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的盔甲爱好者大都喜欢西甲和日甲,中国古代的盔甲都很挫吗? 第1页

  

user avatar   jken11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某些人认为帅气的像“天兵天将”的现代复原者根据壁画、天王像“还原”的国甲的复原思路就是有问题的。

就比如,腰部的兽吞和肩膀的肩吞的材质,以及山文甲是否存在,至今是个谜,这些东西都没有任何实物出土,一切所谓的“复原”全是建立对画像的模仿和臆测上。

如果对材质存疑,一律只选择效果最好看的材料,丝毫不考虑其合理性,这种“复原”除了方便把自己的产品变现和自嗨以外,还有什么意义?

审美或许是主观的,但事实不是。拿着纯靠臆测“复原”出来的盔甲和真实存在的盔甲比“美丑”,就像你在问妮可基德曼和大乔哪个更美一样。你说张曼玉比妮可基德曼漂亮没问题,因为审美是私人的;你拿着三国志14里大乔的立绘说这个立绘比妮可基德曼好看也没有问题,因为审美是私人的;你拿着三国志14里大乔的立绘说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大乔的长相,她比妮可基德曼好看,这就很搞笑了。

这个放到对盔甲的审美上就是你说博物馆里的乾隆大阅甲比博物馆里的亨利八世的全身板甲漂亮没问题,因为审美是私人的;你拿宋代的天王雕像说这个雕像上的盔甲比亨利八世的全身板甲好看没有问题,因为审美是私人的;你拿着把天王塑像作为唯一参照物复原出来的国甲说这就是中国盔甲真正的样子,它比博物馆里的亨利八世的全身板甲好看这就很搞笑了。


举一个洋人的反面例子:

比如这个拜占庭的圆形护甲复原。这种铠甲没有任何出土实物,唯一的参考就是拜占庭的武圣人壁画。这种复原最大的问题是,你完全不知道壁画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参照了现实中的真实铠甲,还是对其进行了魔改(这种魔改还很有可能是“甲方要求的”,要知道宗教绘画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还原真实)抑或这玩意本就是宗教象征性的…更别提这些拜占庭画师的写实能力本就堪忧。即使画作上的铠甲是真实的,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它的材质和甲片的连接方法和图一的这种复制品一样?







再比如这个鱼鹰社根据西班牙陶罐上的画作“还原”的具装骑兵。稍有健全常识的人都能看出,陶罐上的马身上的纹路其实就是马毛,而画师给画成了什么?这马居然从头到脚都披挂着锁子甲…


再比如很多现代还原的帕提亚环臂甲也不过是根据壁画搞的,那种环状的护臂没有任何出土实物,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其材质究竟是金属还是皮革。

然而“敌人”的错误并不能证明你的正确。

一切带着“相较还原事实,把东西做好看更重要”的预设立场的对盔甲的复原都是扯淡(比如,某些人在“复原”的时候,如果材质存疑,唯一的参考是艺术品,能用金属就绝不用皮革、布料,因为不酷)

现在来说一下近几年的国甲复原存在的问题。

就比如这个将军石像。工匠为了美观,把肩部胸部和两裆的龙纹全部雕刻成了立体的。如果今天的国甲复原者是根据这种雕像复原,很有可能就会把这些龙给做成巨大的金属板。然而我们都知道,明清布面甲和棉甲上的这些龙是软质的刺绣,并不是金属。 这也就是“ 没有出土实物,根据艺术化甚至程式化的画像与雕像还原盔甲” 的不靠谱的地方。





再比如肩吞和腹吞,国甲复原者搞出来的是这样的,一水的金属材质。这布灵布灵的,可不就是像某些人嘴里所谓的“天兵天将”吗。




然而,迄今为止,这种金属的大型兽吞没有一个出土的实例,复原者所有的参考的都是古画和雕塑。

古画上的肩吞和腹吞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清代以前的绝大部分画作中,大型的兽吞几乎全部都是软质的,金属根本产生不了这样的形变。兽吞给我的感觉,它更多的是起到固定盔甲的作用,而非防护。



唯一比较像金属的也就一个出警入跸图

说完了平面的画作,再说说立体的雕塑

天王像上的兽吞是这样的





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狮子是这样的




真实的狮子是这样的

说白了吧,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表达毛皮和兽面的时候倾向于程式化,雕塑上的肩吞和腹臀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兽头“标本”(肩部的可能是狐狸、貂、幼狼,腹部的可能老虎和豹),但复原者却直接完全照搬雕像复原了兽吞。

为什么没有肩吞和腹吞出土?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根本就不是金属的,而是有机材质的,无法长期保存。

说完了肩吞和腹吞再说说所谓的山纹甲。

当下国甲爱好者复原的山文甲长这样。

好不好看?确实好看。

但是这种复原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和之前的一样:没有实物参照,所有的参考都是艺术画作和雕塑。更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形状的盔甲是古籍上的“山文甲”。更更大的问题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山文甲复制品,都不堪一击,尤其是对于刺击毫无防御力,而且甲片之间的三角形的的凹槽甚至会引导刀枪和弓弩的尖刺射入人体。

现在关于山文甲的文章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在搜索引擎上可以轻易的搜到。我个人比较认可的观点是,现在国甲爱好者复原的所谓山文甲,大概率就是锁子甲,只是由于中国古代画师和工匠的表现手法,才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

“山文甲”的艺术嬗变之路。





所以一旦你接受了“山文”其实是锁甲,兽吞不是金灿灿的金属,是毛皮的兽头标本这种思路的话,国甲就会变成这种画风:





这既视感是什么呢?

可不就是拜占庭—阿拉伯—突厥吗。

而这,不也恰恰符合古代国际间技术交流的路径吗。






古代在盔甲这件事上,除了特别独立于“国际体系”的日本、中美洲文明,各大文明之间的共性其实远大于差异(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的板甲是特例)。真正区分开各国特色的是盔甲下面的衣服,和盔甲外的装饰(比如羽冠、兽皮,外挂织物)哪怕在古代,中国也是国际体系中的一环,在盔甲这种实用意义大于文化意义的物品上,中国并没有那么“特殊”,或者说,没有哪个国家是“极为特殊”的。

希腊罗马有整片的青铜胸甲,商周也有。


抛开衣服和装饰的区别,东汉的盔甲和罗马的盔甲真的差别有那么大吗?



中国爱好者复原的五代铠甲和欧洲爱好者复原的墨洛温铠甲


抛开盔甲以外的服饰和装饰,宋代的步人甲和拜占庭、罗斯盔甲在审美上真的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






user avatar   ai-zi-7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明显的引战钓鱼问题啊……

从来不存在某一个地区的盔甲从设计美感上来说都是一样的的这么一说。

比如说日本盔甲,什么叫日本盔甲?日本盔甲和日本盔甲的长相差别大了去了,觉得一个好看未必觉得另一个好看。

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日本盔甲,以及同一时代不同设计风格的日本盔甲,不同等级的武人穿戴的日本盔甲,从审美、外貌的角度说,都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我就借着这个问题给大家欣赏欣赏不同种类的日本盔甲吧!

日本的甲胄,有明确出土文物,能让人们清清楚楚明白而不用依靠推测的,最早的是古坟时代的挂甲和短甲。这两种甲胄看起来和后世的日本盔甲有很大差别,却是后世大铠的祖先。这是古坟时代的甲胄:挂甲。这种甲胄的特点,从图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种由绳子把许许多多小铁片(小札)连缀起来的扎甲。从审美风格上来看,日本挂甲风格十分朴实,就是单纯的扎甲罢了,没有后世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漆涂和装饰。喜欢朴实刚健的朋友会觉得这一款比较好看。

一枚胴前打合挂甲。看起来非常像中国和朝鲜的盔甲,但是从中不难看到后世日本特色的肩袖和草褶的雏形。我觉得这一款甲最吸引我的特点是腿部的柱状包裹,一看就知道对灵活性影响很大,所以后世被取代,但是这种设计让我觉得很像机器人,有一种不符合时代的科幻感,从这一点上讲还挺好看的。

这是另一种古坟时代的甲胄:短甲。日本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盔甲可能来自朝鲜半岛。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本来生活在今天的朝鲜,朝鲜人的祖先本来生活在今天的东北,他们南下到朝鲜,把日本人的祖先赶到了日本去。这种观点认为,神功皇后统治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任那日本府并不是日本人殖民朝鲜半岛的前沿基地,而是日本人被赶到日本的过程中在朝鲜最后一块被朝鲜人殖民的保留地。总之,日本的艺术,包括盔甲艺术,受到朝鲜影响是不足为奇的。

我们看到,和挂甲比,短甲的甲片更大,造型更加简单修身,给人一种更加清爽利索的观感。日本风情的草褶已经形成,而且连成一个完整的环,一看就知道对灵活性影响非常大,所以后来被分瓣儿的草褶取代了。但是我个人认为环形的草褶比分瓣儿的好看,因为圆嘟嘟的很可爱。

奈良县大山古坟出土的金光闪闪的短甲。看起来比挂甲清爽多了吧?腿上也没有桶装的盔甲。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头盔的造型,让我想到我们内蒙古出土的匈奴王冠上的小金鹰。

这是扎甲式样的短甲。我们可以看到,古坟时代日本的扎甲的布线还是很朴素的,不像后来,线密集的把整个甲片都盖住了。

进化到平安时代,最具特色的铠甲当然是大铠了。大铠是由古坟时代的扎甲超级改良而来。

大铠的材质是铁小札和革小札交替,一片铁小札一片革小札。为什么不全用铁小札呢?这是为了减重。但是,即使是掺入了一半的革小札,大铠也依然非常重......因为小札排布时大部分面积都彼此重叠,所以枚数真的非常多。和很多人的常识相反,用一大块金属锻造成的大片盔甲,反而比小甲片连缀起来的扎甲更加轻,也更加灵活。因此,西方从锁子甲进化到板链甲,又进化到板甲。在日本盔甲的历史上,也有明显的甲片变大的趋势。

大铠的特色是极其明显的:

和短甲、挂甲相比,大铠最明显的不同在于链接处转移到了背后,而不像前两者一样在身前。

巨大的两片肩袖成型了,被称为大袖。肩袖十分坚固,可以拆下来拿在手里当盾牌用。

草褶从一个完整的环变成了四片,悬挂在胴甲上,前后左右各一片。草褶和大袖一样采取铁小札和革小札混编的结构。

胴甲开始走艺术路线:不是直接把扎甲的甲片露在外面,而是用纺织物把前面盖住,然后在那个上面刺绣各种各样好看的图案,一般是各种花朵(和战争的气质可真不搭啊!)。在胴甲的主体上面,还增加了杏页板,也是装饰到看不见金属色泽的小铁板,可以辅助腋下的防御。这也让大铠看上去不那么扁平,而是显得很精致。

大铠给我的感觉是方方正正,让我想起minecraft里面的史蒂夫。我觉得大铠比起威武,更应该说是可爱(?)。

注意了,从大铠开始,日本铠甲就开始产生这样的一种审美:不是把金属的甲片露出来,而是用纸,用布,用漆等各种东西把金属甲片掩盖住,要求看不出来金属质感,然后再在这些材料外面作画呀,刺绣呀,刷漆呀,或者是把链接甲片的线用成不同颜色的,拼凑出有特色的图案来。

这种审美思路和西方人的注重盔甲的金属质感的美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人的华美的盔甲主要是在金属上雕刻花纹或者镶嵌贵金属、宝石,金属质感只会因这些装饰更加突出,而不是像日本那样被隐藏起来。所以很多日本盔甲乍一看根本看不出来是金属做的。中文世界有些坏蛋利用这一点编造了日本盔甲是竹子做的、木头做的、皮革做的、纸做的等各种版本的谣言,那些既不懂日语又不懂盔甲的小萌新全都上当了。

平安时代后期的大铠,杏叶板更大,头盔、杏叶板、胴甲的图案更复杂。

事实上,因为大铠太重了,影响灵活性,比起步战更适合骑马武士使用。平安时代的贵族决斗,往往就是三个要素:骑马,大铠,弓箭。这三个要素也凑成了我们脑海中一个典型的平安武士的相貌。所以在看待大铠的时候不得不想到骑马和弓箭对大铠设计的影响。比如说,草褶分瓣儿就是为了骑马的时候能岔开腿;大袖之所以越做越大就是为了更好地抵挡流矢。

在欣赏大铠的时候,如果不和马、弓箭放在一起,那作为一个画面来说是不完整的。我觉得大铠骑马射箭真的非常美丽,后世的当世具足怎么看都让我觉得和骑马射箭不和谐,而是更适合长枪或铁炮。

我们知道,扎甲一体化是盔甲共同的进化路线。大铠也不例外。随着大铠胴甲的部分的小札越来越一体化,胴丸就产生了。图片展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胴丸,和大铠比更修身,注意四片草褶进化成了六片草褶,大大提高了腿部灵活性。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中明显地看到大铠向当世具足进化过程中的过渡形态。

我们说说平安镰仓时代的小兵铠甲。为了给小兵配备铠甲而发明了腹当和腹卷。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平安末期或镰仓时代的小兵穿着腹当。显然,腹当被设计时最大的关键词就是省。为了避免铠甲造的比它要保护的这个士兵的生命还要值钱,腹当仅仅在胸前有一大片扎甲,其他地方都没有防护,连草褶也没有。这种设计好听点叫极简风,难听点叫寒酸。不过,也有人喜欢这种风格也说不定呢。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战场上又不是只有小兵和大将,小兵和大将之间还有各种级别的中间的军官,他们有没有特别的盔甲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从腹当到大铠,可以排出一条清楚的渐变路线。

这是腹卷。比小兵高级些的军人会穿这种护具。和只是“当”在“腹”前的腹当不同,腹卷把整个“腹”都“卷”起来了,而且还有了草褶。虽然还不能称作特别强力的铠甲,但是着实让人看着安心了不少。虽然看着依然感觉背后一凉就是了......

这是更加高级的军官着用的腹卷。不但把整个身体就环绕住了,而且还添加了大袖!看起来简直就像大铠一样了嘛。不过,只要你稍微认真一点,就会发现它和大铠有很多不同。首先,没有杏叶板。其次,胴甲没有被布蒙住,也没有画花朵。然后,草褶不是四片,而是六片。

我们不难发现,比起大铠,高级腹卷看起来更像是当世具足。没错,因为它就是当世具足的祖先。人们经常搞混具足和当世具足的概念......包括这个问题的最高赞。具足的意思就是盔甲,指的是胴丸、腹当和腹卷,是这几种防具的统称。当世具足的意思是当世的具足,意思是现代盔甲。也就是具足的改进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根本没有足具这个称呼......这个词完全是中国网友念错了的产物。托了百度贴吧冷兵器吧的福,这个错误叫法流传极广。话说冷吧考证内亚、西方都挺好的,但是日本这一块实在不尽如人意(这也可能是因为我对日本比较了解吧)。

大铠象征着贵族阶级,京都的贵族狩猎,决斗,一骑讨,即使是武斗也弥漫着风雅的气息。但是,在越来越严酷的战场上,早就没有沉重的大铠的位置了。武士阶级在厮杀的过程中不断改进着具足,最终促成了当世具足的诞生。

通过这两张图片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当世具足相比具足的变化。

首先,最明显的是,小甲片聚合成了大的一片,环绕躯体一周,像箍桶一样把胴体包裹起来。这样的铠甲显然已经不能叫做扎甲了,而是带有了一部分的板甲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板甲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当世具足也有扎甲形式的,而晚期的当世具足,则随着锻造技术的提高,产生了像意大利米兰板甲一样的整个躯干一块金属板的巨大甲片。

其次,袖子的部分也从纯粹的织物变成了锁子甲外覆小金属板,或者织物或皮革外覆小金属板。又细又长的铁板平行排列,保护小臂,成为了笼手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小腿的胫甲而言情形也与之类似。

最后,草褶和头盔等,甲片也变大了。值得一提的是大腿前侧的单片护甲,可以看做是古坟时代桶装腿甲的复活。

这样更大的一体化的甲片大大减轻了盔甲的重量。一副大铠动辄二十几千克,而当世具足几乎从不超过二十千克。当世具足也比大铠灵活得多。穿着当世具足可以做出更多丰富的武术动作。随着锻造技术的进步和铁炮的大规模使用,当世具足的防御能力也一天比一天高,如果不能抵挡子弹就不算合格品。最终,当世具足几乎全面淘汰了大铠,也淘汰了之前的具足。

当世具足分解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箍桶一般的结构。

当世具足是日本盔甲发展的高峰,也是日本盔甲的最后一站。因为,进入江户时代末期和明治时代以后,枪械的威力越来越大,盔甲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日本人就不再研究盔甲。作为日本盔甲的高峰,当世具足从外形上来说更可谓千奇百怪,彼此风格完全不同。

这两幅盔甲的特点是捆扎的绳子非常发达,完全包裹住金属甲面,以至于完全看不出金属的迹象。从审美上看,利用绑绳的颜色不同制造了平行的颜色条带,具有一定装饰性,不过风格比较简约。

值得注意的是毛利元就所用盔甲还具有非常鲜明的上个时代的特征,比如非常大的肩袖。因为毛利元就是晚年才开始发奋,八十多岁才成就霸业,他东征西讨的时候估计穿的是自己小时候买的甲...所以看上去非常old fashion,并不是特别典型的当世具足。秀吉马回的这幅铠甲就非常当世了。

这可以算第一种设计思路。

请看前田利家所用的这幅当世具足。和刚才的两幅铠甲相比明显不同的是,这幅铠甲并没有用绑绳密密麻麻地铺满整个甲面,而是只用粗粗的绑绳绑住了比较要紧的地方,其他地方大面积地露出了甲面。当然,为了防止生锈,也觉得直接把金属露出来不好看,整个甲面都用漆涂成了土豪金的涂装。

这幅盔甲最引人注目的是乌帽子形的兜。犬千代,你的脖子不会断掉吗?别担心,兜是炼革做的,不是铁。

这可以算是第二种设计思路。

这幅盔甲可以说非常有特色。这幅盔甲是秀吉给自己的大儿子阿舍做的。秀吉对他极度疼爱,渴望他能够继承丰臣政权。可惜的是,小猴子只活了三岁就去世了,并没有用上这幅铠甲。秀赖出生以后,秀吉之所以会为了他昏招迭出,恐怕是因为连同阿舍的份也一起溺爱了吧。

这幅盔甲上半部分采取了经典的密集绑绳覆盖整个甲面的设计,下半部分采取了露出甲面涂漆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和刚才前田利家的甲不同,这种涂漆已经涂得厚到看不清甲片分隔的地步,看上去就像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方便往上面作画。松鹤图的绘画可能寄托了秀吉希望鹤丸能够茁壮成长的夙愿吧。

这幅盔甲的草褶甲片非常大,一个草褶只有三个铁板,这也是比较特别的。

这可以算第三种设计思路了。

这幅盔甲又和之前的不同,彻底舍弃了绑绳固定的思路,而是改成用铆钉铆接。看起来很有力量感。

可以算第四种设计思路。

又一件丰臣家臣的盔甲。这幅盔甲采取了露出大面积甲片的绑绳设计,同时没有涂漆,让铁的质感厚重地显露出来,也是一件非常好看的盔甲。草褶数量很少,好像是四瓣儿,和大铠一样,文艺复兴了属于是。草褶所用铁板也非常厚重,充满了质感美。

之前所有的铁箍都还能看出是许多小札连缀而成的,到了这两幅盔甲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一圈铁箍就是一个完整的弯铁板,不但看不见绑绳,而且连铆钉都看不见,完全通过铁箍的结构固定在一起,长得非常像个桶。

前者涂漆了,后者没涂漆;前者手臂部锁子甲覆盖面积非常大,后者锁子甲覆盖比较少;前者的草褶甲片大而厚重,后者的草褶还是用密集绑绳+铁小札革小札交替的设计。注意后者兜上的弹坑。

德川义直的这幅盔甲,甲片更大了,全部涂上红漆,看上去很像木头,但是胴甲清晰可见的四个弹坑体现的强大防御力暴露了铁的材质。话说他怎么舍得往上面开四枪的......要是我的甲,开一枪我都心疼。

三代将军家光的甲,胴丸中间有一个明显的凹槽,看上去超级像甲虫。注意胸部的深深的弹坑,这一枪开的应该挺近的。

我超级喜欢这一副!胴丸不涂漆,纯铆钉铆接,铆钉排列整齐,看着很有工业感。手臂部全由密密麻麻的锁子甲覆盖,即使是有肩袖保护的大臂也不吝惜外覆铁板的防御,草褶甲片也很厚重,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坚固和全面的防御了。整体的观感敦实庄重,就是头盔看起来很像飞碟233333

这是厚涂漆的设计,通过厚重的涂漆彻底抹去甲片的沟壑,看上去像一块完整的铁板。铁黑漆涂既保护了铁甲不生锈,又模拟出了黑铁的光泽,看上去非常威严。手臂的锁子甲非常厚重,虽然大臂没有覆盖铁板,但是小臂的防守堪称完备。兜上巨大的弧形前立和独眼一样堪称伊达政宗的标志。草褶比较狭长,胫甲采取非常厚重的一体化设计。

金龟子两枚~都是德川家康的。胴丸形制属于两枚胴,白檀涂,全都闪烁着土豪金的光芒。

我真的喜欢这个胴丸,两枚胴不涂漆,铆接,铆钉涂色,胴甲整体做成前凸形,可以更好地滑开敌人的子弹和长枪枪头,正面接触时参与防守的厚度更大,是非常优秀的设计。胴丸上面的彩绘让胴丸整体观感精美而不呆板。兜也非常厚重,而且有一个长得很像黑田长政铁板烧的帅气大铁板。对于我来说,比较不喜欢的是肩袖太薄弱,然后绸缎制的袖子上外覆锁子甲,而不是纯锁子甲袖子,外覆的锁子甲也很薄,草褶也太小,看起来都和这个威武的胴丸不协调。

南蛮胴。这个不用说了吧,在西方迷的宣传下,在当世具足里面最出名的就是南蛮胴了(虽然我贞德希望大家知道当世具足远不只南蛮胴)。真正的一整块铁板覆盖全胴,加上厚重的锁子甲。最有特色的是第二幅图的草褶,不,这几乎已经不能称之为草褶,而是接近板甲的护腿了。南蛮胴是日本武士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武士接触以后的造物,就像天妇罗一样。

这幅盔甲是今天我发的所有盔甲里我最喜欢的一副,没有之一!两枚胴的胴丸设计成前凸形,前凸的部分特地使用一块小铁板加固,这块小铁板的形状也别出心裁。全甲不涂漆,黑铁的厚重,坚强毫无遮掩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象征乳头的两个金色环饰如同茫然蓝色大海中的绿色小岛调节了一片漆黑的胴丸观感。锁子甲厚重,大臂覆盖小铁板,小臂覆盖的铁板巨大,连成一个整体,环绕整个小臂。肩袖和草褶都十分厚重,甲片巨大,铁黑涂漆。两腋附近各有一个杏叶板,文艺复兴平安时代的大铠,在这里显然是装饰作用大于实际作用,让胴丸观感更有层次。面具上张扬地伸出野猪毛做的粗糙胡须,既勇武又威风,上面扣一个不涂漆的粗糙黑铁兜......这质感简直完美!

还有这种萌系的,片桐且元小(老?)可爱的盔甲,沾满了熊毛,彻底挡住了金属甲板,远远看起来就像一只胖乎乎的北海道黑熊。值得一提的是绸缎的部分使用了骚气的蓝紫色,在那个时代这种颜色的染料可是十分昂贵的。熊毛肯定也便宜不了就是了......可见这个看似逗比的盔甲凝聚了工匠的多少心血。

其实,还有数不胜数的当世具足,其中不乏有一些长得极其杀马特...限于篇幅,我就不再展示了。

我相信展示到这儿,你已经能够十分明确了:

日本的盔甲文化不可谓不丰富,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日本盔甲和日本盔甲之间长相差别极大,即使你喜欢一个,也不一定喜欢另一个。喜欢大铠不一定喜欢具足,喜欢当世具足不一定喜欢挂甲。即使同在当世具足内部,你喜欢南蛮胴也不一定喜欢熊毛胴。所以说,泛泛而谈地使用“日甲”一词并且谈论对其审美上的喜欢不喜欢是很离谱的,只有对日本盔甲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的人才会这么说。

同样的,西方的盔甲,中国的盔甲也是门类繁多,数不胜数。题主你这种极其宽泛的问题根本就是超级地图炮,不引战等啥的呢?你无非就是想利用人们的民族主义情感骗流量罢了!(半恼)


user avatar   su-kai-46-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甲起步晚,资料少

但是并不挫啊

b站就有很多玩国甲的

那我随便推荐几个国甲up主吧

比如我最喜欢的b站历史类整活壬之一 武阵天王杰哥(另外我还很喜欢 @瓦岗寨主坑爹李 )

【武阵天王-杰哥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b23.tv/QemZzA

尚武骑射李云义

【尚武骑射-李云义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b23.tv/WTk6lf

襄阳楚才

【襄阳楚材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b23.tv/gCrGpy

甲胄24k滴纯金

【甲胄24K滴纯金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b23.tv/jnLZYs

折冲府胖虎

【折冲府-胖虎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b23.tv/ZSDog5


user avatar   jia-ban-tu-tou-lian-bao-d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甲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防御装备,其历史源远流长,东西方的铠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

看到重甲这个吗,的确有点密不透风,感觉很笨重,这是西方中世纪重铠甲。

当时它的灵活性还是挺强的,因为各个关节都能活动自如。

拜占庭铁罐头,板甲套链甲链甲套板甲,一直使用到11世纪

条顿骑兵,9世纪到13世纪,全身链甲,板甲护胸,铁桶盔

波兰翼骑兵 16到18世纪,人还好,还有一套板甲,马就什么都木有了

古斯塔夫的瑞典骑兵,中世纪末尾(吕钦会战被认为是中世纪最后一场战争),已经开始简化,只剩胸甲和部分护具

拿破仑的龙骑兵,只剩一个护胸版,19世纪初

到了19世纪中期,护胸板也没有了

再看看中国古代的盔甲

欧式铠甲多为全身包裹式的重铠,由整张铁皮按身体包裹而成,关节部分也由弯曲的铁皮包裹连接。欧洲人体型较大,力气也较大,武器多为重剑,长剑,斧,锤,连枷等,攻击多为击打,就连欧洲长矛也主要是冲击力高于贯穿力。于是,欧式铠甲也主要防御这样的攻击,它在防御这样的大接触面的攻击时,用整张铁皮而成的全身重铠就可以增加承压面积,使身体均匀受力,减少对身体局部造成大伤害

中式铠甲为片片甲叶重叠,编织而成,中国人重技,弓箭,弩箭的杀伤力奇大,中国的主战武器---长枪,也比欧洲长矛细而锐,以刺杀,穿透为主。对士兵武将造成最大伤害就是弓弩,多少名将遇到弓弩箭阵都无计可施

中式铠甲就在防御贯穿伤害上有其显著特点,在铠甲和箭头可能接触的点上增加防护力,由于铠甲是重叠而成,它就不是一层甲,而是两层,甚至三层四层的甲叶

对箭矢的防御效果就很明显

欧式铠甲在防御弓弩上就差了好多

在点攻击和面防御上吃了大亏,一层铠甲轻易就被弓弩穿透,这也是英国长弓手在欧洲大行其道的原因,到了后期欧洲刺剑,细身剑的出现更改变了欧洲人的铠甲样式,他们也开始穿起了类似于中式铠甲的甲铠

并不是古甲搓,而是现在西方审美加各类影视作品的刷屏,导致看起来没有西甲炫酷

高赞的那位老哥穿起来不挺帅的吗


user avatar   zhang-li-88-9-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的盔甲发展有撕裂感

理论上讲,清代绵甲和布面甲就是中国盔甲的集大成者,布面甲内衬钢板把重点防御和灵活性很好的统一在一起,重量轻,舒适度好同时制作难度低。绵甲舍弃铁片,加上牛皮等更加切合火器崛起的时代。可以说绵甲,布面甲算是冷兵器时代末期最好的盔甲了,比制作难度极大成本超高的欧洲板甲以及中看不中用的日本铠甲强得多。

问题是清朝是个非汉人朝代,所以清甲长期得不到国内盔甲爱好者的认同。国内盔甲的宠儿基本就是唐甲以及有兜鍪的宋代步人甲(扎甲),问题由于考古出土文物少,现在市面上的唐宋扎甲很多都是通过壁画之类想象复原出来的,从收藏价值讲就比有实物的欧洲、日本铠甲LOW了很多,吐蕃扎甲倒是有不少实物,但是能公开的形制都很差,保存得好的都在西藏寺庙里,普通人看不到。明甲有实物,但多是布面甲,和清甲形制过于相似所以和清甲获得同样待遇。明代山文甲和唐甲宋甲一个问题,缺乏实物。飞鱼服倒是有人收藏,但是一个这东西深究起来不是锦衣卫专属,第二个这东西仪仗用途更多,实战价值很小。个别有玩汉甲的,那个纯收藏性质了,年代过于久远实战性和唐甲,宋甲,明甲比差太远。差不多和欧洲玩罗马军团装备的一个性质。

归根结底中国古代私藏盔甲是重罪,没几个人敢把盔甲带到坟墓里或者藏在家中。导致现在完整的盔甲实物太少了,能看到的九成以上是清绵甲,大家又因为民族情绪不愿意收藏。像日本和欧洲那种动辄某某历史名人穿过的盔甲实物,我们倒是也有,湖南的曾国藩铠和故宫的康熙绵甲请问有人收藏仿制品不?这么说吧,只要现在出土一个完整的实战性质的山文甲,其仿制品在国内盔甲圈里绝对是大卖

还有穿盔甲玩兵击的,这个板甲的优势太大了,步人甲那个太笨重了。但是真正的冷兵器战争,布面甲各方面都是碾压板甲的,欧洲能和绵甲比拼的应该是半身甲。


user avatar   hong-zi-hu-qi-sh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甲的民间复原起步晚资料少

但哪里挫了?






——————2021.11.11更新——————

首先说一句,我只是爱好者,不是模特,发照片只是为了展示盔甲,人长得怎么样不劳各位费心,肆意评价别人长相也不是什么礼貌的事。

PS:好久前的回答突然火了,收到很多彩虹屁好开心,谢谢各位谬赞,就不一一回应了。不过自己长什么逼样心里还是清楚的233333







最后放几个别人的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证明,欧洲和日本的国势都不行了,所以才需要搞点这种猎奇的亚文化来掐一波钱,本质上这都算智商说。

本质上,欧洲人现在复原他们的传武,就是想要模仿中国和日本,菲律宾在上个世纪7 80年代的对外武术文化输出的,当年中国和日本可这个赚了白人的钱,毕竟,那会白人基本财大气粗,搞一手这种老祖宗留下的老本掐点钱

板甲和日甲,日刀都是如此,属于吃祖宗的老本,然后经过一番改造衍生的亚文化罢了。

当年欧洲,美国,苏联国势牛逼的时候是不会对这种东西有啥过多投入的,基本都是去消费的

现在中国人赚了点钱,人傻钱多,自然而然的也就学这当年的中国,日本搞点亚文化了

只不过现代,中国国势上升了,自然也就是搞点小圈子模式,没把这个当饭吃了。欧洲则是现在科研已经到瓶颈期,没啥进一步的上升空间,所以需要搞点老本去赚眼球了。可惜的是也就能靠板甲收点少数人的智商税了,其他诸如欧剑,河马,基本也占不了太多的市场份额。比如枪法这块,欧洲连日本都竞争不过呢,更别提跟老牌的中国竞争了。


user avatar   ren-zha-xiao-x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喜欢啥喜欢啥,莫拉踩别的,网购平台上销量来看,中国甲吊打其他盔甲。所以如果按照题主所说的真的是盔甲爱好者大多喜欢西甲和日甲的话,那只能说喜欢西甲和日甲的大多都是白嫖党,自己根本没有甲,白嫖党没有发言权,坐下回家看画片去


user avatar   bei-jin-yan-zhe-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腾讯:黎明计划是外包的,工作人员的失误,现在已经辞退了,反正我流量已经赚到了,你再怎么喷我也不管你,反正没几天你们就忘了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假如使用冷兵器,对当今哪个国家有优势?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古代的刀剑比现在好? 
  拿一把现代的反曲弓到古代能秒杀当时的神弓吗? 
  骑兵与骑兵对决用刀剑等劈砍武器好还是骑枪马槊刺穿武器好? 
  明朝年间中国盔甲和同时代日本盔甲,哪个防御力更高、实战性更强,为什么? 
  把铠甲挂在房梁上是个什么说法? 
  冷兵器时代除了骑兵和后勤运输外还有在战争中使用畜力的地方吗? 
  把铠甲挂在房梁上是个什么说法?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明出板甲? 
  在冷兵器时代为什么没有人采用以下的战术? 

前一个讨论
如何高效地驱除蟑螂?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有人以“中国人不过洋节”为由抵制圣诞节?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