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系列,大家就当故事看。
我的朋友,女性,老北京。小有名气艺术家的父亲在母亲怀她的时候出轨,母亲坚决离婚。
她读的也是国内最强的美术院校,然后读了个大名鼎鼎院校的现代艺术硕士。
本科的时候,就放飞自我。男朋友都是长发飘飘大胡子的叔叔级人物。
拿她的话就是:喜欢成熟和有艺术范的男人。
硕士毕业,跟随一位小有名气的艺术人,跑了国内外很多地方。这位艺术人也有近40了。
最后,幡然悔悟是因为这位大师,提出了超越底线的多人要求不要紧,还把她禁闭在西子湖畔某地。她终于想明白,逃回北京。
回北京一切生活上了正轨,很快找了工作结婚生子。
再问她是否后悔,她说年轻就是会有叛逆的时候。
说实话,即便你站在上帝视角你也无法分清。因为喜欢分很多种,不同人的喜欢又不一样。
不要试图通过蛛丝马迹或者影片细节来判断是不是真的喜欢。就是因为人与人的真心喜欢都不一样,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火花和吸引。
这个问题会让人忽视一个点,那就是,倘若没有许幻山和她独处的时间,她还会喜欢许幻山吗?
喜欢这个东西很玄,有时候只要一个瞬间,有时候需要时间沉淀,但不无论如何,都需要相处。你总不至于面都没见到,独处的机会都没有,就喜欢的死去活来吧?
但是放到实际情况中,林有有是不是真心喜欢,根本不重要。
所以我觉得大家不用去纠结林有有喜不喜欢许幻山,是不是真心喜欢了,没有意义。
因为许幻山就不该着给她喜欢的机会。
工作的时候在一起没问题,毕竟这世界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但是工作完了,一起出行,一起吃冰淇淋,乃至后来林有有来找他他去和她吃饭说清楚,都是在给林有有机会。
记住,不要去讨论林有有是否真的喜欢许幻山,真的喜欢假的喜欢都不重要,这不是讨论的重点,难道真的喜欢许幻山就应该和她在一起吗?她的行为就值得同情吗?不是的。
我们应该从许幻山的事情上认识到,已婚男士尽可能避免单独和其她异性出去的机会,而不是去讨论林有有是不是真的喜欢许幻山。
对了,插一句题外话,看评论里有提钟晓阳,我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
因为这部片子本来就是拍给大多数女性看的,所以钟晓芹在剧里离婚了,也正因为她的离婚,钟晓阳的问题就会被选择性忽视。换句话说,这部剧最有意思的点就在于可以再拍一个版本。
如果是拍给男人看的,那么林有有还没有喜欢许幻山,许幻山就会和顾佳吵架离婚,而钟晓阳一定是在钟晓芹没有离婚的时候表白。
想想看,是不是一定有很多人说林有有是真爱,许幻山带着孩子她都愿意嫁,也一定会有很多男的痛骂钟晓阳就是以色侍人的小白脸。
故事怎么写,要看你想把剧写出来给谁看,更要看怎么写才能激起最大的讨论和市场预期。你觉得这种剧拍给女人看收益最大化还是男人看收益最大化?所以你是编剧,你会怎么写呢?
这个时间点是决定观众是否会给这个角色辩驳的界限。
但问题是,这种都市情感剧,你觉得男人看得多还是女人看得多呢?所以人物的设定,故事线的编写也一定是要符合市场预期的。
关于剧情,评论里有几条说得太好了——
关于林有有:
如果没有林有有,这个剧其实可以拍得更有深度,婚姻不是说只有第三者才会破裂,很多家庭的破裂都不是因为第三者。其实茶厂这个事情,如果好好延展,即便没有林有有也能拍得非常好。就像你说的,编剧把本来复杂的婚姻和矛盾简单化了,将婚姻里出现的所有问题简单的归结于第三者,这让许幻山这个人物立体感很弱,逻辑性很差,这也是很多人疑问他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关于许幻山:
其实许幻山的人物不够立体,缺乏逻辑支撑,很空,反倒是林有有出现后才显得真实。为什么?因为前期太多的铺戏并不真实。一个创业打拼到百万家产的男人是不可能这样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观念,日常夫妻之间的沟通等等,都太出戏。像艺术家,不像创业者。如果编剧非要这个人设,其实可以多一点工作上的戏份。像评论里说的,他之所以风评特别差,是因为顾佳太完美,相比于钟晓芹的婚姻,顾佳的婚姻可以说美好到不存在。所以许幻山的行为破坏力之大让观众无法接受。好比一个艺术家将一幅价值连城的画烧掉一样。
最后,等这部剧播完,我会写一篇长影评,欢迎大家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