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能够用地效飞行器的原理,来制造一艘天上航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aptainD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第一次建造可以飞在天上的航母是在1931年,美国人建造了两艘阿克伦级空中航母,她长度超过200米,可以搭载5架双翼战斗机,阿克伦级空中航母主要承担舰队侦查任务和技术验证任务,还曾经在罗斯福总统面前大出风头

题主这次问,可以不以使用地效飞行器来建造一艘可以飞行的航母,我认为是可以的,而且不需要等未来,现在的技术和材料就已经可以了。

我先来反驳一下大部分人对地效飞行器的认识的误区

1.地效飞行器飞行高度低,抗浪性差

这句话不完全错,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小型地效飞行器飞行高度低,抗浪性差,我们一般见到的小型地效飞行器(5吨级)飞行高度大概只有2~3米,只能应对1.5米左右的浪,但是500吨级的地效飞行器可以在10米高度产生地效,完全可以应对5到8米左右的浪高,越大的地效飞行器能产生地效的高度也就越高。

如苏联时期建造的花尾鸽级地效飞行器(500吨级)就可以在最大3.5米的浪高下起降,最大8米的浪高下巡航,还能携带6枚P270超音速反舰导弹



KM地效飞行器(600吨级),可以实现在15米左右高度产生地效,能在10米左右浪高下巡航,足以应对绝大多数近海的海况条件,不过受限于当年技术条件,KM只能在1.5米左右的浪高下进行起降


而苏联在1972年建造的VVA-14地效反潜机(50吨级)则根本就是科幻故事里的产物,这个地效飞行器可以在6米~8米左右的高度地效巡航,可以在海面、沙滩、雪地垂直起降,所有引擎全开情况下可以在15米高度产生稳定地效,在地效飞行时,可以在5米左右的浪高下巡航,但是为了应对更恶劣的天气,这个东西是可以脱离地效完全当做普通飞机爬升到10000米的高度,原型机成功爬升到了10000米的飞行高度同时又可以在8米高度地效巡航

按照完整设计,这个飞行器还会配置12台升力发动机和两组软质浮筒,可以像反潜直升机一样在海面悬停放下磁场探测器,也可以利用软质浮筒在沙滩雪地甚至海面进行垂直起降,由3名船员携带12枚鱼雷进行反潜作战,或者其他特种作战,可惜VVA-14的升力发动机和软质可收放浮筒研发遇到了瓶颈,该机只建造出了装备普通喷气式发动机和硬质浮筒原型机,原型机进行了技术验证飞行,在携搭载了三位试飞员的情况下,VVA-14M1成功爬升至10000米高空,同时在8米高度产生气稳定地效

此物的2号原型机在机鼻两侧还增加了两台喷气式发动机以进一步改善地效飞行的效率,2号机可以在10米地效巡航,可惜该项目在最大的支持者赫鲁晓夫下台后就跟着下马了。

而在咱们珠海航展上展出过的200吨级地效飞行器,海雕H680,设计指标就是10米高度内稳定产生地效,还可以150米高度从空中掠过海岛。

虽然说人类目前建造过的地效飞行器都不足以应对公海上的恶劣海况,但是不代表更大型说地效飞行器无法应对。

从上面的案例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越大的地效飞行器能产生地效的高度就越高,人类至今还没建造出过千吨级的地效飞行器,苏联的别里耶夫设计局的顶尖地效飞行器专家巴尔蒂尼认为1000吨级的地效飞行器应该可以在20米高度产生稳定地效,而5000吨级的地效飞行器则可以在30到50米高度上地效巡航,而这种高度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恶劣海况条件,所以,其实地效飞行器和普通船舶一样,造的越大,稳定性越好,别里耶夫设计局认为,地效飞行器只要可以在20米高度上产生稳定地效,就足以横跨大洋,所以地效飞行器只要足够大就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恶劣海况和天气。


2.地效飞行器燃油经济性差、航程短,只能近海使用

这句话是个很大的误区,有些航空知识的人都知道,飞机飞的越高越省油,发动机越少也越省油,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型地效飞行器这种飞行高度不超过100米同时又需要十几台引擎来推进的异端燃油经济性差,自带的补给和内油很难支持其远洋作战;我们以里海怪物KM地效飞行器为例,咋一看这个东西有舰艏8台、舰艉2台,一共10台喷气式引擎,原型机的改型还在船桥下加装了两台,达到整整12台喷气式引擎

可是!!!舰艏那8台引擎在地效巡航时是不开机的!!!那8台只是起飞用的引擎

起飞时,前面8台引擎直接向机翼下方喷射,目的是产生一个临时气垫,当整艘船的地效产生,舰艉的2台引擎会开机,而舰艏的8台引擎将会关闭

除了用于产生地效的主翼外,巨大的水平尾翼也会产生一定升力,此时就仅仅舰艉的2台引擎工作就足以支持这个600吨的巨兽在8米高度以500kph的速度巡航,由此可见,地效飞行器地效巡航的时候只需要少量引擎开机即可实现高速飞行,KM地效飞行器可以500kph的速度航行超过7000km,而之后建造花尾鸽级地效飞行器则可以以800kph的速度航行7500km,这已经足以媲美小型蓝海战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地效飞行器只要做到足够大,有足够的空间存储燃料后,想要进行远洋作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论民用还是军用,服役的地效飞行器寥寥无几,中型地效飞行器就只有小鹰级三艘进入苏联海军服役,大型地效飞行器仅有一艘花尾鸽级(舷号MD160)进入苏联海军服役,而千吨级地效飞行器甚至连原型机都没有建造过,这其中真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飞控技术

地效飞行器始终是在不到100米,甚至绝大多数情况是在10到20米的超低空进行高速飞行,别说几百吨的巨无霸飞行器了,即使是一架10吨级的直升机或战斗机,想要在这个高度以这种速度持续飞行都是对飞行员巨大的挑战,那么可想而知,驾驶大型地效飞行器对船员(或飞行员?)来说是个多大的挑战和折磨,再加上航行高度极低,一旦发生失误几乎没有容错率,整个地效飞行器会迅速拍在水面,遇到海况稍微高一点的时候甚至会直接撞在浪头上坠毁,人类建造过的所有大型地效飞行器只发生过两次严重事故,其中两次都是人为失误导致的。


KM地效飞行器的第一架原型机在1966年首飞了,VVA-14地效反潜机的第一架原型1972年首飞,小鹰级地效飞行器第一架原型机1973年首飞,花尾鸽级地效飞行器的第一架原型机1986年首飞,可以看出,这些巨兽首飞的时候都还是飞控和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先进的时候,这种大型的地效飞行器如果没有可靠的飞控和自动驾驶,船员是很难安全驾驶她的,数十小时甚至一两天的超低空掠海飞行对于当时的自动驾驶系统(即使是21世纪的自动驾驶仪也很难做到)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飞控系统也完全无法支撑船员高强度的持续完成这种精细操作,这就导致了,操纵地效飞行器在那个年代是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才能完成的事,同时一个需要驾驶员高度集中精力的载具,还想进行数十小时甚至数天的作战,这个对于船员的体力和精力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2.无故障周期短,可维护性差

众所周知苏联的军工体系是在以较低的科技水平上,制造出可生产性、可维护性和作战性能三者相对均衡的东西,并不像美国那样纯粹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但是大型地效飞行器的使用环境就决定了这个东西的可维护性是非常糟糕的,长时间低空高速运行,海水和海上都异物对船体和引擎损害极大,引擎经常会吸入异物造成损坏,而海水的腐蚀性又对整个地效飞行器的维护保养构成了毁灭性打击,小鹰级地效飞行器的S-26号证明了,这个东西绝大多数时候在维修和保养的 ,出勤率极低,这对喜欢皮实耐用的苏军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



3.同等体积下,地效飞行器运载能力比固定翼飞机更差

小鹰级地效飞行器进入苏联海军服役,她可以携带150名全副武装的苏联海军陆战队员和他们的载具以350kph的速度直接抢滩登陆,甚至不需要在水上,直接在沙滩上就可以地效起飞,但是,苏联人发现,同体积下的水上飞机可以运载更多的人员和装备,所以,小鹰级在生产了仅仅四艘后就停产了,其中只有三艘进入部队服役,据说俄罗斯还有一艘在黑海舰队服役,不过状况极为糟糕。前苏联水翼设计局局长阿列克耶夫和他的团队证明了地效飞行器越大越好,可以飞的更高、更稳定、效率也更高,所以,小于500吨级的地效飞行器相比飞机来说是没有什么优势,但是500吨以上的地效飞行器对于那个年代的飞控和船员来说又是个噩梦。

3.转向半径过大,容易发生碰撞

地效飞行器因为飞行高度太低了,无法和真正的飞机一样采用滚转机身的方式进行转向,苏联建造的大型地效飞行器,基本都是采用尾舵偏航的手段再辅以船身轻微滚转的形式来完成转向的,这就导致这个东西在高速航行的时候很难转向,转向半径会过大,以至于舰桥发现海面上有可能碰撞的物体时很难躲避,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她很难组成密集编队进行航行。

4.领导人的喜好和苏联经济的滑坡

玉米同志下台后,勋章同志对于这种技术上太有前瞻性的东西不太感冒,苏联军工体系的研发投入开始更多倾向于传统项目,导致地效飞行器这种本身就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到新兴技术缺乏资源上的支持,苏联解体后,冷战危机解除,地效飞行器的军事用途大大减小,而高额的研发投入也吸引不到资本家的关注,现在除了俄罗斯PPT造大型军用地效飞行器外,也就只有中国还在此领域有实质性研发投入了。



那,为什么我又说现在的技术和材料绝对可以建造地效航母呢?

1.苏联在1970年就有用大型地效飞行器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设想了

VVA-14的总设计师巴尔蒂尼在1970年就向苏联海军提出了建造5000吨级可以搭载25架固定翼舰载机(最早都设想是用mig-21或者yak-38)的地效航母的计划,这个地效航母采用了升力体结构,使用12台喷气式引擎提供动力,有两个垂直尾翼和一个飞行甲板,可以在30米高度以600kph的速度稳定巡航,舰载机无需滑跃或者弹射,仅依靠甲板风就可以起飞,按照他到设计,当地效航母达到巡航速度后,舰载机既可以“垂直”从飞行甲板上起飞,而舰载机回收时,只需要减速至和母舰相同速度,即可“垂直”落在飞行甲板上。

2.地效飞行器越大越好

上面已经论证了,地效飞行器是越大越好的,500吨以下的地效飞行器相比固定翼飞机是几乎没有优势的,而且500吨以下甚至包括500吨级的地效飞行器都无法安全的进入公海航行,现在相关学者对此普遍的认识是1000吨级、地效巡航高度在20米以上的地效飞行器才是地效飞行器真正实用化的门槛;

那既然都是建造地效航母了,那在保证搭载至少5架重型固定翼舰载机的前提下,至少得是5000吨以上的吨位,在这个吨位下,地效飞行器几乎不存在地效产生高度太低的危险性了,而深入大洋作战,转向半径过大也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了,同时因为是地效航母,这个东西太快了,传统航母打击大队的各种护航舰艇和补给舰艇也变得无所谓了,毕竟这么快,应该除了飞机以外,就没什么舰艇可以攻击到她了,600kph以上的航速,从渤海湾内出发,可以保证她能够在12小时左右就往返一次马里亚纳群岛,24小时就可以往返一次夏威夷,所以补给船怎么跟上和海上补给作业困难的问题似乎也不存在了,毕竟即使到美国本土转一圈回来也只需要两天不到,靠地效航母本身的自持力也完全够用了

3.飞控技术的进步

飞控技术的进步让放宽静稳的飞机设计变成现实,而同样飞控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使大型甚至超大型地效飞行器变为更加实用化的产品,1970年的电子管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飞控问题,2021年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应该是可以解决的,主要就看实验的数据量还有研发经费的投入了,毕竟连B-2这种完全没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扁扁都能在90年代末安安稳稳的上天,2021年想让一个5000吨的常规布局的地效飞行器掠海巡航应该也不是问题,再加上已经非常成熟的地形跟随系统,想实现自动驾驶也不是不可能,完全把船员从驾驶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船员的容错率,这一点也是我认为当前完全可以建造出地效航母的原因。




结论:地效飞行航母的问题好像还有很多没有完全解决,但是按照题主的题设,我认为只是单纯建造出地效飞行航母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地效飞行器出勤率和故障率的问题不能说100%解决,而且这里也肯定是个大问题,但是现在的技术肯定也变得更好一些了,这方面的可靠性也会得到一个提升,况且题主问的是不是,能不能造的出来,如果我们确实忽略掉地效航母的出勤率和故障率问题,单纯造出来,我觉得是没问题的。

如果说我们要考虑这个东西的实用性,我们就要提一下了,建造这个东西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战略或者战术目的,首先5天内可以部署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的航母看起来真的非常吸引人,可以为地效飞行航母的所有国提供非常多的战术选择,不过换一个思路,她携带的舰载机数量和种类也远远不如正规航母,甚至不如两栖攻击舰,那么如果仅仅是为了投射少量的弹药,选择建造大的轰炸机平台再搭载空射巡航导弹不是更好吗?再者,地效飞行航母拥有600kph甚至更快的速度,舰载机速度都不比母舰快多少,这样看舰载机本身就不能太多的扩充地效飞行航母的作战半径,这种情况下,直接搭载大型巡航导弹不是比搭载舰载机拥有更高的效率嘛?最后是地效飞行器毕竟不是真正的船,在任务多样性方面是远远逊于常规的战舰的,很难执行日常巡航类的任务,和平年代保有成本就会很高,同时,她也不具备常规舰艇的抗损毁能力,高烈度的战场环境下极易被击沉,所以从战略战术两个角度考虑,地效飞行航母似乎都不是个很有性价比的选择,而且冷战已经结束,当前似乎没有什么世界大战的阴影,这类功能极其单一的进攻性武器似乎也并无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这也不妨碍我们畅想一下这样子都东西真的航行在大海上的那一天是不是~

军用方面,我其实是很看好大型地效飞行器的,不过我认为这个东西的用途可能更多是在充当大型高速武库舰或者高速两栖登陆平台这么一个角色~

民用方面嘛,如果有资本家愿意去冒这个研发风险,大型地效飞行器可以一定程度上挤占一部分国际航运和空运的市场,毕竟大型地效飞行器应该可以做到和散货船差不多的运载量,同时速度又不比飞机慢太多,成本还比飞机更低,我认为如果成规模化效应后,还是很有市场的~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算你用科幻技术造出10万吨地效飞行器也是软用没有,因为护航和补给舰队跟不上它的速度。

而且都有这等科幻技术了,复联的空天母舰完全不是问题。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鸟用……我宁可去想象把航母做成双体船或者三体船以增加甲板面积和高海况时的放飞、回收能力……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影《芳华》中的战斗场面? 
  美国军队跟全球其他国家的所有军队在澳大利亚进行一场模拟的局部战争演习且不得使用核武器,谁会赢? 
  古代屠城是一个理性选择,还是仅仅人的邪恶本性的释放? 
  中国的支线飞机ARJ21已经交付运营,大客C919也将要首飞,有机会你会选择乘坐吗? 
  海湾战争时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跟当时解放军比怎么样(主要装备方面)。。跟现在解放军陆军比怎么样? 
  采用四座AK 130舰炮的现代级驱逐舰,就是下面这玩意,不用导弹能对付二战什么级别的战舰? 
  突击炮和坦克的定位不是重合了吗? 
  单兵反坦克导弹、车载反坦克导弹、武直、无人机,哪个会使坦克成为历史?还是无论哪个都不能让坦克成历史? 
  400解放军只许带轻武器,穿回《八佰》面对日军如何守一个月? 
  二战战争片中士兵是怎么进行目测炮击目标引导炮击的? 

前一个讨论
信息熵与热力学统计物理中的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智商的数值与脑和躯体质量的比值有关?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