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冲突背后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事实分歧』而非『观念分歧』。这个非常简单,也不需要争,就直接把事实摆过来给对方看就可以——注意,我这里说的事实是狭义的,也就是那种不需要任何先验性的知识都可以明白的事实。比如『电饭煲做饭做不熟』,这个时候如果你用电饭煲做一锅熟饭,对方就自然说服了;而『电饭煲做的饭没有营养』这个观点是相当困难被说服的——因为事实上你无法在不引入先验知识的前提下,让对方承认电饭煲做的饭也可以有营养——这里双方对于『营养』的定义就根本是不一样的;而『营养』具体怎么定义,是观念之争。
很多争论表面上是科学事实之争,其实依然是观念之争,比如『上火』、『发物』等等,因为大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而科学上的定义又不足以强大到让对方『如果不听就会受到明显的负反馈』——就像有些无谓的忌口和习俗,遵守了好像也没什么坏处,不遵守也没什么明显的好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观念之争。至于为人处世和家庭关系上,人们的观念往往都是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契合,因为彼此所处的环境不同,更是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从而进入争论模式。
离开了事实证明,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基本上是没有办法说服的。所以据理力争=冲突加剧。
平常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和同事和对手达成协议,是因为存在一个「互相开条件」的妥协的过程。大家在讨价还价中互相碰撞,直到能达成一个互相都可以接受的均衡状态。这种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效用是可以通过彼此给对方开的不同的条件来互相转移的。这种情况下的「说服」其实只是一种彼此互利的「妥协」,而这种妥协行为让离散的决策变得「平滑」了起来——也就是说,失败的一方从胜利的一方那儿得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补偿,所以也不会太失望。
但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因为亲情的关系,反而少了这种讨价还价式的沟通方式。总不能说「我给你打3000块钱,你虽然感冒了,但是吃点牛羊肉也没事,不会加重病情的」。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争论中,很多时候无法用金钱或者其他的东西作为筹码来传递效用,平滑彼此的感受,而人们的决策又是离散的——比如忌口只有『遵守』和『不遵守』两种,无论是父母听了子女的,还是子女听了父母的,双方必然至少有一方是不爽的。
于是这个决策就变成了是让自己不爽(不争),对方不爽(争了,对方听了自己的)还是让双方都不爽(据「理」力争,谁也没有说服谁)。
所以这个时候的关键变量,就是彼此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假定子女的效用函数是U,父母的效用函数是u,子女对父母的在乎程度(共情)是 ,父母对子女的在乎程度是 。而决策变量只有妥协和不妥协,我们定义不妥协为1,妥协为0,同时我们假设对于所有的效用函数 ,都有 也就是说,对方妥协,自己坚持效用最大;其次是大家都妥协,再次是自己妥协,对方不妥协,最后是双方互不相让。
我们先看子女的选择:如果父母选择不妥协,而子女选择自己包容,那么相当于主动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低效用 ;而如果选择了据理力争,那么又分两种情况:
父母的选择也类似,所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博弈矩阵:
什么时候子女「妥协」是最优策略呢?
显然是 和 同时满足的时候。根据定义,第二个式子显然成立。所以问题就在于 和 的相对大小,当前者小于后者的时候,子女妥协。
显然,越在乎父母的感受,也就是 越大,子女越容易妥协;而子女的正义感和使命感越强,也就是逼着父母就范之后的成就感越高,越不容易妥协;而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差 越大,子女也越容易妥协。
所以,当子女对父母的共情能力比较高,没有太多的对于胜负的执念,父母情绪管理能力差的时候,妥协是占优策略。
什么时候不妥协是最优的呢?单纯从子女来看,不存在「不妥协」的占优策略。但是如果当父母的占优策略是「妥协」的时候,子女依然可能存在「不妥协」作为均衡策略的情况。
当父母非常在乎子女的感受,父母没有太多的固执,父母情绪管理能力很强的时候,父母妥协是占优策略。
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一定会选择妥协。而给定父母选择了妥协,当子女的共情能力一般并且比较固执的,子女的均衡策略就是不妥协。
在这个博弈中,如果双方的情商——情绪调节能力是公开信息的话,其实是谁的情绪调节能力更强,谁更能和对方共情,谁就可能更吃亏一些,因为均衡的时候,是情绪调节能力高、共情能力强的选择妥协,而另外一方会选择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