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阳最可怕的地方是他爹,朱永平,在宁波(论证见下文)这种全民中了蛊一般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地方居然能做到对儿子不闻不问,连儿子考了全校第一居然都不知道(这种清北苗子各个补习班都是会打电话给家长抢人的)。极度自私自利,除了自己和老婆王瑶,谁都不爱,包括女儿朱晶晶(上坟那天,王瑶止不住的哭,朱永平则一点悲伤的感情都没有,还用还能再生一个来安慰王瑶。把子女看成商品一样,没了一个就再买一个。)
《坏小孩》相关的问题中,很多知友指出原著《坏小孩》警察的能力太差了。其实不是警察的能力差,是没有注意到原著发生地的文化氛围。
《坏小孩》的故事发生在宁市,这里的宁市就是浙江省宁波市,理由如下:
1.作者紫金陈的出生地是浙江宁波市。紫金陈非常喜欢让宁波市作为自己小说的舞台,比如《低智商犯罪》,《无证之罪》(这些知乎上都可以看,《低智商犯罪》中的凶杀案发生地就是宁波市三江口。)
2.朱永平和朋友打牌时,
杨长根忍不住嚷道:“太有才了,实在太有才了,阿拉宁市的朱有才啊!”
全国只有宁波人和上海人用阿拉代指我/我们,原著的发生地是浙东(离浙大不远)一个不发达的小镇(没有孤儿院,没有游乐园只能去少年宫玩,朱朝阳妈妈的工资不到两千),显然不是上海。
还有一些理由,但并不是只有宁波符合,就不细讲了。比如朱永平的冷库,离政府不到五公里,在海边,做的海鲜冷藏生意,二千万资产就已经是当地的中型企业了,结合这几个特征,可以推导出来故事的发生地是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作者紫金陈的老家)。
先不说宁波人,浙江人对读书的狂热程度可以参见这个答案:
典型的江浙沪家庭氛围是什么样子的?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80771
典型的浙江家庭,消费优先度排名:教育=房>车>>>其他。
浙江家长歧视链:孩子成绩好>有权>有钱>>>其他。
知乎大流量里的一个词挺形象的:出一咬三,能出钱报一门补课班的(数学),咬咬牙把另外三门也报了(语文英语科学)。
而宁波,则是浙江尚学王,月湖公园专门划了一块地,每出一名院士便种一棵银杏树(都是院士亲手种的),以供宁波市民瞻仰,到现在都种了一百多颗了(宁波籍院士数量全国领先,一个市的院士数量比很多省都要多)。后来大家发现,光看树是不够的,不够体现宁波人对知识大佬的崇拜,就再划了一片地方,专门摆放宁波院士的一比一等身像(可以百度宁波院士林)。
说完高等的回过头说说基础的。在这种全民崇学的氛围下,宁波的中考异常激烈(比高考还要激烈),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的人可以进入高中,另外的人只能去职高。在宁波,学生如果去了职高,那父母是抬不起头的;相反,学生成绩好,父母脸上就有光,就有面子,而且是歧视链最高层的面子。
因此在宁波
学生成绩好=孝顺
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顺的人=好人
所以
学生成绩好=学生为人孝顺=学生是个好人,是个大大的好人。
好到学校公司给学生送钱的那种,《坏小孩》作者紫金陈的老家,学生考上清北浙大都是有钱拿的。在原著里小说里,和朱朝阳没见过几面的叔叔——方建平,就很照顾朱朝阳
(方建平):“你瞧瞧,爹做大老板,儿子弄的跟个讨饭的一样,要跑到新华书店蹭空调。”
方建平继续道:“你爸平时有没有给你钱。”
方建平道:“今天你爸赢了一万多元,等下你把赢得钱都会给你的,对吧,永平?”
方建平又道:“瞧我侄子,衣服都洗的雪白了,有才哥(朱永平)帮我带侄子去买几套衣服没问题吧。待会花了多少钱,回来跟我算账好了。”
方建平是朱朝阳爸爸的牌友兼客户,和朱朝阳没见过几面,更没有血缘关系。就因为朱朝阳成绩好,方建平一个没亲没故的叔叔,会在牌局里几次三番地为朱朝阳讨钱。因为在这些人的概念里,成绩好的孩子=好孩子,好孩子怎么能过得和一个要饭的一样,这是超出他们三观的事情,所以他们一定要给这个侄子要钱。当然,他们没想到,朱永平的底线比他们想象中的更低一点——明明已经赚了一万了,还是不想给朱朝阳钱,要朱朝阳再等一等,等下一把赢了再给朱朝阳,真是一毛不拔。到最后方建平都看不下去了,你心疼钱不买是吧,好,我帮侄子买,这句话说出来就是要当众出尽朱永平的洋相。万万没想到啊,朱永平虽说要脸,但是自私的无可救药,说是去买几套衣服,最后给朱朝阳买了双鞋子就想赶他走了,一分钱都不想多出了。
从法律上说,朱永平的财产是夫妻共有财产,王家人要拿属于王瑶的那一部分......
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朱家这边了(就是朱朝阳),因为朱家是本地人,第一时间控制了印章、账单、产权证,原本银行要接手保管的,但方建平等几人向银行提出了全额担保......
(方建平)做阴阳合同,把(朱永平的工厂)价格压低,方建平等人私下另外给朱家一笔钱。
虽说方建平也有从中得利,但他确实让朱朝阳的获利最大化了。而且方建平也没有欺负朱朝阳孤儿寡母,而是把原本口头订好的钱,一分不少的给了朱朝阳母子,实际上它完全可以从中再吃掉一部分。方建平能为朱朝阳做到这种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朱朝阳成绩好,他希望朱朝阳未来有出息,给他们同乡人争光。反过来看朱朝阳他爹朱永平,对儿子不闻不问——自己儿子和朋友的女儿是同桌,不知道;自己儿子全校第一,不知道;自己儿子家穷的空调都没有,要去新华书店蹭空调,不知道。朱永平这个爹当的连外人都不如,在宁波,就是外人也会对成绩好的小孩抱有善意(方建平),朱永平只顾自己过的开心不开心,儿子生活过的那么苦,他是一点都不管的。
书里还有两个外人对朱朝阳抱有极大的善意,一个是案件负责人叶军,一个是浙大教授严良。从结尾看,严良大概率没有告发朱朝阳。如果作案人是丁浩普普,严良早把他们送监狱了。这两个人的善意也是其他读者的重点吐槽对象。但是在宁波,这真不是槽点啊,宁波的人看到成绩好的小孩子,那就是先入为主认为他是善良的,是个好人。所以严良怎么也说服不了叶军,因为成绩好=人品好这个概念已经牢牢的刻在叶军脑子里了,像思想钢印一样,朱朝阳肯定不是杀人犯。严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明明知道张东生有杀人的可能,就是不信,间接把张东生老婆给害死了;明明知道朱朝阳是冷血杀人犯,居然还抱着一丝希望,认为朱朝阳可能不会再犯罪,拿着遗产改过自新做好人,在校门口犹豫了半天到底要不要告发。要是朱朝阳成绩差,严良早把他带走了。
就这种从高知到文盲,从富人到穷人,全民跟打了思想钢印一样崇拜成绩的地方,朱永平居然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自己的状元儿子不闻不问,真是太可怕了,自私的太可怕了。
不过分啊,很合理的要求。
只不过男性那种收入又有房子的,恐怕更关心年轻漂亮或者心灵契合之类的的,不会那么关注女性的收入了。
男女双方在的择偶标准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