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什么“事实”,而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看得出来,题主以及一些回答者完全不懂科研流程,这才闹出种种笑话。
事实上,一种药物是否有效,需要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验;实验做到了哪个阶段可以说什么话、可以做出什么承诺,学术界是有约定俗成的规范的。
第一个阶段是体外实验阶段——就算不考虑“实验动物也是条命”,那些小白鼠啥的也贵的很。如果这个阶段都过不了,那还是别糟践小白鼠了。
体外实验阶段的任务是什么呢?是确认这种药物在体外环境的最低起效浓度,确认它的有效性。
比如说吧,我们都知道,糖这种营养物质可以拿来培养细菌;但你弄点高浓度糖浆,它的杀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强——所以著名的新疆切糕才会用糖来保鲜各种果实。
所以,只要浓度高,连糖都可以杀菌。但这是无意义的,因为你不可能以“用糖把人脱水成干尸”的方式治疗腹泻,对吧。
类似的,弄点凉白开,把病毒泡里面泡个两三天,一样死个七七八八。但这仍然是无意义的。
因此,体外实验需要确定两点:
1、这种物质确实可以杀灭目标病毒(没错!玻璃‘浓度’再大也没有杀灭作用)
2、这种物质杀灭目标病毒效果显著(不需要达到被治疗者的致死级浓度,不需要漫长的时间——别搞的都不知道病毒究竟是被杀灭的还是‘饿死’的)
通过这个阶段的、效果良好的反病毒“药物”包括……可乐……
那么,如果有人宣传说“喝可乐可以抑制病毒”,你觉得这人靠谱吗?
体外实验阶段通过之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动物实验阶段。
这个阶段要证明什么呢?
证明这种药物能够在不对动物造成严重伤害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对付动物体内感染的病毒。
我们的“可口良药”可乐,就栽在了这个阶段。
目前来看,双黄连似乎也没能冲破这道关卡——事实上,如果真的如网上流传的实验数据那样,双黄连口服液需要喝1.5升才能在人体内达到体外实验的半数灭杀浓度的话,它压根就不应该拿来浪费小白鼠小兔子的生命。
动物实验通过后,这才能进入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临床实验。
一期临床实验要研究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人体耐受性,研究药物动力学性质,鉴定人体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搞明白药物副反应和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
一期临床实验一般在健康人身上进行(除了抗肿瘤/抗艾滋之类药物外),需要几十名受试者。
二期临床实验要和安慰剂以及其他已上市药物比较疗效,确定三期临床实验的给药量和给药方案,获得更多药物安全性方面的资料。
二期临床实验需要几十上百受试者。
三期临床实验需要评估药物的益处和安全性,为正式上市做准备。
三期临床实验一般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受试者。
四期临床实验是上市后的临床研究,一般需要两千以上病例,以便进一步考察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我们来对比一下瑞德西韦(remdesivir)。
这种药物本来是打算用于埃博拉的治疗的,但在临床上效果不佳,因此没能上市。
这种药物对冠状病毒的体外实验效果非常好,有效半数抑制率到了纳摩尔/nM级别,非常少就能起效。
相同的母体药物GS-441524在治疗猫冠状病毒上已经是一种特效药。
这种药物当年在抗埃博拉时已经做过一期二期临床实验,因此可以直接上三期临床实验。
这种药物,在美国一例病人身上,仅一天,就完全逆转了肺炎症状!
这种药物已经于今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开始三期临床实验,入组患者270人。
瑞德西韦(remdesivir)将火速在中国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离上市和应用还有多久?
那么,这种药物,学界是如何宣传的呢?
没错,一线希望。
因为已经有太多太多一期二期表现良好、三期翻车的案例了。
这药物表现再好,也只有一个有效案例。
因此,只能说是“一线”希望。
多说一点,都是错误。
对比一下:
知识分子:半夜药叫: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当事院士试图澄清
一个证据可靠度比可乐好不了多少的药物敢激起如此热度,原来怪别人“妖魔化”、“情绪化”?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