焦虑嘛?

其实我早就想好了,人生并不是一定要你追我赶,我想停下来一阵子,我想要先工作一阵子,在出国读研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做一下义工之类的,毕竟我以前每年假期都会做义工!

报名了健身房,开始学习跳舞,好喜欢这种感觉。

五、

2020.10.19

上课前,同学开始聊自己以后的方向

听同学在互联网公司做的好开心啊,

我也想要这样的机会啊,如果在以前我肯定会努力挤进去

现在其实也想,

不过好像研究生文凭是敲门砖。

都随缘了,大厂要不要我,就看安排吧。

六、

2020.10.20

在软件上随机交友,

认识了以为还不错的大叔,

我们在上海南站附近聊了一会儿,

大叔和我说,

无论怎样,只要想要在上海留下去
研究生就是敲门砖,顺便对我放弃保研这件事情感到可惜

是啊,可能还是太理想了吧

七、

2020.10.21

和毕设导师第一次见面,

要开始做毕设了,

毕设导师说,

可以休息一两年,但是记住,
在国内年龄很重要

差点忘记了这一点,人才溢出的时候,

都开始拼年轻力壮了。

导师说国外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慢慢回国了,

其实只要过得开心,我在国外开心的当服务员又何妨呢,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八、

这个百分之四的数据真实不真实我倒一点都不知道,

不过只要不是欧洲分裂,社会动荡,校园倒闭,核爆炸之类的
我都愿意等。

在这种焦虑面前,总感觉生命并没有多珍贵。

每次有人问我,你想想你30年以后,

其实我没想过这么久以后的人生,我不是一个惜命的人,

但是我倒是蛮乐观的,焦虑也只在网上抒发一下,

现实中认识我的话,

肯定看不出来我有这么多的情绪。



仅以此段文字回复大家的好意:

期间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鼓励也好,阴阳怪气也好,嫌弃吐槽也好,大多数评论我都有看过,先谢谢大家的关注。

一、

记得马薇薇曾经说过一句话

什么是选择,一个对的,一个错的,那不叫选择,因为只有傻X才会选那个错的。两个都是对的,那不怕选择,选哪个都很爽。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什么,两个都是错的,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

我的选择很简单,就是放弃保研,缓个一年在出国深造。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在国内继续读研究生,我可能会很后悔,失去的那些机会和锻炼我可能背负不了。谁不想要出去看看啊。

改编一下莎士比亚的话

Not that I love China less, but that I love the world more.

二、

我不是一个喜欢散发负能量的人,

但是我想让别人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元的,

就是有一些选择很让人觉得无厘头,请大家理解和包容

知乎上太多那种,从双非之类的逆袭北大的文章了,那些保研到华五的也一堆一堆的

他们的评论区就是清一色的“大佬,带带我”之类的

负能量的文章看了会焦虑嘛,

会!

那正能量的文章看了会焦虑嘛?

也会!

三、

我也没有通篇在鼓吹国外的月亮多圆,

端盘子也只是象征一种体力劳动。

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国了,每年断断续续回来几个月,现在疫情期间也没咋回来

我用了我妈的支付宝还被公安打电话联系了,生怕我妈回来了。

我妈会和我说国外的情况,被枪支顶着脑袋的事情也偶尔发生。

但是我妈妈还是和我说,

她老了以后像要在地中海附近定居。

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国外也不过如此,
也有人会认为国外很适合他们。

不过前提都是,我自己亲身体验过,而不是外人和我说到

“去了你也会发现不过如此,歧视啊啥问题的”

2020/12/14

诶,忽然一个多月的回答又火了起来

那我说说我的近况吧

最近秋招拿了几个offer,还都不错(校平均薪资以上),

和HR谈了几轮以后开始确定签三方了

和辅导员聊天发现我是今年本科生就业中

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走的秋招的同学,

现在又快放假了,

估计大多数同学都要走春招了,不过其实对就业市场这一块我还是不大了解~

现在有了公司和就业兜底,也不大焦虑了

不过大四一年确实容易焦虑,我身边的同学也都开始长痘黑眼圈脱发的

学会与焦虑共存咯~


此致

三宝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学分三种。


第一是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知识型。这类人在本科后出国读研的人中占比较高,其余也有,靠寄托雅之类出去,本身学生素质很不错。客观的说,我国在许多领域相比国际一流大学确实有差距,这部分优秀学生,出去学的东西大概率好于在国内继续读研学的东西。就算不比国内研究一定好,但是站在那种更有话语权的地方,研究东西也很容易得到更多成绩。所以不管说他们将来在哪里发展,出去读书都有国内读很难替代的价值。


第二是出去混文凭型。这种人数不少,各级学生都有。毕竟国内层层考试确实难度不小,就算家长有钱有权,一定程度能走点潜规则,成本也非常大,成功概率也极其不稳定。所以出国读书,利用不少国家高校的空子或者故意招揽这种学生的生意,让孩子更容易避开国内竞争,拿到较高文凭,回来作为安排工作的敲门砖。这类学生来说,出国读书这条路,国内更难替代。


第三种是鸡蛋多篮子型。比如许多大富之家送孩子早早出去读书,将来立足,也好确保资产更安全出去,避免在国内这一个篮子里。这种出国的属于长线谋划,甚至往深处说还有家族责任,本质就不是为孩子读书问题的,所以更没有任何替代可能了。


因此,总的来说,疫情虽然体现了国内更安全,但是这只能吓退一些压根没有规划的人,让他们在谋划下一步发展适合将出国留学往后排排。对于已经确定留学的人,无论以上三种哪一种,都很难找到在国内较好的替代方案,所以只能选择继续出国。

毕竟,病毒再危险,也是可防可控的。自己天天戴口罩、注意卫生,感染几率就会小很多。如果有一天真的大量人要放弃留学计划,那一定不是因为病毒,而是因为国外的人为政策。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学不是买菜,一拍脑袋,今天中午我减肥,啥也不吃了。留学是一个需要漫长准备过程的事情。

我本科毕业出的国。提前一年就要开始考语言,三个考试折腾一轮。那还是我英语好,好的程度在当年是足以让我炫耀下的,我雅思裸考是8分。比我英语差点的,比我多花一年准备语言考试不过分吧?

还有许多琐事。要去学校开成绩单,要找做SRTP的老师签字推荐信,要找大二暑期实习的公司经理出推荐信,要写cv和ps,要问以前的师兄师姐和实验室各个老师国外某些课题组的方向和情况,要看意向课题组的许多文章,要给意向课题组的老板发邮件,要写申请材料,要算着汇率发材料交钱,要申请奖学金,要在不同offer之间抉择,要礼貌拒绝,要找住宿……

真的,在你拿到任何一份满意或者不满意的offer之前,那是一整年甚至更久的努力和准备。而且大概率你放弃了保研直博的名额,也没有准备任何工作面试。

不去,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而且没有着落,毕竟大部分人没有家业等着你继承。青春这个东西,不是只有谈恋爱的时候才值钱。


我已经人到中年,上岸多年啦。只是回想自己的留学生活,看看今年的孩子们很纠结,所以有感而发。事后诸葛亮是非常容易的,但身处当时,真的有多少人能确保自己做出的是最明智的选择吗?已经够卷了,已经够难了。不要总用先知的标准去分析别人的人生。好好考虑然后再选,一旦做了选择,就买定离手。拿在手里的牌,都是好牌,其余的不要太往心里去。


user avatar   li-jun-jie-6-1-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留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利益相关:在隔离点防境外输入的一线医生。


留学生绝对是我近年来接触到的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的群体了。他们很有礼貌,能理解别人,能很快的弄清楚规则,也愿意帮助别人。


作为医生我更明白国内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留学生去国外把这些知识带回来,大家都在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奋斗,加油!


空话说太多没用,我说个真事。那天半夜来3个隔离观察的,飞机从日本来,下午6点降落浦东,送到隔离点的时候已经一点多了。三个人里一个是中国的中年妇女,一个是中国的年轻留学生,还有一个是日本女孩。我在门口让三个人按下车顺序一个个排队来登记,结果中年妇女最后一个下车,隔离衣都不脱,行李还没消毒,要先来登记。隔离点登记会给个二维码,让隔离人员扫码以后填一个表格,中英双语的,结果中年妇女一听到这事就嘟嘟囔囔的说不会用手机,说不会打字,让我帮忙填,这事情其实挺普遍的,我也没推辞,就帮了,但很多信息都要一个个问,比如证件号码,14天后是否离沪,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这位大妈的统一回复是,不知道,不清楚,你们问过了(海关那边),你问那么多干嘛。废了老鼻子劲,总算帮她填好了,一句谢谢也没,跟着酒店工作人员飞奔去自己房间了。


接下来是那个留学生,因为之前已经让他先扫码了,所以他已经填写好了。酒店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下来,所以让他等在旁边。


最后一个是那个日本女孩,一通交流,坏了,既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就科大讯飞的垃圾翻译器根本没用,交流得手舞足蹈,但还是鸡同鸭讲,还好这时候留学生小哥出手帮忙,看得出来他的日语其实也不是特别流利,有的时候还需要借助一下手机词典,但总算是帮忙把表格填了,注意事项也逐一解释清楚,这时候已经凌晨3点了。其实留学生小哥本来可以独自上楼的,他也没义务帮助我们,飞了一路过来忙到现在,是个人都困得要命,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这位留学生小哥。期间还被中年大妈各种电话骚扰,一会说不能连wifi啦,一会要吃东西啦,一会又问怎么看电视啦,真的是超级烦躁。后来这小哥还帮这日本妹子和我们沟通交流,还帮她办了一些出隔离点的手续,感谢这小哥。


澄清一下,他们应该不认识,因为一个是留学生,一个是来中国探亲的。一个2礼拜以后回老家,一个2礼拜以后留在上海。


再说一个我映像深刻的事情。有一天工作过程中被门口的公安同志叫过去看一个快递,这个快递怎么说呢?很诡异,东西很常见,就是一盒老大房的鲜肉月饼,问题就是这盒子外面包了一层塑料,整个月饼盒被塑封了起来。


南方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种包酥皮月饼的纸盒子是绝对不会塑封的,因为本来就是鲜食,没有保存的需求。


问了下快递员小哥,他说是某个房间客人要的,他去买了月饼以后按照顾客要求,去了一家塑封店把月饼包装了起来。然后我就明白了,聪明,真的很聪明。因为隔离点有个规定,外卖食物必须有完整的外包装,不然会被公安同志拦下来。所以除了周黑鸭等少数直接带外包装的外卖,基本只能送点零食,泡面这种。这盒月饼虽然是鲜食,但是因为有塑封包装,经过消毒以后确实是可以送进来的。


我回去查了一下那个客人的资料,是个法国回来的留学生,他们一架飞机上有好几个留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楼面上。然后呢,这个客人打了个电话过来问,如果他有东西要给别人该怎么做,我说按照规定把东西放在门口的桌子上,然后另一个人过来取就可以,两人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过了一段时间,管监控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看了一段监控录像,里面一个月饼盒子,一个楼层上的几个客人依次打开,取走一个月饼,然后关门,整个过程没有人员接触。


看到这一幕我是真的有点被感动到了,我看到了怎么样的一群中国人呢?他们既不是规则下唯唯诺诺的羔羊,也不是自由中迷失自我的浪子,他们会去了解规则,利用规则,敬畏规则。同时也还记得要团结,要分享,这样的中国青年难道不可爱吗?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

我刚随便搜了一下。

题目的这个4%,大概是说QS的最新报告,我懒得打开那个读的特别慢的官网。

我就随便贴个一般都把“仅4%中国学生放弃留学!”这几个字放在标题里的文章吧。

由于COVID-19疫情期间各大高校都面临着国际生招募的困难,QS就当下情况向全球近30000多名准留学生开展了调研,分析了疫情对国际留学生心态与决策的影响。
57%留学生计划受疫情影响
QS此次全球调查的范围主要针对来自中国、欧盟、印度和北美的留学生。
当他们被问及留学计划是否受疫情影响时, 有5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他们的计划受到了影响。尤其是2-3月,受影响人数激增。
中国留学生表示受影响的百分比最高,占到66%。
确定取消留学计划的只有7%
QS询问了具体的影响,例如他们是否希望推迟或推迟他们的学业,决定在另一个国家学习,不再计划留学等。
47%的受访者打算推迟留学,13%的受访者打算出国留学,仅7%的受访者不再想出国留学, 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不到一成。 中国留学生决定放弃留学的更是仅占4%。
[1]

推迟,观望,当然是正常操作。因为观望这个动作本就不耽误大部分的正常生活。

中国承认受影响的人,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决定观望的,是低于平均水平的。

这是很正常的数据,决定中断计划的比例比起承认受影响很低,那只能说明投入了太多,教育对未来太重要。没说要反向跑毒。反而看全了这组数据,我们更怕毒,中断计划损失也更大。

这种稿件都能看出问题,我就不必找官网了,这么多字都写完了还没打开QS呢。


以下是原答案:

我不知道是哪来的数据,没头没尾就一个4%。

首先,我是相信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确实不愿意放弃留学计划的。因为留学之前有着深度的准备过程,更不要说那些国际班的学生都丧失了高考的能力,已经孤注一掷把未来留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那是青春,那不是家里剩多少钱能解决的事。

所以我常说,特朗普一惊一乍式的对留学生的升学稳定性做出攻击,是对留学生的人生规划具有破坏性的。因为这不是买东西,留学生的每一天前面铺垫着长期的深度准备,后面连着遥远的职业规划。法律也许会尽力保护学生,但经不住突发状况折腾,疫情,政治,种族,每一项都很让人头疼。这绝非是留学生们迟钝,而是沉付出了太多。


留学生放弃计划的人数确实是小于预期的,这不假。

但这个数据.......我不知道怎么统计的。有些计划是藏在心里的,让他们主动说出一个自己放弃的计划,这统计方式很诡异。一个计划暗自生灭,真的可以用问卷统计下来么?

我认识的做留学咨询的大佬可不觉得这行没受影响,他们做咨询通常是和学生的留学计划同步的。甚至全程参与这个计划,就是他们的工作。而他表示现在比较头疼的,早就不是学生了,而是家长。现在大部分家长根本不问你学校怎么样,直接问你政治环境,疫情防控。咨询的客户里,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家长关心学习本身了。

最后真的是父母直接提孩子取消计划,那才是出钱的人。然而孩子自己表示出一个4%.....这.......机构多希望这钱是孩子自己出啊。今年出入境相关的机构,据说人员流失(包括裁员)是50%,出入境业务受波及的机构是95%,数据可能不准确,是北京行业协会会长今年9月份在行业峰会上说的。具体到留学行业,2-3月崩溃的小机构很多,大机构也面临艰难困境,外面的消息报喜不报忧,报忧不报数,确实还有一定的咨询量。然而他们倒闭的,辞职的.....这行业不要太多。


如果留学行业只损失4%......2020年算是好行业了。少部分人发出更大的声响制造出来的信息,可以是一种心声,但也会是一种噪音。我们用心去理解时,那就是心声。我们拿过来判断现实时,那就是噪音了。

没办法,用脚投票(用钱投票)总比问一些人自己在没人看见的角落里是否有一些念头暗自生灭要更有参考性。

学生有一种付出青春不想辜负的执着,但是家长对此略微顿感,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可能要看着子女远赴海外而自己帮不上忙,并且每天看着疫情和时政新闻提心吊胆。所以他们通常作为出钱人,会严重左右这个计划。他们反而会觉得钱不是事儿,而计划出国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很有出息的,花父母钱的时候,这份损失会不自觉计入自己头上。

所以你问他要不要放弃这个计划,很难得到放弃的答案。我们一直被教育不要轻言放弃,这很正常。但客观上导致多少人放弃呢?这要看哀鸿遍野的留学机构和海外院校了。

参考

  1.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694678748428360&wfr=spider&for=pc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已经拿了海外学校offer的学生,一般是考研(保研)和找工作放弃了

此时退缩,谈何容易




     

相关话题

  怎样申请到美国研究生奖学金? 
  出国后对比当地,发现哪些国内的事物让你感觉值得骄傲? 
  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医? 
  文化自信,软实力对于世界有何影响? 
  请问一下绩点不够如何申请留学? 
  为什么英国留学最有优势? 
  男生出国旅游被搭讪是什么感受? 
  知乎上有多少假冒的名校留学生及伪 985/211 学生? 
  成绩差,留学怎么申请到好学校? 
  美本gpa3.25 统计加数学双学位,现在研究生院校不需要提交gre想申请生物统计可以申请什么学校? 

前一个讨论
为了985名号去兰州大学值吗?
下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巫师财经宣布成立“巫师tube”?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