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是当代作家张平著长篇小说,1997年首次出版。《抉择》以现实生活中大中型企业的艰难为背景,描述了一群领导干部腐败和广大群众反腐败的激烈斗争。
《抉择》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塑造了李高成这样一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为国家利益抛却个人情义的反腐败英雄形象,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激扬澎湃之情。
2008年,《抉择》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抉择》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有个答主的回答我觉得挺有启迪性的,
就是说过去的四大名著,都是被群众追捧再拔擢到庙堂进而官方盖章这样的一个过程,
新四大名著好像没这个影响力。
突然我想到有一类小说被人为忽略了,那就是官场小说。
《抉择》是我小学的时候火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也火爆一时,家里有一本我就拿来当睡前读物了,
想想我爸妈也是心大,给小学生看这种小说。
年代久远,情节真记不得了,让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作者张平的自序,说他下乡的时候,村民听说大作家来了,请他在作品上签字,拿出来“半本”《法撼汾西》让他签字,他发现整本书已经被翻烂了,甚至连一块能完整签下名字的空白也找不到了,这让他深受感动,意思是要继续创作人民大众喜欢看的小说。
高中的时候,一个同学买了小字缩印的“坏蛋”,结果借的人太多,不知道是谁灵机一动,拆成了上下卷,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想看下文得挨个班级问,从十几本小薄册子里找自己要看的章节。
当然,现在看来,坏蛋那本书也是够烂的,属于手机移动端来临之前最后的无聊,早就无人再挖坟了。
而《人民的名义》还是大火,
说明官场和反腐确实是好题材,一头托着基层的现状,一头又透露出权谋和斗争,写得好的官场小说,无论是情节跌宕还是人物刻画,都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更可贵的是,里面通常有反思,有对现实世界的关照,对普罗大众的悲悯之情。
能让群众自发地拆成小册子看的书,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就像王庆祥老师出演过的《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这种电视剧一样,到现在也被很多up主拿来做解说精讲,说明国人还是喜欢看这类有点厚度,拦腰一刀能看到社会横截面的东西。
如果非要从矛盾文学奖里找新名著的话,
我倒觉得《抉择》更实在一些。
现代史滤镜的结果,让学术圈以为这些书很重要。
而实际上,这四本一百年后大概率都不会是什么现代四大名著。
很多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评判的根基在于通俗文学,主要在于其影响力,其次才涉及其文学性。
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四部书。
没有一个不是通俗文学,更没有一个不是幻想类文学。
三国可称魔幻历史主义,各种胡编乱造,野史幻想,还有不少奇异法术。
水浒开篇就是星宿下凡
西游更不用说了,直接神魔大战
红楼梦的玄幻线则从头贯彻到尾。
四部书在当时都不是什么正统文学作品,而是纯娱乐产品,士大夫主流开始是瞧不起的,后来才慢慢开始接受。
它们是首先全力贴合并体现了中国人固有的历史观,造反观,神魔观,哲学观,
然后用各种玄幻故事和爽文情节,让当时老百姓看得爽了,
最后才逐渐被后世认可,成为了当时文学的经典代表。
在当时这四部书全是风靡大江南北,以至于贩夫走卒也要听说书的状态。
哪怕里面相对“高端”的红楼梦,都起码在文青圈子里产生轰动效应,甚至有少女看红楼出不来,悲痛而死。
而现在这几本所谓现代四大名著,根本不符合如上标准。
我从没看到小资青年还是农民工兄弟读《废都》《白鹿原》要死要活,沉迷其中。
这些书文学性确实有,但通俗性基本没有,且都不是幻想类文学,描写时代也过于局限,
过五十年被束之高阁,沦为学术圈内部探讨之作的结局几乎板上钉钉。
若一百年后真评新的本朝四大名著,我宁愿相信《鬼吹灯》,《三体》会上榜,也不相信废都会上榜。
…………更新的分割线…………
我提议一个暂时可以看到的本朝四大名著候选:
鬼吹灯:当代鬼怪探险小说集大成者,对八十年代个人宿命与思想变迁反映极为深刻
三体:科幻大作,哲思比肩红楼梦
白洁:世情小说经典之作,现代金瓶梅
临高启明/赤色黎明:反映当代国人历史观的历史巨作,和三国一样,属于历史玄幻题材
…………二次更新的分割线…………
其实历史类我本来想推荐二月河的《雍正皇帝》,这书九子夺嫡的影响力不亚于金庸。但是后来考虑到它影响主要在电视剧,小说本身传播有限,且时代代表性不太强,所以没有提名。
至于金庸古龙琼瑶,我明确说了,讨论本朝作品。因而,港澳回归以前,台湾直到现在,的文学作品都不会考虑。
世情小说部分受争议很大,在我意料之中。白洁文笔确实不够好,但提名起码要符合两条,1.社会影响力大,2.描写当代社会,且深刻露骨,代表性强。在我的阅读范围里,只有白二者皆有,所以提名了。
当然,也有不少我没看过的佳作,欢迎讨论(但注意尺度)。
…………三次更新的分割线…………
不要低估鬼吹灯的文学性,鬼吹灯三人组,一个越战连长,一个红二代,一个亚裔富二代,且在八十年代碰头,这里面的时代印记和命运反思比许多人以为的深刻的多。
更不要说,鬼吹灯生动描写中国神秘诡异的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深刻反映了中国人骨子里对世界,神鬼和历史的某些看法,
如果有兴趣,可以网上找鬼吹灯原版读一下,这次尝试用看名著的眼光,做点人物和情节分析,看看能读出什么来。
我只能说,鬼吹灯作为文学经典,是绝对不虚的。
还有一些人留评论,说我提议的书,除了三体外的都不行(也有说三体也不行的),对这些评论我保留意见。
针对具体书目,每个人审美和爱好不同,有异见很正常,比如我提名白洁,有人提名金鳞。我顶多算是抛砖引玉,各抒己见后能留下的恐怕也会更贴近真相。
但是,我也要提醒一下,
某些时候,对这些书的争议,其实不一定是有其他书比它更好,而更可能是我朝文学就这个水平,文化方面比不上元明清,暂时没有能比肩四大名著的通俗文学。
于是大家只能矬子里拔大个,导致了推选书目的难以服众。。。
都已经屈尊到把废都列进去了还是不肯给他一个面子,果然还是门户之见啊
四大名著不是投票投出来的。
圈子内拉几张票,关老百姓什么事?
四大名著为啥著名:
西游记,妖精打架。
三国演义,两个猛男打架,一群人打架。
水浒传,两个猛男打架,一群人打架。
红楼梦,好有钱!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而且写得真好。要成为名著霸榜,还要有很高文艺水平,换句话讲,传世名著,都是六边形战士。
投票出来的啥新名著,写的啥。人民群众表示,没什么兴趣。
为了方便第一次看的知友,先放结论:
无争议2部:刘慈欣《三体》,陈忠实《白鹿原》
个人认为无争议1部: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有争议2部:莫言《丰乳肥臀》,格非《江南三部曲》
大家可以直接点击目录——“原回答”,从头看起。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半年多了,没想到这个回答仍然有人在看,根据知友们的回复,再挑两个问题,结合最近的思考,多聊两句,欢迎大家讨论。
很多朋友认为我列出这几部作品不够格,标准是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几部古典文学相比。
我想说明一下,回答这个问题,真的不是我认为当代文学有了覆盖、碾压古典文学的高度。
而是说在当代文学,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范畴里,选出一些我个人认为好的、学界也整体上公认有机会接近历史级别的作品。
所以说,这个回答也多少有“游戏”的成分,盘子就是当代这么大的盘子,优中选优也好,矬子里面拔大个也好,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所以大家也不必说《三体》不如《西游记》,《白鹿原》不如《红楼梦》,这样的比较并非我本意。
关于《三体》的讨论还是很多的,争论也很大,很多朋友不同意我把《三体》放到“无争议”这一栏。
我说一下个人的想法吧,供大家批判:
a、在整个当代文学范畴里,《三体》的世界观、时间跨度、内容量几乎可以称第一。不是说这方面“量大”就是好,而是说《三体》在保证了相当优秀的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性的基础上,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宽阔视野。
西方科幻中也许有更宏阔之作,但那不是中国的;未来也许地球人足迹遍布宇宙,那时候的作家或者机器人能写出更超越性的东西,但他们比刘慈欣更晚。
即便是未来的人们发现刘慈欣的“黑暗森林”“猜疑链”“曲率飞行”这些东西都是错的,但作为神话,他也在最高的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家的想象力,到时候未来的人可以用看神话的态度看刘慈欣笔下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看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等等。
b、相比同时期的所有文学作品,《三体》的人文属性足够出众。
在我看来,《三体》里关于技术的想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塑造的未来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最主要原因是人文属性。刘慈欣虽然对人性不抱什么希望,但却以足够多的批判性,写出了主要人物身上人性的弱点,比如罗辑、程心,以及次要人物身上人性的可爱之处,比如大史,比如被逃亡基金割韭菜的老百姓。
《三体》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思考的,这种思考的范围和深度,是像《活着》《废都》这样题材的作品无法触及的。不是说《三体》碾压它们,而是写的东西不一样,有些东西注定涉及不到。
《三体》从头到尾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沧桑感,这是一种超越时间的感觉。很多文学巨著之所以被人铭记,正是因为超越时间,比如《百年孤独》,几代人轮回、轮回,时间已经模糊了,《三体》中也是如此。这种感觉和太空飞行、多维空间有关系,但更多是作品人文属性的沉淀。
c、关于《三体》的文笔或者文学性。
很多人觉得《三体》的语言不行,人物形象塑造单薄,这个事我并不认同。
只有在相当基础的层面上,我们能用相对有共识的标准,判断一部作品的语言好还是不好。
刘慈欣的语言肯定不是那种通篇营造氛围感的类型,他将自己定义为科幻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类型文学语言的限制,有一些难免俗套的东西。但是考虑到《三体》的整体效果,刘慈欣的语言绝对算是出色地完成了叙事任务,简练直白但并不简单,在该描述瑰丽镜像或是婉约心境时,刘慈欣的语言绝不拉胯。
人物形象塑造这块,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现在讨论、辱骂程心的人这么多,想一想,当代文学史上除了程心,有另一个同类的形象吗?
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出刘慈欣的形象塑造是很厉害的。好的形象不一定都是圆形的,扁形的、某一项属性突出到让人想不到,一样是功力的表现。
认真回答一下评论区朋友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种想法的误区就在于,没有理解杂和纯、俗和雅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文明早期,比如春秋战国时代,俗和雅判断的根本不是艺术上的高下。而是说“地方的”是“俗”,“官方的”是“雅”。可见下面这段引文(不感兴趣可跳过):
《汉书·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风俗通义》:“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阴阳,泉水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俗者,含血之类,象而生之,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到了魏晋时期,文人知识分子在乱世中退回自己的小世界,自娱自乐,雅或俗才有了对艺术高下的判断意味。
而中国文学或者说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都是新的东西现在“俗”的范畴里出现,之后再被精英知识分子“雅化”;之后等待另一种新的东西在“俗”的范畴出现,再“雅化”……这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所以说俗和雅之间的差别,本无所谓固定。
《三体》最一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确实属于类型文学或者说“通俗文学”的范畴,但是他惊人的品质——包括它的世界观、时间跨度、脑洞、人性探索深度、历史感、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等等——让他超越了自身所在范畴的上限,有了和人类最伟大文学作品相提并论的资格。
相信很多人即便没读过,也听说过这部作品。他的知名度是怎么来的呢?和他的艺术水准有多大的关系呢?
这部作品1993年出版。之后因为色(qing)描写,以及对知识分子生活(yin)乱、(mi)烂的呈现而被jin。
但盗版本却风靡大江南北,几乎每个地摊上都有这么几部书:金庸、古龙作品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然后就是《废都》。
《废都》里一到关键的色(qing)场面描写,作者就用“口口口……省略多少字”的一笔带过,以至于网上还有人专门把省略的部分续写全了,并说这就是作者原版。
总的来说,在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万事万物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之时,《废都》拥有一切能够火爆的元素。
1、令普通百姓大跌眼镜的精英阶层生活。
2、堕落的主体,是在80年代享有崇高声望,原本被社会寄予厚望的知识分子。
3、惹火的xing描写,以及一些对官场、现实生活的赤裸批判。
4、作者本人是当时在文学界有相当地位的著名作家。
5、被jin后增添了传奇因素,“口口口”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并吸引同人创作。
6、严肃文学界一度很多专家批评这部作品,时隔多年后纷纷转变立场,向作者道歉。
如上几重因素,加上《废都》本身的坎坷命运,让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都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时不时被后人讨论。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作品的影响以及文化意义,而不是创作水平),《废都》绝对是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但这不意味着作品艺术水准的高超。就像韩寒、郭敬明同样是文化研究角度,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人。
关于《废都》的艺术水准,三言两语肯定是说不清楚,我这里只用几句话发表个人观点。
第一,《废都》的文字、叙事、人物塑造,都在文坛的平均线之上,但不能算是出色。主人公庄之蝶的形象也许算是新颖,对于和他有相似命运的,在90年代就进入文学圈,进入当代文化精英阶层的人来说,可能很能吸引共情;但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意义不大。至于围绕着庄之蝶展开的几位女性形象,和其他的“西京名流”则有些乏善可陈。
第二,《废都》对人性的探索,与其说深,也不如说窄。人生来有人性本恶、追求声色犬马,遇到迷茫就无限下坠的部分,但也有一些闪光的、伟大的部分。前者是很容易激发出来的,后者则很难。《废都》对于后者的呈现很少,这就让作品显得不均衡,在一个方面做得极致,整体看来也难免显得片面。
第三,《废都》的现实批判性见仁见智。大多数的50后、60后作家,在90年代至新世纪之初,都用相对夸张、失望的笔触描写当下生活,看上去难免失之光怪陆离。但他们身处的阶层,和普通读者并不一样,他们可能接触到更多让人“破防”的怪事。
第四,小说的整体结构,读来难免有松散之感,后劲不足。
《废都》本身写得并不够好,他曾经被禁和后来受推崇都是一个原因,并不是作品本身写得多好,而是题材够敏感,在当年看来写法够大胆。这种价值是时代性的,“四大名著”级别要经得住时代变迁,是非时代——永恒性的。
《平凡的世界》鼓舞了很多人,小说是有精神力量的,但本身文学水准和内容含量都不太够。
《活着》写得好是好,但体量太小,算是长篇小说都略显勉强。“四大名著”默认是长篇,大部头的长篇。
我个人认为《三体》是够格的。内容的丰富程度,人性刻画的深邃,对人类文明的整体把握,都够。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很厉害,在我看来也够格,虽然篇幅不算很长(25万字左右),但涉及的人物数量、人生长度以及那种颇具有永恒意味的孤独感,都超过了篇幅本身。如果让我选一部中国最像《百年孤独》的作品,我会选《一句顶一万句》。
如果按作家来看,莫言应该有一部入选。《丰乳肥臀》最像,但90年代以来的部分写得不够好,有点可惜了。《檀香刑》和《蛙》都很好,属于整体上挑不出什么毛病的作品,可惜的地方在于相比《丰乳肥臀》格局稍小了些。不是说这两部作品不好,但放到“四大名著”的层次上稍显气短。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整体算一部的话,有点希望。时间跨度够大,内容也够丰富,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见仁见智,但也算影响了一代人。
当代好的长篇小说很多,就说近五年也不少,比如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王松《烟火》,黎紫书《流俗地》,马家辉“江湖三部曲”(《龙头凤尾》《鸳鸯六七四》加还没有写完的第三部)等等。都是大部头作品,有可读性,有丰富性,结构基本均衡,但由于没有经历时间汰洗,其成色目前还不明朗。
综上,
无争议2部:刘慈欣《三体》,陈忠实《白鹿原》
个人认为无争议1部: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有争议2部:莫言《丰乳肥臀》,格非《江南三部曲》
先更新这些,后续有感兴趣的问题,会继续更新。
这四大名著里没有莫言,没法弄,莫言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没有人家的作品,这显然是小范围,小舞台的比试,没有从作品广度出发啊。
现代四大名著除了纯文学还应该来点通俗文学,甚至是符合时代趋势,魔幻,玄幻,科幻起码得有一个。不说网络上超级火爆的凡人修仙了,起码刘慈欣写的《三体》都在欧洲荣获雨果奖了,或者莫言的《红高粱》走上国际的至少要有一个。
其次才是纯文学。陈忠实的《白鹿原》少不了,但是白鹿原也有致命的缺陷,就是在文末时笔锋一转向“诏安了”,没有一味地讽刺下去。同比来说《水浒传》就没有低头,顶多是作品人物宋江低头。所以《白鹿原》在瘦子面前挑将军,勉为其难,差强人意。可以选为现代四大名著。
其次余华的《活着》属于精巧的篇什,但逻辑和细节使得它不能走进强者云集的文学史。《活着》尽管很犀利,修辞很感人,但在文学历史中,面对那些宏观,具有高度,深度的长篇来说,余华的这部代表作难以立足,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样,在普通读者面前属于口碑上乘,但在文艺批评上经不住推敲。
不过论整体价值,《活着》在当代纯文学著作中算得上乘,但上乘之作可不是一部两部。贾平凹的《废都》以及莫言的《丰乳肥臀》都是被禁过的书,正因为禁书,它俩的价值可谓越嚼越香。紧扣时代变更的大背景,《废都》就出现,而纠正历史认识,《丰乳肥臀》出现。这两部书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不孝”之作。
它们斗胆挑战社会底线和出版门槛,如果挑战成功,文学的口子将被撕裂,泄洪之势可钧千里。以后文艺,文化,都将是现实文学说了算。但没有打破出来,那就是环境尚不适合这种文学,禁,就是要打压之。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越是评价高的越是遭到当时禁止,《红楼梦》被禁,《金瓶梅》被禁,《二拍》也不安全。所以现代四大名著选这些形而上的作品,显然是逗小孩玩。正真的现代四大名著都在走向“宵禁”的路上,按照作家的说法,在无光的路上前进着。
除了贾平凹的《废都》、莫言的《丰乳肥臀》、陈忠实的《白鹿原》、刘慈欣的《三体》外,可以被列入最具文学价值的四大名著之书何限有“四”?
今天被称为“禁书作家”的阎连科以及专注“高品质”文学的残雪,他们的作品十部里面占五个都是当代数得着的作品,试想,当代作家作品,包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在内,还有哪部作品可以和阎连科的《受活》、《日光流年》以及残雪的《黄泥街》、《五香街》相媲美,除了这两位,北岛的诗集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被西方读者封神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被多少人喜爱也是统计不及吧。
另外山西作家李锐的《厚土》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激动地奉为经典,并被马悦然亲自翻译为瑞典文,为以后走进诺奖做准备。
现代四大名著一时间得不到准确定位,是因为当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极端的评价体系。非好既坏,没有了固定标准,莫言认为他最重要的两本书是《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
贾平凹最被推崇的除了“黄”书《废都》外,还有口碑与质量都好的《秦腔》和《浮躁》,当然商都也很棒。
但要从销量来看《平凡的世界》和《活着》那自然是大众读者的福音,这两部著作读起来都朗朗上口,感人肺腑,情节曲折,又受益匪浅,是路遥和余华最成功的作品,但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全是让读者泪奔,以泪洗面。而是带给时代什么样的思考以及人性的揭示。
《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活着》这四部的前三部都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唯独最后一本余华的《活着》未能获奖。而这四部中也只有《平凡的世界》其文学艺术性最低,这也是专家公认的。所以这四本书被誉为现代四大名著,网友忍不住笑了说,水分大,要超过百分之五十了。
关于现代四大名著的评选,随便掂出几本来,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后代评今是文化传承的规律,清代时期的“怪杰”金圣叹曾经提过“四大名著”一词。而四大也是照应了易经中的“四”方八面,中国古人常用“四”表示地位相近的事物,比如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以及衍生出的民间“四大”。譬如四大明楼、四大美人、四大才子,金庸小说中的四大护法、金刚、剑谱、恶人等等。
而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则是出于学术和文化的传承,不是某个人提出来的,这四大古典名著是在建国后,普通大众在总结文艺向民众普及时逐渐形成,后来就以四大名著称谓,用以纪念和发扬国学的普惠。
所以现代人选心中的四大名著也是文化兴盛的吉兆,但选出公认的大作自然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筛选和斟酌,透过历史见真知,最后得以公认。那么你心中的四部书会是哪些呢?欢迎评论?
自己读书,自己写作业为好,靠别人还上什么学
花一个月的业余课余时间,把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教材)学明白了。
能做到的话,有点希望
在我看来,特斯拉想石锤掉张女士太容易了好吗?
现在事情这么大了,都惊动到特粉的精神领袖马斯克了。
行车记录不是特斯拉后台都有吗?
不是只有特斯拉能读取(破解)吗?
直接倒出来事发前后10分钟的记录公布大众不就直接锤死了吗?
还轮的上张女士跳脚吗?
至于隐私啥的,涉及面这么广已经不存在隐私问题了,反正特斯拉也不尊重车主,就直接公布呗?
多少数据啊,拘留5天都整理不出来,都不如我们新招的实习生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锤呢,人道主义吗?
还有人在那说,车主不给车就鉴定不了。
行,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那特斯拉给一份精选的数据是咋回事?
不用怕网友看不懂,我看不懂,我后面有千千万万网友会翻译成我能看懂的Excel。
你倒是公布啊。
保守治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