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规则不断修改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增加比赛观赏性、提高竞赛公平性、保证人身安全。
大部分修改,都是为了第一种目的:增加观赏性。
现代足球规则最初的样子里有一条如今看起来很神奇的东西:禁止进攻方有球员站在球与对方球门之间。所以,带球者基本只有三种选择:回传、射门和继续带球突破,向前传球是不可能的。
你想象一下这会带来什么结果?不出预料,那时的足球比赛很不好玩,更不好看,缺乏团队合作,个个都是赵子龙。结果英足总诞生不到5年就修改了规则,允许向前传球,比赛一下子就好看多了。
再举个例子。足球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联赛和杯赛小组赛里都是赢球算两分、平局算一分的。因为平局“经济实惠”,所以各家球队追求成绩的同时越打越保守,进球越来越少。后来为了鼓励进攻改成了三分制,效果拔群。
客场进球优势制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也有失败的例子。国际足联和欧足联曾经同样为了鼓励进攻,搞出了一个我们这代球迷很熟悉的——金球制胜,也就是突然死亡法。简单来说,就是加时赛里谁进一个球谁赢,比赛立刻结束。他们以为这样的修改能大大刺激球队“咱们进个球就杀死对手”,结果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却是“我被进个球就领便当”,比赛反而更保守了。
后来他们不死心改出了个银球制,然并卵。现在都已是历史的尘埃。
———我是史上最帅的分割线———
第二种目的是提高公平性。
比如2019年IFAB大幅修改了关于手球判罚的规则,细化了各种情况下的判罚依据,大大减少了以往规则里因为各种含混不清带来的争议。内容很复杂,想具体了解点我下面这篇文章。
又比如裁判原来在球场上不算个人,性质约等于角旗杆。如果球打到裁判身上不管发生什么结果,比赛照常进行。如果有人传中打在奔跑的裁判头上成功破门,按照过去几十年的规则都必须算进球。甚至2003年英乙有场比赛里,裁判看不下去垫底队被屠杀随便爆了脚远射结果真入了网,最后就算做了进球。
同样是在上面提到的2019年规则里,现在改成了:如果球再打在裁判身上造成进球、威胁进攻或者球权变动,必须吹停比赛然后坠球给原来拥有球权的一方。
还有个这两年很热门的例子:VAR。VAR明显是为了提高比赛公平性做出的规则修改,但是使用中公平不公平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说的就是你,英超。
————楼上瞎说,这条才是————
第三种情况就是为了保护球员,提高安全性。
1997年的时间,国际足联发了一个统计报告,里面提到:职业球员60%的膝盖和踝骨受伤,都是来自于背后铲球。所以,在1997年联合会杯和1998年世界杯里,背后双脚飞铲100%直红,甭管你铲没铲到球没有任何商量。
后来虽然不同赛事里的处罚尺度有所区别,但对于完完全全的背后铲球处罚都相对较严。这条规则的提出以及对于恶劣犯规的处罚不断加重,都是为了保护球员。
其实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现在球迷们已经很熟悉的喝水时间。
为了防止球员在炎热天气下过度消耗水平带来的透支,国际足联从2002年开始就在研究要不要加入喝水时间了,并且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始正式实施。如果气温达到一定高度,那么裁判可以在上下半场各中断一次比赛,让双方球员去场边补充水分。
现在正在逐步推行的加时赛第4个换人名额,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上面三种目的的结合体:
一是多个满体能的替补登场,提高加时赛的可看性和刺激程度;二是减少有人在用完换人名额后受伤没法坚持,整个加时赛都少打一人的不公平;三是减少体能严重透支情况下,球员在加时赛里受伤的风险。
让比赛更公平,更有观赏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