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蒋经国临终到底是下的多大一盘棋? 第1页

  

user avatar   leiluozh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蒋总统的布局

蒋经国虽然任命李登辉副统帅为副总统,但就是挂名而已,蒋觉得他死后没有人能拦住孙运璇这个市场经济的推手,而且觉得他的身体还可以把任期撑完,就没有把孙接班写入国民党党纲。

孙运璇担任行政院长,掌管行政日常事务。与中大毕业的李国鼎,并称台湾经济发展的两大推手。后者主管科技等第三产业,前者则是全面主管台湾经济。仅从经济发展而言,孙是不错的候选人。孙、李,加上湖南骡子宋楚瑜,是常常被台湾民众怀念的三个技术官僚。孙运璇长期担任行政院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被称为永远的行政院长,我记得他逝世的时候,包括陈水扁在内的民进党人都颇有致意。

蒋总统深知吕端大事不糊涂的道理,命令蒋介石的侍卫长郝伯村(当今世上最有资格品读凯申公日记的人),长期担任掌控军权的总参谋长一职,甚至超过了法律所规定的任期。目的就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派郝伯伯出来收拾局面。

蒋总统在面对党国一体的情况下,也紧抓党权。派自己的心腹李焕担任国民党秘书长,紧紧的抓住党权不放松。

蒋总统自己抓住情报系统和大事决定权,郝管军队、李焕管党、孙负责行政。

当时的立法院同样是橡皮图章,不具制衡力。

副总统是备位元首,不具任何实际权力。党政军都有人管着,跟李副有毛关系?

李副的前任,谢东闵也都是本省人,也都是花瓶。

蒋总统没有给李副任何东西(除了副总统名号外)。

老蒋辞世后,副总统严家淦继位,但没有实权,

行政院长蒋经国负责一切事宜,然后严家淦不参选下届总统,

蒋经国继任。

小蒋的算盘是,他逝世后,副总统李登辉继任,但没有实权,也不可能传位于儿子和本派系。

行政院长孙运璇负责一切事宜,然后李登辉不参选下届总统。

孙运璇继任。

蒋总统会面完李焕后,第二天准备参加国民党中常会。

然后国民党收到了蒋总统驾鹤西去的消息。

事情太突然,除了黑白无常都没有料到。

在准备接班人上,多佐罗夫远超伊利扎罗夫。

当然,多佐罗夫能够选择的人, 也比伊利扎罗夫更多。

(二)李副统帅本身

李登辉副统帅并没有准备要在5月7日的中午一点钟起义。他儿子早亡,留了女儿李坤仪(富家千金,不知道嫁了么)。儿子不能在全台湾选妃,儿子的女儿也不能继承王位。所以小蒋不担心李把中华民国变成李朝。

李副统帅板凳只坐一半,深知伴君如伴虎,没事就到处高喊打到台独主义,发文宣示效忠中华民国和蒋经国总统的领导。李副总统和蒋总统的生长轨迹一致,都是从共产党或外围组织成长而来。当有人报告蒋总统,李登辉当过共匪,蒋总统嘴角一笑:多大点事,我当年也是共产党,如今不是反共那么坚决吗?

李登辉出身于常春藤之一的康奈尔大学,作为农业专家而被引入国民党。正好赶上国民党干部年轻化改革(催台青),获得大把机会,为台湾的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蒋经国意识到,国民党不能再自绝于人民之外,台湾人民真是太好了,让他们这帮外省大佬统治了那么多年。所以蒋经国开始进行本土化改革(开端不是李),逐步开放地方选举和增额国大代表、立委选举,在行政机构也释放出更多职位给台湾本省人,国民党内也迎来新一波本土化、年轻化改革,号之催台青(催生台湾青年)。催台青的第一代就是李登辉、林洋港,第二代就有王金平。

李登辉赶上了国民党改革的春风,依靠技术官僚、善于表现的优势,高歌猛进,先后担任台湾省长、台北市长等要职。后来蒋经国要考虑本省人在最高权力核心中(总统、副总统、行政院长)必须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代表性,本省人李登辉就出现了。

总统当然自己干,行政院长掌管大权给亲信和接班人孙运璇,那么剩下个花瓶,就给李登辉吧。

小蒋把自己当老蒋,把李当严家淦,把孙当成就任前的自己。

可惜,历史不重演,重演不好看。

(三) 蒋总统的失算

江南一案,使得皇太子蒋孝武断送登基之路。

孙运璇在成为正式太子前突然中风,从此不起,丧失登基机会。

郝伯村是军人,一介武夫不能成为受托之君;李焕缺行政历练,在用人、处事时老是出包,忠诚有余,而谋略不足。小蒋并不想把总统大位直接给本省人,不论是听话的李登辉,还是有点叛逆的林洋港。

他正在思考当中,身体却每况愈下,国大会议之时,已快动弹不得。听闻民进党成立,已生顺势而为之意,而不横加阻拦,而后放开戒严。

他虽然知道时日无多,但未想到死神来得如此之快,并未料理好后事,制定好候选人。

李登辉继位,并非小蒋的心意,而是政治斗争和妥协的结果。这顶帽子不应该戴在小蒋的头上,但是如果说他没有及时制定好候选人,准备好权力制约机制,是ok的。

若以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倘若当时副总统候选人是林洋港,他会更比李登辉忠实的执行小蒋的遗志。

但是,历史不容假设,而且,林郝李焕之流上台,是否能摆平国民党各派系,以及玩弄权力、对抗民进党,恐怕很存疑。

即使是林郝李焕成为总统候选人,会不会不敌李登辉?会不会出现半个世纪前,廖胡汪作为第一批次候选人却输给蒋介石,不好说。


(四) 李登辉评价之浅见

前三部分其实已经把对李登辉上台前后和蒋经国的关系大概明晰清楚了。对于题主对李的评价,在下想要探讨下。

1)李登辉是汉奸?

李说自己在二十多岁前是日本人。他说钓鱼岛属于日本、说日本是台湾的母国。江湖传言,他阻止郝伯村任行政院长时候的旨在实际控制钓鱼岛的汉疆计划。

他在二十多岁前是日本人,是事实,毕竟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哥哥葬在神社,让他对日本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如果他以一个八九十岁的非政治老人的身份来讲,想必大家都报以理解,哪怕是不赞同这意见。

但是,他毕竟是台湾和国民党曾经的最高领导人,在施政上对日友好,泛蓝选民想批评但不知道怎么具体批评。李讲出日本是台湾母国,已经是有人会反弹了,再讲钓鱼岛属于日本,就属于罔顾事实了。至少在民进党的立场上,钓鱼岛也是属于宜兰县头城镇的。

说李登辉的祖国认同是日本,我想是木有问题的。在领土问题上,似乎也是以日本为优先的。

不容否认的是,是李登辉和扬州长者 开启了两岸交流的进程。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没有他的推动也不可能在那是达成。当然,他抛出两国论在大陆看来似乎是违背当年承诺,但在台湾内部看来不过如此而已。台湾的现行宪法,离着民意太远了。

台湾的本土化是必然的过程,但李登辉加速了这一进程,并把它带向了台独面向,而非是一中法统,恐怕是症结所在吧。但他在领土议题上不利于台湾,比如认为钓鱼岛属于日本,那自然是他的问题。

2)李登辉裂解国民党?

我想做个对比,也是一个姓李的。

新加坡的李光耀、兔朝的太宗、台湾的李登辉,想必是那个时代的奠基者。虽然台湾应该由小蒋还是由李登辉来代表有争议,但是无可争议的是,现在的台湾还活在李登辉时期制定的各项政策中,而小蒋的政策,大概留在经济领域比较多(产业政策、福利政策等)。

当然,相比前两位的成功,李登辉的水平是差太远了。前两个所在地区或国家高歌猛进,而台湾沉潜不前。李光耀、太宗二人推进所在经济政治体,而李登辉的奠基却让台湾成长乏力。高下自明。

太宗事不提。

李光耀面对反对党的步步紧逼,把选举制度从单选区变成复选区,使得本党以五六成的票数掌握近九成议员;加强言论管控,严防反对本党的声音;利用司法、行政等诸手段,打压竞争对手。还振振有词的说:执政党没有帮助反对党的理由。

李登辉面对反对党的步步紧逼,打压党内反对声音,而选择和反对党合作。李觉得郝伯村的副署权影响自己的权力就在修宪的时候取消掉行政院长的副署权;他觉得行政院长提名权放在立法院影响他的提名,觉得宋楚瑜在台湾省长任上发生叶尔辛效应而和民进党合作“冻省”。

李光耀干事情是为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考量,视反对党为寇仇。

李登辉干事情是为了自己的考量,视中国国民党为竞争工具。

李光耀是为了尽可能延长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寿命,李登辉可不管那么多,自己怎么舒畅怎么来。说他是理念主义者,以分裂国民党为考量,我觉得是抬举了。

所以当他自己的想法和国民党符合的时候,看起来似乎是那么回事;如果他的想法和国民党利益不同,一意孤行的李登辉就在削弱国民党了。

李在客观上是造成国民党分裂的原因之一,但是认为他造成国民党自掘坟墓。那就太夸大他作用了。

国民党第一次分裂,在大陆留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第二次分裂,是因为外省人不满蒋经国政策分裂出中国民众党;

第三次分裂,是新国民党联机不满李登辉政策分裂出新党;

第四次分裂,是宋楚瑜出走带走亲宋人士;

第五次分裂,是连战开除李登辉造成本土派出走成立台湾团结联盟。

(顺带一提,嘉义林派出走的理由也是,李登辉以后的国民党变了,不再本土了,然后投向民进党怀抱。至此,国民党在嘉义算是土崩瓦解了。)

如果小分裂也算的话,第六次分裂应该可以从农民党成立到军公教联盟。

第一、二、六次和李登辉没有关系。

三、四、五确实有关系,他有不可逃脱的责任。

第五次是因为李登辉去参加别人的餐会,然后就被开除了(竟然不是失掉政权,哎)。

----------------------------------------分割线,乱扯一点------------------------------------------------------------------

顺便多提一句:李登辉对国民党分裂有责任,马英九对国民党无法整合亲民党和新党也有责任。

如果看官还记得的话,08年马英九当选之夜,吴伯公宣布国民党和亲民党不日将整合为一党。后来有消息说,新党也愿意回流。

但是,此后消息就没下文了。

只看到宋楚瑜当了国策顾问,而不是行政院长。

15年,亲民党副秘书长刘文雄曾经提过,说当年本来已经谈妥了,并且准备在马英九当选之夜宣布三党归一,并且由亲民党、新党两党党主席任副主席。

后来因为马英九不同意而作罢。马的想法是,如果宋楚瑜当主席,他想回任党主席,甚至四年后寻求连任就不容易了。同理适用于他在2004年防止连宋当选的各种卑劣做法。

如果当年整合成功,似乎今年的国民党就可以成为08年的民进党,至少泛蓝不分裂。或许宋会在2016,“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不一定。

-----------------------------------------------回到本文---------------------------------------------------------------------------

如今的迹象看起来,李登辉似乎有受到两党制思想影响。

田中的传人小泽,在退出自民党后,似乎一直在寻求制衡自民党的力量,先后在自由党、民主党、国民生活第一党混,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日本政坛上成立一支足以制衡自民党的力量,不让他一党独大。可惜,没做到。

李登辉当年用国民党的力量而没有打压民进党,甚至有人说他用国民党奶水养大了民进党。让国民党外有了一支十分挑战的力量。当然,两党制形成有其社会与政治根源,李登辉只是极小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民党如今面临着建党以来最大的最大危机,地方执政只占全台湾县市的三分之一,总统输掉,甚至立委都可能在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徘徊。李登辉出来讲了一句,一党独大不好,不要让国民党倒掉。

与其说他受国民党栽培,对国民党有感情,不如理解为他不想看到一党独大。不管是权力集中导致自由受损还是独断专行。

3)民进党是台独党?

时代力量有台独的色彩,他成功整合了自由台湾党、台独行动党,而且成功边缘化比民进党台独意识更深的台联,时代力量应该算台独党。时代力量的黄国昌、freddy,色谱太明显了。

蔡丁贵、陈师孟等人领衔的台独政党,以及早些年泡沫化的建国党,都系出于民进党。换言之,相当部分的基本教义派分子都已经从民进党出走,理由就是民进党太靠近中间派系。同理适用于新党出走国民党,也是不满国民党路线。

民进党和台独的关系,写一本书都够了。早些年的历史我就不赘述了,民主优于台湾的美丽岛派系消失,而台湾优于民主的新潮流依然是民进党最大派系。主张统一的,要么式微、要么退党、要么西去,剩下的就是维持现状和台独势力了。

民进党的中华民国前途决议文只是基本教义派和游锡堃派系的共识而已,最大公约数仍然是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核心是,台湾是“独立”国家,依宪法为中华民国而已。

说民进党台独党纲,木有问题。现在的主张应该是独台,而非台独。在小英宣布尊重一中宪法后,其实和一中各表差距已经不大了。而且,这次选举的核心不是两岸政策,而是分配和经济发展。

民进党之所以如此,也是投选民所好。毕竟,打着台独旗号的彭明敏、林义雄都输的有点惨,反而是靠近中间路线的陈水扁拿了近半。2012年,蔡英文也是因为输在了两岸政策。但是,如今,美国认可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工商业对台湾选民影响严重萎缩,大陆似乎未见动员台商回台投票。

认为民进党是台独党,有点不精确。

当然,不否认赖清德之流台独分子。


至于题主所言,李登辉分裂国民党造成国民党丢掉政权给民进党,放在2000年有部分道理, 放在2016年完全没道理。国民党的大佬协商、地方均势、技术官僚治国、青年培养体制、文宣攻势与组织战,几乎被马英九毁得差不多了,加之马英九执政太差,卡王参选,这个责任,马英九来负。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部分台湾人对《湄公河行动》的嘲讽?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是在什么时候丧失翻盘的最后机会? 
  如何评价蔡英文赢得 2016 台湾大选,民进党赢得立法院选举? 
  大陆警方可以拘捕违反中国法律的外籍人员吗? 
  如何看待奥迪发布会上的中国地图上没有台湾岛、藏南地区、南海诸岛、阿克塞钦地区? 
  如何看待知乎上的台湾绿营人士? 
  若你是1949年的民国知识分子,会选择去台湾还是留在大陆? 
  如何评价韩寒访问台湾后写的《太平洋的风》这篇文章及其主要观点? 
  台湾人如何看待台积电数据上交美国? 
  台湾和香港的 GDP 同比于大陆 GDP 的百分比最高是多少?分别是哪一年? 

前一个讨论
大陆八十年代严打时候治安乱到什么程度,原因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现在市场上关于塑料制品分级系统的监管真的做到了严格有效吗?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