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驴得水》? 第1页

  

user avatar   Danchenk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写的这个不算是评价,就当是一个介绍吧。

我和刘露这次想做一部大家没见过(或者说是很久没见过)的电影,希望能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更确切地说,我和刘露所学习的艺术体系本来就要求作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所追求的艺术性本就不是背离市场需求的。我们不会将“艺术性”和“商业性”分开对立起来,也不会在追求艺术之外单独去考虑商业性,我们相信只要一心一意遵循我们的艺术标准,作品就一定会兼具商业性。

《驴得水》和商业电影的共同点是都追求“好看”,追求让大众看懂、看过瘾。而我们并非通过堆砌明星或追求大场面来达到好看的目的,而是通过不一般的精彩故事和不一般的鲜活表演。

《驴得水》和艺术电影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强烈的风格感和创作者的个人表达。这部电影强烈的戏剧化风格继承自《办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丑八怪》等这些我和刘露非常热爱的电影,但这种风格或许与大家心目中艺术片“诗化的风格”是截然相反的。

诗化的艺术电影注重意象、感觉,强调镜头语汇的表达。而我们强调极致的戏剧性,镜头语汇是故事和演员表演的载体而非电影的主要表达方式。我们力求用简单质朴的手段,表达丰富的故事和情感。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民国,取材却是来源于我和刘露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身边人的原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和观众交流我们对于人类某些共性的思考。

我和刘露相信商业和艺术并不一定那么泾渭分明,我们不做没营养的垃圾食品也不是寡淡的养生料理,我们想做一道好菜,让食客觉得好吃的同时得到营养。


附长文:不靠谱的《驴得水》

我和刘露这部叫《驴得水》的电影,从开始做到最后做成经历了漫长的7年时间,一度困难重重,只能靠自筹资金启动。业内那几年对这件事的认知是:一个很靠谱的项目,遇到了两个不靠谱的人。

这个项目有多靠谱呢?自从09年《驴得水》的电影故事在我和刘露的讨论中诞生,听过它的人无不啧啧称奇,12年和至乐汇合作将它改编成舞台剧之后一夜爆红成为“神剧”,就连史航这样的专业编剧也数次在观剧过程中惊叹“没想到”、“不可思议”。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无人问津的项目,而是一个业内俗称的“优质IP”,但让不少人觉得惋惜的是,这样一个好IP却毁在了两个极不靠谱的新人手里,这两个不靠谱的人就是我和刘露。

当一波波感兴趣的投资者和制片人来与我们洽谈《驴得水》这个电影项目的时候,会提出一些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而我和刘露总是给出他们不想听的答案。

比如最常见的问题是希望我和刘露“开个价”。也就是说,我们把故事卖给对方,由对方去组织创作团队。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往往会认为这个提议是很难被拒绝的。首先他们给的价格不低,在他们看来,几百万这个数字对于两个毕业不久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应该是很具有诱惑力的;另外,对方所承诺的创作团队,也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但在我和刘露看来,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给你多少钱你卖孩子?把你家孩子给别人养你愿意吗?

第一个问题过后,大约走了一半的投资者。留下来的决定冒一次险启用新人导演,于是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准备用哪些明星?”我和刘露倒是不排斥明星,只要明星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就行,说起来也就四个要求。

一是先试戏——因为我们希望用最像角色的演员来扮演角色,我们不希望发生选了一块鸡肉做牛排的悲剧,只有当演员本人性格特征中包含了角色的性格特征,人物才能塑造得自然真实生动,而这是需要通过试戏来判断的;二是排练一个月——我们需要在排练场里和演员共同修改剧本,让角色的行为语言变为演员本人的行为语言,这样也是为了塑造出的人物更加自然真实生动;三是体验生活一个月——我们的拍摄场地是一个实景,演员在里面通过一个月的生活熟悉周遭环境和规定情境,同时进一步互相熟悉建立情感,也是为了表演的自然真实生动;四是实拍顺拍两个月——顺拍要求演员在两个月的拍摄周期中始终在现场,这样虽然不够经济,但有利于演员更顺畅地梳理充实自己的内心,还是为了表演的自然真实生动。

每次我和刘露说完这四个要求对方都大笑:“哪有明星愿意这么干?”仅要试戏这一项或许就被认为是对明星们的不尊重。那就只能不用明星了。不是我不想用,毕竟我和刘露是新人,没理由要求明星们信任我们,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而且在我和刘露看来,要把电影做成,工作关系绝不能乱,对的工作关系是剧组里所有人一起迁就艺术,能接受的工作关系是大家迁就导演,不能接受的工作关系是导演迁就演员。

数次关于明星的讨论过后,“不靠谱二人组”已然声名远播,而还能留下的投资者便寥寥无几了。不过确实还是有一些致力于艺术片的人士对我们感兴趣。新人导演新人演员正是他们所寻找的,只要你足够有个性、足够有风格、足够另类小众,就正对他们的口味。

可我和刘露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他们失望了:“我们想做一部商业电影。”或者说是大众电影,或者说是娱乐电影。反正不是那种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欣赏的电影。说实话我不喜欢那种沉闷晦涩故弄玄虚的所谓“艺术电影”,我自己都不爱看的东西我拍给别人看?我有那么变态吗?

我和刘露就想把《驴得水》拍成一部从扫地大婶到大学教授都能看的电影,首先让大家都觉得好看、好笑、好玩,其次才是希望人们能从中得到一些触动。然而不触动也没关系,观众只要笑了惊了叹了,也就对得起买这张电影票的钱了。

所以我们决定用尽量简单易懂的手段来拍摄这部电影——最平实的叙事方式,不打乱、不颠倒,不瞎玩解构,不故意让人“烧脑”;最质朴的镜头语言,不乱虚、不乱晃,不乱出语汇,不故意让人“间离”。《驴得水》的故事就好比一只大闸蟹,适合最简单的烹饪,任何炫技加料都是添乱,都不会比直接蒸熟更好吃。我们希望观众的注意力能够完全被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吸引,不要在观影过程中跳出来理性判断,看不到导演语汇就是我和刘露的导演语汇。

而且我和刘露之所以坚持要将已经在话剧界获得巨大成功的《驴得水》做成电影,就是因为话剧太小众,而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去见更大的世面,所以如果把《驴得水》做成一部只有几十万人看的小众电影,那意义就不大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千万观众的院线大电影。我们要请大师级的摄影师,要用最好的摄影机和电影镜头,我们要和业内顶尖的团队一起慢工出细活——用半年时间搭景、用半年时间排练拍摄、用一年时间做后期。我们虽然剩下了请明星的钱,但在其它地方我们会比别人花费更多的钱。

这一切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那种重评奖轻市场的艺术片,而应该是一部商业片。只是不同于一般的,我们是有强烈个人风格和艺术坚持的商业片。可即便影片各方面都将极其独特,我们的目标受众仍然是最广大的普通老百姓。

“你们要这么搞是吧?”对方说:“又要大制作又不用明星是吧?又要拍商业片又不走工业化流程是吧?那我告诉你没人会给你们投钱,你们自己出钱拍吧。”

这个建议不错啊,我和刘露心想。不如我们先自己出钱做起来,因为虽然我们坚信自己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前景,但如果不开始做,我们永远看起来不靠谱,只有我们真的开始做了,才会有人相信我们不是开玩笑而是认真的,才会有人发现我们是对的!

于是我和刘露以及身边最紧密的几个小伙伴自己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我们依靠各自以及各自父母亲属的积蓄启动了这个项目,并按照我和刘露认为最正确的方式一步一步推进了下去。大多数人那时仍然认为这是一次极其不靠谱的冒险,甚至有人嘲讽说:“你们是准备拍完了刻几张DVD发给亲戚朋友看吗?”

但没过多久,我们迎来了第一位同行者——李安父亲三部曲的摄影指导林良忠老师。他喜爱我们这个故事,也惊叹于我和刘露自己开着车跑了小半个中国才找到的明朝古堡实景。同时林老师平实质朴而又暗藏功力、充满质感的镜头运用方式,也与我和刘露的追求不谋而合。之后,林老师又为我们邀来了业内顶尖的美术和灯光团队。再之后林老师的学生请到了杨德昌、侯孝贤信任的剪辑师廖庆松老师为我们担任顾问把关后期剪辑。不靠谱的我们就这样慢慢走上了正轨。

14年我在一次婚礼上遇到开心麻花创始人之一张晨,这才得知这家我09年就曾合作过的舞台剧公司竟然也开始做电影了。后来在与麻花负责影视的刘总的沟通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所有理念几乎完全一致,那有什么理由不共同前行呢?

没过多久我们又遇到了猫眼影业、微观娱乐、影行天下,又遇到了许许多多发自内心相信我们、愿意全力帮助我们的人。感谢这些伙伴,才有了电影《驴得水》目前为止仅上映三天就收获的6000万票房和200万人次观影(最终总票房1.74亿,影院及网络观影人次破千万)。可以说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中国电影史上的小尝试——是否可以在完全不用明星、完全坚持创作者的个人风格的情况下,完成一部商业大电影。

但我也要感激曾经“不靠谱”的日子,感谢那些曾经轻视、嘲笑、欺骗过我们的人,是他们激励了我和刘露,同时也替我们关上了错误的门、堵上了错误的路,一步步引导我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遇见了正确的伙伴。

我们的创作冲动永远从生活中来,作品的主旨也源自于生活感悟。我们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底线的,想说:不能为了一个美好的目的而去做错误的事,不能将美好的愿望作为突破自己的底线的借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并坚守住自己的底线。电影中的人物没有守住底线,所以把喜剧变成了闹剧;而电影之外的我们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在真实的世界似乎会有一条喜人的故事线。


user avatar   cocosu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果到最后我算是看明白了,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特派员副手那样的人,混进他们里面去,然后在关键的时候尽力做个好人。


user avatar   wa-wa-yu-5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楔子

已经不记得中国电影有多久没有探讨过“知识分子”的命运,甚至这四个字都逐渐从主流话语体系中退出。

30多年来,国产电影中的“知识者”形象从《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牧马人》里的许灵均,到《甲方乙方》里的姚远、钱康,《小武》、《站台》里的小武、崔明亮,再到《小时代》里拥有高学历的各种俊男美女,最终实现了与国家、社会使命的脱钩,完成了从甘于清贫、忘我奉献到追逐美色、炫耀财富的转变。

正文

“开心麻花”出产喜剧,《驴得水》也不例外。

但它有一个沉重的主题,用编导之一周申的话讲,是想“探讨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底线”。 (周导的亲自答就在这个回答的第一条)

《驴得水》的故事被设置在抗战时期的民国。对中国文化人而言,那是仅次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的,另一个值得艳羡的“黄金时代”。许鞍华导演甚至直接用这个名字拍了关于作家萧红的电影。

那个时代里,尽管战乱频仍,但知识分子拥有的精神家园始终安如磐石。

在《驴得水》当中,人们看到了他们的理想、追求、抗争,但同时也看到了虚伪、道貌岸然和软弱无能。

分析《驴得水》中的人物关系,我们几乎可以梳理出横亘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面前的所有难题:

社会责任、官僚体系、底层民众、女权运动,以及个人功利

与这些问题面对面,撞击出种种可笑的场景,折射出知识分子无奈又好笑的处境,最终构成了《驴得水》的剧本。

知识分子与道统

中国知识分子的道统,北宋大儒张载有名言概括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温家宝总理就曾用这四句话表明心迹)。

这是文人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抱负与理想。

民族危亡之际,知识分子也渴望承担起时代的大任。

文质书生虽不能上阵杀敌,但“科学兴国”、“教育兴国”、“实业兴国”、“文艺救亡”的各种口号和思潮亦成主流。

《驴得水》的主角们,就是一群怀揣着“教育兴国”梦想的知识分子(至少表面上如此)。

不过,现实永远很骨感,三民小学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需要驴去拉水,却没人承担养驴的费用。

于是,有了故事的发韧:瞒报工资。

此时,教师们面临的是苏格拉底和尤希德谟斯曾经讨论过的命题:说谎算不算正义?

但这个难题被孙校长一句“办大事要不拘小节”轻轻带过了。

接下来就是女老师张一曼脚踩两只船,惹怒了男老师裴魁山。

本来,文人就是多情,说好听叫“风流”,换个角度也可称之为“招蜂引蝶”。

而裴魁山起初追求爱情(女人),一旦希望落空便堕入钱眼,满脑子唯利是图。

这里面又引出另一个问题:知识分子在人格和名利之间要如何平衡?

转变最剧烈的当属年轻教师周铁男,他曾经的勇气和胆量在军人的枪杆子面前灰飞烟灭.

“秀才遇到兵”,哪怕是再大胆的秀才,这次也彻底输了。

由此,影片为观众展示了知识分子理想之路上遇到的各种阻力:

统治者的强权、自身天性的软弱、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互相的倾轧和指责……

孔子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又说“学而优则仕”,但现实是太多的人“读书只为稻粱谋”以及“摧眉折腰事权贵”。

这是中国“士”的悲哀。

纵观古今,大量的文人一面怀才不遇,渴望着“货与帝王家”,另一面又总是在帝王驾前以身殉道,不得善终。

所谓的报国理想,常常就这样败给了现实。

知识分子与统治者

统治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往往显得独有深意。

一方面,文人难以放下自己家国天下的情怀抱负,不得不踏入现实政治的泥潭;另一方面,又自视清高,试图与政治撇清干系。

与统治者相处不是件容易的事,从2200多年前屈原投江开始,中国文人便始终纠结在与统治者的你是我非中不能自拔。

《驴得水》里孙校长带着一帮有“历史污点”的年轻人来不毛之地办学,本以为天高皇帝远,虚报“吕得水”工资的事肯定不会有人过问。谁承想,到头来还是摆脱不了教育部的种种视察。

孙校长在山岗上伫立良久,苦思冥想之后,选择以更大的欺骗来掩盖之前的谎言,即以“恶”的手段企图获得“善”的结果。

于是乎,谎言滚雪球似地膨胀起来,直到把所有人吞噬。

充满正义感的周铁男在前半部分一直以耿直爽快的形象出现,在大学里就仗义执言,打了系主任。可是这个揭破“皇帝新衣”秘密的大男孩等来的却是一颗擦着头皮飞过的子弹。

安徒生没有在童话里告知人们,男孩后来面临了怎样的下场,现实是这一声枪响吓破了周铁男的胆,把一个无知无畏的年轻人直接变成了脓包、窝囊废,从此臣服于强权之下。

特派员是典型的官场高手。别看他胸无点墨,却极有政治头脑,他把教师们所有的欺瞒说谎、顶替调包都归纳为“知识分子的脾气”,及时送上人情,但如果坏了当权部门敛财克剥的大事那就毫不客气。

有安抚、有利诱、有威逼、有恐吓,古往今来统治的手腕概莫如是,哪怕最基层的官吏也运用纯熟。

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话说:知识分子是“被统治的统治者”,在权力场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特派员的惺惺作态,孙校长和后来周铁男、裴魁山的阿谀妥协、委曲求全,乃至最后一起逼着佳佳嫁给铜匠的共谋,恰是文人与统治者关系的投射。

知识分子与底层大众

中国知识分子与底层普罗大众发生牵绊始于“五四”,但在走向民间的过程中,却始终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一方面,他们相信民间依然保有活泼的文化,底层民众朴实纯真,能对抗上流阶层的虚伪和伪善;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底层社会的愚昧麻木、自私和阴暗。

最典型的例子是鲁迅。《故乡》这部短篇小说将他对底层美好的幻想和遭遇的冷酷现实揭示得淋漓尽致,最终迅哥儿选择逃回大城市。

基于上述尴尬处境,在知识阶层内部分裂出两种态度:

一种主张对民众教育、改造、引导,开启民智,如《驴得水》中孙校长对铜匠所说的“有教无类”;

另一种则是“绝圣去智”,认为知识精英作为社会既得利益者,要彻底摒弃自己的高贵姿态,低下头来向底层百姓学习,洗刷“四体不勤”的原罪,从而获得灵魂上的清白。

从中国近几十年的现实来看,显然第二种立场占了上风。

影片中的铜匠和他老婆的形象是这两种认识的直接表现。

前者淳朴善良,虽愚昧但纯真,对知识和爱情充满了向往;后者则蛮横凶悍,一副“我是泼妇我怕谁”的无赖相,是流氓无产者的典型,以孙校长的斯文儒雅根本不是其对手。

但《驴得水》的高明之处在于后面戏剧性的转变。

学会了看书、识字(包括英文)的铜匠被张一曼抛弃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和知识者实现真正的平等,哪怕他们曾经睡在一张床上,阶层的差距却并不因为肉体的亲密而就此拉近。

教育原本使他觉醒,学会对骑在自己的老婆进行反抗,但现在他立刻运用这手段倒戈一击,一方面戳破知识分子内心的踞傲,另一方面则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

原来知识教人成长,不止变得有文化,还学会了精明、利己和借刀杀人。

细究下去,这真是一个饶有深意的寓言。

知识分子启迪了农民,或者说,农民中有潜质者,主动亲近了知识,但启蒙后的农民迅速与权力沆瀣一气,掌权之后对知识分子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知识分子与妇女解放

在当下的影视生态里,张一曼是相当罕见的女性形象——她是真正追求身体解放的女权主义者。

尽管妇女解放并不等于身体解放,可身体的自由无疑是女性走向独立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最受非议的地方。

女性的身体不再属于婚姻,而是听从内心欲望的指引,这无疑是对传统社会伦理和组织架构发起的巨大挑战。

于是,妇女解放=身体解放=放纵、堕落、乱搞=家庭的解体=社会崩溃,这样的递进等式成为早期女权主义者无法摆脱的十字架。

片中,张一曼拒绝了裴魁山的求婚,虽然从之前她对他开的那些荤笑话看,两个人肯定有过一腿,接着,她和一个第一次见面的铜匠滚了床单。

作为知识女性,张一曼天性浪漫但绝不天真白痴,这从她两次面对男性告白时的态度可见一斑。

当裴魁山说出,“我了解你,你不是随便只是太单纯,是别人误会了你、中伤了你,我要娶你,和你过一辈子”这样的深情告白时,张一曼固然感动,但依然表示:“我就是放荡,我喜欢那样,我就想活得自在点儿”。

为自由而拒绝婚姻,这种独立的姿态比起八十多年后一些女性为了金钱而把自己嫁出去,更要契合“解放”的本意。

第两次,被“睡服”之后,铜匠穿着中山装依依不舍地和她告别。不肯脱中山装,代表了铜匠对另一种身份的向往,脚上还穿着原本的破草鞋则显示他依然是个“泥腿子”。

木讷口拙的他借助古老的蒙古情歌传情达意,张一曼则回报以一绺青丝。

那一刻风清云淡,天地间充满诗意。

这才是张一曼真正想要的东西:享受感情的美好和肉体的愉悦,但不要成为彼此的枷锁和牢笼

不幸的是,张一曼遭遇了中国绝大多数女权者都会面临的冲击,攻击她的人除了那些被她拒绝的男人,还有竭力维护传统伦理体系的女人。

她成了众矢之的。

人们联合起来咒骂、批判,个个面目狰狞、歇斯底里,恶毒的词语从嘴里倾泄而出:荡妇、破鞋、婊子、贱货乃至公共厕所。

甚至,张一曼追求身体自由的举动,在裴魁山看来还不如妓女:娼妇卖身是为了钱,和人睡觉而不收钱,那叫倒贴,自然婊子不如。

在一片咒骂和剪子的“咔嚓”声中,被剃了“阴阳头”的张一曼终于精神崩溃(侯警长企图强暴以及周铁男的袖手旁观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是因为得不到,便忌妒怨恨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勾引后又被抛弃,因此心理扭曲的劳动人民;还有一个是看到女人就想霸占的军人莽夫(何况对方还是个荡妇),三个身份、阶层各不相同的男性用各自的方式压制和践踏女性,在这一方面达成了高度一致。

张一曼受辱、发疯、自杀,她作为女权主义者的抗争就此落幕。

《驴得水》极为难得的从正面塑造了这个有争议的女性形象,让我们看到民国知识女性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曾经付出的代价。

结语

《驴得水》脱胎于同名舞台剧,这样做的好处固然是开拍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坏处则是舞台感太强,电影语言的运用难免不足。

如果以电影的标准来衡量,《驴得水》显然银幕化程度不够:

演员的表演有着小品式的夸张,念白话剧腔太重、用力过猛,人物形象脸谱化,性格极端,转折过于生硬刻意,故事说教化太明显。

特别在脏话、黄段子以及污辱性语言的处理上不够慎重(搁国外,估计至少得评个R级了),经常拿床笫之事来调侃,也显得轻浮低俗。

这其实也是国内一些喜剧的通病,就是爱拿“色”和“黄”来制造“笑果”,可那不应该成为喜剧的常态。

不过,《驴得水》至少在“笑”之外,还加入了思考、讽刺以及对知识分子和女性命运的关注,就凭这几点,已经相当难能可贵。


user avatar   bu-yi-jing-qian-fran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在:知乎专栏

前言:

​王小波曾自问自答: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


答曰: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后侃侃而谈道:“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电影《驴得水》,是继姜文《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之后,又一部成功的商业化和政治隐喻相结合的荒诞喜剧。


因为出自话剧,演员表演过火、站位等,观看的时候很出戏。


但我依旧给他高分,为什么?


讽刺力度之大,近几年来最大,令人咋舌。



所以叔来帮大家,盘点一下剧中那些微妙的细节吧。



开头动画提到的两个戏剧工作室:

导演周申和刘露创立,北京宝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


公司下设“斯立戏剧工作室”,专注话剧。


以斯坦尼体系为基础,探索心理现实主义的演剧方法在各种戏剧体裁中的运用。




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


全国首创“贺岁舞台剧”概念,成为国内舞台剧领域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喜剧品牌。


2011年,开心麻花被评为中国话剧演出机构“三强”之一。




梳理一下一脉络:


故事概括:

明线:讲述三民小学,四位老师因一头驴和特派员的到来,不断去弥补谎言。


暗线:1942年民国时期,为了中国救亡图存,不同知识分子在不同境遇下的选择。



时代背景:

明线:1942年,落后的一个农村面貌。


暗线:1942年,国民党执政、抗日战争、伪满洲国、河南饥荒、反法西斯同盟、延安整风运动等。


1942年,这是个缺水缺粮的饥荒时代。(推荐冯小刚电影《1942》)




蒋介石国民党执政时期。




奉天(沈阳)、新京(长春)当时为伪满洲统治地区,处于抗日,人民流离失所。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美国援助中国。



1942年,延安,投奔“大哥”,暗示国民党的倒台。


但不幸的是,当时处于延安整风时期,知识分子受到残害。



背景的地图,暗示中国现状。



地点:

明线:内蒙古和东北交界、三民小学。

(影片大部分外景地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场所为明朝古堡实景。)


暗线:孙中山“三民主义”为纲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所统治的旧中国。




柱子:振兴中华;


“校长”: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后有此称号)

(此处背景说的是孙校长,但镜头却一直停留在画像上)




背景的校歌,其实就是整部片子要说的。




目的:

明线:改造中国农民的贪、愚、弱、私,几个男性却最终难逃国民劣根性。

不能为了一个美好的目的,而去做错误的事;不能把美好的愿望作为自己突破底线的借口。


暗线:知识分子拯救绝境中的中国,最终以失败告终,农民起义成功。

每个人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励志改造中国农村。





依次出场人物:

知识分子: 孙恒海、裴魁山、周铁男、张一曼、孙佳


军权官僚:特派员、侯警官


底层民众:铜匠、铜匠老婆、特派员秘书


西方势力:罗斯先生


开头的驴棚失火已经在暗示,知识分子最终命运。


孙恒海瞎指挥,好意办坏事;裴魁山害了张一曼;周铁男有勇无谋。




仅靠热血学生的杯水车薪,救不了整个战火燃烧的中国。




01.孙恒海(孙校长,国文老师)
一意孤行,瞎指挥,好心办坏事,振兴教育,最终失败——愚

结合三民学校,似孙中山,革命兴起,军阀混战,为了推翻清朝,不惜答应列强种种条款,以确保革命的成功和列强的支持。


却最终“三民主义”崩坏,国民党又内部腐败连连,成残兵败将。


眼镜坏了,可以修,眼镜瞄准的方向却跟现实相反,怎么修?




多次用亲情、感情、怜悯逼迫大家,共同完成这个极端的梦想。


其实,人性中第一眼看不到“恶”的是,恰恰是孙校长。


生活中常见的不是恶人,而是好人。




但其实校长一家的身份不简单。


一个儿子在延安,一个女儿在重庆,妻子在香港。(删减片段)




校长和三个子女的合照。




左边可能是其妻子。




最终的物是人非。




02.裴魁山(历史老师)
顺境风平浪静,一遇到逆境,保全自己,贪图金钱——私

他正在读的是《资治通鉴》,毛主席的最爱。


《资治通鉴》一书,是本供统治者参考的书籍,裴魁山熟读历史书,知晓历史规律。




每到关键时刻都要腹泻,逃避。


他"硬“不起来。


有没有发现:剧中的男性的名气都取得很威武:临海、魁山、铁男,可都"硬“不起来。

(当然,现实中,这些名字都是导演的朋友的真实名字。)




放假两个月期间,他经历了什么痛苦,没人知晓。


当穿上貂皮大衣,包裹自己,成了套中人,彻底对自认为的爱情绝望。


转而变为残忍地利益私利者,将潜意识的自私彻底扩大化。




开头他依旧保留一颗奉献的心,却逃不出人性的自私的弱点。




本性大变。




成了披上禽兽皮衣的人。


谁披上这衣服,谁就失去了人性。





03.周铁男(科学、体育老师)
有勇无谋、盲从、死心眼,遇到极权,表现出骨子里的懦弱——弱

清末洋务兴起,民国发展,“强身健体,保卫祖国”口号传遍大地。


可身体即便强壮,精神没有锻炼,一样抵挡不了政权的淫威。


两种人不怕子弹,一种不知子弹为何物,一种精神上的勇士。




其实剧中还有一条爱情线,删去了。


周铁男用球当定情信物表白,佳佳不答应,但后来两人坐在秋千上,相吻。


最后满地的球,表示两人的恋情曲终人散,也表示孙佳希望的破灭。


一是象征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二是表示五颜六色的单纯时代已经破裂抛弃。


孙佳是否会重新走其父亲的路,没人知道?





04.张一曼(数学老师、会计)
剧中唯一的人性闪光点,代表部分受压抑的知识分子女性的命运——疯

原型猜测对应时期:张爱玲、赵一荻、陆小曼新式女性。


家庭殷实,受过良好教育,对性的解放和不避讳。


就算逃出桎梏的旧社会,能逃过新的政权吗?




最后的命运却是被逼疯。


知识分子被迫害,往往是被强权所迫害。


疯狂的年代,都是吃人的社会。




头发,是精神的象征。


头发可以重新长出来,尊严、自信、乐观、美丽,回不来。




往往这类女性主动追求爱情,性观念开放,被人误认为“淫荡”。


也许当年也有个男人“说出我养你”的时候,她很感动。


可结局往往并不是童话一样的美好。


她想要寻找“硬”的男人,大多数的男人都不“硬”,没有气节。




她的命运和当年上海滩的周旋一样,一生没有幸福的婚姻。


唱《夜上海》的周旋,也疯了。




不是每一时代,每一个人,都会很幸运地当上乱世佳人的。


大多数的女性,都只是被人踩在脚底下的那一捧花朵。


所谓的爱情早已被践踏。


(注意桌上摆放的是一对同性恋人的照片,暗示她的性观念开放)

(闹钟已经归零,油菜花已经枯萎,梳子对自己也没用了。)





05.孙佳(教会女中的学生,18岁)
热血青年,不惧强权,天真善良,受过良好教育,得过启蒙——纯。

大多革命首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兴起,代表中国新兴力量,虽力量微薄,但可燎原。


可是往往意味着流血,鲁迅先生写过《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一心想留在中国,怕留学归来,中国没了。




(删减里有一段歌词大意:人之初性本善……等,其实就是校训。)


提到教育、人性、希望人民团结对外,贡献自我。





军权官僚:

01.特派员(政权,教育)
国民党衰败原因之一,内部腐败所吞噬——贪

历史上暗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腐败,当下暗示教育机构出了问题。


一个军队出身,留学造假,不懂装懂的人,怎样坐上教育机构高管的职位?




还有一段直白的删减片段,就可以知道他的身份。




当年,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失守。


东北王张学良被迫执行,被东北人唾弃。(这里有错误,我修改一下,张学良晚年承认自己是为了保全实力,才没有抗日,感谢指正,足以说明我上学的时候,教科书的居心叵测,好一个反讽。)


最后实在忍不了,和杨虎城,兵谏蒋介石。




最后的气节没了,与同僚同流合污,然后还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他附庸风雅,学着泡茶和谈吐,拔高自己,为自己辩解。




心急之下,说出实话。





他的真名:李大洋。


大洋,又一个看上很威武的男性名字。





02.侯警官(军权)
谁有枪,谁有权,谁就有天下——权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是为了建立中国的武装力量,却最终沦为统治者巩固自己力量的手段。


历代循环,可以保家,也可杀害同胞。




“枪在手,谁就有话语权。”


他们也是纸老虎。




底层民众:

01铜匠
一旦掌权和有了话语权,每个人都会是铜匠,历代农民执政都如此——根。

权力让天使变成恶魔,教育让单纯变邪恶,到底是荀子的“人性本恶”论,还是因为教育出现了问题?


结合裴魁山,两人对张一曼的仇恨,是来源于男权社会对自身尊严的维护。


男人尊严和女性贞操也是其中一条暗线。




张一曼的性教育启蒙了他学习的激情。


当享受上层的优越感和感受到自己的受辱感后,他会学会去占有和侵害别人。




就如同给落后的村庄通了电灯,看似美丽。


但电路一旦短路,会燃烧,带来灾难。




他的改变恰恰是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轻视。


人的尊严,不应该被践踏。


一旦农民底层上位掌权,他就会对知识分子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因为当年的那一个“耳光”,那个冷眼,以至于发生了那场浩劫。





02铜匠老婆
区别知识分子的女性,代表原始的本能,敢爱敢恨——根

虽然泼辣,但关键时刻却维护老公,敢爱敢恨,没有顾虑。


与知识分子比较,她没有那么多的痛苦,无知即无谓。


只想守护自己的爱情。




为了追回铜匠,宁愿从山上滑落。(删减片段)





03特派员秘书:
在长官底下做事,时刻维护长官,不轻易流露感情,关键时刻却有人性的温存——藏

当陆一曼被剪花秃时,眼角闪过泪花。


当陆一曼被强奸时,出手拯救。


他也是一类知识分子的代表,猜测其受过良好的教育,出过洋。


但依旧保留本性,没沦为走狗,但又无可奈何,矛盾。




特派员淡定地回应秘书的一脸诧异。


秘书应该是懂洋文的,可他并没有揭穿谎言。




西方势力:

罗斯先生(美国)
看似好心,实则有弊端——弊。

教育部为什么要重点发展英语?一定重点将英语老师作为带头人?


教育部看中的是“英语老师”这个身份,所以来此地。


历史上美国出钱为国民党提供资金、军事武器、建学校,兴教育。


一方面援助,一方面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而中国恰恰应该在当时发展的是:科技。


可惜,没人重视。




基本上,大家都变了。


走出这门,都不一样了。


“学做人”是本片的主旨。




介绍完主要的内容,下面重点盘点细节和为大家科普剧中知识:

“天上最亮的是星星,勒勒车上最亮的是钉子,马身上最亮的是马鞍子,那边的新郎官是秃子,也亮着光,再看新娘的头,也秃了好几块。”


内蒙唱词。




歌曲《梦中的额吉》




蒙语《月夜》,演员本身是内蒙人,这段是即兴发挥。




其实……张一曼后面做出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了……




故意卖弄成语,但错用。




右下角拍照的是导演周申。


非常害羞,始终不露面。




《武训传》刚解禁,有什么含义,自己体会。




剪辑做的很到位,裴魁山这个动作将这部电影分成两个部分。


刚好出现在整部电影时长的最中间50多分钟左右,呈一定对称结构。




细节到位,背景中养起了金鱼。


众人得到了“水”,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浪费:洗澡、养鱼等。


“水”也是金钱的象征。




但铜匠不要金钱,他只要尊严,所以倒掉了水。




教室的”水纹“已经成为”金钱纹“。


雨神庙,没有神像,没有畏惧,没有信仰,人就会迷失。




三次转变:




三次聚气:

团结、乐观、奋斗



看看上面一排字:团结、奋斗、乐观。




你对我不屑的“呸”。


我还你,你还不是一样。




铜匠“葬礼”上的哀乐是民国国歌《三民主义歌》。


铜匠一听到美国人要带他走,就“活”了。




在美国证婚人主持下,被他的东北原配搅黄了。


历史上美国等列强起初主持大局,纵容法西斯日本侵占中国。


而蒋介石受到东北张学良的兵谏,才决定一致抗日。




教会女中。


先进教育的家庭,纷纷将自己的女儿送入教会女中。


历史上林徽因等。


打扮很靠近当时的学生服装。




引用一段话点重心:

我们认为对于戏中的情境,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希望是信仰。


剧中人把“理想”、“理念”、“信念”错当成信仰,但那些究竟不是真正的信仰。


往往越是美好而正当的愿望和目的,越是容易让世俗的道德底线变得浮动模糊,而人一旦习惯于丧失原则就必然迷失堕落。


信仰不可能拯救每一个人,但起码能给向善之人一个可靠不变的指引和底线。


同时,没有信仰也就无法真正面对死亡,无法面对死亡的人只能着眼于眼前利益,

不可能有更高的情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例行的思考题目:


01.孙佳的是否会,重新走其父亲这些知识分子的道路呢?


02.教室为什么要故意布置成神庙的样子?


03.是不是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始终只学会了那三句英文?


04.当下,教育,该怎样走?对于贫困地区,他们的做法,对吗?



爱吃棒冰的鱼。

那位电影细节杀手,一个杀人,杀猪,专杀电影的大叔。

(历史文章为了方便大家,放在微信,做了一个集合)


user avatar   xu-nuo-2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04更新------------------------------------------------------


10天过去,得了1700多赞,又惶恐又感动。这段时间一直在赶期中的各种作业,没工夫更新,今天好不容易闲一些,再补充一点观点,回应一些问题。


1,我过度解读了吗?


有些人留言说我把他们心里的话都写了出来,有些人说我是过度解读了。对于前者,我想说,看完一部电影能想到一块儿去也是一种缘分,说明我们的知识谱系、生活经历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有一些重合的地方,能被你们认可很开心。对于后者,我想说的是,你可以觉得我是过度解读了,但是在我的词典里面,已经没有过度解读这个词了。


还记得本科时候在广院听了很多电影方面的公选课。听王黑特老师讲金基德和姜文,听杜彩老师讲“伟大的帕索里尼”,还有美丽动人的陆嘉宁老师和另一个忘了名字的,一个学期只讲了《惊魂记》和《罗生门》的老师。还记得自己听到王黑特老师从“阿廖沙”这个名字里面诠释出中苏之间复杂关系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懵逼的——这也太过度解读了吧。但是后来随着越来越多被这些分析所吸引,因为它呈现出了许多我本没有想到的思想和情感,历史和现实。罗兰·巴特区分了“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事实上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可写的文本。当一个作品完成的时候,它就不再属于创作者本人了,每个人都可以拿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去解读这个文本。


有些作品,比如姜文的电影,明显是留了很多供你遐想的线头,大家尽可以去解读,也不会担心过度。但是这些讳莫如深的隐喻已经影响到故事的推进,太过艺术性以至于无法兼顾商业性。都说姜文好,但除了《让子弹飞》之外,往往叫好不叫座。这部《驴得水》,按照楼上导演之一的 @周申的说法,“希望能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也就是说,这个文本的开放性并不如纯粹的艺术片,所以我们的解读,尤其是试图比较深入地挖掘隐含意义的解读,是不太可能做到严丝合缝的。在评论里也有知友补充了一些印证我观点的细节,也有知友提出了质疑,大家都辛苦了。



2,另一个角度:铜匠去哪儿了?


相信看电影的时候,大家代入的都是这群知识分子的角色,被他们身上的美好所感动,也为他们的软弱而叹息,更为他们所受的摧残而痛心。尤其是在周铁男磕头、孙佳被迫嫁给铜匠以及一曼自杀的时候,心里的那种沉重真的是无以名状。所以当我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也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去写的。


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我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问题:电影的最后,铜匠去哪儿了?似乎没人会关心。因为编剧和导演是知识分子,而看电影的人,也是(至少是自认为的)城市中产阶级和学生,铜匠的命运,大家是没那么在意的。这个阶层掌握着文化,也就掌握了话语权,而那些没有话语权的农民,是这个国家永远沉默的大多数。


很有可能,他被自己的老婆拽着老老实实过日子了。在三民小学的这段经历只是恍如一梦,再被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器垂幸又出卖之后,他们又回归了早已被写好的命运。就在现在,他们也许正在田里劳作,正在城市里盖楼,正在写字楼里做保安和保洁。他们无处不在,但是又从未被真正在意。


但是铜匠不是普通的农民,他是个受过教育的农民,而且还是个很有天赋的农民,他知道没有知识就会被欺负,而他不想受欺负,于是他发奋学习,终于考上了985/211。


他很快就发现,没有知识会被欺负,但是有了知识,不一定真的就能实现阶级跃迁。他会发现自己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叫做“凤凰男”的标签。他会发现自己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职场,都显得过于平庸而不起眼。他既无能力取得世俗所认可的成功,也无法真正让自己甘心——从小接受的教育,已经让他笃信知识改变命运。


于是《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这样的文章才能那么疯狂地刷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已经远远不止当初所定义的“小地主、城市小资产阶级”了,它包括了大量的出身社会下层、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是知识分子,同时又是铜匠。



3,关于去延安


去延安是不是为了过审,大家争论很多,我只是猜测。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导演对延安并无好感。因为在话剧版本中,铜匠和老婆是分别拿着铁锤和镰刀打斗着上场的。后来铁锤和镰刀被塞到了罗斯先生的手里。罗斯先生发出那句“incredible China”的时候,手里正拿着镰刀和铁锤。


所以,你还觉得延安是逃离这悲惨世界的天堂吗?


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到,我们表面上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里,但是事实上,却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观念世界里。不同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再次要感谢给我点赞的诸位)对于历史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我们的近代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简直不能坐在一起好好聊天了。


不过我还是欢迎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在我看来所有的理论和观点都只是解释这个世界的尝试,而不同的观点则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多面地认识它。



--------------------------------------------分割线,以下是原答案-------------------------------------------------


25号在百讲看的点映。看完最大的感触是,在我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都被那张马戏团式的海报给骗了。本以为这会是个很黄很暴力的喜剧片,但是它的有种与有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笑也笑了,哭也哭了,写个影评,留个纪念。


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它对人性的讽刺,这种沉重好几次让百讲里近两千人屏息。然后突然爆笑,然后又屏息,直到最后那一声枪响,和山坡上滚落的彩球。人性的剖析,放在任何一个社会条件下都成立,不过因为我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兴趣,所以不自觉地总是会往这个方向去联想。我觉得这电影很多地方都体现出来知识分子,农民与国家机器这三者的关系,而他们的关系颠来倒去,便左右了国家的命运,组成了我们20世纪的一出悲剧。


知识分子


这部电影最成功之处,便是刻画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群像。知识分子抱着改造农村的信念,下乡支教,这在民国时期,并不少见。其中尤为著名的,当属上世纪二三十年的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人,他们希冀改善农村落后的状况,尤其是落后的教育。五四以来,启蒙精神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巨大的作用,他们踌躇满志,要改造这个旧国家,扫除依然桎梏人们的蒙昧。


“全国三万万以上的文盲,名为二十世纪共和国的主人翁,实为中世纪专制国家的老愚民。当今世界为民族智识的战场,以目不识丁的民族和饱受教育的民族相竞争,瞎子斗不过明眼人,这是何等显明的事理!”(晏阳初)


在轰轰烈烈的乡建运动中,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先后有600多个团体,在各地建设了1000多处试(实)验区。主人公们也许就是无数抱着理想投身农村的知识分子中的几个吧。


知识分子群像



然而如果都是热血沸腾无怨无悔的奉献者,这部片子估计要拍成《嫁给大山的女人》了。可惜并不是。在屋顶上的聚餐中,我们知道,这几位支教老师,都是“有污点”的。这里的污点,它的意指可不止吃回扣这种事情。这种污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知识分子与农民和国家机器的关系上。


知识分子与农民


对于农民,他们是有启蒙与帮扶的热情的。但是现实往往比热情更复杂。驴得水老师的工资,可不仅仅是花在了学校上;美国人的捐赠,每人每月可以分到两千法币,是他们工资的十倍。在帮助农民之外,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欺骗农民,利用农民,践踏农民。这些在他们对铜匠的所作所为中体现得不能更明显了。美国人的捐赠是一大笔钱,然而铜匠一直是被蒙在鼓里的,给他的报酬电影中没有明说是多少,估计也是少得可怜。这是物质上的剥削(可以这么说吧)。更要命的,其实还是尊严上的践踏:张一曼略施手段,便骗得了铜匠的惟命是从,而当铜匠为了她而不惜反抗自己妻子(妻子是农民本身恐惧的对象,大概是象征农民的懦弱与劣根吧)时,却得到张一曼一句“你就是个牲口”。


头发的落地标志着农民与知识分子的决裂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被固定在土地上,做牛做马的群体,除非日子完全过不下去了,才会揭竿而起,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做稳了奴隶”。而终有一天,他们发现了自己悲惨的命运——他们的被欺骗被利用被践踏,作为小地主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要负很大责任,而他们的觉醒,恰恰也是被知识分子所提醒——便再也不肯专心做奴隶了。


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在这一刻便决定了。


知识分子与国家机器


特派员是政府的代表——这恐怕没人会反对。身份上,他就是政府权威的代言人,形象上,锃亮的大光头,紧身的制服,让人忍不住联想起蒋校长。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机器,是一种依赖的关系。这种依赖,在近代以来更大大加强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政治上构成了统治国家的文官集团,经济上是土地的主要拥有者,文化上是意识形态的掌控者——总而言之,就是国家的主人,区别只在于是大主人还是小主人。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军阀混战时代,知识分子——尤其是缺乏政治经济实力的小知识分子——的地位大大下降了。政治上的合法性不再需要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阐释——相对而言,枪杆子的粗细和列强的支持似乎更有力一些。把握政治权力的人,更多的是会用“good morning”跟你说再见的伪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却要依靠国家机器来保护。


热烈欢迎



电影中,老师们的工资要从国家拿,要虚报个“吕得水”来骗国家的经费,要小心翼翼防止被政府抓住把柄丢掉工作,一声枪响铁男便彻底怂了,就是这种依赖性的体现。用唯物主义一点的说法来说,就是,知识分子群体(或者小地主小资产阶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与依赖性。


现在,知识分子们已经两头欠账了。


农民:翻身做不了主人


特派员是个务实的人。他风尘仆仆两次来三民小学,费尽周折还挨驴踢,只是为了给教育部捞钱,让这架机器继续运转下去。大家可以细想一下,第一次来时,电影中是没有农民的。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器互相忽悠一番,就把事儿办了(老师们假扮了一个“吕得水”,特派员吞了一大部分钱),铜匠拿了点报酬,便把自己卖了。看过一点民国历史的人都应该了解,农村和农民是蒋校长和他的党一直以来的盲点,大资本大买办和小地主小资产阶级一合计,事儿就齐了。至于被伤害和出卖的农民,who cares?


有人care。从特派员第二次来三民小学开始,特派员就不仅仅是蒋校长的国家机器的代言人了:他发现铜匠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合作的伙伴。


这就是特派员第二次来三民小学的背景:时代变了,农民成了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国家机器的运转要依赖农民的同意。那么,拿什么来交换农民的同意呢?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当铜匠穿着貂走进教室的时候,整个百讲爆发出一阵大笑。接下来应该就是三方合伙骗老外的喜剧了吧。皆大欢喜。


但是很快,我们都被铜匠仇恨的眼神给吓坏了。时代真的变了,国家机器和农民(更全面地说,是社会底层的受压迫者)一商量,就把事情办了。无权者一旦突然间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其残酷与冷血是难以想象的。法国大革命中的断头台是如此,太平天国的烧杀抢掠是如此,而建国后的各种文斗武斗,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农民来说,其所受到的各种剥削与欺辱,更直接地来自于身边的小地主与小资产阶级,事到如今,还债的时候到了。


铜匠自始至终都是被利用的



在不能给农民多少实质好处的条件下,狠抓阶级斗争,就成了获取农民支持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知识分子的地位跌到了谷底:合法性不需要你们论证了,我们有一整套崭新的意识形态;经济上知识分子对国家的依附更深了,单位即国家,一切衣食住行都逃不出国家的掌控;政治上,领导阶级已经换人了,又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的知识分子们,老实一点还好,不老实的话,分分钟就有被专政的风险。


当权力地位彻底扭转之时,知识分子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铜匠身上的貂,怕是裴奎山的吧?

铜匠要报复张一曼,让几位老师骂张一曼,这个场面不陌生吧?

铜匠要剃去张一曼的头发,还记得文革中给知识分子剃的“阴阳头”吗?


在这里,作威作福的是铜匠,但是在身后力挺铜匠的,还是特派员先生啊。


“这一枪可不会打偏了”


被阉割的与被毁灭的


周铁男趴在特派员脚下苦苦求饶的画面,让人心里像压着千斤巨石。他已经是这个群体里面最硬气的那个了,现在他已经被阉割和规训。更不要说本来就“做大事不拘小节”的校长和市侩的裴奎山了。更入木三分的刻画是,想通了之后的周铁男,想得特别通,直接成了特派员的忠实仆从。这种从愤青到老油条的蜕变,快得不可思议,又是如此自然,以至于随处可见。


铁男的转变,剧烈而又自然



被毁灭的,是张一曼。在我眼里她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而且是代表了这个群体身上的美好和理想主义。只不过这种美好,在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太过脆弱和奢侈。她身体的自由,也许因为她是思想解放的新女性,但是还有别的可能吗?她与裴奎山这样的知识分子有过,但是势利的裴对她的感情几分真几分假我们真说不清楚,她与铜匠有过,但是显然二者并没有任何可能性,她还面临军警的侵犯,此处要感谢编剧和导演的手下留情。疯掉的她躲在屋里什么也别听,什么也别想,然而当校长被困在窑洞里像驴一样嘶吼的时候她又怎能不听怎能不想?


于是那一声枪响便不能避免了。这一枪所终结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还是这个国家的许多可能性。




没有幸存者


这部电影是讨论人性的,但是它比很多更深邃更伟大的电影,更让我感到一种压抑,这种压抑在于它不只是发生在架空的时空中,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20世纪的历史中,而历史也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让人如芒在背。


片中的孙佳,是完美无缺版本的张一曼。这个角色代表了五四以来的精神与道德,她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始终与我们相一致,而且还保有着难得的天真与反抗,成为所有压抑之下唯一的一点希望。


不过我更倾向于认为,电影加上她投奔延安的字幕,只是为了过审。


要知道,那可是1942年。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Incredible.

Incredible China.


user avatar   cheng-you-w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说的好多,我只敢往小了说,我全片印象最深的是这一点:铜匠的老婆又丑又凶。

这个设计很巧妙,真的特别巧妙,因为它让观众会从心底里抗拒这个泼妇,真的好难看啊,起到的作用在于“让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她才是全剧中真正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而且还是个受害者。”

先说泼妇正面形象在哪里吧。

因为她是全剧里始终如一的那个人。我们都知道铁男变怂了,铜匠变坏了,一曼变疯了,甚至连佳佳最后都撒谎了。

可泼妇呢?她一出场就是那副凶的要命又似乎不讲道理的样子。

到了结局,她也是唯一一个敢迎着枪口去夺手枪的人。

她的目的呢?自始至终就是铜匠,从一开始铜匠被一曼睡了,要来讨个说法,到最后婚礼大闹抢铜匠,她的目的没有变过。她只关心铜匠一个人。

所以,她的大性格如凶悍泼辣,大方向如铜匠都没有变动过。

特别是最后婚礼为什么失败?直观的视角就是归功于泼妇不管不顾的精神,大闹婚礼现场。

没有这种豁出去的人,这部片子的结尾会是什么样?各位想过吗?

连喜欢佳佳的铁男都只敢缩在一旁看戏了。

这有点像愣头青阴差阳错打败大boss 。

其二,泼妇从开始到结束,除了推了一曼两把,(给与一曼真正伤害的根本不是泼妇),对铜匠大喊大叫,连抽代打(把铜匠带坏的也不是泼妇),她那些看起来粗鲁的行为并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和剧里其他角色比起来,她才是最温柔的人。

这是我认为泼妇正面的点。

至于为什么这么设计很巧妙,这涉及到另一个角色,一曼。

我当时看影片的时候就在想啊,大家会不会很同情一曼,觉得泼妇才是那个坏人,而一曼是被欺负的?

后来发现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很多答主对一曼的评价是“性解放”

我觉得有点扯。。

为什么扯淡呢,因为我不觉得知道铜匠有老婆把他睡了这个行为和性解放还有男权有关系。

这个行为,如果一曼是男的,睡了有老公的女人,完事了还满不在乎地和她暧昧一下,最后骂那个女的是牲口。

那他肯定不是性解放的情圣,而是要被流氓罪枪毙得了。

实际上,我觉得主创应该很清楚,一曼绝对不是什么正面人物,而是一个反面角色。

一曼原话“这种场面我见得多了”暗示她也不是第一次挖人墙角了。

所以一曼这个设定和什么男不男权没半毛钱关系,希望营销号不要拿这个炒热度,真的很恶心。

一曼确实就是个喜欢勾引男人的女人,这点没错。

错的在于她绝对不止一次勾引有老婆的男人,这可是要拆散人家庭的啊朋友们。让我们想想如果佳佳是铜匠的老婆,铜匠被一曼睡,佳佳歇斯底里说要揭发!你们还会同情一曼吗?

所以我觉得把泼妇这个角色设计成这样很有趣。

一个明明是正确的人物得不到同情,反而让大家去同情一个屡次三番睡了别人家老公的一曼。

这种有点阴暗的,颠倒黑白的观影心理,真的是很配《驴得水》这部悲剧片子。

至于一曼该不该羞辱,我肯定觉得不应该。

因为即便一曼是坏女人,也不能用这些方式去羞辱他。就类似小偷也是有人权的,惩罚坏人也是要按法律途径的。小三也不能随便侵犯的。

其实《驴得水》的很多行为,概括一下就两字,违法。

不过我就想说一个泼妇,其他的不展开说了,言尽于此。


user avatar   jupingxiaow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影片有三枪 枪枪拍案惊奇


一枪是权力之威

特派员手下的一声枪响

让观众误以为,刚烈的男老师已经惨死

得知子弹打偏后,本该感到欣喜,反而更添痛心

因为最可怕的不是死亡

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位本来仗义直言、不畏强权的知识分子被权利恫吓住

成了跪倒在权力面前的磕头犬

.....


一枪是荒诞不经

泼妇的一声枪响

使得为了瓜分捐款策划的荒诞闹剧,拆穿在众目睽睽之下

做慈善反被利用的老外一脸懵逼地发出惊呼:incredible China

不可思议的中国

……


一枪是选择性遗忘

一曼的一声枪响

那位将大蒜叶撒做雪花的曼妙女子香消玉殒

也是伴随一曼之死

孙佳出走前的那句话更显分量:

如果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


有着悲剧内核的喜剧


《驴得水》是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

联想看完需灌肠的前作《夏洛特烦恼》

容易误认为这又是一部合家欢喜剧

若说《驴得水》前半段还有应接不暇的荤段子令人捧腹

后半段则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你又哭又笑、笑中带泪之时

才意识到这部片子喜剧只是面子,悲剧才是里子

荒诞不经的知识分子下乡办学的故事,离远了看是荒诞不经的恶作剧:

找头驴扮老师,多了一个教师名额骗取教育部拨款

应对教育部视察,找铜匠扮“驴得水”吕老师

……

荒诞不经的逻辑惹得你发笑。

但一旦把距离拉近,看到蔫坏的人性:

立志下乡办学有教无类的知识分子教出来的铜匠,

反倒丢掉了农民最纯真的品质,人性最恶的一面被催发出来,

当恶作剧变成恶意,铜匠对一曼带着恶意的报复,

让每一个打在一曼脸上的耳光

都像打在自己脸上......

《驴得水》就是这样一部有着悲剧内核的高明喜剧

它将人性中的恶撕开了、揉碎了,再抹上一层薄薄的蜜酱喂给你吃。

这才使得部分网友看后有此观感:

胸中一坨烂泥,脑中一片惊雷…..


将美好的事物破碎给你看


片中最完整的角色无疑是女主角一曼。

她来到偏远山区,只是不想有人来管她;

她算不上绝美,却风情万种;

她将蒜叶飞舞成雪花;

她是最仗义的一个,会第一个牺牲利益成全同伴;

她不作伪,虽然性开放态度为人不解;

她纯真没有心机和太多物欲…..

但在危机来临时,

她却被她赖以信任的人最先推出来牺牲掉.....

因为她是这般美好

她的毁灭才如此让人心痛……

我想所谓悲剧,

就是将美好的事物破碎给人看,让你麻木的情感......此刻有了知觉。


为人诟病的视听语言


舞台剧观感太浓,就是一部摄影机拍摄的话剧。

这是《驴得水》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毕竟是话剧改编,不同于电影,话剧是扎根舞台的艺术。

在舞台上,不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没有紧密的台词来驱动剧情,

离得稍远些的观众就看不清楚演员演的什么。

但电影是视听艺术,演员微小的表情都会在大荧幕上放大,表演一旦过了就失之真实。

相较电影,话剧的台词也密,少了留白、意向、感觉、镜头语言的表达。

但绝不浪费的台词、紧密交织的剧情、缜密的逻辑、高立意,也是话剧改编电影的优势。

不过电影最核心的,终究是要讲个好故事,其他可以归于风格的讨论。

同行衬托之下,《驴得水》的剧本如此惊艳,这才有了诸多讨论、好评。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会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user avatar   kw_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一开始觉得裴魁山不错,很痴情,然而后面变成了那个样子。

2.继而觉得铜匠还可以,挺单纯,结果后面变成了那个样子。

3.于是觉得还是周铁男好,蛮热血,可是后面还是变成了那个样子。

4.当周铁男都跪了的时候,发现只有孙校长还有点良心,不过猛一想起他才是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而且直到这时他仍在促进事情的恶化。

5.仍然保持着好感度的只剩下了张一曼,可是我还记得,在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她,那时我觉得她滥情,而且又不好看。

6.当裴魁山对张一曼表白,张一曼拒绝,并且说“我没想到你会这样想,我以后再也不招你了”的时候,是我开始喜欢她的时候。这时我才知道她只是单纯地喜欢性,并无牵扯感情的意思,这与滥情是两码事。张一曼在裴魁山和铜匠对她表达爱意的时候都快刀斩乱麻地选择了收手,虽然方式有待商榷,但总比用感情来绑架别人好得多。

7.对,我说的就是裴魁山和铜匠。而比用感情来绑架别人更恶劣的,是用道德来绑架。

8.对,我说的就是周铁男和孙校长。

9.裴魁山说过,不要用你们的道德来绑架我的利益,就是对着上面的两个人说的。

10.一开始不讨我喜欢,后来好感度却直线上升的最典型的角色不是张一曼,而是铜匠老婆。

11.隐藏在铜匠老婆背后,另一个拥有这种特质的,是特派员的那个副官。

12.这样看来,整个电影里从头到尾都很坏的,就只有特派员了。哦,还有他手下那个拿枪的。

13.综上所述,这电影果然是打脸狂魔。

14.人性并不是善变,而是有很多面,裴魁山、铜匠、周铁男前后表现出来的差距那么大,不是因为他们变了,而是本来就藏在他们内心里的东西冒了出来。裴魁山表白的时候,铜匠唱歌的时候,周铁男跳舞的时候,他们恐怕连自己都不会相信几天后自己会做出那样的事情。然而许多东西是有端倪的,比如说裴魁山表白时的那些话语,充满了封建时代书生对风尘女示爱的套路,他感动了自己并且希望对方也能被感动,其实只是大男子主义者的一厢情愿。而周铁男,是的,道德绑架真的玩得特别溜。

15.他们没想到自己后来会变成那个样子,那种“心底里的另一面”是突然爆发出来的,所以他们“变了”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很突兀。

16.孙校长却不是,他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心底里的两面同时共存着。大概是因为他经历了不少事情,早就知道自己的心里其实并不是那么干净。

17.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变化的孙佳,到后来还一副根正苗红的表情。周铁男后来对她说的话虽然无耻,但并不是毫无道理——孙佳没有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不像另外几个主要人物那样始终都站在风暴中心。在冒充铜匠老婆之前,她一直都处于事件之外,屋子里发生了什么,她都不参与,不了解,更不可能知道屋子里人们的感受。是的,影片最开始大家救火的时候她也不在,火烧驴棚后她一个人在那里大呼小叫用那点水去浇火,又完全不肯听其他人讲话。

18.键盘侠孙佳,真的要她全程参与整件事的话,不知道会是怎样的表现。

19.是的,我觉得我自己常常就是孙佳。

20.看这个电影我笑不出来,所谓喜剧,是将丑陋的事物暴露出来给人看。暴露别人的丑陋,为别人的丑陋而发笑,我做得到。可是如果被暴露出丑陋的是自己,要我去笑话自己,并且还要笑得很开心,只有傻瓜才做得到。

21.我无法信誓旦旦地肯定,如果自己身处于那间教室里,如果自己就是裴魁山周铁男,我就不会变。

22.这个电影我不想看第二次,我怕里面那个穿着貂皮绒的胖子,怕里面那个下跪的瘦子,什么时候突然变成了我自己的脸。


user avatar   Mrwang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比较认同的人有两个:

第一个是特派员,是真的三观比较正。理由和某个高票答主的一样:
1 杀铜匠明显比装死要好,但他没有杀
2 铁男叫板时也没有杀
3 铜匠老婆大闹婚礼,还是他喊的不要开枪
4 铜匠折磨一曼的时候,他其实在解决问题,反倒是铁男的态度才会有对立
5 其实他一开始就来硬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曼不被强奸就不错了。铁男和铜匠会秒变怂炮,校长捆起来丢到柴房去,校长的女儿必然服从。裴老师屁都不敢放。但是他没有。他希望通过讲道理来解决问题。当铜匠无理取闹,要人骂一曼的时候他也是试图调解,而不是直接拔枪顶着铜匠的头。拥有暴力而不轻易使用暴力。真·秩序的守护者。

第二个是秘书,简直是心软的好人,剪头发时不忍看,一曼被强奸时救她。希望以后能守住自己,不要黑化。

价值观不太认同能够勉强接受的:

校长:理想主义者。理想是教化农民。连累了一大帮人。

一曼:性观念比较开放是没问题的。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都OK,但是前提和底线是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一曼和裴老师睡,都是未婚,谈恋爱,OK的。但是铜匠是已婚的,她和铜匠睡,就给铜匠造成了伤害,也给铜匠的老婆造成了伤害。事实上埋下了灾祸的种子。她以为她可以通过被铜匠的老婆打一顿来解决问题,但是显然不能,她对形势判断极其错误,她的这颗灾祸的种子直接导致了整个生态圈(小学校)的团灭。

裴魁山:对一曼因爱生恨,比较小气。小心眼,性格不敞亮。但是也没做什么坏事。就算是拒绝捐出自己的的分红(3000元),我觉得也是正常的。理由正如他所说,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损坏我的利益?比如印尼海啸,我不想捐钱,如果有一个同事挑衅的说,我捐整个月的工资,你也必须和我一样!我肯定回应:你是不是有病?

铁男:被枪指着就怂了。可以理解,英雄烈士不是谁都能做的。

校长女儿:标准键盘侠。心底无比纯洁。要求所有人所有事都必须一尘不染。评价她,在剧里铁男有一句台词说的好:我以前不比你横?有用么?你被人用枪崩过么?

铜匠老婆:自己男人出轨,她骂一骂。并没有做其他坏事。可以理解。铜匠睡一曼肯定是对不起她。现代社会婚姻关系要先离婚,古代社会婚姻关系要正房同意。古今她都是受害者。而且她也没干坏事,只是大闹婚礼,毫无黑点。

美国人:因为不理解中国。想做好事。但是搞得一团糟。

我感觉很讨厌,完全不能接受的:铜匠

铜匠是旧时代小农的典型,愚蠢,自私,忘恩负义。淳朴是因为傻和穷。在一点点机会面前,在一点点利益面前,他可以放弃任何东西,做任何坏事。
数一数他做的事:
睡一曼(对不起他老婆),
吃驴(最爱这只驴的孙佳整个假期一直教他念书的),
娶孙佳(他不是爱一曼么?他不是为了一曼要抛弃妻子不回家么?他明明知道当时他坑的一曼当时已经疯了,还tm惦记着娶另一个新老婆?)
大喊要去美国(毫无团队精神,破坏了整个计划),
精神凌辱一曼(这点我最看不起他,一曼骂他牲口,他百倍奉还。好,那按照这个逻辑,他睡一曼时对不起他老婆,他老婆能不能把他吊起来打?他吃掉孙佳最爱的驴,还要强娶这个黄花大闺女蹭一张去美国的船票,孙佳能不能阉了他?)

看完这个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要给铜匠机会。

当枪在特派员手里的时候,他不是好人,但是整个生态圈(电影里是这个学校)是有秩序的。

套用D&D规则是守序邪恶。


如果枪在校长/一曼手里。他们不会作恶,但是他们的善良、愚蠢、自以为是的价值观会把生态圈弄的一团糟。

套用D&D规则是混乱善良。


如果枪在铁男/校长女儿孙佳手里,他们会用非常高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人,比如动不动就捐所有工资。并不一定是理想社会。

套用D&D规则是守序善良。


如果枪在美国人手里,他会要求自己做好事,但不会要求别人。

套用D&D规则是中立善良。


如果枪在铜匠老婆手里,她只求过好和铜匠的小日子,谁也别招惹他们。

套用D&D规则是绝对中立。


如果枪在铜匠手里,我了个大槽,按照剧情发展,他会杀掉所有欺负过他的男人,吃掉所有他看见的动物(驴),睡所有的女人:凌辱一曼,强娶孙佳,抛弃原配,把自己老婆踹的远远的,死皮赖脸的要求美国人带他去美国。整个生态圈崩溃。

套用D&D规则是混乱邪恶。


总之,只要铜匠不拿枪,一切都还好。日子都还能凑活过。




欢迎各位观众老爷们关注我的专栏,讲述汪先生混迹江湖的故事。

救命,我变成狗了

比心,么么哒。


user avatar   xiao-he-bing-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挂版

爆改版

正常版




  

相关话题

  有哪些镜头在真人电影中很容易做到,在动画中却很难? 
  《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小丑故意说错了瑞秋的地点,还是蝙蝠侠最终顾全大局选择了救“蝙蝠继承者”哈维? 
  电影里北京城早上独特的鸟叫是什么鸟发出来的? 
  《晴雅集》下架后,郭敬明会受到哪些影响?以后他还能继续导演、编剧出作品吗? 
  电视剧《开端》有什么细思极恐的点?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景甜出演的必是烂片? 
  撇开政见看《尚气》的话,这部电影怎么样? 
  如何测量自己的「影商」? 
  如何评价电视剧《将军在上》? 
  《大圣归来》这部电影能否被称为中国的千与千寻?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熊出没》是一部很残酷的动画片?
下一个讨论
什么样的女性会决定将20岁到30岁这美好的十年贡献给读研、读博、读博后?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