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这个回答,看评论中有些人说话还挺有意思。
我想说的是,不管我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好歹我也是参与过影视剧的审看,有圈子里的人脉和资源,对于影视剧的审查流程和大家对影视分级的看法有所了解。然而有些人既不了解影视剧审查的流程,甚至于连影视剧审看表长啥样都不知道,在这里就凭着自己的一点猜测,说什么“高层”、“国家”的想法,这本质上跟火车上老大爷半夜闲聊的红墙秘史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总之,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自于我的经历。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也欢迎说出来。但可千万别学什么大棋党,搞出一副“你根本不懂高层”的想法来的表情——你要这是懂高层想法的人,也不至于到知乎来刷存在感。
——————以下是正式回答————————————————————————
说到分级制度,就必然要说审查。对于中国为什么不推行分级制度,大多数人都持有两个观点,第一是审查本身就是天然的寻租空间,第二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但很可惜的是,在现实中,这两个理由都不成立。
先说寻租的问题。中国影视行业中的确存在和很多寻租和腐败的空间,可中国影视业权力寻租最严重的恰恰不是在审查环节,而是在采购和交易环节。
通常来说,影视剧的审查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影视公司提出制作申请进行备案。然后,获得拍摄许可证后进行制作。待片子制作完成后,送交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与电视台、网站等采购商洽谈采购事宜。
在具体的审查环节,影视剧的审查并不是像某些人想的一样,由广电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这个原因很简单,目前我国制作的影视剧实在是太多了,而只有省一级和国家一级的广电管理部门才可以颁发许可证,你让广电部门的公务员去负责审片,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人手不够。一部50集的电视剧,就算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得一两天的时间才能看完。再加上电影、网络大电影、动画片这些东西,以大多数省级广电部门的人员编制情况,根本应付不过来。
第二,专业水平不够。与其他部门一样,广电机构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也更倾向于年轻人。年轻人虽然好使唤,但是大多数都只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水平还不足以承担判断片子质量的任务。而广电系统的很多老公务员,更多的也只是系统内工作的经验,对作品进行一些政治方面的把关,也不能在艺术和审美等方面提出更多有效的意见。
在这个情况下,聘请外面的专家来审看,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广电部门聘请的专家,大多来自于高校、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一些地市级广电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提出审看意见。我自己在上研究生的时候,就跟导师参与过一些影视剧的审查。在看完片子后,作为审查人员必须写出相应的审查意见以及供修改的细则,并由审查部门综合整理后反馈给制作单位。我不敢说这个过程中没有寻租空间,但却绝对不是权力寻租的大头。对此,中纪委的调查也足以说明问题:
日前,中纪委委员、中纪委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检组组长李秋芳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说,影视剧购销、大型节目演出、设备采购、卫星节目落地、广告经营、新闻采编、海外台站等都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
实际上,跟审查相比,影视剧采购才是真正寻租的大头。现在一部电视剧价格动辄几亿元,而电视台、网站是不是要买,几乎全凭主要的采购人员的判断。这里面哪怕就给个1%、2%的回扣,那也是千万级别的资金。类似的还有设备采购,很多影视设备单价都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起的,设备商稍微给点回扣,都可以顶得上采购人员几年的工资。
而影视审查人员要怎么寻租?一个电视剧,往往需要由几个乃至于几十个审查人员共同审看,然后分别提出审看意见。同时,这几十个审查人员,也往往是临时从专家库中抽签抽出来的。你除非有能力一个不落的贿赂所有人,否则这个寻租就是个瞎想。
再说说“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问题。正如上面所说,审查部门在收到送审的样片后,并不是一句“过了”或者“没过”就完事的。如果片子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是必须一点点列出来的。有些时候甚至要细化到某一集几分几秒到几分几秒之间的内容该做如何处理之类的意见。当然有的时候片子可能要做重大修改,又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通过审核,但这个只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片子都是可以在经过修改后获得合格证的(当然,能不能卖出去是另一回事)。
关于影视剧审看的具体流程,这篇报道里有所介绍:
在这里,也可以看一下各个省的具体审查细则。以山东省为例,其规定是:
电视剧审查机构在收到完备的报审材料后,应当在五十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其中组织专家评审的时间为三十日。经审查通过的电视剧,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颁发《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经审查需修改的,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修改意见。送审机构可在修改后,按照本规定重新送审。经审查不予通过的,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作出不予通过的书面决定,并应说明理由。
也就是说,对于要改的内容,审查机构必须出具详细的修改意见,对于审查不通过的内容,也要详细说明理由。
另外,在上面那篇报道里,也提到了这样一个事:
陈南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专家队伍建设,通过接受省局业务指导、开展培训等,提升专家的业务能力。还将扩大审片范围,增加审片数量,更好地为影视企业服务。“如果制片人对剧本把握不准,不用等到后期制作完成后再来审片,可以提前审片。在剧本阶段就可以先审一审,做些修改、删减,以降低影视作品的拍摄成本。”
如果你要吐槽中国的审查标准太严格,这没问题。吐槽中国的审查机构管得太宽,也没有问题。但是,把审查这个事说成“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并且说这个事中间有难以改革的寻租空间,那就真的是高看这些审查人员的权力了。从浙江这个审看体系的改革看,让审查人员从剧本阶段就介入审核,一方面是为了将风险提前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后期因为需要修改而补拍、重拍、重新剪辑等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但这里面,恰恰就没有“刑不可知”的事儿。
了解清楚了这两点,再回来看分级制度,很显然所谓的“不分级是因为有寻租空间”的说法,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实际上,在行业内部,动画片也好,影视剧也好,推行分级制度的阻力一般是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行了分级制度,等于变相承认了某些内容的合法性。而如果不承认某些内容的合法性,又要搞分级,实际上毫无意义。在目前的意识形态体系下,承认这些内容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其次,很多人认为推广了影视分级制度,就能够推进影视业的繁荣。但实际上全世界建设有影视分级制度的国家有数十个,绝大多数国家的影视业发展的都很一般。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比如说,香港电影在30多年前就推行了分级制度,今天很多人将色情电影叫做三级片,也是因为在香港电影的分级中,情色暴力类的内容属于18岁以上才能观看的“三级”电影。然而,纵然有分级制度,香港电影在过去20多年里仍然是下降的趋势。
第三,影视分级制度有可能带来恶性的一面,即其成为新的寻租空间。比如,某电视剧被分级为18岁以上观看,但现实中某平台可能有一些18岁以下的人来看,那么这就有可能成为某些执法者寻租的入口。在韩国、美国等国家,这些情况已经大量出现。
第四,影视分级同样有可能成为某些制作机构的免责声明。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反应,影视制作机构可以以通过了分级审核为理由,不承担这些责任。
第五,如果说在过去,影视剧的分级还具有实际意义的话,今天来说影视剧、动漫的分级,象征意义已经远大于实际意义。以看电影来说,在过去看电影主要从电影院来看,电影院是很容易对观看者的身份和年龄进行识别的。即便是看电视剧,虽然电视台无法确定收看者究竟是不是符合分级制度要求的人,但至少电视台作为播出机构可以对内容进行一个大致把关,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所谓的影视分级其价值已经不大。就算是你把影视作品分级成了18岁、16岁、14岁、12岁这几个级别,那一个14岁的孩子想在网上找个18禁的资源看,不是轻轻松松的?放在现实中来说的话,有几个男生在18岁以前没看过成人内容的?如果真按照分级制的要求,是不是还要抓一批人进去?
关于影视分级问题,业内还有很多其他反对的理由,在此我就不一一来说了。但总之,即便是影视行业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影视内容分级。更不用说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也不可能通过内容分级的方式,来变相承认某些内容的合法性。如果某一天中国真的出现了某些人所期待的类似于美国、韩国一样的影视分级制度,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整个国家的体制变了。
从我参与审查的经验来看,在现有的体制之下,与其说要建立日韩一样的分级制度,其实倒还有其他的操作方式可以“曲线救国”。
第一点,是审查的口子再放大一点,特别是一些涉案剧、历史剧等类型剧的审核机制可以宽松一些,这些类型片是更容易满足观众需求的(近年来热播的好剧,很多都是涉案剧、悬疑剧、历史剧);
第二点,现有审核机制的问题是审核标准不够公开和明确。对此,我认为各省市区的广电管理部门,可在电视剧正式上映后,公布该剧的审看意见,以此作为类似“判例”,让后来的创作者可以知道那些问题可以避开。这样,即便审核严一些,但只要标准够明确,很多人也是可以避开的。
第三点,虽然目前来说建立与国外类似的分级制度还比较难,但可以参照其分级的标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由行业制定可被共同认可的某些具体标准,这样对于创作者来说,也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总的来说,以利益和控制为理由来揣测分级制度,算是外人对影视行业的一种误解。而在社会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就算影视行业要建立分级制度,也不会是类似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地方的分级制度,而是有“中国特色”的分级制度。
网上有句津津乐道的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什么人最勇敢的人,当然指掌握了武力的人,也就是国家机器,其余人都需要保护,因为他们智商不足,能力有限,无法识别对错,无法保护自己,他们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一样的,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婴儿,都应该被隔绝在不良信息之外。
表面上,中国动画致力于全年龄段观看,事实上所有动画都是按照儿童标准制作的,哪怕你是成年人,也休想拥有比儿童更大的权限,君不见网文都不能描写脖子以下了么,这是就是儿童的标准。
即使有了分级制度,能不能执行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的法律早就规定了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然而这条做到了么hhh
其实不限于动画,电视剧不也被剪胸吗?这不是寻租,也不是什么“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他的作用要大的多,可以上升到维护政权稳定的高度上。这事我想细说,但我已经被删了5个回答了。最后努力说一点简单的:
你研究过宗教的戒律吗?戒律对宗教的作用,对维护教主地位的作用你了解过吗?
分享一个冷知识,前几天听一个电影专业的人讲的。
有一部分老教授认为,中国电影业有一个潜规则,一种良心的评判。大体上就是你是一个电影人,你拍摄了一部烂片,传递了不良精神,你会受到一种内心上的谴责,以及业内的批判。
这种潜规则是基于大众的评判,也就是因为这个电影能被大众所观看,才会产生的潜规则。
那些老教师认为,一但分级,资本会无下限的拍出血腥刺激涩情的影片,因为这样来钱快,并且观众也会很乐意接受,慢慢的社会的价值观就会偏向。
所以国内赞成不分级的人是远多于赞成分级的。
而且她说,网友们认为只要分级,国内电影业就会好转,是一个假命题。
电影业谁用钱投票,那种类型的电影就多。
说句不道德的话,你觉得看电影的是女的多还是男的多。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