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收到了杂志,连夜将那篇文章看了。
很失望。
笔者肯定是查阅了大量网络访谈资料的,然后把别人访谈的内容言之凿凿地写出来,以致于有一种笔者挤掉别人的存在,强行站位到他们的位置上大放厥词的荒谬感,在我看来这不叫“客观”。尤其是笔者利用这种坚定,将可以有考据的采访视频跟一些网传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来源的事情串在一起说的时候,更加令人不适——我相信每个从2019年夏天看过肖战的访谈视频的人、每个关注过他微博内容的人都会有这种不适。这种不是自己家采访,从别家公开的访谈内容里“翻译”文字的做法在媒体圈好像不算是侵犯著作权,就像前段时间闹得很火的王、肖被写同人文事件,律师说写文的不侵犯名誉权,但大家在道德上还是会觉得肖战被写成一个卖春的女装癖而觉得恶心——我看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即使笔者直接用别的媒体的访谈资料写文没有侵权,也依旧令人恶心,那种立场越坚定也越傲慢,也越发令人作呕。
文章中的多处内容,给人很不好的联想。例如肖战跟臧洪娜的关系,肖战跟陈玉珊的关系,肖战跟王一博的关系,等等。里面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肖战的“朋友”,不知道笔者是怎么去定义这些“朋友”更不知道他从哪里得知了“朋友”那里的料,写《狼殿下》相关拍摄经历的时候,更是藏头藏尾,阴阳怪气。
全篇可能也就是那个对话访谈做到了真正的“客观”,但那个访谈早就发过视频了,那篇等于是为视频做了一个笔录,是没多少意义的。大家通过访谈的视频去认识“肖战”更加客观,其次才是看不到表情的纸版笔录,最不可取的就是那篇所谓“客观”的专访,笔者站在谁的立场的态度都是傲慢的,擅自揣度了肖战本人的态度并写了出来,对比视频采访跟那篇文章,最能体会到其中的不同。
《人物》是一份怎样的刊物,过去我没有了解,一直以为是枯燥的官方媒体,以为客观有余趣味不足,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1930年代充斥八卦的《申报》。看看封面的各个文章标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