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星际穿越》8月2日重映,再看有什么新的感受? 第1页

  

user avatar   fan-hong-yu-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有我是为了杜比音效来听Hans Zimmer的配乐的吗?


cornfield chase每次都能唤醒我童年时期关于宇宙与远方的幻想。14年初看时,觉得宇宙与自然多么的奇妙、人类多么的阴暗。20年再看,在接触过洛夫克拉夫斯特为代表的宇宙虚无主义等关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后,对这部电影所要探讨的人类的意义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芜湖~贴一个比较喜欢的版本:钢琴+大提琴


user avatar   wang-yu-qing-41-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一次看星际穿越,是六年前。六年,学校里经历了很多,工作上也经历了很多。见证了移动互联网蓬勃而起再到资本毒花的盛开。见证了我们这代人的新冷战,还有瘟疫。见证了这个世界从表面上的自由高潮,向左猛冲,碰壁后暗流涌动下的向右开始加速。

再看有什么新的感受?多了愤怒,也多了许多视角,多了时事在脑海中盘旋。

1.

开头的时候,我就开始生气,特别特别生气。也在想现在的漂亮国,那个傲慢而封闭的昂撒世界。脑海里有个声音一直在说,不应该是这样的。然后在想,如果我们有机会入了关,是不是有一天我们也会退化,像他们那样。

而偏偏我还记得,漂亮国的农药飞机和大型收割机,还有孟山都。电影里呢?

他们的农田真是原始到没能看出来有过什么科技的努力——比如封闭式种植或者什么样的,我相信搞科幻搞高大上这事儿导演肯定比我更懂吧?工程师没有用了,就这?

这种躺输的故事设定,我是真的看不下去。我只能怀疑那个世界观里人们也就停滞在廉价化肥、转基因种子和毫无想象力的重型拖拉机所构成的农业生产里,再没什么进展,更没有抗争的努力。

主角和他的老丈人坐在房屋前,对着黑夜里的玉米地喝着啤酒,说着“每年要是没有下雨,我们就会说,明年吧。”

或许欧美人的勇气与才智,只剩下那些最顶尖的航天员,在火星上种土豆,而红脖子农民们只配烧了秋葵种玉米,喝着用粮食和水酿出来的啤酒,却抱怨作物死去。

而在现实生活里的人们,却更大胆更坚韧也更崇尚科技的力量。对比这么一部硬科幻影片,真叫人想起一个键政大v的话,漂亮国的那些土地给中国农民的话能翻天覆地。

我要搬出《超级工程》里的截图了。

我们的祖先,在荒山上种田。

我们的当代人,在盐碱地上、在沿海滩涂,种田。

就算是缺水、强日晒的恶劣环境里,我们的农民也有“三垄双沟”。而这种看着土而笨、耗费精力的精细化操作,相比是高高在上的昂撒红脖子们想不到、也不屑于想的。

就算是面对沙尘暴,中国人默默地把毛乌素沙漠变成森林。

可长达数十年的努力,竟然长期无人所知。

2.

后来我在想,他们只是有先发优势,又有话语权,于是看起来没有那么不堪。

就好像流浪地球。

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核。

我们其实已经很优秀了。至少没有说的那么不堪。就是我们没有话语权。就对比流浪地球,我们有很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内核,但是制作上还是粗糙的。包括演员的演技,包括配乐、美术、特效等等,比不上星际穿越。但星际穿越讲的故事,内核有多少变革呢?

还不只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星际穿越里的人们被迫承受着窒息、饿死的命运,老教授死前忏悔自己的谎言和对民众的蒙蔽;流浪地球里的人们主动选择“唯有牺牲多壮志”,“饱和式救援”,在面对灭亡的真相面前抗争、咬牙挣扎。

并不排除两个世界观里,都有主动奉献者,也有颓然放弃者。但是侧重地宣扬什么,镜头留给了谁,还是多少有高低之分。

而话语权,或者说舆论阵地,又是多么重要。影片里他们把自己洗脑了,已经不再相信人类曾经的壮举;现实里他们删除苏军在柏林城头的照片,诋毁卓娅,在某些平台上发钱抹黑抗美援朝的先烈。

在这种舆论霸权、思想屠杀下,那些做出牺牲的人被否定、乃至遗忘。而电影镜头,在好莱坞的世界里只留给了那些最精英的探路者,农民和他们的子女们只需要忍耐、抱怨、思想阉割、等待精英们的救赎。

3.

说到这,就说说墨菲和她哥哥的冲突。哥哥满怀传统农民的对土地难以言表的传统感情,对着好心人挥拳。

我想到了那些不肯戴口罩、不肯接受隔离政策的人们。

还有抨击比尔盖茨,辱骂福奇的人们。

纵然有精英者拼命上探,如马斯克之流。剩下的就是农场红脖子和街头黑人。在电影里是库珀他女儿和他儿子的冲突,现实中就是当下。

而我们,还没入关呢,却也开始了。已经有学阀了。而又是躲不掉的。

五十四年前,教员看见了苗头,也做了尝试。有心无力。而现在,我们却又开始招魂了。

4.

人类的本质是很难改变的。

资本家把遗产和人脉关系留给自己的子女,子女变成财阀。

学者把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留给自己的子女,子女变成学阀。

同样的,还有政客,还有艺术家,种种人上人。

而万岁的人民,变成了一个个面目清晰的人,一个个自由的个体,男女对立,圈子互喷,左右相争,内耗至最后匍匐在没有氧气、水和土壤的一片真空里,麻木面对终产者。

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里如果要延伸开,就不提左与右了,太过抽象。具体点,大概可以扯上“做蛋糕”与“切蛋糕”,“集体”与“个人”,“效率”与“公平”。

仿佛左右手互搏,我无从定论。但人就是这样,磕磕绊绊,曲折前行。

但人类终归不是普通的动物。“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有了兽性,人生存,有了人性,人生活。

一切都是选择。

因为动物的本能,人类差点失去了繁衍的机会。这时候,又该如何争辩集体与个人。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选?我没有胆量说我能违背动物的本能。

而面对当下的人类,以及与你毫无关联的新人类,流浪地球选择了当下,星际穿越则是“save both”。

然而电影终归是电影,现实里的无奈就是,总是有主次矛盾,这不是理想主义能说了算的。在现实的重压、人的动物本能里,龌龊总是会有的,平衡也不是总能维系好的。 而“理想破碎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想当然”在现实面前脆弱的像碎冰,就好像当下向右加速的时代里,幻想终归得被抛弃。

5.

看得很生气,骂了很多话。但在电影院的一片漆黑里,隔着口罩,鼻子酸了很多次,还赶紧小心抹眼泪别淌到口罩上。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直观的,单一的个体,在多么具象的时间长河里,是多么渺小而无力。

但又无可否认,人们一点点力量,汇聚到一个支点上,撬动起了命运。

还有许多想法,也不知道怎么样说才好,思绪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网,把我罩住,隐约透出一点光。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在2020年,我想说,彼岸的光不论是真是假,都在熄灭的路上。而我们也该让太阳照常升起了。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星际穿越》真是伟大的作品,拍出了美国的现状:

当发生开始疫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限制科学,裁掉工程师,回家躺平

当疫情大肆蔓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告诉大家,一切都很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战胜疫情的方法

当疫情无法控制的时候我们应怎么做?

躲进地堡,等着五维人类来救我们

我想特朗普的抗疫策略一定是参考了《星际穿越》,只是不知道五维人类会不会来救他们。


user avatar   cy-guo-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wang-da-wei-50-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deng-ndfu-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chi-xiao-niu-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原史实的一些细节,可知凯文·卡特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么罪大恶极:

1. 拍照地点离联合国赈济中心不远,小女孩的父母在那里领救济品,周围的人不会少,只是照片拍摄角度的问题,显得只有女孩和秃鹫而已。

2. 卡特拍完照后,走近把秃鹫赶走,这是一个本能的举动,至少他认为当时这样做已经能够保证小女孩的安全。

3. 外国记者去苏丹前都接受过培训,其中一个反复强调的点就是不要跟当地人接触,以免染上各种传染病,有了这次新冠的教训,我们应该知道传染病有多可怕。

4. 卡特自杀不完全是因为这张照片给他带来的舆论困境,还有离异、孤独、经济拮据、朋友殉职、看到太多战争的阴暗面等等原因造成的抑郁症。

这幅秃鹫等待女孩死去的照片拍摄于1993年,摄影师最初的注解是“濒死的女孩”。(点击可看大图)

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在苏丹时,捕捉到一个难得的镜头:一只秃鹫守候在一个瘦骨嶙峋、艰难爬行的小女孩后面,只等她死去就上前饱餐一顿。

按下快门时卡特没有想到,这张照片会给他带来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同时又让他沦为千夫所指的目标,最终抑郁而死。

那是1993年3月,卡特到苏丹采访,在阿约德村附近他发现了一个女孩,她在挣扎着前往联合国赈济中心的途中停下来休息,一只秃鹫飞到离她不远的地方落下。卡特耐心地等待了20分钟,秃鹫和小女孩都没有发现他就在附近。等到秃鹫离女孩足够近的时候,卡特获得了令自己感到满意的构图,他按下几次快门,上前把秃鹫赶走,然后转身离开,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拍下了新闻摄影史上最具争议的照片。

卡特后来回忆,这个小女孩的父母当时忙着赶往运送赈灾物品的飞机领取食物,所以她只是短时间内无人陪护。为了对女孩和秃鹫准确对焦,并且不会吓跑秃鹫,卡特蹑手蹑脚地接近了他们,在大约10米开外的地方拍下了几张照片。

这张照片卖给了《纽约时报》,出现在1993年3月26日的报纸上,在那之后不到24小时内,报社接到了几百个电话,询问小女孩是否活了下来。后来《纽约时报》不得不刊登了一则特别说明,表示当时小女孩有足够的力气离开现场,不会有生命危险,至于她现在是否还活着,报社并不知情。这个说明并没有让关心女孩命运的民众感到满足,他们进而把矛头转向了卡特,质疑他为何只管拍照,却没有伸出援手。

那时候互联网还不普及,但民众和媒体的舆论压力还是让卡特不堪重负。比如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斯堡时报》写道:“这个男人罔顾女孩的痛苦,只顾转动他的镜头,拍下最完美的画面,他是一个掠食者,他是女孩身边的另一只秃鹫。”

人们之所以如此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卡特在拍照和立即赶走秃鹫之间选择了前者,更因为他亲口承认自己事后并没有帮助小女孩,而是任由她继续艰难地前往赈济中心。关于这一点,卡特也有自己的理由,前往苏丹前他们就被告知不要与当地人接触,以免染上疾病。据卡特估计,当时每小时都有20来人在赈济中心附近死去,这个小女孩并不是唯一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何况就算他施以援手,也不知该从何帮起。

1994年,卡特凭借这张照片赢得了普利策奖,几个月后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94年7月27日,卡特驾着他的皮卡车来到帕克莫尔的学习实践中心附近,那是他童年时玩耍的地方,他把一根软管的一头接上车尾的排气口,另一头塞进车里,用这种方式终结了33岁的生命。卡特在遗书中写道:

“我很抱歉,真的很抱歉。生活的痛苦压倒了欢乐,直到欢乐不复存在……我情绪低沉……没有人给我打电话……没钱付租金……没钱付孩子的赡养费……没钱还债……钱!!!那些关于杀戮、死尸、愤怒和痛苦的回忆困扰着我,在我脑海中变得越来越鲜活……还有那些挨饿或受伤的孩子,以及那些好战的疯子,他们多半都是警察或刽子手……我要去跟肯(指他的同事肯·奥斯特布鲁克,此前在工作时被联合国维和部队误杀)团聚了,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的话。”

卡特是纪实摄影的牺牲者,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往往来自职业道德与人性良心的冲突。除了“濒死的女孩”这张著名的照片外,卡特在上世纪80年代还拍摄过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的众多暴力冲突和酷刑,其中包括被称为“火项链”的酷刑,受刑者被套进灌满汽油的轮胎活活烧死。卡特曾谈过他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我的思考必须从视觉效果出发,我拍摄死尸时会拉近焦距,把死者的脸和伤口都收进镜头。卡其色制服上一抹红色的血渗进沙子,死者的脸有些发灰,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尽管我的心在狂叫:‘上帝啊!’但我是在工作,别的事情等工作结束后再去解决。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别吃这碗饭了。”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答案和文章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话题

  电影中交响乐配乐是怎么录制的? 
  为什么神奇女侠国内外评价差距较大,豆瓣IMDb评分相差达1分? 
  王宝强的票房号召力如何,在国内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有哪些好看的韩国电影值得推荐? 
  《风云》中无名的武功到底什么水平? 
  网传迪士尼为《花木兰》报名 15 项奥斯卡,包括刘亦菲巩俐甄子丹等,有入围希望吗?能拿奖吗? 
  如果流浪地球要拍成一个类似星球大战的系列电影 应该怎么拍? 
  如何看待贾樟柯对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批评《江湖儿女》的长文回应? 
  如何看待《悬崖之上》反动派特务金志德受到自己人拷打电刑时,观众笑场的情况? 
  国漫距离搭建一个可以匹敌漫威/DC宇宙的宇宙框架还有多远? 

前一个讨论
罗马,希腊,迦太基等国的军队都穿裙子,里面穿内裤吗,穿裙子不穿内裤骑马蛋不疼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把一个成语交叉着说?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