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女教授,祖籍上海,长在北京,虽年届退休,仍芳华依旧,出席聚会的时候,到了室内,脱下大衣,换上披肩,露出带有精致盘扣的上衣和珍珠项链,耳环不动声色地摇晃着。
她带给我的印象便是上海滩的矜持优雅,和老北京的平稳厚实;但也偶然有些意外得知的细节,让我懵懵间窥见一个老去的文艺女青年的影子。
譬如我看见她年轻时的照片,蝎子双辫,浓眉大眼,星眸贝齿;也读过她在学生死缠烂打下答应写的一篇斯里兰卡游记,文字中正平和,颇显功底。
吃饭的时候,我聊道:“老师文笔这么好,应该多写文章才对,至少可以在朋友圈发点随笔呢。”她摇了摇头,说起她常看我文章,言语之间隔了时代的沟壑,带出几丝喟叹:“我真是难以想象,你们这一代人,如何能做到,这样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转一篇文章,就足以表达我的情感了。”
我加她微信三年,只在她朋友圈里见过转发的文章、下雪的照片、开会的合影,却没有一条状态,承载过任何的个人感情。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私人感情,只是时代烙印封印了这种表达的诉求。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他们这一代人对内心情感的封锁,就像他们无法理解我们在情感表达上的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