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严格不如说模糊。
标准是模糊的,执行者对标准的理解是模糊的,反馈意见是模糊的,厂商从反馈得到的结果也是模糊的,就是这么一团模糊最后缠和成了一大团乱麻,你想贴着边缘试探,最后连边缘在哪里都不知道,那还试探个啥?
最后厂商为了能过审,能拿到版号能上市运营,能活下来,个个都成了自我阉割高手。
想让有关部门自我改革加快效率?
人家凭什么?你做游戏的本来在社会上就不招父母辈待见,上了新闻左一个电子鸦片右一个精神毒品的,那没本事的家长自己啥都不懂就知道找政府投诉要取缔游戏,能让你上市就不错了,还指望政策倾斜?
一起又一起的社会新闻都在表明,这个社会在许多方面抵制游戏,尽管也有许多方面在追捧它们,在两极分化式的态度下,负责游戏审核的人怎么可能放飞自我让你屎尿屁血黄赌随便玩?
所以模糊是必然的,也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所需要的。
等到迈过了这个坎,等到玩着游戏对游戏持有客观公正态度的一代人彻底掌握了话语权,对游戏的妖魔化看法被抑制住了,这片模糊才会消失,一个全面而合理的游戏审查制度才能被社会接受。
合着对哪个不严格,电影电视剧不严格嘛?就连知乎回答都很严格,我都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封了好多次了。。。
因为对国家来说
中国人玩的是王者荣耀还是塞尔达不重要。
中国能不能拥有自己的巫师三也不重要。
振兴游戏产业,抢占国际市场也不重要。
国家团结稳定最重要。
那些不良的信息,读过高中就能有限辨别。
但是中国到现在为止平均学历都没超过初中。
早几十年前还有几亿的文盲。
整个娱乐业确实都是带着枷锁跳舞的——但是总比舞跳嗨了,把房子跳塌了的强。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盖房子,盖完房子,才有精力去搭台子跳舞。
中国几十年的光速发展,离不开奉献和勤奋。
奉献,勤奋和自由,娱乐是反义词。
顺带一提,明白这事不代表支持这事,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作为一个游戏玩家的立场,我自然依旧要为自己能玩到更好的国产游戏而努力争取。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认为国家当初对游戏业的严格审核是有问题的。
对游戏业的严格制度是一种特殊时期的一刀切的做法。
妖魔化游戏不可取,但是游戏有诱人成瘾的因素,而且极其容易被赌博和色情行业利用是事实。
当年游戏主机在被封禁就是因为无数的赌场和赌博机器以"游戏厅""游戏机"的形式存在。
我小时候经常去"游戏厅"打游戏机,亲眼见过无数人输得倾家荡产。
即使到了现在,打开游戏商城棋牌游戏分类,你会发现很多游戏跟赌博的区别只有一个"提现功能"。
说句实话,放开审核到底涌现的会是精品游戏,还是一堆驱逐良币的劣币,我真的不知道。
顺带一提,我天天看知乎上说什么先富,什么后浪。
你们作为中不富,中不浪,有没有想过去后穷和后被淹死的人群?
利益相关:从事游戏开发20年,除研发以外,关联公司有独立游戏发行和影视制作发行。
对游戏的政策严格,其实是一个市场倒逼的过程。
说人话就是,没有严格政策的话,劣币们快一统江湖了。
1,手游的版号对马甲包的遏制超出想象,之前一个游戏换100个名字,四处骗流量赚钱的打法,做不下去了。
2,曾经的某一线公司,做某舞蹈游戏运营宣传的核心是“酒色财气”中的色,然后他们的用户多为18以下。
3,海外游戏准入,客观上为国内研发的发展争取了10年的时间,防止被倾销,现在手游已经是一个净出口的产业。
4,玩法抄袭在全球游戏业都很常见,但现在的政策已经开始打击抄袭,要求创新。
5,游戏设计的游戏流程以及价值观,长久看会改变用户的价值观。其改变的力度比一般文化产品要强的多。
6,大量的赌博棋牌情色游戏都被清理了。
7,客观上,18年开始的游戏内容整顿,在去掉垃圾产能,进行供给侧的调整。
8,政策严格在减少游戏的负面社会舆论,保护游戏业不被禁止。
现在的问题不是政策严格。
问题是执行力度要适当。要真的能减少垄断、促进创新。
又是一个大量夹带私货的话题。
中国现在的文化状态就是这样子,我的一个2000多赞的回答被投诉到不得不修改,而这个回答是没办法修改的,只好全文删除。
说什么游戏,知乎不一样如此吗?
知乎不严吗?
还有人提到了1941年,这是抛开历史政治谈文化,所谓空谈文化。
文化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最早的文字就用于祭祀,而祭祀就是为政治服务的。
文字文化的源头就是部落社会,国家政治的一个工具。
文化只有在无政府无人群聚集的状态下才是自由的,而无政府的社会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
文化只有在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政治下,才能拥有相对的自由。当一个国家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下,文化必须有所收敛。
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目前我们的文化战线是到了全面进攻的阶段吗?
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一个最强大的国家吗?
我们现在已经有实力和整个西方文明扳手腕了吗?
谁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完全超越西方的优势?
没有嘛。
工业文明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这个差距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填平的。
而游戏行业,中国和外国的差距也是十分巨大的,这是西方文明非常强大的优势领域,在这个行业,我们处于守势,放诸野战,必败无疑。要想守护领土,只能坚守不出。
何谓坚守?
城门紧闭,坚壁清野,将意志最坚定的战士放在城头抵抗,将意志薄弱者集中起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后勤工作。
文化攻城的武器是什么?
最有效的就是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
任何这样的进攻,都必须要坚决反击。而且是毫不留情的。
城不可失,失之则如大江东去。
想一想,当年楚汉争霸,项羽被围垓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楚歌似刀,杀人于无形。
放任游戏里面的西方文化泛滥,则会大破军心。
有人会说:“哎呀,哪有这么严重?”
不严重,那颜色革命是怎样刮起来的?
说起来颜色革命不过十余年前,但是此疫之前,西方的文化进攻又持续了多久?
城破之时,必是屠城之日。
文化犹如涓涓细流,看起来细而绵长,清凉柔美,一旦汇聚起来,则势不可挡。
现在的形势比之以前,要好了不少。
西方不是也在控制舆论了吗?
比如说一些搬运知乎内容的up主就被禁言了。
被谁禁言了?
YouTube。
观视频在YouTube上面的内容长期被打红叉,限流。
西方特别是美国也在反击我们的文化进攻。
所谓的文化自信是有前提的,单靠文化自身无法实现。
游戏事关祖国的未来,不可不察也。
不矫枉过正的日本和欧美市场:买M级游戏实体盘出示身份证,防盗版可以执行到水表。
我想知道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些,接受不了这些,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可能真的因为过早接触血暴内容变成小黄毛、早孕早育的风险。
没有“矫枉过正”的200X年“页游黄金时代”,他们怎么洗的用户,怎么打的广告?
没有“矫枉过正”的2014后“手游黄金时代”,游族网络那种换皮逐底竞争才是主旋律。到了什么程度呢,一款泄露了代码的侵权游戏《X战娘》,至少被几十家原封不动的盗版运营。
“外国”更加成熟的游戏监管模式,背后是更加有效的社会执行力,而如果照搬这个模式,终端紧渠道松,非但成本上根本做不到,效果上,我们恐怕也舒服不到哪儿去……
例如,去欧美国家自称“萝莉控”,往谷歌drive存几张动画片的child porn试试……
在其他关于父母删孩子游戏内容的回答中,我曾经说过,80后和90后父母们,可能非但不会变的更开明,相反还会更加精准打击游戏市场。例如,支付宝查询早餐钱去向,开远控换联网权限等等。
当有了孩子和家庭以后,我们迟早会变成我们并不喜欢的样子……
回答被删了,我重新写个:
有关部门对于文艺作品的审核是非常全面且细致的。电影、动漫、文学和话剧等艺术形式因为是线性的,所以审核人员只要花几个小时看一遍就好,而游戏(尤其是开放世界RPG)的内容不仅时间很长,隐藏的内容也很多,导致审核的效率很低。
假如GTA5没有不和谐的内容,以其十万句语音和上千个任务的内容量拿去送审,估计等拿到版号的时候,Epic已经开始免费送了。这也是为什么塞尔达至今没过审的原因之一。
所以厂家为了避免这方面的风险耽误上线时间,就选择不做这个品类。MOBA和FPS这种单局时间短,没什么剧情可重玩的品类,只要玩法和美术没啥问题,不算送审排队的话,审批本身是很快的,所以厂家也更愿意去做这些。
至于为什么都做网游不做单机呢?因为网游拿beta版本过审之后,后续运营迭代开发的东西只要没有被举报,是不需要重审的。但是单机你的送审版本基本上就是最终版本,没有斡旋的空间。
而且政策是只要你没开始付费,线上小规模测试是不需要版号的。这就更进一步压缩了买断制游戏的生存空间,因为买断制游戏要想上线测试就必须先拿到版号,否则先免费拿上去试玩,等你正式上线之后,那些免费试玩过的玩家怎么可能愿意花钱再买一遍?
说实话,有些权力部门有点那么个意思。就是以XX借口,从里面搞点好处。
因为国人一直有一种“好社会”就是“每个人都是符合古典德性的人的社会”的幻觉……
自始至终,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都还停留在中世纪早期,甚至有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很难说(尽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也有相当强烈的阵痛,甚至是倒行逆施,但是它们在现实的意义上为后来的启蒙打下了基础——而我国还没有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
甚至你只要讲讲18~19世纪的东西,大多数人要么觉得你在讲的是异端邪说,要么觉得你在讲的是共产主义实现之后才会出现的社会理想……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