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中国共产党提的,认为是当时国军中的精锐部队。包括: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此外,还有战斗力仅次于五大主力的第二军、第七军、第二十五军、第八军、第三十五军、第五十二军。
新一军、新六军:
为中国抗日战争时(以下称抗战)创建之部队。新一军前身为新编三十八师,该师即由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之后在1932、1937年的两次上海大战中伤亡殆尽,在淞沪会战后仍具战力的部队遭团长黄杰带走、另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师。孙立人复职后,于1938年年底以伤愈旧部与新募人员重组;后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压力,重建的税警总团遭军委会改编为新编三十八师,自财政部转移至军事委员会指挥。1941年底,新编第三十八师编入中国远征军,随第六十六军进入缅甸作战。后因战局不利,撤往印度,以美式装备及训练。1942年成军于印度,首任军长郑洞国,下辖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及新编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成军之后,新一军于1944年印缅战场反攻作战创下极大战果,博得“天下第一军”的美誉。
新六军于1944年成军于缅北,在原新一军新编二十二师基础上扩编而成。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自称为“主力之主力”。
新一军、新六军于辽沈战役被歼灭,新六军残部编入第五十二军(现陆军第八军团之陆军机步第三三三旅、陆军第十军团之陆军机步第二三四旅);新一军余部则迁台训兵而成陆军训练司令部(后历经多次整编为现陆军第十军团)。
第五军
第五军原为陆军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成立于1937年,曾参加淞沪会战以及南京保卫战。1938年扩编为第二〇〇师。1939年编为第五军,下辖第二〇〇师、荣誉第一师、新编第二十二师。
第五军的组成中第二〇〇师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而荣誉一师编成人员大多为多次作战存活的老兵,部队高阶军官则多为留学归国之高材生,在补给、兵员素质上比一般部队来得优秀;编成后的第五军首战为1939年11月昆仑关战役,虽然创下歼灭日军数千人的战果,但也遭到重创,伤亡总计高达1万5千人(以国民革命军编制,军级单位满编为3万人左右)。在此场战役后第五军后撤整补到1942年编入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协助英军抵抗日军进攻,但是因主官冲突,英军弃守不顾,因而损失甚大: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将军殉国,装甲部队损失惨重;而新编第二十二师则撤入印度,后来重编纳入新一军编制。
1943年在云南休整补充,并改换美械,邱清泉被任为军长。并于1944年滇西反攻时担任反攻重任。
第五军在淮海战役于陈官庄被歼灭。后历经重建整改与第十九军并编为第四军(后历经多次整编为现陆军第八军团)。
第七十四军
第七十四军实际兵力为三万多人。第七十四军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由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第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第五十七师组成,由于组成部队都是五开头的师团,日军称之为“三五部队”。第七十四军军长最初由俞济时兼任,后由王耀武接任。第七十四军在成立后几乎参加了自1937年淞沪会战后所有位于华中华南的各大会战,并多次重创日军,故被日军所憎。
在1939年国民革命军会议后,第七十四军改为攻击军编制,享有优先补给以及优质兵源补充之优势;高层的授意、加上军长王耀武本身经商生财有道,第七十四军享有当时国军数一数二的后勤优势与抚恤,因此兵员凝聚性强、战斗力高昂,故得以在各大会战中以惨重代价挫败日军但仍然具备优秀战力,享有“抗日铁军”的称号。1946年9月22日,整编第七十四师攻占淮安,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之后说“整编七十四师这样的部队只要十个,何愁共匪不灭”、“有10个第七十四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抗战结束后,由美国协助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历任军师长: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
第七十四军在孟良崮战役被歼灭。后历经重建整改,所属余部与第七十三军并编入第五十二军(现陆军第八军团之陆军机步第三三三旅、陆军第十军团之陆军机步第二三四旅);往后原第三十九师经整改后编为五十七师,继承七十四军的历史(今陆军步兵第二五七旅)。
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为陈诚系(即所谓“土木系”)。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中正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中原大战后陈诚为第十八军军长,下辖第十一师,之后数次扩编,抗战前下辖十一、十四、六十七三个师。抗战期间曾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抗战期间十八军以“廉洁治军”、不吃“空额”闻名。1946年第十八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十一师。
在国共主力决战前夕,整编第十一师先是恢复为第十八军,后再扩编为第十二兵团。政府发布由黄维任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胡琏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在政府任命发布后,因病休养暂不到职。
第十八军在淮海战役于双堆集被歼灭。后历经重建整改下辖第十一师改为第十七师(前陆军联兵第一一七旅后并编入今陆军第八军团之陆军机步第三三三旅)、第一一八师改为第十九师(前陆军步兵第一一九旅后改编为今金防部之金东守备大队)
五大主力中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都曾投放华东战场,粟裕在回忆录中提到:“第五军邱清泉,一直是华野寻歼的对象。五军战斗力比74师稍差,与18军不相上下,各有所长。邱清泉好打滑头仗,跟友邻关系不好,这次解决他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1]。
除了18军/整11师是靠陈诚罗卓英养出来练出来的精锐,那四个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名声。
抗战八年歼敌最少的新六军也拿了上万人头。
老大74从1938年的南浔线作战开始,毙伤俘日寇有三万多,嗯,比120师358旅的战果都多,国军里蝎子拉屎独一份的。
新一军在缅甸在东北都是证明过自己的,奈何命苦被大卸八块,分别溃散于辽西,缴械于长春,卸甲于沈阳。
杜光亭的五军更是将日寇的钢军21旅团爆打一通,豫东会战和黄百韬配合打掉了华野的兵站,俘虏了七千多伤员民工,这是剐民党戡乱四年里排第四名的战绩。前三是金门一个师西府一个旅中原突围。
还有个五小主力,分别是泰山军10军/整3师,钢军7军,千里驹52军,黄百韬的25军,七路半35军。
这十个基本上就是剐民党最能打的了,美械比例也比较高,全都在七成以上。
这个是国军自己排的,不仅仅是装备战绩,就是普通的士兵待遇也不一样。我外公参加过孟良崮,他以前说起这事就说对面的士兵是“拿双饷”的。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