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所有关于关于俄罗斯的电影,都是在故意表现前苏联以及俄罗斯的冷酷无情,前几天上映的《黑寡妇》更是露骨的表现前苏联的冷酷。
黑寡妇一开始设定,就是年幼的寡姐看到养母重伤被拉走后,第一反应就是夺枪,不想再回到那个噩梦一样的苏联,成功开始确立苏建大反派形象,同时他和苏联间谍养父的关系一开始就很紧张。养父竟然让上司用麻醉针麻翻幼年的孩子,养父邪恶的形象和苏联重叠到一起,两个孩子需要这么对待?
最有意思的就是,苏联人从古巴运自己国家孩子回苏联,竟然坐集装箱!和一群孩子在一起在黑集装箱里,被运到一个奇怪的码头。苏联人就这么对待自己国家公务员孩子,这个黑度简直开挂。直接抹黑苏联,用很多人想不到的地方,细节,细节,细节。
片头里女孩子们被安排到一个屋子培训,这个地方叫红房子,和莫斯科那个地方一下子联系到了一起,孩子们机械的看着动画片,然后穿插了养猪场镜头,牛逼的暗喻。
把苏联以及俄罗斯独霸世界的芭蕾舞和阅兵镜头放在一起,叠加隐喻苏联和芭蕾舞的关系。穿插大量世界骚乱的镜头,于是这些美国带来的问题,一下变成苏联惹的祸,然后普京上场,普京成了苏联邪恶的继承人 ,短短几分钟,苏联就已经黑化完成。
训练女孩的红房子已经进化成了新时代恐怖组织,里面的女孩竟然都是被迷惑的,这里一个神奇的设定就是,女孩们被药物蒙蔽,需要药物解除。
寡姐找到养父后的对话很有意思,父亲说她去西方做了复仇者,寡姐说是西方接纳了她,待她如家人。而这位俄罗斯父亲,从头到尾都是无情冷漠粗鲁,而他就是美国队长的对手“苏联队长”!
《间谍之桥》里的黑就显得客气很多了,用一个暗喻式的镜头表现苏联的冷漠,毕竟人家是斯皮尔伯格,顶级大导演,做这样露骨的事情太掉分,不过即使他也逃脱不了意识战场的规则。
电影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意识形态战场,谁强大谁才有话语权。
这只是故意做一个对比,显示苏联人的冷酷无情而已。
而事实正好相反,阿贝尔上校回国后后被授予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的称号,而且还有专门纪念他的邮票:
美国的那名飞行员Francis Gary Powers上了邮票了么?
他被给予了什么勋章和称号?
事实上,他回国后遭受了很多白眼。
CIA在丘奇委员会听证时指责他没有用自毁装置毁掉飞机上的照相机、胶卷和保密部件,从而给苏联人留下了证据。而且CIA在他出发前给了他一枚藏有贝毒的硬币,让他被抓后用这个自杀,然而他并没有使用。直到后来才给他恢复了名誉。
在《间谍之桥》上映后,英国BBC还专门发过一篇文章----Gary Powers, the U2 Spy Pilot the US Did not Love(《盖瑞·鲍尔斯,一位美国并不喜欢的U2间谍飞机飞行员》),讲述他回国后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