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国家都这样。
因为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能像汉字一样,有那么快的阅读速度。
像俄文、德文等文字,一句话稍微长一点,一连串单词可能长到屏幕都装不下,更别说快速阅读了。
那就还不如听声音来得干脆。
对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电视节目,字幕都是针对少数人的,而不像我们这样给所有人。
美国的电视节目基本都是可关闭式的字幕,一般用遥控器上的 CC 键开启和关闭。这个字幕并不像国内那样放在屏幕底部,而一般位于屏幕左部。而且这个字幕基本都是黑底白字,黑底透明度很低,所以看了字幕就会影响画面,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美国人并不希望大部分观众开启字幕。此外,YouTube 等视频网站默认字幕也是这种黑底字幕(但是是在屏幕底部,效果好点),所以对他们来说,开字幕的真的是少数人。
话说这个 CC 字幕如果遇到现场直播节目的话,基本会都有数十秒的延迟,而且基本一次出半句话或一句话,可以看出是有专门的人听打字幕的。
常见的电视开字幕的情况都是在公共场合,例如餐厅和酒吧,电视声音调到很小甚至关闭,所以观众必须依靠字幕才能了解信息。正常情况看电视都是不开字幕的。
大部分情况,需要字幕的很多都是残障人士。我在美国买到的很多 DVD 和蓝光,如果原音就是英语,那么配的英语字幕基本都是 SDH 字幕,即针对听力障碍者的字幕,包括一些效果音的说明。非 SDH 字幕大多都是针对非英语的影片,或者是法语、德语等外语字幕。
例如美版的日本动画的蓝光,大多都是日英双音轨+英语字幕(一张碟6话左右,不过偶尔也会有一碟就两三话的珍藏版),其中英语字幕和英语配音是有一定差别的(英语字幕一般会更接近原文,有的版本甚至会保留 -san、-chan 等称呼后缀,而配音则会更符合英语口语用法,基本直呼名字),主要针对的应该是那些听日语配音的观众。
例如,下图这张美版《权力的游戏》第5季蓝光的盒子背面的图片,可以看到最底部的字幕表,其中收录的英语字幕就是针对听力障碍者的 SDH 字幕(有的也会有普通英语字幕),此外就是各种外语字幕,针对母语非英语观众。
图片来自:Game of Thrones: Season 5 [Blu-ray + Digital HD]
日本也是这样,例如我目前挺想收的某动画的日版蓝光,就只有英语字幕,没有日语字幕:
言語: 日本語
字幕: 英語
ラブライブ! サンシャイン!! Blu-ray 7 (特装限定版)
Love Live! Sunshine!! Vol.1 [Blu-ray+CD Limited Edition]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国内的电视剧会习惯性的给普通观众设置字幕,才是很值得研究的地方。
其实我养成看字幕的习惯基本因为我当年很多片子都是2倍速放的,当时我的 LG DVD 机2倍速播放可以保留可关闭的字幕
有为听力不便人士提供的 CC (隐藏式)字幕,遥控板上可以按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多美剧字幕组也是通过 CC 字幕翻译的,相比听译,难度要小许多。
就算是国内,电影院的配音电影也是没有字幕的。年代较早的国产电影同样没有字幕。如今的国产片大多自带中英双语字幕,可能是模仿了香港等双语地区的范式。
实际上,字幕会影响观众对画面的理解,这是有相关研究数据支持的。在大多数国家,没有字幕才是常态。美国好莱坞电影在本土上映时不会加字幕,日本动画在本土播映时也不会加字幕。
国内观众对字幕的需求有复杂的历史成因。当观众普遍习惯了“看”字幕以后,编剧在写作时也会做相应优化,台词显得更书面,从而不那么适合“听”,又反过来加剧了观众对字幕的需求。
其实早年间的电影电视都是没有字幕的,没有字幕才是常态。
字幕是给残障人士准备的。
这些年主要是这些演电视电影的都是残障人士,没字幕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前阵子有业内人士爆料说某些巨星在片场对手戏的时候不记得台词,就按照字数念一二三四五六……后期再去配音……
其实我觉得后期配音都可以省略,反正他们念台词我还是要看字幕才知道在说什么……
从简单的说,“渲染多内容”的优化主要方法是剔除(culling)和细致程度(level of detail, LOD)。
不在视角范围的物体可剔除、被其他物体遮挡的物体可剔除、占据屏幕面积太小的物体可(有损地)剔除。
LOD 则是(有损地)缩减较远距离的物体表示方式,除了减面,可用较简单的 shader,也可换成 billboard/imposter 等。
还有一些要改变渲染器的架构。详情请看RTR3 和 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