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作为一个失败者结束人生,想自己作个了结。
说的很明白了,回来向韩国人美国人复仇来了。
老爷子自己在技术上估计帮助不大,主要是人才储备——他作为社长知道该挖谁,并且有足够大的牌面能把人挖过来
DRAM这种传统半导体行业,已经是纯粹意义上的重资产、高门槛、低利润、周期长的领域了,如果不是紫光这个级别的制造商入场,其他玩家是压根追不上的。
最近三五年,大的欧美制造商基本都在并购(NXP并购Freescale、博通尝试并购高通、高通尝试并购NXP、Intel并购Altera)、画大饼(“几百亿”的IoT市场、“几百亿”的AIoT市场、“几百亿”的5G市场、“几百亿”的自动驾驶市场、“几百亿”的神经网络芯片市场),然而事实证明,所有的泡沫最终都没有挽救那些传统厂商。可以这么说,整个全球半导体行业上下产业链上,全都是中国人的身影,剩下的要么在等着被加州、德州、欧洲大资本并购,要么就等着中国入场拯救,要么等着苟延残喘,只要肯掏钱,你将会看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场面。
只要有野心,2020年就是中国半导体翻身仗的一年,齐心协力能打造出几个“三星”一样的全栈半导体巨头,以及若干个小领域里的半导体领跑者。
坂本幸雄在进入尔必达之前一直都过的顺风顺水,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和日本DRAM的命运绑在一起。也许他以推销员身份进入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那天,也没想过自己会从推销员作到德仪日本副总,然后最后会把日本DRAM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也注定他是一个经营性人才,而不是技术性人才。
日本当年半导体行业爆发,连钢铁企业都过来插一脚,而且效益还不错,于是新日铁,就是技术帮助宝钢那个新日铁,造钢铁的新日铁,他们也进军了半导体产业,而且效益还不错。
神户制钢,对就是那个爆出制假丑闻的神户制钢,也进入半导体产业。
从1985年开始日本半导体开始被美国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步步带入陷阱。但是这时候日本半导体还在狂欢期。
坂本幸雄出生于1947年,1970年毕业于日本体育大学,对这哥们体育大学毕业。然后进入德仪日本分公司,那个时候的世界,是半导体腾飞的时代,是头猪也能飞。
坂本幸雄一路干到德仪副总裁,他身上有明显的美式管理风格,又是日本人,所以在日本半导体界非常有名,他是一个推进力极强的人。
日本整个半导体行业在美国政策打压下,还有韩国半导体产业冲击下,开始过的不太好了。于是他们看上了带着美系风格的坂本幸雄,1997年坂本幸雄进入神户制钢半导体,开始自己美式风格日式管理。
1998年DRAM进入低迷,新日铁半导体亏损80亿日元。
这时候台湾还是台积电和台联电代工双雄争霸的时候,台联电手握重金,四处收购。这时候台联电在制程上还没显露出来落后。
台联电看上了新日铁的八英寸生产线,趁你病要你命。当时台联电董事长宣智明,考察完新日铁半导体后决定收购新日铁半导体。
但是苦于日本企业文化的保守,他看到了神户制钢半导体的坂本幸雄。以夷制夷,宣明智经过一番谈判,仅用四亿新台币,就买下新日铁,然后去挖坂本幸雄。
1999年坂本幸雄用强势手段推进,把新日铁半导体和神户制钢半导体合并到一起,名叫联日半导体UMC Japan,并且专门针对代工产业这个方兴未艾的产业。2000当年既实现120亿日元盈利。
同年日子不好过的NEC、日立合并成立尔必达,尔必达一开始就陷入了NEC和日立的技术路线之争,后来2003年又合并进来了三菱半导体。尔必达玩起三国杀,内部斗的不可开交。
于此同时的联日半导体日子过的还行,手里面握着8英寸生产线。
当时的宣明智因为挖来坂本幸雄开心不已,此时的联日半导体专注代工,盈利不断持续。
这时候的尔必达没有实现1+1大于二,反而业务不断萎缩。
日立帮擅长新技术开发,NEC帮擅长高质量量产,后来插一脚的三菱擅长低成本生产。
三种不同理念在打架,这时候联日半导体的合并与盈利刺激的尔必达后面的大佬们。
坂本幸雄怎么能给台湾人打工,这时候坂本幸雄的合并神户与新日铁的经历,以及联日半导体优秀的盈利记录,美资半导体的履历都是上上之选,尔必达挖人决心一旦显现出来,就出手了,坂本幸雄无法抵挡执掌日本最大DRAM企业的诱惑,他于2002年跳槽到尔必达。
尔必达和联日不同,联日台联电占50%股份,宣明智全力支持坂本幸雄,坂本幸雄得以铁腕治理公司,把自己推进力强的优势放大。
可尔必达不是,尔必达后面大佬财团成堆,无论谁都是背景的。日立和NEC路线争端不断,三菱说不上话。坂本幸雄又不是技术出身,尔必达最出名的是什么,就是细致的技术与产品,这一套来自于NEC,NEC老人马掌握了生产部门。
负责生产的把日本人细节无限放大的风格拉到极致,研发流程过于拖沓,占用大量研发经费与时间。
同一个技术细节占用人员NEC是日立的3-5倍,三菱的十倍。每一个技术细节都会拿出大量圆晶进行实验。工作量及其巨大,加班通常都完不成任务。
导致同样设备,尔必达生产量是三星的一半。
在2002年的时候,那时候市场情况还好,日子还过的去。到了2003年又把三菱的半导体部门融了进来。
最辉煌的就是2004年,尔必达上市了,上市就代表大量的资金进入公司。尔必达又过了几年好日子。这时候NEC带来的文化深入公司骨髓。
2005年的时候,尔必达危机开始冒头了,在坂本幸雄极力推进下,尔必达利润率才3%,而同期的三星利润率是30%,尔必达成本是三星两倍。
半导体是一个周期性极强的行业,反应稍慢一点,就会被时代淘汰。可是摊上这么一个内斗法,非技术出身的坂本幸雄也没办法。
坂本幸雄强力推进的尔必达,也就是只能勉强生产,同时美国对日本半导体的制裁后果越来越强,尔必达的情况越来越难。
可是2008年经济危机来了,三星在雄厚资金背景下开始疯狂扩张,这就三星著名的反周期扩张大法。
坂本幸雄挺不住了,尔必达挺不住了,制程的革命跟不上,死亡就是瞬间的事。
坂本幸雄想起台湾的朋友了,坂本幸雄跑到台湾,那时候台湾日本内存产量加起来是40%,韩国占30%,坂本幸雄想联台扛韩。
台湾半导体厂商除了台积电之外,这时候的台联电被陈水扁收拾的有气无力,看着一路绝尘的台积电再也无力追赶。
其他内存厂经营上都十分稳健,在面对这场巨变之前,小台湾厂商选择的是静待其变。同时原因也有就是,坂本幸雄想不花钱就整合台湾内存厂商,这个有点异想天开。
于是坂本幸雄准备巨资投资大陆,约5400亿日元,这样抵冲日本本土斗争,同时用大陆低成本人力资源,来抵冲日本高成本还有美国制裁。
这是关于美国如何打击日本半导体的回答,这里不重复回答了。
可是经济危机没给坂本幸雄机会,最后计划只能落空。
从此坂本幸雄噩梦不断,内部在这种无法刹车的高成本下,不断亏损负责连连。
这时候欧洲扛旗的奇梦达在三星反周期战略下,2009年直接挂了。
这把日本吓坏了,日本政府在2009年通过《产业再生法》修正案,共计向尔必达提供了1300亿日元的援助。
但是这些钱还是不够花,企业内部山头后面是各个集团的大佬,这是坂本幸雄搬不动的大靠山,坂本幸雄无法在企业内部进行改革。尔必达又错过了一次活下去的机会。
2011年没钱了的坂本幸雄不死心,还是想和台湾内存合并寻找出路,这一次坂本幸雄想花钱了。想透过瑞晶整合力晶和茂德,但是尔必达高昂的负债,再一次吓跑了台湾人。
到了2012年初,尔必达负债4480亿日元,坂本幸雄找到镁光总裁,决定卖身。
坂本幸雄在镁光CEO史蒂夫.阿尔普顿上飞机上签了一个卖身合同。
因为2011年底积累的债务已经让日本银行头疼的要命。他们让政府背景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出面,给坂本幸雄开了一个条件,就是找一个大型内存厂做股东,可是这时候满世界只有镁光合适了。
坂本幸雄几经沟通,最后和镁光签了一个合同,千算万算没想到,CEO史蒂夫同志喜欢开飞机,都51岁了还喜欢瞎折腾,2012年2月3日,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航空展上表演时候直接倒栽葱,摔在地面上。
最近上映的电影《鬼影特工》就用了这个梗。
这下把坂本幸雄害苦了,坂本幸雄更狠,在银行开会准备继续贷款的时候。大股东实在受不了,示意坂本暗中开始进行破产了,3月24日债权人们还开会准备继续注入资金救市的时候,尔必达在大股东的授意下,3月23日提空银行现金。3月28日宣布破产,打了债权人一个措手不及。
破产后的尔必达资产极其丰厚,大厂台积电,台塑,海力士,镁光都虎视眈眈,最后美国人还是棋高一着,2013年镁光用20多亿美元白菜价,就打包拿走尔必达所有优良资产。
这时候和坂本幸雄已经没关系了,这都是背后大佬的操作了。
坂本幸雄在日本背上了罪人的头衔,但是台湾人还记得他,坂本幸雄2013开始进入台联电,成为资深高级顾问。
然后和台湾人注资成立了兆基科技,专门从事半导体技术与人脉服务,其实就是把尔必达被裁掉的员工在利用起来。
然后2015年合肥启动半导体计划,项目技术主导就是坂本幸雄的兆基公司,兆基这家公司,成功的避开了台湾对半导体进军内地的管控,也避开日本政府对于大陆半导体封锁,这个项目投资460亿人民币。
这一次挖来坂本幸雄,看中的是他的雄厚资源背景,他是唯一一个能整合日本和台湾产业资源的人,紫光看中的不是他的技术,而是他后面的日本从业者和台湾从业者,管理上坂本幸雄的经验不会太强。
日系的管理风格,说实话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但是雄厚积累,确实我们需要的。
--------------------------------------手机码字从不校对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怎么看。
股市大涨要是川皇之功,那股市大跌是什么?
不过是减税富人,没有办法投资,只能买股票,这样涨法,似乎是回光返照。
巴菲特手里1200亿米刀,一分不动。你去问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