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最挣钱?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通过在法律边缘试探来赚钱,有个高情商的学术名词可以形容,叫做「监管套利」。

怎么理解监管套利呢?看两点:

1、看看某件能确定带来收益的事情,是否存在不一样的实现形式;

2、看看对这些实现形式,是否存在不一样的监管政策。

这么说有些抽象,举个具体的例子:

美国某上市公司的马老板,想要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赚钱。他知道,如果自己掌握了独家内幕消息、能先人一步知道市场的走势,就能在市场上疯狂捞钱。

对于这种赚钱的方式,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监管政策。

比如说,股票市场就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反内幕交易要求。马老板脑海中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突然释放一个关于某斯拉汽车的大新闻,就会引起股价波动,如果我能在宣布新闻前,自己提前做多或者做空自己公司的股票,就能捞上一笔。但是,美国证监会会打断他这种大胆的想法,法律要求企业披露足以引发股价波动的重大消息,并且禁止公司管理者和员工在消息未公开前基于这些消息买卖股票,违者会被没收收益、处以额外罚款乃至判刑。

但是,虚拟货币市场就没有类似的信息披露机制,也不存在系统的反内幕交易要求。马老板知道,如果自己宣布某斯拉汽车停止接受用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转而接受用另一种虚拟货币猫猫币来支付,那么比特币价格可能会大跌,之前默默无名的猫猫币可能瞬间翻倍。于是,他先是做空比特币,然后买了一堆猫猫币,再宣布了大新闻,对于这种赚钱的手段,法律还真管不着。

上述两件事情,本质是类似的:交易者利用了自己所掌握的内幕信息从事投资,乃至主动操纵市场、自己制造信息再利用信息优势获益。在股票市场,这种做法要判刑,而在虚拟货币市场,这种行为法律还真拿它没办法。

这就是一个监管套利的例子,对于各种新兴领域,由于监管政策存在滞后性,这样的操作屡见不鲜(比如互联网金融)。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能挣钱?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一种行为,之前有人验证过是能确保收益的,但是这种方式在一个市场被 ban 了。对于这种已知能赚钱的操作,换一个法律不管的新市场、用同样的套路复现,那不就是在法律边缘试探而赚钱了嘛。




  

相关话题

  的哥送回乘客失物后索要200元,反被乘客投诉。这件事,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最低刑责年龄至 12 岁,大连 10 岁遇害女童家属称「将重新提交材料」?后续会如何发展? 
  如何看待成都市某外国语学校寒假违规超长补课被学生举报及家长反应? 
  把商家的付款码偷偷换成自己的,应该视为诈骗还是盗窃? 
  如何评价「中国留学生用铊给黑人同学下毒」? 
  如果独揽公司门卫大权? 
  24岁女生选择深造还是谋生? 
  如何看待近期杭州对狗的整治措施? 
  如果一群人打雪仗不小心把一个人打死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能用暴力解决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战后德国,匈牙利复仇情绪很重而奥地利基本上没什么复仇情绪?





© 2025-04-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