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静夜思》《沁园春·雪》等诗是普通人写的,还会这么出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iji1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反面教材叫乾隆,地位够高吧,知名度够高吧,写了几万首诗,大多数人一首都没听过,听过也没印象,而全唐诗里有不少名篇是不知名的诗人写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甚至不知道是谁,照样名垂千古。诗词这个东西,好就是好,烂就是烂,就像刘亦菲和凤姐,哪怕是小学生都能感觉到哪个美哪个丑。话说蒋介石听说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雪》后,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毛泽东的‘帝王思想’。于是民国大量文人才子们写了一大堆沁园春,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包括大名鼎鼎的胡适。教员的诗词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想象力的,所以他写的诗词很少,但每一首都极具个人特色。其实相比《沁园春·雪》,我更喜欢他的《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这首词,不懂进化论和人类进步史的古人写不出来,文言文不好的今人写不出来;不懂旧中国的人写不出来,没见过新中国的人也写不出来;不经历阶级斗争残酷的人写不出来,不站在人民立场上的人也写不出来。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本身不成立。

第一,“假如静夜思是一个远在他乡怀恋家乡的流浪者所写,你觉得有人因为它重字,比较朴素就对它不屑一顾的几率有多大?”

你认为《静夜思》里有重字是它的bug,但《静夜思》并不是一首五言绝句。虽然《唐诗三百首》的确是按照“五言绝句”给《静夜思》归的类,但在宋人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里,《静夜思》的分类是新乐府辞——这个分类其实是更准确的。

如果把《静夜思》看成一首乐府诗,那么所谓“重字”的指责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从诗歌的源流上说,李白承袭的是“古诗”的传统,乐府诗本身对重字与否也不在意。比如“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这也是乐府诗,但却没人说不好。

由乐府诗的话题引申一下,其实现存的不少乐府诗都是直接来自民歌或者作者不明的。比如号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作者全都是“佚名”。就算这些你都不知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总不会忘了把?

第二, “假设沁园春是古代某个参与造反但被镇压的人所写,它的色彩会因为作者而声名匿吗”?

黄巢在本朝被认为是农民起义领袖,但在此前的一千多年里,黄巢都是实打实的反贼。但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诗写的不好吗?一千多年不也留传下来了吗?历朝历代的唐诗汇编,也没把这首诗给落下啊。

至于说像陈琳讨曹、骆宾王讨武则天之檄文,也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甚至还入选了《古文观止》。再说,汪精卫算是标准的汉奸国贼了吧?可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不也是流传至今吗?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情也是蛮有趣的。即便是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黄巢这样被历朝历代盖章认可的大反贼,他的诗也没有因为其作者是反贼而被拒之于诗集之外。而《沁园春·雪》写的哪点比黄巢的诗差了?

其实说到《沁园春·雪》,可以再讲个小故事。那就是抗战胜利之后,毛泽东到重庆去参加谈判。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的声威,于是找了一堆颇有盛名的文人再写《沁园春》,一定要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比下去。我挑几首写的比较好的,你可以看一下:

抗战军新,受命立功,拥纛东飘。当徘徊歧道,中夜惘惘;惊心怵目,举世狂潮。寇患方深,阋墙难再,回首中原烽火高。却倒戈,看杀人掠地,自炫天骄。
山河美丽多娇,笑草莽英雄亦折腰。想翼王投笔,本矜才藻;押司题壁,夙擅风骚。惜误旁门,终虚正果,勒马悬崖着意雕。时未晚,要屠刀放下,成佛今朝。

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胄,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难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十载延安,虎视眈眈,赤帜飘飘。趁岛夷入寇,胡尘滚滚;汉奸窃柄,浊浪滔滔。混乱中原,城乡分占,跃马弯弓气焰高。逞词笔,讽唐宗宋祖,炫尽妖娆。
柳枝摇曳含娇,奈西风悠上沈郎腰。算才情纵似,相如辞赋;风标不类,屈子离骚。闯献遗徽,李岩身世,竹简早将姓氏雕,功与罪,任世人指点,暮暮朝朝。

万里长征,八载兵侵,一意萍飘。恁延安内外,恶意草草;大江南北,祸水滔滔。袭击国军,坐收渔利,强向尊前共论高。媚晴日,愿红装素裹,卖弄妖娆。
河山割据多娇,忍驱使健儿又折腰。笑花开百合,略输文采;数宗忘祖,自诩风骚。混世魔王,侈言解放,聚得猢狲着意雕。内乱苦,劝风流党首,解甲今朝。

北地风沙,片野狼烟,火焰乱飘。看大千世界,残留点点;破碎家园,祸浪滔滔。人兽叫嚣,鬼怪离陆,俨然十丈魔道高。如来眼,看黄巾赤裹,丑尚妖娆。
狰狰犹自作娇,凭天下黎庶哭断腰。叹倭皇满帝,错算失策;德人意族,难胜愁骚。伊谁天骄,枭隼鹰鹄,百眼不识射雁雕。思左矣,看古今祸首,能保几朝?

上面这些我没有贴作者姓名,以免你认为我在误导。看完这些,回过头来再看看《沁园春·雪》,你觉得《沁园春·雪》的成色到底如何?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浣纱石上女
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
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95%的人都认为这首诗是AI随便写的烂诗,这首诗也丝毫不出名。至于这首诗的作者,大家可以去查一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首作者又是谁呢?

最后,惯例推销一下我认为AI写出来的最好的诗。

安克雷奇中美会谈

特务狂声振,朗官降虏庭。
普天皆窃笑,攻守几无惊。
入市商人拜,国殇将士迎。
会同诛狡寇,世界定清明。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白除了诗写得好还真就是一个普通人,除了诗名李白不过是个仕途不顺的普通文人而已,这种人在历史上要多少有多少。李白一声自称写过一万多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差不多一千首,但现在依然广为人知的作品也不过二三十首,静夜思在李白所有诗里水平和知名度也是顶级的,可以说是静夜思成就了李白的诗名而不是反过来。

至于说沁园春雪,这个词一看也不是普通人能写的出来的啊,开篇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再怎么普通人也得真的行遍北国、登高远望、慷慨而歌才能有这种感悟吧。

后面“欲与天公试比高”普通人能有这心气?普通人做梦无非也就是个升官发财、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啥的,顶多也就骂骂老天爷不开眼,哪有试比高的气魄。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最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起码也得自我认定是个如秦皇汉武似的“风流人物”才能写出这词吧,普通人的眼界和胸怀顶多也就到马云马化腾这种富商大贾的层次。

词里的气象和境界即便没有生平事迹做背书也能看出不凡来,这首词就属于那种普通人灵感再怎么爆发也写不出来的那种。

老毛的文采我觉得是属于独领一方风骚的人物,他的诗词风格豪迈有苏轼、辛弃疾的感觉,但又仅仅只是风格近似,其他没什么共同点,排除身份背景单拿作品拿出来跟苏、辛二人对比也是各有特点。老毛起码在豪放派诗词这个细分领域属于后暂时还没有来者,前也找不到能压得住他的古人的级别。他以后的文学地位有可能和南唐后主李煜近似,都是属于独一档的那种存在。

事实上爱做诗词的统治者有的是,乾隆写了几万首诗也没啥你熟悉的作品,李世民也挺爱写诗的,赵佶更是号称文人皇帝,结果果然是“唐宗宋祖略逊风骚”(虽然赵佶不是宋祖吧)。

文学作品的评价短时间内会受到作者本人名声、事迹的影响,但长远来看文学本身是比个人身份地位这种东西要长久的多的。汪精卫虽然是汉奸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确实是好诗,西乡隆盛是个日本民族主义者还鼓励对外战争,但也不影响“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在中国流传。


user avatar   li-xin-35-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选到你面前的诗,相当多数叫好诗中的小诗,这个小不是说低级,而是浅显易明,多有教育。就是说你在文化水平尚不通达的时候,就能很快理解,这些诗不等于诗的顶峰,但是足以抬升你的眼力与境界。因此,这种诗会在历史上作为启蒙读物反复出现,不至于埋没,比如你看人人都会提及金缕衣,它兼具教化和文采两方面,所以就算是无名氏,也会出名,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这不意味着诗歌本身就是绝对的金字招牌,很多好诗也会因为作者、体裁、社会因素而显明或衰灭,这个毋庸置疑。比如我就很喜欢用《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这个做例子,我以前教别人诗的时候就用这个破妄,如果这个诗不是清人的诗,名气可能还要再上几个台阶。而李太白的诗里面我很喜欢古风五十九首,我觉得每首都好,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读不了几篇。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这个好吗?好得很呐,但是大多数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哪里有“黄河之水天上来”舒服畅快?哪有“云想衣裳花想容”艳魅?你假设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你翻李白的集子,估计也是一眼过去了。

这就注定了,出名的诗不能晦涩,一旦晦涩就会没名气,就算是李白这种天下数一数二的招牌也没用。

我以前和别人讲“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这个诗好在哪里?塞北云?关山雪?说实在的,那真的不算什么,你去随便找点现代诗人作品,全他妈是天地风云雪,刀剑江湖雨,没一句话小的,关山长河铁马孤城要一千他能写一万个。真正厉害的是庾信漂泊一生,年老怀乡,国破家灭,愧居仇雠,但是却把句子押在苏武别李陵,他讲自己是李陵,但是却放在苏武身上,虽不得已愧故国如李陵,但是环顾高山流云,却仍旧欲拟苏武,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用自己一生去投射苏李的那种家国撕裂,这个才是厉害的,这个才是现代那些动不动就摩天鲲鹏琉璃红尘的小屁孩学不会的东西。

但是你这样的诗歌你能教给学生们吗?不好教啊,你几乎简化不了,人一生的复杂你一连串四字词语交割不完的。你去看《哀江南赋》,他自己都交割不完,你个读者能明白个屁。

所以,诗歌本身不仅仅会被作者给淹没,还会被挑作者的读者淹没,被时代,被偏见各种各样的东西淹没掉。不要相信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鬼话,要记住,茅台也是有广告的。


user avatar   simona-75-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看法是:

《静夜思》无论是谁写的,都必将流传千古。

《沁园春·雪》有作者加成,但不是作者名气加成,而是实力加成。能写出这首词的,除了文学家之外,必须还有另外的标签。只是文学家,绝对写不出这么秒天秒地秒世界的句子,更别说普通人了。

下面具体说:

  1. 先说《静夜思》。

《静夜思》为啥能流传千古?举三个真实的例子。

第一,我会点外语,经常和外国人共事。有次遇到个比较喜欢学说中国话的外国朋友,中文初级到中级这个阶段,会说一点,不会写。外语中也有根据单词音律创作的经典短篇,由此谈到了汉字的音律,我给他介绍了中国的诗歌。第一首推荐给他的诗歌,必然是必须是《静夜思》。我一个字一个字给他解释的,第二天,这个朋友居然在本子上,歪歪扭扭的照着画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20个中国汉字,而之前,我没见过他动手写过中国字。他们的文化里,要表达一件事情特别难,一种表达方式翻译过来是,“这件事就跟中国话一样难。”可见,他们对于汉字的写法天生就有一种心理恐惧,他也从来没有想学汉字怎么书写的,一首《静夜思》,居然能让他写出来,还一直反复尝试读顺了。要知道,写中国字对于罗马文字语言的外国人来说,那就是画画。我看到他写的《静夜思》,第一次为中国传统文化感到无比的自豪。

第二,今天在群里看到个段子。如下:脑袋刚挨枕头,就从隔壁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疑似?啊?疑似什么?你说啊,到底疑似什么?我猛地跳跃起来,他家中招啦?一户确诊整栋隔离啊!额滴天啊!赶紧支起耳朵认真听着。女人继续气愤地喊到:疑似?尼玛疑似地上霜啊,笨蛋!!矮油我去。。。

第三,教小孩子诗词,前5首必须有《静夜思》,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小学教材上最早出现的几首诗词里必须有《静夜思》。

以上三个例子都说明了《静夜思》在大众层面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所以,《静夜思》为啥必须流传千古?

我文学造诣不够高,我也不想从文学角度强行解读它有多么美,我认为文字文学方面,比《静夜思》好的诗词多得去了。但为啥《静夜思》出名?第一,它简单,字面意思都能理解,音律易上口,容易流传。第二,它把一个常见的现实意象“月”融入了想象力因素,触发想象之美。第三,它提起了“思乡”这个文化命题,乡愁是几千年来人们心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

我写一段:夜半辗转难眠,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洒进来,洒满了我的床,一直流到地上,好像一层白霜,蔓延到每个角落。自我感觉画面也挺美?嗯,《静夜思》就把这个画面用10个字,带韵脚的两句话表达的清清楚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给了你想象的空间,触发了人类出于本能的想象力。下半句,借着“月光”这个现实意象,联系到“思乡”这个情感意象。多少离家在外的人,多少个夜晚,想家想到难以入睡,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句子激起了多少思绪,多少共鸣,一下把整首诗的格局提高到了人们情感共鸣的文化境界。

综上,不管《静夜思》这四句话是谁写的,这种画面感,这个想象力,这么现实,这般乡愁,如此好记,这样好读,这等上口,它不流传千古什么才能流传千古?给懵懂的外国人讲咱大中国文化,讲啥?《静夜思》啊,短小,精炼,好学,又好听,又有文化,又美,又能触发想家的感情,嗯,必须的。

不喜欢《静夜思》的,我觉得也就两类人,第一种是喜欢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字,看不起简洁直白表达的某些所谓文学爱好者;第二种懵懵懂懂,没有经历过社会,青春期叛逆思想严重的小孩子。

《静夜思》有没有作者加成?我觉得几乎没有,假设这首诗不是李白写的,绝对也可以很出名,而且我认为完全有其他人可以创作出这个水准的作品。比如说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单说文采上情景上已经超越《静夜思》了,但是在文化主题上,没有《静夜思》那么容易触动人心,而且最关键的是,通俗程度,韵律真的不如《静夜思》,不便于传播。哪怕是个“普通人”,也不是没有可能创作出来《静夜思》这几句,只要能通过某种渠道进入大众视野,必然可以传播。就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都不知道是谁写的,但就因为通俗易懂,有文化认同感,就都可以传播几千年下来。

《静夜思》同时满足了短小简单易传播,有诗词韵律美,有情景,还有文化深度4个要素,同时满足这4个要素的诗词,少之又少,必然可以成为一种语言和一国文化的代表作。这首诗早期的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最简单的思维想一下,流传下来的成千上万首诗,后人为啥不去雕琢其他的诗呢?真的是因为其他的诗无懈可击不需要改么?不可能都是的。无非就是《静夜思》的文化认同度就是在诗词中最高的几首之一。


2. 再说《沁园春·雪》。

这首词的上半阙写雪景,不可谓不美,不可谓不壮,确实是好文采,大家手笔,但光凭上半阙,也许可以出名,但出名到如今这种程度,我觉得不够。

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思想全在下半阙,下半阙是啥呀?读着都特别震撼。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个意识形态前人表达过,比如苏轼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这句开始才是超越文学领域的突破,我去,什么样的人物才敢这么大的口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铁木真全部不放在眼里,我如果不知道作者是谁,我读到这一定特别好奇这人是谁,做过些什么,凭啥如此自信,霸气外露千古。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带着时代最强音的那种自信,上一个带着时代最强音的自信,怕还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和“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

假设我不知道这首词谁写的,我读完后,第一感觉绝对不是要评判它好不好,更不会管它出名不出名,我第一反应是一定要知道这个作者是谁,有什么业绩,凭啥睥睨天下,藐视古代人杰,然后作为普通读者,在心里默默评判一下这个作者是不是吹牛比。

这首词,不存在是一个普通人写出来的可能,连文学家都写不出来。他的境界和格局已经超越了文学家的天花板。

一个文学家,也许能写出来上半阙,甚至完全有可能写的更好更壮更华美,但下半阙,不好意思,文学家摸不到。至于普通人,呵呵,喝多了说个我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铁木真都牛比,他们都死了,我还活着,这也没啥不对,但是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喝多了。

而真正的作者,最牛比的地方,就是用实力证明了,他不是吹牛比的。

所以,《沁园春·雪》真有作者加成,《沁园春·雪》的出名,算是95分的文采,98分的格局和100分的作者实力加成带来的综合效果。

====================================

以上是原回答。以下不喜欢《静夜思》的强烈建议不要看。

无意看到了一些其他回答和其他问题,方知道贵乎居然有这么多大神如此瞧不起《静夜思》,之前真不知道。真不敢想象这么一首可以作为汉语文化世界性推广宣传代表的一首诗,一首能引起全世界各个角落懂中文的人无限共鸣的一首诗,一首让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诗,在贵乎居然这么不值钱。

这些大神一出口《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好吧,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杜甫的《登高》还被封为古今七律第一呢,我看并没有多少人提,我觉得无非是《登高》这首诗的情绪和主题没经历过的人理解不了,觉得它没有《春江花月夜》那么华美。而且这些后人所封的名号有多权威呢?其实真没有,同样被封“七律第一”的还有崔颢的《黄鹤楼》。诗词这东西,喜欢不喜欢从欣赏者的角度,只有它能不能迎合你。

而《静夜思》真不需要文学界封什么名号,它确确实实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首汉语诗作(不清楚此处要不要加个之一,但我认为不用),光英文的翻译各种学术文章上见有10种版本以上,其他语种的翻译,官方资料不详,但我知道的有6种语言版本,国内的外语类学校,高级翻译从诗词开始练手的,基本都是《静夜思》开始。其实这东西翻译到别的语言就没有汉语本身的美感了,然而大家还是喜欢,就因为《静夜思》的文化认同感就是强。在中国范围内,《静夜思》也应该是大众普及度最高的那么几首之一,上到90岁老人,下到4岁小孩儿,都会背。

还有人说它是给小孩子看的,我估摸着这些大神都没经历过小孩子阶段,都是直接从坠地秒变大神的。给小孩子看的是羞耻?错!正好相反,那个阶段是人一生中接触文化最初的阶段,能在给这个阶段的小孩子看,本身这首诗作就要非常硬核,必须音律上口,文字好记,思想内涵深刻,能满足这种要求的诗,真心不多。比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几首诗,和《静夜思》一样,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千古不变的道理,全部有深远的文化共鸣。它们都是汉语创造的伟大作品,是汉语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

还有大神说,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才是神作,《静夜思》是傍了李白名气才有人看。艾玛,希望您能离开学校离开您的文学界,到文化水平不那么高的广大群众间走一走。《春江花月夜》《梦游天姥吟留别》能背上来4句以上的市井之人有几个,《蜀道难》除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外还能说上来其他句子的有几个,《将进酒》除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之外还能说上来其他句子的有几个。

当然,我丝毫没有看低《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春江花月夜》的意思,这些都是千古神作,我更没说《静夜思》比这些好,毫无疑问,从文学角度真不如这些好。贵乎大神们,您可以鄙视广大文化水平跟您相距甚远的大众,您可以随意嘲笑别人没有文化,但真心建议您不要鄙视《静夜思》,很多人心中《静夜思》是诗词的初心之作。

甚至有大神指点江山说,《静夜思》水平的诗作有几百万首,那么请问您,为啥几百万首中有如此广泛传播度,如此影响力的就出来这么个《静夜思》呢?莫非唐朝以来,传承推广《静夜思》的千百亿人都没您有文化?还有说《静夜思》不是李白写的都没人看的,那么李白传世作品到现在1000多首,嗯,《静夜思》似乎一直没有掉出李白代表作的名单。

贵乎大神们建议我们多读诗词,广开视角,捧一个给小孩子看的《静夜思》是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我只想说,不解初心意,何言学海深?待得翱翔时,贵不失本心。

============================

2.19更新。下面说几句《沁园春·雪》

有人非要从文字高度评价这首词。就文采上,我个人认为上半阙95分,下半阙70分。

有人认为下半阙,文字方面比较平淡,接近白话,甚至有凑字的嫌疑,我觉得虽然文字方面造诣一般,但文学角度看仍然有不少亮点,绝对不是某些贵乎大神眼中的那么不堪。“江山如此多娇”,这句改写苏轼《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点出整首诗的精神内核和论述重点“英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句使用了交叉意,泛指古代帝王缺少文人骚客情怀和儒将之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白话了一点,意义上和上一句雷同,但气势上明显增强。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论,点题,再次呼应苏轼的《赤壁怀古》中的“风流人物”。57个字,用填词的手法写了一篇小论文,引用经典,呼应经典,例数古代人物,用了交叉意和气势增强两种手法来避免重复,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自己的阔达,文武双全和极度自信,最终引出结论,同时抒发睥睨天下的情怀和时代自信。就不看意思,光文学角度没点底子的人也写不出来。

但我始终认为,过于追求解读文字不是一首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首词为什么不那么厉害的人写不出来,我上面答案里也说了。作者说他比古代帝王更有文采,更有胸怀,更有格局,一般人看问题的角度不是这样的,换一个视角理解,作者并不是要说他的功绩一定胜过古代最出色的帝王系列,但是他拿这些帝王去比较,就表明自己是他们这一档的人,很自信可以跻身其中,而且可以比他们更有个人魅力。这是个有一定格局,资源,地位的人才有的独特视角。

看看古代帝王或领袖的诗,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黄巢“我花开后百花杀”,文采都不能说太高,但这都不是一般人看问题的角度,《沁园春·雪》单说文采跟上面几篇比,也是第一流。相比帝王,武将的诗,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明显角度就不一样。有点武将气质的文人的诗,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毫无疑问文字意象运用的更好了,扩大了意象,但人与意象之间的真实距离越来越远。这是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差异造成的,所以问如果普通人写出来啥,请您先评估一下这个普通人的格局到了哪个阶层。

文学不是单独来谈的,文学高度也不单指某些人口中的“文字艺术”,文学结合背景,结合时代,结合主题才更适合谈论它的高度,《沁园春·雪》的文字方面在帝王诗中,属于最好的一档;跟其他主题的词比,格局方面高N档。虽然不至于吹的天花乱坠,但客观评价,综合来看,在文学界必须是留名的一首词,文学高度绝对不低。

非要纠结《沁园春·雪》有多大的作者加成,我推荐去读一下作者的另外一篇作品《沁园春·长沙》,同一个人,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写的作品,视角,格局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一个是有志青年视角,另一个是帝王视角。《沁园春·长沙》单说文采上,要比《沁园春·雪》好一点。上阙写景跟两篇不相上下,下阙就是站的角度不一样写的东西不一样的差别。《长沙》相对《雪》,作者名气加成明显要小。不过,虽然《沁园春·长沙》更励志一点,但综合来看,个人还是更喜欢《沁园春·雪》,因为《长沙》那个笔力,格局,视角也许有人能达到,但是《雪》这篇视角和格局真心非常罕见。

==========================

评论区有很多知友给我指正了“床前明月光”中“床”的意思,抱歉,我学识浅薄之前真没研究这点。

还有知友,指出我上面的“阕”字写错了,写成了“阙”,抱歉。谢谢指正的朋友们。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佚名,是个著名大诗人


user avatar   xin-20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觉得静夜思不好,你也可以写一个。相信你也有睡梦中惊醒的时候。

你觉得沁园春雪,写得不好,自己也可以写写雪景。我就不相信你没看过雪。。


user avatar   guang-guang-6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天,300赞了,我目前为止最高赞的答案!谢谢大家~~


先说答案:大概率能

后说原因:

题主既然问这个问题,那么完全可以反向思考一下,有没有一些诗,流传千古了,但大家根本不知道作者是谁?

举个例子: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非全诗)

是不是流传千古了?是。

作者是谁?佚名,也就是没人知道是谁写的。

还有么?有。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有没有流传千古?有。

作者是谁?佚名。

所以,即便是普通人写的诗,也是有可能流传下来的。

另外,不知道题主小时候有没有学过《小儿垂钓》这首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青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是胡令能,史载: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也就是年轻的时候以补锅局碗为生。想来肯定算是普通人了吧,他有四首诗传世。

所以,到底是诗以人传还是人以诗传呢?

两种情况都有吧。

但,题主举得这两首,肯定不在诗以人传的行列里,这是真正的好诗。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

普通人写不出《静夜思》和《沁园春·雪》。

先说一个可以考证的:

当年毛主席写《沁园春·雪》的时候,

物流大师恼羞成怒,找了民国一群文人跟毛主席对诗,

结果所有人加起来,都觉得自己写不出那味道。

民国的文人应该是果粉唯一的遮羞布了吧,

虽然这帮人除了玩笔杆子就一无是处,

但问题是,这帮人已经是那个时代玩笔杆子玩的比较六的一波人了,

连他们都写不出《沁园春·雪》那味,一个普通人哪里来的勇气说自己能写?

《静夜思》虽然不能考证,但问题在于,李白这个人,就算是拍马屁的诗,

都能写的文采斐然,流传千古。这就叫本事。

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文系的故事:

在中文系中,最难的作业不是什么文学评论、作品赏析,

以及许多人就看了头大的政府公文。

而是让你去写唐诗,填宋词

因为你将直接与历史上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等等一众大牛正面对线,

我们这些人写完之后,直接自闭了一个星期,

跟这些文人相比,我们写的那叫什么几把玩意···




        

相关话题

  如果《赠汪伦》不是李白写的,而是一个不知名的书生写的,还能这么出名吗? 
  是不是只有盛唐的气象才能催生李白这样的诗仙? 
  古人迁谪流放怎么感觉像走亲访友,像旅游? 
  如果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四人来到知乎,他们隐名写文章,需要几天篡位知乎大V前四名? 
  李白与杜甫的诗谁更胜一筹? 
  我有个朋友说他写诗比肩李白杜甫,以下是他的几首诗作,真的这么厉害吗? 
  李白为什么没写过诗给杜甫? 
  李白和谢灵运是什么关系? 
  李白,莫扎特这样的人在人类历史中的影响力排名能否进入前一百万? 
  古人迁谪流放怎么感觉像走亲访友,像旅游? 

前一个讨论
孩子编造作文「十一长假去奶奶家」,但我们根本没去奶奶家,该不该让他重写?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最近抖音上好多人认为一米六以下的女生是健达奇趣蛋?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