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恕我直言。
如果设定仅是“读二百本书”,没有其他严格定义,真不难。
我还想说的是,以“读多少本书”作为定义标准,真挺扯的……
您论页,论字数,论卷,都比论“本”要靠谱。
我看了下。
我去年读完的书,kindle上的就超过一百本了。
PDF的话,光过去一个月我大概就翻完了二十本,此前的不算了。纸书懒得去数了
但单是这样,没啥意义啊。
“读一本书”,定义太宽泛了。怎样算一本书?
《海贼王》+《灌篮高手》+《王者天下》+《美味大挑战》,漫画单行本加起来绝对超过二百本。我一星期就能给全读一遍。
哦,您说,不能是闲书,得是正经书是吧?
北京出版社系列的《大家小书》,都是名家所做,算学术科普了,每本一百来页。类似这样的,专心读不干别的,两小时一本够读得完。我上个月睡前读,仅这系列就读完了十二本。
但这十二本,老先生们写得很轻快,我费的功夫,还赶不上读赵翼半本《廿二史札记》呢。
《战争与和平》也算一本书。《鳄鱼街》也算一本书。前者可能要读几个月甚至一年,后者可能几小时。
我有个朋友,各类小说读了不知多少本;一本《西方正典》,每次啃到一半就放弃。
书与书是不同的。
单是想论本,很容易啊。一本连环画还一本呢。您一年读完二百本连环画,我嫌您慢。
您哪位说:我一年能把《人间喜剧》91部法语全本读完,我给您鞠个躬。
就拿当下小说为例。村上春树的读者一定知道,读完《夜半蜘蛛猴》和读完《奇鸟行状录》是俩概念吧?
马尔克斯读者一定知道,《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不是一回事吧?
老舍先生《茶馆》有单行本,很快就能读完。您《四世同堂》这种分量的书,一年读二百本试试?
以读完多少本来计数,本来就挺急功近利的,没意思。
至于拿字数计算的,我就问您:《三国演义》字数比《史记》多。
您觉得读《三国演义》和《史记》是一回事吗?
而且,怎么算“读一本书”呢?
我把《伊利亚特》过一遍,不去看每次打仗那些人的虚饰,只看关键场面,一整天是可以刷完的。
我如果逐字逐句读,那就费时多了。
我如果要记下每个人的姓名(大工程),去把每个人的生涯都查一遍,要命了。可能我一高兴,“哎涅斯托尔有几个儿子?潘达勒斯是个怎么样人,我去查查”,好,又跌进一个大坑。按说这也算读书的一部分。那就旷日持久了。
田中芳树《奔流》,挺简单一本小说。您出去坐一趟长途车就读完了。
我有朋友因为喜欢陈庆之,读这书时得就着淮河地图、《南史》里面诸将的记录,一起读,每读到一个地方,“啊哈哈这个地方的用典我喜欢!”
这两种读法,不太一样吧?
所以,我真挺讨厌读书按本来算的。
古代所谓的“读书破万卷”。《史记》52万字130卷,平均每卷四千,但那是上古。
《资治通鉴》294卷398万字,每卷一万三。
《文选》六十卷差不多六十万字出头,每卷一万。
卷,是有个大致概念的。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都是平均每回六七千字。回,也有个大致概念。
曾国藩是要求自己每天点读十页。这就是量化过的标准了。页,也够客观。
所以吧,用读了多少卷、读了多少页、读了多少回,甚至读了多少字来量化,靠谱多了。
如果单是读书快而又繁,几个私人诀窍:
尽量读自己喜欢或自己熟悉领域的书。热情或熟悉是读书快的根本。别的领域,又是专业书,你光是进那个门就要犯晕一阵子。
要读书时别挑,别犹豫。任何书,开始读再怎么闷,进去了就可以了。
读书大可以掺着,同时读两三本。当然会有大贤说一书不完不读第二本,但好比你吃东西,吃咸了,喝点水,补些甜的,腻了,继续吃咸的。是可以互相补益的。
怕读了记不住,先读后记与序,会有知识脉络给你;再看回目,掌握大致顺序。读完一遍,迅速读第二遍。该记住的会记得明白些。当然,好书是值得读几十遍的。
朱熹先生说过,读书的诀窍其实只有一个,只管读,别想别的。其实世上万事如此。读书时只管读书,别想着我今年要读多少本、要不要去喝点水、晚饭吃什么。只管读。
最后一句。
真把读书当吃饭喝水一样日常的人,不太会用读书本数这个概念来说事的。
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在重读。有体会的诸位自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