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基本上有人讲台湾男生偏妈宝、娘炮,这是没错的。大概四、五十岁以下的台湾青年不少这种气味。
当然青年人也有阳刚或草莽汉子类型者,多半在稍微乡下的城镇。
但无论城市或乡村,无论讲国语或母语,甚至不分年龄,台湾男人有个挺共通的地方是,啰唆,唠叨,甚至讲话不断重复同一句。大男人主义很强,所谓直男思考。但表面上温柔,可能一时看不出。喝酒就揍另一半的,还不少。或不喝也照揍。我没办法说一定很多或多少比例,用「还不少」是比较含蓄中性的说法。
有时你可能会发现台湾人的中文用法比较丰富,有时又特贫乏,但无论如何常都很啰唆。好比大陆人用一句「小骂大帮忙」就可以指出某种人妖蛾子的心态,但台湾人用的字数就会变多了。譬如他可能讲:这篇文章是故意用一种blabla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博取你的信任感,然后blabla......
如果是台湾的文青,还会用一些炫耀自己有学问的用语,好比「去脉络化」「语境」「消费」「猎巫」,这种好笑的现象在大陆文青也是一样的。
单谈台湾男性,是谈不到核心的。故此整体台湾的民风或现象,有必要一说。譬如,台湾人不分男女喜欢把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拍谢)挂嘴上。好比我走路上不小心撞到人,对方反而跟我说对不起。真的,这种荒谬现象常有。礼貌是好事,但过度就有种虚饰,矫情了。以前没那么过度,近二十来年更严重,这跟社会政治变化都有关联在,主因是把礼貌当成自我防卫的方式,怕发生街头冲突,怕惹事,客气可以避祸。或者一石二鸟,表示我方都已经做到这份上了,若你还找我麻烦,我方反击就有正当性!或可以马上叫警察来,理直气壮。大家吵架还得玩心机比赛谁先爆粗口(问候父母及其器官之用语),先说的可能挨告上法院。在台湾,尤其交通方面,一有小口角就可能上升成大冲突,台湾人平时压抑,一抓狂是不得了的,非要啰唆半天争个明白,或动手动脚把对方车子砸坏,先声夺人耍流氓。
从我年轻至今,80年代开始骑机车或开车至今,台湾街头因为交通事故而相互打成头破血流者,随处可见。现今只是稍微好些,有的人先忍住气,把你拍下来,暂不还手。
说归说,台湾男生的温柔胜过大陆和日韩,相对也比较包容女方,但这很难归纳成普遍性现象来说。因为我前面说了,明明爱揍女人的还不少可不是。大陆男生流行油腻,被女性们大骂油腻也照样油腻,为何?可见有市场,喜欢油腻的女性其实不少。男性常误认讲话、作风、调调油腻可以显出聪明机灵自信,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相对来说台湾男性不够油腻,貌似清新些,但,你尽管放心,也是一肚子坏水,千算万算要女人吃亏,厚脸皮占便宜者大有人在,还颠倒是非讲自己受害。但,请莫误解大陆男性使坏是表里如一所以就相对高尚,因为噁心与噁心之间并无高下,这点我希望大家要明白。
您老当我也坏,才能写出这篇得了。我不辩解。
看,我刚刚就在演了,我一讲「我不辩解」有的傻女就崇拜起三分。总之男人是非常噁心下流的生物,否则台湾男生不会那么保护亲妹妹。(大陆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姊妹,但堂、表亲还是不少,有没有亲到格外保护堂妹或表妹,这让大家来说比较真切。)
台湾在观光上有它的吸引力在,历史原因是发展比大陆早,所谓现代的这一面。人民基本上很和善是没错的(但我前面提到了,这有时只是不想惹麻烦的作态假象),但也造成一种迷思,让大陆人抱持过度的憧憬,误认台湾多美好,来了台湾回去说个不停,可以炫耀给亲朋好友听。其实大陆早期(我第一次去是93年)或许真的太粗放,但如今早就很文明了。大陆很有礼貌的人很多的,兴许还比台湾人多,只是看你用什么角度与心态去看,而且大陆人的那种亲切礼貌十分之自然怡然大气,不矫情。可许多台湾人仍不清楚大陆,对大陆有高姿态。
讲真就算大陆人作风和早期一样,我也觉得未必叫落后,就只是不同罢了,不宜锁定一个面去钻去讲。
以前的大陆,在粗放方面,人际之间有时确实粗放(甚至殘酷),有时則是爽快。一句话就讲完了不会再重复讲不停,再见就是再见,或说「好了!」、「走了!」不会像台湾人说了再见还要重复讲八次再见、你慢走、路上平安哦、早点睡、所以我们约下周五对吧?是啊下周五。好那下周五见。嗯好,那下周五哦。那周四要提醒你吗?应该是不用啦,再看看,也可以。你如果插播一句「你很烦」,他也不会发现,他继续说他想说的。
台湾人势利眼的人很多,但相对比大陆还是好一些,比较不会因为你是贩夫走卒就给你眼色看。势利眼是全球华人(别忘了还有新马也很多华人)的通病,尤其在贫富的比较上十分在意。这方面两岸都很糟糕,当台湾人笑大陆人穷,大陆人就急着说大陆不穷。反之大陆人笑台湾经济力下去了,穷或辛苦的人变多,台湾人也马上讲台湾人均GDP收入比大陆高啥的。其实重点是这种势利眼的「恶俗」该被谴责,而不是去比说谁有钱,甚至这种事一辩解就输了,因为对方的目的是惹你生气。华人比不停很糟糕,亲戚之间比,同事比,同学比,地方与地方之间比,地图炮。嘴脸很糟糕。
台湾人比较不会歧视黑人,我发现大陆人比较会。甚至目田派的大学生、读书人也这样。这种歧视或看不起人的心态很差,大概是一起欠白种人歧视?
两岸都很崇洋媚外,被老外刁难或质疑时常被老外唬住,都欠缺真正的自信。也有人反应过度,这也是欠缺自信,内心不够松。
我讨厌精台港、精日、精西方(尤其美英)的人。有些大陆人想来台湾玩、住 、或读书学习一段时间(交换生或学位生),甚至为了能来台湾而谄媚有点权势或地位的台湾人,这其实也是功利主义与势利眼。两岸同胞许多人都很现实,很投机,只是表面上装自己有个性、装直率敢言做自己。
我在豆瓣遇到有的女文青留言说,我去过台湾,我对台湾有乡愁,我和我哥们看了都吐满地。这种人还喜欢酸大陆,讲自己看不起大陆,讲生活在大陆没有希望,认为这样可以对很多大陆人显摆自己,或许也趁机讨好台湾人。往某个角度来看,他们是还在摸索人生的年轻人,难免喜欢标榜自己,换个角度来说是人格有扭曲之嫌了。我甚至遇过有个大陆女网友主动跟我说,如果你要我对你們称大陆叫中国,我也可以。这种人叫我无言。请注意,她讲的不光是台湾人称大陆叫中国,而是她自愿称大陆叫中国。她大概误认我和其他台湾青年的思想一样偏差。但无论偏差与否,她这样是至于吗?很多台湾人可能听了赞美她敏煮,我觉是小孩子养成谄媚的性子而不自知。或者说是年轻人不懂事吧。此外,台湾民间不绿的人很多,只是网路被绿色统治了,比较难看到反对他们的声音。我所谓「统治」的意思,包括让反对者不敢公开表达声音,怕惹麻烦。
迷台湾是很low的心态与眼界。如果说人对外地、国外难免好奇,觉得有不错的人事物可拓展见闻与视野,这是正常的。但若对台湾男生、台剧、台湾电影、乐团、文创(这字眼很滑稽),都有过度的迷思与吹捧,甚至不必过度,只要爱谈这些,都会让我脸上三条线。迷港台的人喜欢自认和大家不同,这种优越感十分可笑且肤浅。我还遇过沉迷台湾民俗的大陆文青,试问民俗的可爱、低俗的迷信,他能分辨吗?别说大陆人了,台湾本地不能分辨的人也一大堆。假借除煞开运之名,开坛设法,把女人骗财骗色的「老师」挺多的,母女一起上当的,每隔一阵子也被爆出,比日本AV剧情还瞎。
前面讲到「现代」。如果深入一点讲,「现代」这个概念其实是西方以一种强势霸权建立的。所以当我讲台湾这方面走得比大陆早上许多年,大家不必因此心生羡慕或唾弃大陆在建政后走过的坎坷过程。大陆因为以左翼起家,有它一套前进的概念,好比强调各民族平等、为人民服务,举个例子,球赛转播使用英文的时候很少,讲人名、战术尽量用中文,让所有人民参与。台湾的球赛转播是满口洋经滨,十分滑稽,连「第七场」、「第五场」都要讲game7、game5。在底角跳投,主播說「在corner跳投」。很行吧。
又,大陆人谈到自己的学历,好比讲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台湾没有这种用语,只说自己是中文系。固然大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隶属中文系,但习惯上不这样说,这都是因为平等、多民族的概念,治学上不以独尊汉族来表达。
又,周休二日,大陆也比台湾实行得早,毕竟这是劳工阶级建国的底子。其实大陆这方面也实施得晚了,而台湾是更晚,试问台湾多进步?
巴特尔、阿的江,这些篮球员的名字,以及艺人迪丽热巴,这都是少数民族的中文(汉语)译音。但台湾原住民的名字,好比不浪.尤干、吉娃斯·杜岚,这些都在90年代中叶「原住民正名」政策后,或00年后才大量使用的,以前台湾規定要他们给自己取汉人的姓名来用,好比叫王世坚或林志玲这种。大陆从建政以来就做了许多类似的改革和保存,必须尊重少数,形式上很注重这些,尽管实际上也有进步的空间,但形式上的保障弱势很重要,这方面领先台湾少説四、五十年。
97年我在吉林市看到朝鲜族的专属中学,当下我颇吃惊,这是很进步的民族文化保护观念。台湾没这套。大约这二十年来台湾才开始把母语教学放进小学教材,却搞得不伦不类。因为目的不像是在保护文化与母语,反像是在搞狭隘的政治观与史观。我无法说他们对文化没心思,只是他们对「去中国化」似乎更有心。
如果对思想、历史没有一个深刻的观察或灵敏的直觉,中国人很容易崇洋媚外(包括外地:港台)。身为台湾男人,我很欢迎大陆女生(或说普天下女性)喜欢我,但千万不要忘记你们祖辈「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牺牲精神与豁达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