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一个“盘点书法学习中的十大难题”,题主的问题肯定会占两个名额。
为什么是两个名额?因为在我看来,书法中的“脱帖”,往往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某书家的模仿,比如学习了米芾的行书,想用米芾的书风去写一些作品,而不止于亦步亦趋地临摹字帖;二是指深入学习了多家书风,比如学了米芾、二王、颜真卿的行书后,在能够模仿他们的风格去书写的情况下,希望更进一步,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同时技法、格调皆不脱离古人。
前一个“脱帖”,是动作上的脱离——把某家的字帖扔下了,但是面貌上反而要与他尽量相似;后一个“脱帖”,是真正与每一本字帖脱离,不再对某一位书家、某一个范本进行面貌上的模仿,而是在精神上与古人契合。因此,我说这是两个问题,而且是困扰书法学习者的两大难题。
第二个问题我目前无法回答,因为我自己仍在努力尝试,希望有一天能写出面貌不同古人、内理与古人相通的作品。我只能试着回答前一个——也就是学习了某一家的范本后,如何以其风格去书写,直白点说就是“用xx的风格写作品”。下文的“脱帖”,也专指这一含义。
“脱帖”究竟难在哪?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还原一下题主写字时的过程。
题主练字很多年,近来开始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半年内通临了十几遍,感觉自己临得越来越好,渐渐逼似原帖,这时候萌生“仿颜真卿的风格创作一幅行书作品”的想法。于是找了一篇古文,裁好纸备好墨,开始动笔,结果发现大脑一片空白,写出的每一笔每一字都好像和《祭侄文稿》没什么关系,甚至有点丑,根本不像学书多年的人的水平……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
临摹——越临越好——准备模仿创作——开始动笔——失败
或许在题主以及很多朋友看来,导致最终失败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书写,因在仿作时发挥得不好而失败,问题出在这一步:
然而在我看来,真正导致“脱帖”失败的原因,从这里就开始积蓄了:
或者说,“脱帖”的根本,正是在于临帖,而之后的进步阶段、准备阶段直到正式动笔阶段,都影响着最终的成败。
总共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脱帖?我依次来说。
一、临摹——总结规律+培养手感
在正式谈临帖之前,先对题主进行一番灵魂拷问。
首先,你临帖是为了什么?
答案可以有很多,但其中应该会包含这样一个:
在临帖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技法和格调,以致在脱离字帖的情况下,仍然能下笔不失法度,面貌近似原帖。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愿望,你才会在临摹后尝试脱帖,并且在遇到困惑时来知乎提问,对吧?
但是,上面我加粗的这几个字,你真的做到了吗?
你是如何做的呢?
你觉得自己在汲取原帖营养、学习古人的技法和格调这件事上,动了多少脑筋、下了多少工夫呢?
在问题描述中题主并没有晒自己的字,也没有详细描述自己练字的过程,因此以上的问题暂时得不到答案,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在临帖上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说说我是怎么做的,供你参考~
开头说了,临摹在于总结规律,同时培养手感。所谓“规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书法本身的审美原则,比如结构上的对称、平衡,以及用笔上的对比、丰富;另一层面是所学书家和范本,其自身特有的惯用手法。举个例子:
“重”字一共七横,如果把第一笔短撇算作横,一共是八横,颜真卿在写这个字时,把八个横的间距处理得基本一致,很均匀,与颜真卿的楷书相比,米芾的行书“重”字,则把横之间的距离处理得忽大忽小,形成了松紧对比。再看看更多的搜索结果:
通过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把横处理得间距一致,基本可以看作是楷书结构上的一种原则和规律,而“把间距处理得不均匀,形成对比”,之于行书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基础层面,比较具有普适性的规律。
再看:
从“重阳节”三组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出,每位书家都在对同向笔画进行疏密处理,而米芾在其中显得很出跳,他的疏密处理、对笔画间距的松紧掌控,几乎比所有人都要极端——密的很密、疏的很疏、近的很近、远的很远,放两张尺牍对比一下,会更加直观:
因此我们知道:
在处理笔画间距时打破均匀,营造空间对比——这是行书的结构规律;
在处理笔画间距、营造空间对比时追求极端,形成大密大疏的效果——这是米芾大叔的个人风格,属于“米芾行书的结构规律”。
而我们在临帖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总结这两个层面上的规律,从这些内在的规律上理解原帖,而不是一笔一画地描摹字帖,不做任何思考。由于篇幅所限,具体应当从哪些角度去总结规律,就不展开讲了,以后有机会可以就这个话题专门写一篇文章。
接下来要站在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在总结规律时,大脑高速运转,手上速度就会慢下来,很多时候还要停笔,反复观察思考,这对于写字尤其是写行书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写字讲求“手感”,手上的动作要连贯、流畅,因此要把思考和手感结合起来。比如我会让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单字训练:
这是米芾《蜀素帖》的“青”字,我让学生临摹四遍。先用正常的思路和速度临摹一遍;然后第二遍,写出楷书的“青”,分析一下这个字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第三遍,再临原帖,想想与楷书相比,米芾行书的“青”字有哪些结构规律;第四遍,带着前面所有的总结归纳,用平时的速度重新临摹:
这样一个临摹过程,其中包含了对规律的思考和总结,同时以连贯的书写开始,又以连贯的书写结束,用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案,做到“总结规律+培养手感”。
在基础的练习过后,会走入通临的阶段,也就是对原帖进行整篇的、还原章法的临摹,这个时候我是这样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总共两项作业:
第一,对米芾《蜀素帖》进行体系化的梳理,从三个方面——米芾在书写一些连带、简略的“行书符号”时,是如何处理的?米芾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偏旁、常见的汉字组成部分时,惯用写法是什么?米芾在面对同一个字、同一种偏旁时,有哪些不同的写法?
第二项作业,在完成上面的总结梳理后,选一个轻松的休息日,把《蜀素帖》通临一遍,要求一气呵成。
从第一个字“青”的讲解,到最后让学生通临作品,总共半年多的时间,这期间的每一次讲解,我都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把思考和总结放在第一步,在耐心地观察原帖、总结规律后,相信自己的手感,自信地临摹,尽量做到既不小心翼翼,也不走马观花,在我看来,这是临摹的最好状态。
这种态度与方式可能不符合很多人对书法学习的看法,在很多书法爱好者看来,米芾书写时是率性、快意、不假思索的,你这样分析总结搞了一大套,完全是多余。
对于这种看法我想说的是,面对古人和法帖时,我们是学习者的角度,古人之所以能够写得那么快,还写得那么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只是单纯的手快,而是因为他们脑子里、意识中对于书法的认知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了,所以不要只看到外在的快与慢,更要看到古人头脑中的干货,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欠缺。胸大无脑……不,手快无脑在临帖上是要不得的。
当然,陷入思考和总结,手上慢吞吞也不行,因此我强调在临摹时要总结规律+培养手感,两者缺一不可——让自己的脑子尽量接近古人的脑子,让自己的手去接近古人的手。这其中,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后者,往往会忽略前者。
二、越临越好——近乎偏执地追求准确
一般来说,以比较勤奋的状态学习一个范本,半年下来就能临摹得有模有样,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可能很多朋友会继续临摹,但是状态上就原地踏步了,每次都临得差不离,日复一日。
当我们临摹得不错时,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我看来这个阶段的临摹“标准”,就是乱真,越准确越好。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又有不同意见了——书法讲究的是书写感,是对原帖的体会和理解,追求一模一样只是停留表象,会把字写死板。
在这里我希望让大家接受的一个观点是:
临摹时尽量追求准确,并不是为了准确本身,现在印刷技术很好,并不需要“人工字帖复印机”,临摹准确是为了以原帖作为标尺,不断发现自己在观察和书写上的“盲区”,以近乎偏执的标准,逼迫自己不断拓宽自己的眼力和技法。
这是我的学生第一次临摹的赵孟頫《赤壁赋》,再下面一张图是原帖:
我对他这篇临摹进行了直播讲解,指出了两大问题。第一,笔画之间的微妙区别没写出来:
这是原帖中的三个横,不谈长短粗细的差别,单看“毛笔入纸瞬间~收笔离开直面”这段时间里,赵孟頫写这三横时,笔在纸面上的走势是不同的。
学生在临摹时,则是把这三横,以及全篇中的其他横的笔势临摹得雷同了。
第二个问题,我指出他在结构上的一些失误,比如“声”字的长宽比例不准、“然”字左下和右上的“紧张感”表达得不足等等:
后来我把这一次的点评录像发到了知乎上,评论区就有朋友提出了关于“准确性”的质疑,结合我的慢速书写,认为这是在往“复印机”的方向发展,没有意义。
在当时我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借着这篇文章,在此表达得更清楚些:
可能很多人看到我把赵孟頫的几根横挑出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觉得很可笑——老赵在写这几根横的时候也就几秒钟,他会想这么多?这几根横有那么重要?
首先,我在做这些横的分析时,目的不是教学生每个横的具体写法,并不是要他以后碰到短横都这么写、碰到长横都那么写……而是提醒他“赵孟頫的横有微妙的差别,你没体现出来,是不是你没观察到?还是你观察到但是表达不出来?”
如果没观察到,可以试着把观察字帖的眼光训练得更敏锐一些,这没坏处;
如果观察到了,但是表现不出来,这说明技法有缺失,没法像古人一样,在快速书写中体现细节,技法偏于单一,需要继续锤炼技法。
当你在观察和技法两方面解决了这些横的问题,你便掌握了在快速书写时给相同笔画赋予“不同表情”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可以转过头想一想那些质疑的声音——这个能力是从“赵孟頫瞬间完成的东西”中提炼出来的,真的有必要吗?
如果在你仔细思考后觉得确实没必要,可以暂时把它收起不用,等你遇到更难搞的范本时再拿出来,比如王羲之的尺牍。当然,如果你没把握的话也可以就这个问题和我交流。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态度很明确——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对于学习赵孟頫的范本来说非常重要,赵孟頫的字,在用笔、结构和章法等大的层面上比较恬淡、稳定、平和,正是依靠这些丰富微妙的变化作为支撑,才不至落入单调、平庸、油滑的俗格。
(这是讲解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回到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果想要在脱离字帖时仍能把字写好,要在临摹中不断地追求准确性,不要停留在“差不多”、“有点意思”、“乍一看还行”的层面,必须以原帖为对象,准确为标尺,近乎偏执地挖掘自己的弱点、提升自己的眼力和技法,把自己从临摹的舒适区里拽出来。
三、准备动笔——工具和内容非常重要
这是很多朋友常常忽略的问题,虽说字写得好不好,水平是关键,但是工具合适也非常重要。比如题主曾学习颜真卿《祭侄文稿》,在写类似作品时有没有考虑过纸的问题?
我在大四时做过一件《祭侄文稿》的仿作,最开始用元书纸写,怎么都不对,后来经老师提醒,换了相对粗糙的纸,忽然就有了种开窍的感觉。这种“开窍”并不是换纸能带来什么魔力,而是因为换了粗糙的纸后,笔纸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些,一方面写起来速度会放慢,对点画的起收、形态相表达得更加从容;另一方面纸的颗粒感增强,更容易写出枯笔的效果,这对于模仿《祭侄文稿》都是有帮助的,古人讲究“纸墨相发”,不无道理。
除工具之外,书写的内容也很关键,我学习孙过庭《书谱》,曾试过以各种内容为文本进行仿作,后来发现书论是最合适的,并且在经过构思和选择后,在硕士毕业时做了一件作品,以孙过庭的《书谱》为风格,以姜夔的《续书谱》为文本,作品的名字就叫“续书谱”。
在展览期间,经常有观众对我的作品指指点点:这个人怎么用临摹作品参加毕业展?
听到这种话之后,在庆幸自己下足了功夫、努力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之余,我也清晰地知道,我选的文本中有大量的“羲之”、“逸少”、“筋骨”、“险劲”等词语,这些词语在我模仿的对象——孙过庭《书谱》中,也大量出现,而且我的内容与《书谱》篇幅相类,展示起来有种“密密麻麻”的观感,这都会从潜意识层面给观者一定的心理暗示,让人觉得我的作品与《书谱》有相似之处。我选的内容给这件仿作加分很多。
或许我这一部分的建议对于题主,以及其他的书法爱好者来说不大好接受,很多朋友都觉得自己在书法上的目标是“不择笔纸地书写任意内容,仍然能写出佳作”,那么我认为至少在初学阶段,我们可以尝试把工具和内容调整到最适合当前风格的状态,给自己“在客观上把难度降低到最低”。
四,开始仿作——不断地自我反省
我认识的一些书法爱好者,他们在脱离字帖开始写作品时和题主一样,觉得自己写得挺差的,闹心,但是和题主不同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也不会来知乎提问,他们的选择往往有两种——扔下毛笔,不写了,过段时间再拿笔时,已经换了一本字帖,所谓“重新开始”;另一种是强忍着闹心继续写,写着写着自己看习惯了,慢慢觉得自己写得也挺好,所谓“出风格了”……
这两种状态都不可取,首先我们要摆正一个心态——对于现阶段来说,我们一幅不错的作品,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写了很多遍,最终得到一张佳作,书写的过程,不单单指写那一张字的短短几分钟,而是一个不断地思考、否定、重来的过程。
在进行仿作时,要保持自我反省的意识,每写完一张,仔细想想自己哪写得不对,和原帖进行对比。
具体的方向有两点:
1、带着问题回看原帖
自我反省不是自我批斗,类似“我怎么这么差劲”、“可能我这辈子都写不好吧”……这种情绪化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要到具体的层面去看自己究竟差在哪里,方法就是耐心地看自己的字,从每一字、每一笔开始。
在看的过程中,一定有自己觉得“别扭”的东西,但又搞不清楚具体哪里“别扭”,这个时候把原帖打开,找到类似的局部(可能是某一笔、某一字、某一列或者某一块),然后从用笔、结构、章法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和原帖的差距——用你在第一阶段总结的规律、培养的手感,以及第二阶段训练的观察力和技法。
举个例子:
这是我学生用米芾风格写的行书小品,在看过后我给他指出问题——几乎所有的转折都是圆转,整体的感觉偏软,力量不足,“太绕了”:
然后我提醒他去看米芾的原作,看看米芾在处理转折时,是如何做到有区别、丰富、多变的:
转折想写出丰富性,要从几点着手,总结来说就是角度、弧度、方圆、提按、长短,在此不赘述,关键在于这些要点在临摹时很肯能没注意,被忽略了,在仿作时就会出现问题,那么回到原帖找答案是最为靠谱的方式。
2、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习气”。
“习气”一词源自哪里我不太清楚,只是自打听说这个词开始,我就知道它在书法里不是个夸人的词,往往对应着“油滑”、“单调”,更具体说就是,用一种自己习惯性的方式,去处理、表现所有的地方,本该丰富、多变、生稚的“意料之外”,全变成“千篇一律”。
举个例子:
这是我的学生在通临过米芾《蜀素帖》后,做的行书仿作。从这张仿作里边能够看到一个问题,他很喜欢在用笔时把起收笔拖长、行笔扭动出弧度,在整体观感上让人觉得得太软,而且软得很雷同:
这种用笔问题,与前一个同学的转折问题不同,转折是两个笔画的衔接,单一或者单调不是大错,至少清清楚楚不出格,而笔画本身是有各种基本形态的——点有点的形态特征、撇有撇的特征,其他笔画也一样。当我们以一种简单的弧度或起收笔方式,去对待所有笔画时,就会让人观感上不舒服,甚至格调上有损伤,这就是“习气”。
“习气”源自哪里?一方面来源于对原帖的“误读”,米芾本身在用笔上有s形的弧度、拖长起收笔的情况,但这只是他用笔特征的一小部分,而我们在学习时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把他单一的特征夸大;另一方面,来源于我们日常的写字习惯。有的人在用硬笔速记、写文件时就有自己的用笔习惯,在用毛笔临摹时,有原帖作为参考还算好办,一到了自己独立书写时,习惯就跑出来了,与前面的“误读”一并合为自己的用笔“习气”,跃然纸上。
因此,对自己“习气”的反思是很重要的,并且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回归原帖,通过不断的观察和临摹解决问题。在发现这位同学的问题后,让他临摹三列米芾的尺牍:
在临摹后,我指出他用笔上的问题:把原帖干脆、直接的点画形态,不自觉地写绕了,这就是他仿作出现“习气”的根源:
在明确自己的问题后,他非常用功地重新临摹、仿作,尽量改掉自己的“习气”:
以前自己练字时不觉得,在开始教学时才发觉,反思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刚开始练字时,观察和控笔尚不熟练,对原帖了解也不深,往往每写一笔都要经过仔细观察、思考,但是随着越写越熟练、对原帖有一些掌握,逐渐就“开始飘了”,不怎么观察字帖,自己的一些习惯也就慢慢带出来了,因此我常常告诉学生也提醒自己:要保持临摹之初的状态,保持敏锐,保持好奇心。
讲到这里,这个问题就说得差不多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把该做到的事情做好,剩下的交给时间。重新把步骤图丰富一下,应该是这样:
在这篇答案里,为了把“脱帖”这个事情讲清楚,我说了很多要面对的问题、需要避免的“坑”,但我希望不论是题主还是看答案的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很难,更不要想得很玄,写字本身应该是件开心、享受的事。
事实上这些“坑”,我也是一路踩着过来的,疲惫、沮丧都经历过,但是每取得一点进步,想清楚一点东西,都会觉得无比开心。一点点把字写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而且每个人都可能趟出一条自己的路。
在我看来“脱帖”也好,“创作”也罢,唯一需要记牢的,就是要用心、用脑地读帖、临帖,在仿作之前尽可能地积蓄力量、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写出作品之后要不断地回看原帖,对照分析。
我只是一个学习者,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之谈。题主和大家终究会在练字中遇到这篇答案之外的问题,也终究要到字帖中去寻找答案。
实际上这个步骤图应该是这样的:
常有人说“学习书法就是与古人对话”,我自己在练字时经过不断地尝试、受挫,将这句话扩写为:
学习书法就是用手、用脑、用心与古人对话。
大概如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