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主问的“当初创业”,估计是指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吧?
当时的马云谈不上富裕,但绝对不是很穷。
1999年,在北京的马云把创业团队召集到一起,给了他们三个选择。第一,去雅虎,马云亲自推荐。第二,去新浪或是搜狐,马云同样亲自推荐。马云保证他们一定会被录取,而且待遇会很高。而第三个选择就是跟自己回家,不过只有500元月薪。团队成员最终选择了跟他回杭州。
看出来了吗?马云当时可以把十几个小伙伴全部推荐到一流公司,并确保能拿到很高的薪水,这样的“老大”与小伙伴,不可能很穷。很简单,如果你是一个十几个精英的老大,你可以推荐他们所有人去一流公司拿到超高薪水,你说你很穷,谁相信?
其实,马云的第一次创业是1992年,在杭州某学院当英语老师的他和同事筹集了3000元钱,开办了海博翻译社。当时马云的英语在杭州翻译界颇有名气,因此很多人慕名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就伙同一个同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1994年“海博”持平,1995年开始赚钱,但效益也不怎么理想。
1995年年初,作为杭州工业学院外办主任的马云辞了公职。同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网站取名“中国黄页”。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此时离中国电信通互联网还有4个月。在经营中国黄页的时候,马云遇上了一个重量级对手——注册资本是2.4亿人民币的中国电信浙江杭州分公司(马云的中国黄页的注册资本是5万元人民币)。在完全不对等实力的较量中,大象一时是踩不死蚂蚁的,蚂蚁也根本撼不动大象。你来我往的过招后,双方终于坐下来谈合作了。谈判很顺利,1996年3月,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分公司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马云一想有了140万元人民币的注入就可以大干一场,高兴地答应了。但后来才发现灾难来了,原来对方出140万只是想把他这个竞争对手控制住。在董事会里面对方是5票,马云这方只有2票,每次开董事会,马云总是面临2比5的制约,开很多次会议也通不过决议。马云这时才醒悟到自己拿到了钱却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自主权。处于尴尬中的马云,与杭州分公司的“婚姻”只维持了1年,就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公司
马云在经历两次创业挫折后,马上又全身心地投入了第三次创业。1997年年底,他受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北上给外经贸部做网站,让外经贸部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马云在北京租了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日没夜地干。“中国第一个网站交易市场是我们做的,第一个进出口交易所是我们做的。政府和我们这些人合作得很愉快。”马云曾经这么说。但是后来,由于在选择业务的方向上是帮助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上出现分歧,使马云无比苦恼,这次合作最终也以失败告终。1999年年初,马云回到了杭州。尽管公司赚了287万元的利润,但是马云除了工资之外没有拿到任何红利。关于这场风波的缘起,有各种版本,但根据马云自己的说法,是因为他没有分清朋友和上下级的关系。他反省了自身,认为在今后的创业中,应该清楚地区分好朋友与上下级关系。
1999年,他与旧部凑了50万元启动资金创办阿里巴巴。那时的50万,肯定不止今天的500万。也许,能抵现在的1000万?
古代由于医疗水平的不发达,想要生娃其实并不简单,难产而死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即便养大了以后也有夭折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是日本独有的。生育率真正大幅度提高是二战后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