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和零售相关的。
今天,996并不是中国创业者在海外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是一个从最高端产品创业到最低端客群并存,且统一的市场。
稍微年龄大一些的朋友都还记得早期海外公司进中国,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甚至在互联网领域几乎我们看不到有哪些海外的公司录得非凡的成绩。有一个理由是当然是准入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另一个重要理由是海外企业进中国的时候,由于本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差距太大,导致缺乏足够的人才设计出符合中国市场和使用习惯的人才。
还举互联网的例子,电商出现的时候,美国已经进入发达社会,信用作为整个零售市场运行的社会基础,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要解决。而在中国,早期电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交易信任问题,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A2C式的创业者已经做到了对Amazon像素级的“借鉴”都仍然没有起色,阿里通过创造性地重点攻克“支付宝”,一举成为市场的龙头。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京东解决了物流(美国在电商出现之前物流已经很发达)。
中国创业者在海外创业,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从服务有钱人到服务贫困人口,几乎都能在中国找到对标的市场和对标的企业。中国创业者背后的供应链,也服务着富裕人口和贫困人口。文化差异我们需要花时间解决,但是经济差异在中国几个电话就能找到专业人士问个八九不离十。
还说电商:
有服务高端的奢侈品电商;
有服务低端的pdd、淘集集;
有交易限量款、小众球鞋的毒;
有交易二手货的闲鱼;
有主打品牌的天猫、京东;
有主打性价比的小米、网易;
小国、市场极为成熟国家的创业者么,也许会在某一个领域有深刻理解,但是在未知领域探索时,没有谁能够像中国的创业者一样,人才唾手可得。。
如果是做产品
全世界人民在消费这件事情上,经济因素考量都不会差太多,而对产品使用要求的不同,也都是原本来自中国的工厂实现出来的。更有意思的是,原来中国产品缺乏的“品牌力”,在人才归国、中国资本收购海外品牌后,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生产部门最为齐全;现在还要补充一条,中国也正在走向“企业大国”,生产公司的能力也走在了市场前列。
这比996,重要多了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