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坚决支持1644年北伐的大计,坚持与反对这一大政方针的所有人斗争到底。
如果北伐的目标是什么“谋求整个阶层的彻底粉碎”,“取代当地的封建社会结构”,那就简单了,这辈子都别想。
历史上某组织彻底粉碎中国的封建结构时,有六百多万成员。澳洲人没有一百万受过教育的归化民干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是白日做梦。猜猜看元老院这五百二十二个人到死能不能教出一百万学生?
妄想搞什么纯粹的工业国家,本身就是丝毫不切实际的凭空想象。不管澳洲人怎么折腾,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封建社会结构都会至少一百年不变。真正能“澳洲化”的区域只有海南、台湾以及大陆上的部分小块区域,想彻底改变整个中国大陆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那就不是穿越小说了,是玄幻小说。
北伐战争,就是要去团结地主阶级,不仅要团结地主阶级,要团结愿意支持澳宋统治的所有阶级。“消灭地主”这种妄想也是很多元老的痼疾了,一个社会会有什么样的阶级,取决于它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你再消灭地主,能比黄巢消灭得更彻底吗?但结果是什么呢?是消灭了老地主,又换了一批新地主。不像五十年代那样把整个国家向工业国转型,那么地主就是永远杀不绝的。如果还有人有这种幻想,提醒你们一下,五四运动那会儿,全中国就已经有两百来万工人了,单是上海就有五十万工人。
元老院对抗剥削阶级?开什么玩笑,元老院就是最大的剥削阶级。澳洲人的方针向来是对所有愿意服从元老院统治的人,不管属于什么阶级,都进行引导和转化,使之适应澳宋统治下新的经济模式,对于所有不服从统治的人,不管属于什么阶级都坚决消灭。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消灭剥削,都是把剥削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成熟的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工人阶级,就想消灭地主,甚至想消灭剥削?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而部分元老的这种妄想,就是拿着金箍棒去揽瓷器活。除了乒乒乓乓一顿乱砸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结果。元老院给地主的出路是两条:要么和符不二一样,要么和苟二一样。
至于说安置难民、恢复基本农业生产的问题,如果做不到的话,澳洲人干脆集体跳海算了。李自成做得到,孙可望做得到,李定国做得到,刘体纯做得到,王光兴做得到,贺珍做得到,王兴做得到,就澳洲人做不到?
至于元老院被同化这一点,倒确实可虑,但是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一国两制呗。有条件派归化民干部去接收的地区,用大宋新制,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接管的地方,用明朝降人统治,暂依旧例,维持大体上的和平稳定是很容易的。至于全面展开彻底的社会改造,那是子孙后代的事情,是有了数以百万计的干部、工人之后的事情,强行越俎代庖只能是自取其辱。
担心消耗过多资源也是杞人忧天的,元老院之所以会在两广投入大量资源,是因为对两广的社会改造有更高的期许,不做大规模的社会改造自然就不会有大量的资源消耗。两广攻略不过就是剿了几个月的匪而已,这算哪门子大规模治安战。李自成在被清朝打败之前没有碰上大规模的治安战,清朝在剃发令以前也没有碰上大规模的治安战,澳洲人差啥?李自成领着一千多人杀出商洛山,四年就推翻大明,他投入什么资源了?澳洲人北伐就得深陷泥潭入不敷出?澳洲人是屑到什么程度了?至于清朝,那就是一场战役的事情而已。
所以我的最终结论就是,目前规划的在1644年的北伐是完全有利无害的事情,澳宋政权会趁着这个明朝旧的统治瓦解,大顺、大清、大西新统治没能建立的机会,以最小的代价攻取原明朝国土。如果出兵早了,明朝没崩溃,打起来会更麻烦,如果出兵晚完了,多尔衮或者李自成已经站稳了脚跟,打起来会比打崇祯更麻烦十倍。只要有一个正常的封建政权去组织生产,明朝故地就能恢复的生产秩序,维持大部分人都饿不死的“太平盛世”水平。不仅是对元老院公信力的大幅提升,也能提供大量的人口和其他资源。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李自成在1644年不进北京,对此我有一些猜想。
1641年年初,明军在三个战场上遭遇了重大危机。
辽东战场上,皇太极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祖大寿彻底陷入没有援兵必死无疑的绝境。
河南战场上,李自成已经扫除了豫西的一大批县城,攻下了洛阳,杀福王,河南饥民大量加入闯军,势成燎原。
湖广战场上,张献忠奇袭襄阳得手,杀襄王。
崇祯做出的应对,是派洪承畴指挥当时明朝所能集结的最强军团前往辽东,河南战场交给了三边总督傅宗龙,湖广战场上则由左良玉对付张献忠。此时,崇祯的方针大体上依然是重辽东而轻内地。
但是在三个战场上,只有湖广战场上左良玉取得了胜利,把张献忠赶去了南直隶。而在辽东战场上,洪承畴的大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困守松山城。河南战场上,傅宗龙部也遭到李自成、罗汝才的重创,傅宗龙本人及其督标被闯曹联军歼灭。
到了1642年,张献忠那里传来的依然是好消息,黄得功、刘良佐又把张献忠赶回了湖广,然而河南和辽东的局面却是全面崩溃,松山、锦州陷落,洪承畴、祖大寿投降,新的三边总督汪乔年又被李自成和罗汝才消灭。于是崇祯的方针开始转变了,他对于击败清军已经没有了信心,于是便有了陈新甲主持的和谈,而在河南,崇祯下定决心要和李自成、罗汝才决一死战,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中原的关键节点开封,实际上已经走上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道路。然而开封战役的结果却是丁启睿麾下保定、河南、湖北明军的全部主力十八万大军被闯曹联军包了饺子,仅投降农民军的降卒就有数万人,由于左良玉的嫡系部队也在这一战中被歼灭,在湖广也没有能抵御张献忠的力量了,随后李自成、罗汝才败三边总督孙传庭,杀保定总督杨文岳,内地战局全面崩坏。陈新甲和谈一事不成,皇太极决定再次入关劫掠以补充松锦大战的损失。皇太极试图联合农民军,和袁时中部接触,袁时中则直接用攻击来回答他。
1643年,崇祯已经离穷途末路不远了。此时李自成吞并了罗汝才、贺一龙和袁时中,招降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占领了湖广北部和河南南部,张献忠接收了马守应部,占领了湖广南部和江西一部,中原地区的农民军全部统一于闯西两军。闯军和西军都已经开始建立政权,组织屯田,开科取士。清军虽然由于皇太极的突然死亡发生了一些动荡,但是并没有产生武力冲突,不仅如此,他们还继续积极进攻辽西防线,消灭了明军李辅明部,而崇祯对于清朝此次进犯的反应十分无力,他手中仅剩的两支主力军团孙传庭部和左良玉部分别被用来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左良玉这个老阴比按兵不动,还趁着张献忠撤退的机会“收复”了武昌。而孙传庭按照崇祯的命令出兵了,于是就把整个秦军以及陕西的地盘都送给了李自成。
就在这种情况下,1644,甲申之年到来了,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三人都开始准备夺取明朝的天下(说实话张献忠有点凑数,但是他自己有这个信心)。
萧主任大纲的前提是1644年以前不进行大规模的干预,那么本位面的历史大约也会是这种局面。此时崇祯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只是等着谁来给他最后一击。澳宋则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直接和张献忠的控制区接壤,而张献忠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李自成的选择。李自成当时面对着一个抉择,那就是先攻取湖广还是先攻取山西。先攻湖广,击败左良玉当然是毫无问题,但是这样很可能导致和张献忠的冲突,这是李自成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旧时空历史上,在1643年和1644年之交的时候,张献忠出兵占领了李自成控制下的荆州,而荆州的闯军却没有进行任何武力对抗,主动让出了荆州。而且张献忠借荆州还是有借有还的,他直接放弃了在湖广的全部地盘,进军四川。这个动作极大地影响了甲申年的历史走向,李自成很有可能认为张献忠占据荆州是为了对付左良玉,因为无论怎么看,夺取左良玉控制的武昌、九江,巩固在湖广的统治,进而夺取整个江西,甚至攻击南京,才是对张献忠最有利的选项,这样一来,李自成夺取北京之后,张献忠便可以和他平分天下,鬼知道张献忠跑到四川干什么去。李自成在1644年没有选择出兵占领富裕的湖广、江西,而去攻击了山西,收编大量明朝边军,很可能是由于误以为张献忠准备对左良玉下手,此时他和张献忠依然是盟友关系,张献忠甚至有可能在名义上附属于李自成,李自成不希望形成三方混战的局面。所以他选择出兵山西,以三个月的时间收编北直隶、山西、山东、豫北、辽西、徐州的所有明军,在整个中国北方建立统治。这样一来,他就会拥有张献忠、左良玉、黄得功等人加在一起都无法抗衡的强大军事力量,而且拥有了取代明朝的大义名分,不管张献忠继续与闯军保持合作,还是选择和闯军翻脸,李自成都能进退有据。
而清朝此时的计划,应该是不论是否有李自成东征这一出,都要发兵夺取华北。多尔衮刚刚取得摄政之位,豪格、济尔哈朗、代善等人有很大的势力,他迫切需要军事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多尔衮派人通过蒙古前往陕西,试图与李自成联合,但是李自成对他不屑一顾,根本没有答复。旧时空历史上,多尔衮是得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之后才出兵的,但是时间十分仓促,清朝不可能是在1644年4月才做战争准备,至少在1644年年初,多尔衮就应该有入关作战的计划了,只是如果没有李自成的东征,这个计划很可能一直延后到秋季。秋季清军马匹的状态更好,而且关内的气候也更适合清军作战。之前清军对明朝京畿、山东地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劫掠中,1629年的己巳之变、1638年的戊寅之变、1642年的壬午之变均是秋冬进兵。只有1636年的丙子之变是在夏季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进兵,因为要给之后对朝鲜的攻击腾出时间。而且丙子之变中清军的虏获也远少于戊寅之变和壬午之变,也没有像己巳之变、戊寅之变那样与明军进行大规模的主力会战。旧时空多尔衮出兵时,尚不知吴三桂要投靠,应该是做好了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准备,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攻击山海关,另一路从蓟镇破口,绕路袭击山海关背后,一举歼灭全部关宁军,随后进关争夺天下。
所以如果要实现萧主任的部署,至少要让李自成在1644年的春夏两季有别的事情可做,否则的话,李自成一定会抢在多尔衮前面拿下北京,这个计划也就无法实现了。河南和四川都不足以吸引李自成的注意力,要拖住李自成,就必须在湖广闹出大事来,只有闯军主力南下,才会给多尔衮留出时间。那么多大的事情才能把李自成骗来呢?正如前面说的,如果张献忠还在湖广活动,李自成就不太可能以主力部队对湖广用兵。只有张献忠在1644年的年初已经离开了湖广,李自成才会觉得先打败左良玉,夺取湖广、江西的产粮区是更好的选择。
那么如何让张献忠离开湖广呢?我也想不出来有什么辙,八大王的心思你别猜,张献忠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不怎么用正常人的逻辑思考问题。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可能需要伏波军亲自上阵击败张献忠才行。
这就是我的最终结论:要想让多尔衮消灭崇祯,就需要把张献忠赶出湖广。
————————————————————
希望各位对这段历史大发议论的时候,先搞清基本角色。
李自成,是1644年的一个封建王朝大顺朝的皇帝,他对地主阶级实行了“残酷的压迫”,简单来说就是抢了很多钱。但你们是从哪听说李自成要消灭地主的呢?反正大顺政权内部第一号地主阶级头子牛金星是肯定没听过这事。消灭地主,那李自成是用什么维持统治区内的基层秩序的?人民公社?
多尔衮,是地主阶级的大救星。清军入关,把广大地主阶级从李自成追赃助饷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华北、江南的大部分士绅都是“开了城门迎大清”。清朝倒的确是杀了一部分参加反清起义的士绅,但是你们猜镇压了反清起义之后,清军是拿什么维持基层秩序的?人民公社?
指望靠两个17世纪的皇帝之间的战争,把地主阶级消灭掉?还不如指望陨石更靠谱。
我说下我的看法。
现在临高对位面的影响应该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状态了。但是因为有意(写不出来)或者无意的原因,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一直在假定临高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最多维持在一个传说中的某地的状态。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从大的整体来看,什么叫做他妈的历史的大势,归根结底就是技术,每一项技术带来的都是或大或小的趋势。从这个调度看,从临高降世开始,历史就一下子装上了法拉利的发动机。临高的北伐现在可能这样规划,但是我打包票,在历史的逻辑下是绝对不会按照计划实现的。
下面开始我从一些我能看到的小的方向开始说一点看法。
毫无疑问,虽然临高众觉得自己可以,但是他们根本无法完全掌握自己所创造的技术产品。从临高造出超越这个世界水平的枪炮已经好久了。这意味着,这些东西应该已经有很多被扩散到不能掌握的地区去了。而这种通道的存在,也早就应该创造了一批的围绕临高政权的非法武装。这批非法武装的领导应该也会有一些典型的特征,比如:早年一直生活在环南海沿岸(有一定见识),家境贫穷,亲历了临高政权的崛起,明确了解临高政权的力量。最后有值得信赖的亲朋或者就是本人在临高体系下有合法的身份。
这群人毫无疑问或白或黑早就已经存在在了世界上了,等到临高的元老们想要去殖民的时候很可能发现的是船一从越南上岸,一群福建或者广东广西人纷纷围了过来,问他们统治者,只知道把他们从老家拉来的“付主席”,从来也没听说什么“阮皇帝”。当然,统治的方法因为见识的限制很可能还是“付地主”的水平。
要我说,考虑当时明朝的人口压力,说不定现在整个南海的非澳宋临海的贸易恐怕都已经被这帮子“付督公”“付主任”带领的半商半匪的土匪海盗冲击的摇摇欲坠了。而同时,恐怕也很有那么一批的在临高的体制内的普通人靠着这帮子人吃的盆满钵满。
我们常常想什么是资本主义,着才是资本主义。只要抢劫足够有赚头,早就应该有一大批人提枪上马脑袋别在裤裆里干了好久了。
我之前一直在想会不会有人写一个家庭贫困的海军优秀士兵,因为种种原因,下海当海盗,靠着自己军队内的关系,在菲律宾半匪在澳宋半商的当海商。被遵奉为菲律宾海的霸主。笑
对,这批最早被收编的海商或者海商的亲朋很可能就是最先的一批人。我要上书督公,要求清查国内海外创业优秀分子,并加以利用。
然后,第二个问题,船。
抱歉,夸张点,你现在马上在正文里说澳宋已经有商人到了美洲了我一点也不惊讶。
当正文里认真的搞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船的时候,就因该意识到一些事情。本身这帮子商人是跑一次船造一条船,现在你给他们好的多的性价比高很多的船。然后你觉得他的路径依赖是靠新船跑老路,当然,这是一种路径依赖,为什么不能有另一种(我也觉得会少非常多),专门往远里跑,一把赚个大的,然后再坐船回来这种路径依赖呢?那问题来了,欧洲人能从欧洲绕过好望角来中国,我们不行吗?怕是航路的扩张已经到了临高根本想不到的地方了吧?什么叫资本主义英雄,到你坐在家里看到有个老实巴交的海盗上门声称自己来卖优质“元老特供品”的时候你再问他:“你抢来的?”的时候怕是已经有些晚了。
然后,第三个问题,轻工业品倾销。
临高的轻工业品倾销问题的情况到了什么程度我就不多复读了吧?毕竟耶稣会都要往欧洲卖《圣经》了。
倾销的对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危害我就不太多赘述了。基本来说,一定会造成现在澳宋贸易所及的所有国家的内部压力再上升一个档次。严重点了可能已经进入了一种封建主义的经济危机中。维稳成本极具拉高,建议牛大可以在文本的中穿插一些火烧澳洲船和打杂澳洲商店的画面。
所以,现在澳宋周围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澳宋的直接统治地区繁华兴盛。
澳宋的保护区内,逐渐的殖民地化,普通的地主因为整体风气的转变逐渐向恶霸地主和资本主义经营地主转变但是还算稳定,但是民众生活一日苦似一日,小农逐渐加速破产,但是社会因为澳宋的保护,在安全等一些方面还是在不断进步。
在澳宋的保护区之外,安全的保护逐渐由澳宋的附庸组织所掌握,民众的生活尚未遭到巨大冲击,但是因为从保护区内不断涌入的“冒险家”安全状况一日坏似一日。贸易带来的货物除了带走本地的金银和基础物资对本地居民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澳宋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永远是防止自己的保护区在被转化为本土之前发展出自己的工业和防止自己的附庸在被转化为保护区之前成功整合本地资源后对自己的脱离。
一旦上述两个目标有一个没有完全,那基本就可以宣布,澳宋的扩张已经到了他的极限了。
至于科技,越多的科技,造就了越快的历史车轮,就需要越快的扩张速度。
最后,澳宋想要实现自己的历史目标,征服世界。
计划,永远赶不上自己对生产力的渴望,更永远赶不上历史的车轮。
小家子气。
从思维上来说,穿越众作为新时代的普通人,适应和习惯了新时代的各项支撑,在很多具体的细节上是先进的。但是,他们只是新时代的产物,并没有能力建立新时代。
就好像鲁滨逊漂流记。在这部带有一定反华色彩的冒险小说里,鲁滨逊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近代早期工业知识的小说。在主角光环的加持下,他自带了一个图书馆。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充其量也不过就是野外生存。这部小说粗略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他局限于个人冒险。可是,如果让他建立一个近代国家,他能做到哪一步呢?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提出一些类似于美国独立宣言的东西。实际上很有可能还提不出来。让他在非洲、南美建立一个新国家,他也很难超越后来的玻利瓦尔、圣马丁。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怎么建国的?
简单说,就是一边革命一边打遍南美。
这个时间不长,只是短短十几年而已。
北伐战争这个战略,看起来似乎很宏大,其实有点小。
又是渡海又是京津的,北伐战争打得更像是“有志青年怀揣梦想蜗居北上广”,漂味太浓了。
怎么着也得组建几个足以横扫天下的野战军团,准备个五十万大军,打起“红军是宣传队”的旗帜,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横扫大江南北,振奋黄河上下。长刀所向,从长白山到外兴安岭望风披靡;旌旗所指,从昆仑山到阿尔泰山烽烟俱静。不打几场歼敌数万十数万的大战,怎么震动华夏,怎么威行四夷,怎么粉碎封建地主社会、越过早期资本主义人吃人阶段一步建成社会(帝国)主义?
一看就是漂惯了,没有拿起镢头横砍一条玉米地的经验。
如果按大纲的话,占领两广后到1643年会攻克旅顺、舟山,在山东、浙江、湖广、直隶、南直隶扩张势力,通过旅顺—屺坶岛—济州岛—舟山群岛—高雄—南澳岛整体的沿海岛链,锁死海外贸易。
显然,明廷并无力量组织主力兵团对两广进行大规模进攻,辽东的建虏、陕豫的闯贼、荆楚的献逆都是他们无法绕开的对手。随着崇祯十年(1637年)起连年旱灾,饥荒造成了社会秩序彻底瓦解,为流寇提供大量兵源,动摇明廷的统治,其对元老院占领区的威胁自然没有了。
在中南半岛上,争取将郑越、阮越、占婆、真腊、暹罗等政权收为己用,控制粮食、煤矿、人力等资源为元老院服务。
建立围绕南中国海的贸易体系,临高—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这条贸易轨道在未来必须扩大,并将触手进一步拉长。阿拉伯海以东、新几内亚以西的商业秩序,必须要掌握在元老院手中。
对于距离较近、自然条件好的资源产地,在周围没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以有限规模的特遣队直接军事占领。
不仅要与西班牙、荷兰、葡萄牙乃至英国、法国等欧洲势力贸易,也可以与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波斯萨非王朝贸易,还要打破日本、朝鲜的锁国政策,增加元老院商业网络的范围与影响力。
为了解决元老院长期面临的基础工业限制,1633年开始筹建儋州工业园,是重工-化工-医药-石油-钢铁-机械联合工业区。当然,一开始就没考虑污染问题......再加上儋州湾是静水,所以环境污染肯定是不乐观的。估计1636年淘米洗菜,1637年洗衣灌溉,1638年水质变坏,1639年鱼虾绝代,1640年人人患癌。
用聂元老的话说,这个工业园的运转相当残酷,死亡率会超过苏门答腊种植园和高雄的开垦,直逼三亚矿场。当然,估计可能会死七万人,不过他们都是为了元老院的大业,牺牲不会白费 (≧▽≦)。
为了满足元老院到1644年的科技树、工业生产水平,大致需要控制的区域如上图,所以必须派出精干的队伍,或者与荷兰人、当地土著合作,进行开采。
东南亚的矿坑死亡率很高,所以依然需要英国人从香料群岛抓捕后卖给元老院,这种伤亡水平下去我很怀疑巴布亚人、马来人会不会被元老院灭绝......
不过如果儋州工业园如期完成,将突破许多领域长期存在的壁垒,产能大增,1644年的元老院在地球上将再无对手。
随着元老院的海上霸权建立,许多驻外站的运作条件会改善很多,平秋盛(驻平户)、黄骅(驻盛京)、魏斯·兰度(驻马尼拉)、薛若望(驻巴达维亚)、鹿文渊(驻屺坶岛)等的活动环境会比以前更好。
但在大陆上的各驻外站在未来8年里会面临非常艰难的局面,冷凝云(驻京师)、赵引弓(驻杭州)、童贯(驻武昌)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人身威胁,组织也会随着战火波及而遭到破坏,甚至失去联系。
盗泉子张应宸可能反而没事...毕竟他完全看不出任何「澳洲人」的特征。
随着元老院在鸿基煤矿的产能节节攀升,未来应该会有更多混合动力船,这对于元老院在两广的工业化也大有帮助(话说贝凯元老在鸿基站待了6年了吧)。
大约到1638年,临高国民学校(原芳草地)的第一批经历完整九年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随着不断扩招,1644年时元老院缺乏归化民人才的状况会得到缓解。
黄超元老整天盼着扩军,不过如果到1644年才考虑进军京师,那么过早扩军也就没有意义了。同荷兰人、西班牙人短期内不会翻脸,针对周边封建国家以威慑为主,与清虏在1644年之前也是合作关系,所以庞大的军队...无用武之地。
这之前应该只会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比如突袭金厦,扫荡郑家余部、消灭东江残党,占领旅顺、干涉朝鲜的丙子胡乱、介入日本的岛原之乱,或许海军闲暇之时可以再截一次盖伦船?
伪明的残军败将对元老院造成的威胁,可能还不如石翁—黑尔集团。
前者策划了杭州骚动、临高刺杀、广州采生折割等案件,并伺机准备破袭京师站。从武林豪杰到江南士绅,从边军小卒到朝廷中枢都与他有关,江湖到朝堂,可以说能量极大。是当前元老院的大敌,猜测可能为原兵部左侍郎王业浩。
后者原名埃瓦里斯托·罗萨·冈本,后来化名黑尔。派遣门徒去明国,煽动反元老院的各种活动,择时袭击元老。为西班牙殖民军制造新式火炮,加强殖民当局的武装力量,在马尼拉建立了军工厂。向元老院敌对的势力(如郑一官)散播技术,为元老院的军事行动增加阻碍。
关于北伐所涉及的文马之争,文总与督工之间围绕权力争夺的暗战.....算了,这些再说下去估计小命就没了(≖_≖ ).....
嗯,元老们是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信念坚定、一往无前的!在王洛宾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驱逐伪明,光复大宋,建立世界的新秩序,开万世之太平。元老院的旗帜将插遍阳光所照之处!
为了建立人种博物馆...咳咳咳,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元老们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心如磐石,就是为了解放17世纪的劳苦大众们(杜雯:这是我说的)。待到崇祯十七年,战事一开,誓不回首!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这不就变成了老赖么?
银行会收回你的房子然后拍卖,但因为是著名烂尾楼,所以会流拍,你就会欠上一大笔钱,享受到限制消费等等一系列措施了。
这不就变成了老赖么?
银行会收回你的房子然后拍卖,但因为是著名烂尾楼,所以会流拍,你就会欠上一大笔钱,享受到限制消费等等一系列措施了。
为什么爱中国啊?
可能是我看到荷兰发布的旅游公告中国全是安全的绿色?
可能是我去做汉语教师时对中国历史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学生一片赞叹之声?
可能是我在台湾学习的时候听到教授对大陆学生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由衷的夸赞?
可能是我父亲作为工程兵,为国家挖山洞,守大山,辛苦多年落下一身病,身边兄弟牺牲了十几个。却依旧义无反顾要送我去军校?
可能是我爷爷在朝鲜战场被美国轰炸机炸到全营只剩他和通讯员,他却依旧抱起机枪冲上大桥只为完成团长留下的“掩护大部队撤退,直到最后一个人”的命令?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它给我安全和荣耀。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坚守。
我继承不了当军人的传统,我也希望可以在汉语教师的路上尽力维护中国的形象。
因为我忘不了我导师和我说的一句话:在国外,你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们可以不爱国,但是请你不要阻止我爱我的祖国。
你有选择的权力,我有坚守的梦想。
不为别的,就为我爷爷牺牲的几百位战友和我父亲牺牲的十几位兄弟。
也要坚守。
因为英雄不能白白牺牲。
为什么爱中国啊?
可能是我看到荷兰发布的旅游公告中国全是安全的绿色?
可能是我去做汉语教师时对中国历史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学生一片赞叹之声?
可能是我在台湾学习的时候听到教授对大陆学生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由衷的夸赞?
可能是我父亲作为工程兵,为国家挖山洞,守大山,辛苦多年落下一身病,身边兄弟牺牲了十几个。却依旧义无反顾要送我去军校?
可能是我爷爷在朝鲜战场被美国轰炸机炸到全营只剩他和通讯员,他却依旧抱起机枪冲上大桥只为完成团长留下的“掩护大部队撤退,直到最后一个人”的命令?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它给我安全和荣耀。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坚守。
我继承不了当军人的传统,我也希望可以在汉语教师的路上尽力维护中国的形象。
因为我忘不了我导师和我说的一句话:在国外,你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们可以不爱国,但是请你不要阻止我爱我的祖国。
你有选择的权力,我有坚守的梦想。
不为别的,就为我爷爷牺牲的几百位战友和我父亲牺牲的十几位兄弟。
也要坚守。
因为英雄不能白白牺牲。
为什么爱中国啊?
可能是我看到荷兰发布的旅游公告中国全是安全的绿色?
可能是我去做汉语教师时对中国历史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学生一片赞叹之声?
可能是我在台湾学习的时候听到教授对大陆学生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由衷的夸赞?
可能是我父亲作为工程兵,为国家挖山洞,守大山,辛苦多年落下一身病,身边兄弟牺牲了十几个。却依旧义无反顾要送我去军校?
可能是我爷爷在朝鲜战场被美国轰炸机炸到全营只剩他和通讯员,他却依旧抱起机枪冲上大桥只为完成团长留下的“掩护大部队撤退,直到最后一个人”的命令?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它给我安全和荣耀。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坚守。
我继承不了当军人的传统,我也希望可以在汉语教师的路上尽力维护中国的形象。
因为我忘不了我导师和我说的一句话:在国外,你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们可以不爱国,但是请你不要阻止我爱我的祖国。
你有选择的权力,我有坚守的梦想。
不为别的,就为我爷爷牺牲的几百位战友和我父亲牺牲的十几位兄弟。
也要坚守。
因为英雄不能白白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