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恋爱因素(对象进浙大)和家庭因素(父母是浙大教授)这类情况排除,单说普通学生的利益选择的话,
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儿。
如果是清北抢着要,
那肯定是分数高得人神共愤,全省就那几个了,
这种情况以如今中国社会的认知来说,
根本没有理由去喜欢下面一个档次的学校。
如果是那种立志从事某行业的工作的学生可能还会选择专业学校(比如想当老师的进入北师大),
虽然这类情况也很罕见,
然而浙大是典型的综合学校,根本不存在这一说。
那么出现这类纠结的就只可能是分数在浙大随便挑,在清北摸线这种了,
但这种清北不可能来回抢的,
顶多你报志愿之前打几个电话问问。
我估计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是要写校园小说,
真实社会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
顺便说句,名校“抢学生”这个操作,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传得有点玄乎了,高考结束之后,尤其是现在都是出分再报志愿了,大家都明码标价,“抢”的空间有限。
我记得说到自己被抢的同学,大多都是竞赛生,有的学校想截和,许诺随便挑专业,比如化学一等,数学信息学二等,让他化学数学计算机随便挑。
高考之后的正式报名,这类操作空间很有限,顶多是比如某专业名额就一个,俩人都想报,做做其中一个的工作改报别的,保证另一个也能报上以免他转投别处这类。
这时候的“抢学生”“做工作”主要方法就是宣传了,价码一般开不出多少的。
至于清华北大,它们的学科其实有很大程度的不重合,又几乎没有别的对手,抢学生现象其实就更不常见了,基本就是省内前几名十几名这种才有这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