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西南财大教授在财新网发表的文章《对专业人士应谨慎动用警权》?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个人的视角来说,这个观点并不对。

1

在现实中,每个人可以说都是“专业人士”。哪怕是街边做早点的大爷大妈,同样也是自己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但是,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每个专业人士既需要与专业人士接触,也需要与非专业人士接触。

这样一来,同一种话语就有了两个不同形式的表达——专业表达和公共表达。当专业行为渗透入公共空间中时,专业表达就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专业行为,而是具有了可预见的社会影响力。当然,同的专业人士对社会所能产生的实际影响是不同的。文学、哲学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士,只要不反党反社会,就算说个再偏激的观点也不至于引发社会恐慌,但有些专业的行为的确会直接跟公共安全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士的言论就不再简单的是个人观点,而是事关整个社会的安全以及政府的公共决策。

因此,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专业争论是否应该被干涉的问题,而是当专业争论影响到公共安全的时候,是否应当被限制的问题。

只有区分了专业表达与公共表达,有些事情才可以继续讨论。

在我看来,在专业领域内的任何专业争论,警察当然不得加以干涉。这里所说的专业领域内的专业争论,是在专业人士范围内以符合专业规范的表达方式进行的一切表达。换句话说,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场合,任何言论——无论这言论看起来有多么可笑或者令人讨厌,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如果一个研究地震的专家在学术会议上提出北京在8月3日将会发生8级地震,概率在90%以上,这当然没什么问题。警察以此来抓人,肯定是不对的。就算是8月3日北京没有发生地震,你也不能说这个专家是造谣。

但是,在专业领域之外的表达,是不是要受到限制呢?我个人认为要受到限制。因为当一种表达超出专业领域,就意味着它不再受专业认知的制约,而是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这个地震专家突然在朋友圈里开始散布北京8月3日要地震的消息,并且贴出了一堆数据佐证,引发了市民的恐慌。那么,如果8月3日北京没有发生地震,警察可不可以认为这个人在造谣?

2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那就是专家们的个人意见会跟官方意见相左。比如这次疫情中,早期武汉市政府认为这个病基本不会人传人,但李文亮医生认为会人传人并且将这一观点传播,所以遭到了训诫。

在这种情况下,警察是否应当进行管理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这里说得值得商榷的意思,是管有管的道理,不管也有不管的道理。

先说一说管的道理。我们知道,在对专业问题的认知上,非专业人士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解和偏差,因此专业问题如果错误传播,的确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问题,学术界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如果这些问题涉及公共决策,那么多种声音就会让人无所适从。这个时候,一个来自官方的权威声音就很有必要,它能够统一所有人的行动,避免出现问题。

拿美国举个例子。前几天特朗普在演讲中说氯喹是目前发现能够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于是有一对老夫妻就去买了氯喹吃,最后死了。当然,这个锅特朗普肯定不会背。但如果我们把特朗普换成是一个医学专家,他公开说“氯喹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结果导致很多人去买氯喹甚至吃死了,警察可不可以管?

再做个假设,假设1月底的时候上海药研所那边说的不是“双黄连抑制新冠病毒”,而是“氯喹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结果所有人都去抢氯喹,最后死了不少人。上海药研所要不要负责?

再说一说不管的道理。这个就很好理解,因为有些时候官方的观点也只是专业内观点的一种,并不代表一定正确。像这次疫情中,事后来看,李文亮医生是做对了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李文亮医生的受罚非常生气的原因。

在管与不管之间,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从本质上说,在一个被“专业”分割的社会里,许多重要领域的“专家”的决定是非常关键的。但无论怎么说,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专家一旦开始公共表达,就必须有对自己的话负责的意识。

3

当专家的观点与官方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应当如何处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建立更好的反馈机制。如果专业人士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更及时地反馈给官方,并让官方修正自己的行为。此次疫情前期出现的很多问题,是源于武汉官方的疏忽麻痹,如果一线医护人员能够更及时准确地上报给相关部门,那么疫情的危害或许会更小。

第二个途径是专业共同体发声机制。所谓“专业共同体发声机制”,意思是如果专业人士的确发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那么最好是以团体的方式来发声。这样做的目的是把个人观点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学术观点,或者说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共同体的确认,这样一来这种表达也就成为了专业团体对社会的公共表达。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在今年的疫情期间,这两个途径都出现了问题。这个我当然承认,但正因为有问题,所以才要想办法改进,而不是说因为有问题就把这个途径废弃了。否则,如果人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发声,那么类似双黄连这样的闹剧肯定会不止一次的出现。

总之,我认为警权不应当只对专业人士谨慎,而是应当对所有人谨慎。但在另一方面,专业人士也应当意识到自己在不同渠道发表观点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做好对此负责的准备。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士的发声问题,关键是建立更通畅和合理的发声通道。


user avatar   arthurhah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价值层面,完全错误,从根本上违反了现代社会普适的平等原则,错误到不值一驳。

现实层面,这是近乎绝望的喊话了。如果要求警权对所有人都慎重,是不可实现的奢望,那么至少对涉及重大社会安全的专业人士慎重,把这项理论上的基本权利,作为一项特权,给钟院士、给李医生,给那些有可能会阻止灾难的人。

至少,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能活下来纳税啊。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乍看起来是为部分人提供保护,实际上却是在暗示不必保护其他人。正确的说法是:对于任何人都应该谨慎动用警权。

作者所提到的警权主要针对专业人士的言论,结尾处作者写道:“相比处理个别荒唐的观点,对专业言论争议空间的保护显然更加重要”。这话就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言论是受到普遍保护的,言论被保护并不是因为其体现了专业性。专业言论受到保护,荒唐的观点同样受到保护。介绍古希腊历史的言论受保护,认为古希腊史是伪史的言论也是受保护的。专业人士的人格、生活、言行不应该受到干扰,难道普通人的人格、生活、言行就可以受到干扰吗?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起来,好像这句话是半句话:“不草率动用警察权干扰专业行为,避免因此造成寒蝉效应”。难道对于“非专业行为”,就可以草率动用警察权了吗?

为什么不说:不草率动用警察权,而要说对专业人士不草率动用警察权?

为什么说:专业行为,而不是说专业意见/言论?

是专业人士对专业领域的专业行为多,还是“专业人士”(每个人都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任何领域的非专业行为多?

可能问题并非在草率动用警察权上。

至少要给那些被动用警察权的人,一个比动用警察权更低成本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渠道。否则,专业人士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行为会有寒蝉效应,专业人士在非专业领域的非专业行为也会有寒蝉效应。

而且这个效应恐怕会走向另一面。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很多人会反对:社会精英的话语权高于劳动人民。贵族统治和文化大革命,是两个极端。


user avatar   lei-wen-xio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至少有90%的人不适合看财新,因为根本看不懂人家胡舒立究竟想说啥,也就更谈不上讨论背后这些弯弯绕绕。作为中国目前最有背景和名望的财经媒体,无法评价。当然,考虑到财新的收费,我觉得至少有99%的知乎用户压根就没看过财新。都没看过还评论个啥?断章取义吗。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业领域要避免蒸治化,否则恶果立竿见影。

@一只大老虎 引用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相关话题

  江苏一大学生帮老师搬家途中身亡,涉事教师回应称「没有实际动手」,该教师是否应承担责任? 
  如何看待网爆「蔚来员工未经同意私自接触林某钦事故车辆被传唤」,蔚来回应无删改数据行为、无员工被传唤? 
  银行柜员会偷钱吗? 
  如何看待外籍男子拒戴口罩并攻击防疫人员,被限期离境? 
  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没有其他确凿证据,可以定罪吗? 
  社会上有哪些让你细思恐极的细节? 
  媒体可以有多无耻? 
  在情与法的交界面上,认为法与理智最重要是不是冷血? 
  公安部令第86号内容是《公安机关鉴定规则》还是《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实施办法》? 
  日媒报道「日本近海发现大量类似沙丁鱼的小鱼尸体漂浮在海面上」,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知乎大多人都在鼓励留学生回国而微博却几乎是让留学生别回国?
下一个讨论
特朗普是否真的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蠢?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