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句:适当娱乐是必要的,但不要指望在电影里学到东西。看电影看美剧休息就是该有负罪感,就是该焦虑,不要用我增长了见识/学了英语的借口来麻痹自己。
手动赞
@林贤恩的答案,能否考上研、以及进一步地能否在顶级名校顺利地求学,关键是看自己的能力而非本科学校的名头。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最要紧的,也是非土著和土著相差最大的是两个半方面的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英语能力,剩下半个是沟通交流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只用达到正常水平即可,前两方面的能力越强越好。
首先是分析研究能力,这个代表着能否在面试里,和后面的学习中获得老师的认可。正如其他答案提到的,清华北大的法学院不欢迎花了花了四年时间刷考研题别的什么都没做的人。虽然考研成绩很高,可能真的能让你进入清华北大法学院,但进了之后学习的过程中可能还是会感觉格格不入。
最直观的区别是,清华法学院不要求学生背法条。我估计北大也很类似。我们很多老师经常受到人大邀请参与立法,更多的以立法者而非法律的执行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和论文训练中,想的更多的是:法律为什么要这么立(源自哪国的理论?对社会利大弊大?体现着怎样的力量博弈?);法律执行的效果如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未来的法律如何改善(怎么借鉴外国制度?如何解释现行法律让它更合理?)。而非仅仅是说现行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所以土著学生对于法条可能没有考研上来的那么熟悉,但对于学术理论的理解一般更深。而且这个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了解法条,我相信上过申卫星老师物权法的人都会知道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学院所谓的风云人物,要么是挑战杯拿了全国特等奖(之前小何师兄是用全国几千个案例数据分析物权法问题在法院的判决情况,后来不少人用类似的方式做其他法律领域的研究。说句不客气的,全国法学院有多少会跑回归的);要么是国际国内的模拟法庭大赛拿了冠军;要么是申上了哈佛法学院的交换或者LLM,JD学位(没错,我们学院也没有跟哈佛的协议,需要自己自荐申请),而不是司考上400的。当然,司考如果考到440还是很牛逼的。
所以,要想成为清华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分析研究能力是最需要补的。怎么补?其他答案也写出来了,多看经典学术著作,参加大型模拟法庭比赛,跟着老师写论文做研究。这都是提升解释运用法律功底的最直接手段。可能学校环境不好,没有那么多模拟法庭比赛的机会,没有那么多和善的老师愿意带你,那就去争,去抢,就算全校只有一个名额,为什么不能是你?再不济,书都是全国都能买得到的。比如民法,踏踏实实把王泽鉴天龙八部研究透,稍微熟悉下法条做做考研题就手到擒来了。
其次是英语能力,坦诚地说,清华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高,经常被鄙视,不过似乎相对来说不算太差。基本上全院几乎所有人都能随随便便托福上个100分吧。而这样的成绩-----是完全不够用的。英语学无止境,模拟法庭比赛、交换机会,其实也是跟英语能力密切相关的。我们班一个同学,第一次考托福就考前一周看了看题型,考了119,而她仍然觉得自己英语太差。如果你能在英语上形成碾压的优势,在清华北大绝对不愁不被当作大神。我认识一个外交学院保研过来的,曾经是ICC英文赛全球第二还是第三,托福考试成绩当然也不差啦。大家一听这个履历,都表示非常牛逼。考研面试也是一样,很多大学有英文的题目,如果英文很好绝对是加分项。
第三是沟通交流能力,说白了就是怎么把自己知道的合理的展示出来,怎么跟老师建立良性的互动,不要太腼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