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像【新京报】这样的媒体可以一直存在?不会被举报封杀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ong-yu-4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封杀,马上就有人会说“这是打压言论自由”“强权干预”“一个社会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媒体自由”

这些人才不会在乎被《新京报》报道害死的刘学州,也不会在乎《新京报》造的那些谣。

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良心媒体”“为国为民”“贴近生活”的媒体


user avatar   xing-qing-jun-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年媒体公信力在下降,

但像新京报这样臭名远扬的实不多见。


此次的刘学州事件让新京报的公信力跌到了谷底。

而这样为博眼球无下限的行为也不是第一次了。


罪行①——

报道“汤兰兰事件”却各种暗示,仿佛强奸犯才是受害者,被侮辱的汤兰兰才是加害人。


罪行②——

报道“成都49中事件”也是各种暗示明示“水很深”,结果警方出具了父母认可孩子自杀身亡的调查结果。


罪行③——

报道“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记者说:“公交车坠江前曾与一小轿车发生相撞,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责怪女司机。

结果事实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要求司机在大桥上停车,被拒绝后又是谩骂又是殴打,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


很多报道微博流量毫无下限,难道不是造谣生事吗?


再讲个冷笑话——


希望国内的媒体都能把以下这段话熟记于心,引以为鉴——

图源@电视剧《觉醒年代》


user avatar   gong-zi-mu-bai-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chigua0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峰会在今年10月开幕,到时候俄乌战争局面如何尚未可知。

所以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该报道《郜艳敏:应该追究人贩子,而不是我家人》? 
  从姚贝娜太平间被偷拍事件,你对公共新闻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新闻可以脱离道德,独立客观存在吗?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观察者网? 
  中国的环境污染有多严重?是媒体在故意夸大?还是媒体被限制报道真实情况? 
  如何评价该文《人民日报刊文评郜艳敏事件:别消费他人的不幸,避免二次伤害》? 
  武汉媒体为什么给人一种很 low 的感觉? 
  如何看待毛不易入驻B站并与官方合作发布视频《入海》? 
  如何反驳南方都市报中史杰鹏的文章《军人只是一种职业》? 
  台湾高等教育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网传西安媒体发布的一则视频中出现了两个身份不同的「马雪娥」,这究竟怎么回事?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前一个讨论
同样是首都失陷,解放战争后期为什么国民党无法再次固守西南?渡江战役后为什么再也无法阻止有效抵抗?
下一个讨论
自己给自己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2025-04-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