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江浙一带的农村有多富裕? 第1页

     

user avatar   wei-wang-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让我来!

大家好,我是来自(据说是)浙江省最富有的区县——杭州市萧山区的XX。

萧山区是杭州市的一个土豪区,根据字面意思,就是比杭州市主城区有钱,但是普遍审美没有杭州市民洋气的这么一个区。(这点要承认)

我老家处于老城区的边缘,那一带现在的风气,攀比之风盛行,浮夸之气日益严重。

比如题主说的买车,确确实实是这样,毕业了家长就要准备给孩子买车了,在他们看来,这是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毕业了家里买不起车,是要被周围的人笑话的。即使不豪的人,也普遍是这样的心态。比如,我跟我妈说,我会努力,自己赚钱买车,你们不要操心,她是完全当我开玩笑来的。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反正在我们这里,高考完的暑假,大多数同学都会去考驾照。而我那时贪玩,并且觉得靠自己努力买到车还有点遥远,所以浪费了好几个暑假,一直没有去学车,直到去年暑假才刚考完科二(后悔)。

然后我发现我的发小们......家里都给买车了。

作为一个北漂,我一开始很不能理解这种啃老的行为。明明大家都还没开始赚钱,或者刚开始赚钱,居然就买一辆几十万的车!不可思议啊!WHY?!正常的路线不就是自己努力赚钱攒钱再买车的吗,怎么一下子是这种风气了,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啊!我义愤填膺地去跟我妈说我的观点,结果她说:

“那不然呢?没有车你怎么去上班?”

“有公交车啊!有地铁啊!再不然打车也行啊!”

“都工作了还坐公交去上班?要被人笑话的。”

“刚工作没钱很正常啊,才毕业,拿着四五千工资,就开着一辆奔驰去上班,这才是不正常的吧?!”

“胡说!大人要有大人的样子。”

“那咱家也没钱买车啊!就算我今天考出了驾照,买车也是好几年后的事了啊!”

“谁说咱家没钱买车?你要是今天考出驾照,我明天就能给你买车!”

“咱家真的买得起车?!”

“虽然买不起奔驰,但是十几二十万的总是买得起的,总不会让你太难看的。”

“你买得起车还这么穷养着我?还不如多给我点生活费!”

“穷着养才能给你买更好的车啊。”

......


这就是我妈的逻辑,也是她们周围那一群家长们的逻辑。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我被逼着去学了车。我经常幻想这样一个场景:我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我的发小/初高中同学就开着车从我面前驶过,然后他们嘴里嘟囔一句“这不那谁谁嘛,怎么还在坐公交”。想想也确实有点没面子。

然后再来说说房子。

大家都知道,农村的房子都是自建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在高铁上,邻座一个东北汉子,看着杭州农村的那些四五层高的小洋房,不停地发出惊叹:

卧槽!这些房子,真气派!

我当时心里还嘲笑他没见过世面。后来高铁路过北方的平房,我才惊觉:原来不是所有农村的房子都是四五层高的啊,原来北方的农村真的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只有个一层的平房。

那一刻觉得自己井底之蛙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现代的90后,我是不理解农村的自建房为什么要造那么高的。比如我老家,三口之家,住个一层就够了,其他几层全空着,就算有三代同堂,各占一层,那三层也就够了啊,造那么高的楼干什么?不是浪费空间吗?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妈(我们老家的房子目前正在由四层变为五层):

“妈,我们家才三个人,那造个一层平房不就够住了吗?就算为了面子,多造一层,那也用不着盖这么高的楼啊!你说呢!”

“小畜生!说什么胡话!你看我们周围有谁家住两层楼的?别人一个劲往上造,你倒好,想降低,你面子还要不要了。”

“可是这种面子没意义的,不能当饭吃的啊,你看你用造楼的钱,给自己买张更舒服的床,买几件更漂亮的衣服,也给我换只手机什么的,不是更好嘛!日子是过给自己的,面子只能给别人看的呀。”

每当这时,我妈就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我:“我怎么有你这么不要好的儿子,就想着吃饭睡觉穿衣服玩手机!"

“那吃饭睡觉还不重要吗?人生奋斗的大半意义不就在于提高这两件事的质量上吗?”

我妈于是彻底无语。

此外,江浙地区农村的高楼,虽然高度气派,但是用心装修的一般只有一两层,其它楼层只是简单地贴了瓷砖、抹了墙面,或者干脆就是水泥抹平。如果地理位置好的话,这些楼层可以出租,但是地理位置不好的话,这些当初花了大力气建造的楼层,就会一直这么空荡荡地闲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所以题主你看,江浙一带农村的富有,其实可以看做是大家好胜心强的体现,家家户户都互相认识,便于形成这种攀比之风,都在比谁家开的车好,谁家的楼更高更气派。但是在城市里,大家一般都住小区,可能对门邻居都不怎么接触,更别说跟对方比什么车房了。攀比这种事,总是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的。城市小区的这种设置,不利于攀比之风的形成,这点在我看来特别好。

另外,农村的这种攀比,也跟大家的眼界有关。比如我妈,根本不懂投资是什么,也不知道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有多可怕,她觉得把钱存银行才是最安稳的。我家这次翻高楼的预算够付城市近郊一套房的首付了,而且杭州现在发展得还不错,我觉得与其孤注一掷去博一个面子和不确定的拆迁,还不如先在城里买套房,这样城里有套房,农村的房子可以等拆迁,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我妈是不懂这些的。她甚至觉得,既然买房,那必须要全款一次付清,一点点地还贷款,对她来说简直是折磨。

以上。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有多富?2016上海人均工资6千(注意分母是劳动力,不是全部人口),我看你们描述的苏南浙北怎么都赶英超美了呢?

上半年南京农民人均收入11064元_光明网

上半年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4元,同比增长9%,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1和0.2个百分点,在苏南5市中仅次于镇江,排在第二位,高于苏州和无锡0.4和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增收快于城镇居民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由2.29:1缩小到2.28:1。

众所周知,富裕的标志是财产性收入多,劳动收入少:

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的增长原因分析让人眼前一亮。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433元,同比增长11.3%。其来源不断拓宽,其中包括农民理财意识逐渐增强,理财方式日趋丰富。

一年两万多的收入,800多块财产性收入,这还是平均数,落到中位数是多少?

好吧,按照某些人的标准,南京不算苏南,那苏州总可以算吧:

去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_苏州都市网

全市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人均工资性收入15109元,同比增长8.1%
人均经营净收入5025元,同比增长9.5%
人均财产净收入2712元,同比增长9.9%
人均转移净收入2734元,同比增长8.4%

注意这里包括了工资、经营和财产收入,即企业主、包租婆和普通农民一起平均,而且分母只算常住农民,依然只有2.5万/年,每个月2000而已。

你们看到的苏州是这样的:

实际上,上海郊区也有大片区域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的看起来很舒服,住起来……

作为苏州交通设计院的前一线员工,我很清楚粉墙黛瓦的江南老民居住起来是什么感受:

「江南小镇」是什么样子?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从1999年到太仓一个远方表姐家参加婚礼到2007年离开苏州,我从来没在所谓的水乡住过,也从没打算住。因为实在不喜欢水乡村落的潮湿和卫生情况。潮湿很好理解,河道环绕,挖地2尺就见水,所以农民喜欢盖楼房,一楼放些杂物,二楼才是卧室。但依然潮气逼人,暑气和寒冷都加倍的厉害,雨天更是单调难熬。除非春秋季节,否则我不太建议去原汁原味的水乡投宿。
另外一个尴尬的地方是缺乏上下水系统。连路都不通的地方,你怎么会指望有自来水和下水道?于是身边这些波光粼粼的河道就成了自来水、中水的供应地,同时也是下水道和垃圾场。这边取水做饭,那边洗衣,远一点有人刷马桶。船上做饭的下脚料随手就抛到河里。河边的水草里往往有慢慢腐烂的垃圾和怎么也不腐烂的塑料袋。远观尚可,近看你就郁闷了。许多建筑的厕所实际上通向河道。大小动物的尸体也抛入河中。这几年黄浦江死猪事件传的沸沸扬扬,实际上在过去根本不算个事。

既然还有那么多人住在老式房子,那可以肯定他们在2017年的今天就谈不上富裕,起码没有前面几个答案渲染的那么夸张。

当然,作为最靠近中国发达都市的农村,江浙农村的劳动力达到了充分就业,说不上繁华,但肯定在快速发展。比起世界大多数人口,甚至比起中国大多数地区,这里都是繁荣的天府之国。只是前面几位朋友把它说成了天堂。

为何会有这种错觉呢?我们重新拿出苏州农村收入表来看:

全市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人均工资性收入15109元,同比增长8.1%
人均经营净收入5025元,同比增长9.5%
人均财产净收入2712元,同比增长9.9%
人均转移净收入2734元,同比增长8.4%

工资性收入不说了,就是到附近工厂做工。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房租,人均转移净收入是城市子女拿回来的钱。这些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加起来人均一万多了,抵得上工资性收入总量的2/3,而且必定集中于少数人。这些人享有远超过平均水平的收入,还不需要像城市居民那样买房,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城市居民的联系较多,是知乎网友最容易观察到的样本。当然很多网友会形成一个“苏南农村富得流油”的概念,典型的取样错误。

补充:这个问题下的评论,完美证实了我在跨年夜的那篇文章:

2016—— 中国社会的“知乎剖面”

相关回答:

1949年前,首都在南京,为什么没有像北京一样,把上海和江浙吸干?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江苏省,天津市的GDP含金量排在全国倒数前三?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马前卒回答汇总:

马前卒知乎内容合集:总收藏目录


user avatar   coc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自浙江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小县城,青田县,这里所属的大部分地区应该算是题主说的江浙农村

虽然我上的是县城的图…

| ू•ૅω•́)ᵎᵎᵎ



图片都是我自己拍的(;一_一),图丑勿怪

青田是华侨城,2015年的数据这个小县城在国内一共四十八万的人口,却拥有近三十万的华侨。青田的消费水平非常之高,餐饮、娱乐、交通、购物成本临近甚至超过省会杭州,我们这的房价更是高的吓人,15年一个新开盘的楼盘,均价达到三万五,破千万的别墅也不在少数。

但不是青田人有钱,而是青田的有钱人真有钱,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地方,有钱人买房子论单元买,穷人还在贫困线上下挣扎。

其实说起买车这些,要说的是我们这边的风气,攀比风气非常严重,包括我和我周围的伙伴、同事,基本上刚刚毕业/工作,家里给买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而且差不多都是bba入门级这个档次的车,父母们在周围的风气影响下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其实很多父母都是咬着牙买的。

像我的家庭我的父母,虽然生活水平和家庭收入还算可以,但他们生活中的每一分钱都算着用,从来不舍得乱花钱,可他们在我刚读大学的时候,贷款给我预置了将来的婚房(因为周围父母都这样),大学毕业的时候给我买了新车…

我跟他们说过这些,在我看来,买房买车应该是年轻人自己的事,而他们赚钱了应该是改善自己的生活,却被他们认为是不求上进-_-||

所以题主,也许你看到的一个江浙来的同学,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并不是你们之间有差异,而是你们家乡之间的思维方式和风气有区别罢了。


——————————————

青田的夜景一直挺美的,上个图,

—————————————————————————

其实不是青田人自己看到商机要走出去,是被逼出去,青田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到一亩,是一个拼命种地也喂不饱一家人的地方;而青田座落在浙南山区腹地,周围的丽水、温州、台州等地,在从前也完全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青田在九十年代才通铁路,二十一世纪初才通高速公路,更别谈什么位置优势了。所以早年间的一代一代青田人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了,才背井离乡出国赚外汇的………………………回来以后发现家乡的东西这么“便宜”……

所以难免有点双十一来临的赶脚(=_=)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浙北一带的农村是真心富裕呀

前几年因工作基本上跑过一圈浙江,深入农村,很多乡镇甚至是村都去过。

平湖、嘉善、海宁、海盐、桐乡、去的最细,超出了很多本地人的足迹。

谈谈印象最深的嘉兴地区的农村

一望无际的平原给人一种视觉辽阔的感觉,整个人心胸都宽阔起来,地图上的农村等到了眼前发现这尼玛哪里是村,一个个社区,还有街道,这不就是县城的某个街道么?

老人骑电动三轮带客或者去承包农田大户那里打工,月收入能有2-4k,别小看这些钱,全国主流的农村老人基本月收入都在1000以下。

妇女在家里做工照顾孩子,每家每户都有加工机,负责弄一些项链、纽扣等小玩意,打听了一下,一整年下来6-8万没啥问题。家里的男人要么在镇上开农资店,要么去县城打工,在嘉兴的乡镇里开点小店做点小买卖。

这里的本地人比较儒雅,即使斗大字不识的老年人,笑呵呵的温和说话,小孩子的脸上普遍充满了书卷气,带着泥土味道的农村孩子真心比较少。

总而言之,乡镇企业发达,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使得老有所养,人民不用颠沛流离,孩子也能常带身边,再加上上海转移过来的工业,又能带动一批就业岗位。


有幸谈过一名嘉兴妹子(南湖),在江南摩尔西某酒店住宿认识的前台,真心很漂亮,气质挺好的,说话特别温婉,比较有教养。在我老家前台顶多是年轻一点的,姿色不敢恭维。谈了一年去见她父母惨遭长辈拒绝,虽然我在江西老家有四套房,也能值个400万,但感觉嘉兴人不太看得起江西这边的,唉。现已结婚,嘉兴是抹不去的伤痛。


user avatar   zheng-miao-miao-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

总有些杠精说“编”,你们觉得假,求求你们关掉不看可以吗?在评论里指点个毛线的江山。





我也没办法证明我不是编的,因为不可能泄露老大爷隐私让热心网友去围观吧……但想了想还是有一丢丢办法可以证明没编,因为当天自己被老大爷打击到不行,就发了个票圈,截图如下(该打的码应该打全了嗯):



本来嘛,不理也行,但我好容易跟大家分享下自己见闻,遇到杠精就只好比他们还杠了。杠精们再不信,我也没办法了。其实多大事儿啊,就正巧,江浙小老板的爹,是个修鞋的,从计划经济修到改革开放,又修到新时代,有啥不能想象的??

—————分割线—————

以下为原答案:

讲一件山东人亲身感受到的江浙一带多么豪富的事情。

我在一家高校出版社工作,校园里有一位修鞋的老大爷,干活利索,要价也合理。

有一次去找他修两双鞋。因为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时间比较长,就聊起天来。

他说话带南方口音,我就问大爷是哪儿人。他说自己是台州农村的。我问,春节回家吗?大爷说,每年都回去,儿子都在老家那边。

来修过几次鞋,但我从没问过老大爷家庭情况,因为他看起来太落魄了,腿好像有残疾,穿着几乎没换过的棉袄、脏兮兮的裤子和一双手工缝的棉鞋,鞋底贴了剪下来的轮胎。小屋很挤,地上桌上都摆着没被取走的鞋子,堆着修鞋零件、工具。总之整个人透露着一种单身汉老光棍的气息。

听到他说起自己家庭,我继续问道:“有几个儿子?”大爷说,两个儿子,一个在宁波工作,一个在老家。我说,为什么要在这里修鞋,回家跟儿子一起生活多好。大爷表示,习惯了修鞋,习惯了北京,感觉挺自在。然后说,自己夏天刚回去了两个月,把盖好的房子装修了。然后他从破袄里掏出个手机,给我看里面的照片,那是一栋两三层的小楼,里面装修看起来不错。

我有点意外地问,这楼花了多少钱?大爷说,七八十万吧,他们那儿要饭的才盖这种楼。我说,要饭的可要不来七八十万。大爷嘿嘿一笑:“我出了三十万。儿子出了四十万。不出钱我就不让他们住。”我说,那可以啊。一家人住一块多开心。他:“嗨,就过节住几天。大儿子早在宁波买房了,小儿子也有自己的房子。”

我觉得这也太奢侈了,花这么多钱盖一个住不着的房子。大爷说,他们那儿都这样。然后给我看一辆车的照片,说:“这车还行吧?”

他的手机是诺基亚直板机,像素非常低。鉴于大爷家随随便便花七八十万盖楼,我说:“看起来不错。是豪车。”大爷说:“小儿子刚买的。拍的时候牌子还没上呢。花了100多万。”我仔细分辨,这是一辆保时捷啊!

大爷嘿嘿一笑:“我不懂车。家里好多辆,都是他们开。”

我说:“你手机这像素,我都认不出来。”

他又伸到破袄里摸索,拿出来一个iPhone,说:“这种我也有几个,都是儿子给的,可是没文化用不了。只会用这个小的。”

想到好多地方的大学生为了买个iPhone身陷裸贷风波,我不由感慨,你们那儿可真够有钱的。大爷说:“我自己的钱都是投资赚的。”“投啥资?”“比如哪里开厂投点钱,再分红。”我继续问:“都是什么厂?”大爷说,塑料、鞋子、衣服、加工,啥厂都有。“你家开厂了么?”大爷说:“塑料厂。小儿子在管。”

我看着大爷干裂了好多道口子的双手,再次不解:“家里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

大爷说:“有钱难买我乐意啊。习惯啦!鞋好了!两双鞋给55吧。”

我之前从来没跟大爷讲过价,因为觉得大爷太不容易了。但现在,我发现自己才他妈不容易啊!

于是耍赖:“你这价格水涨船高啊。土豪别坑小白领了。”

大爷:“45。”

我:“40。”

大爷笑了,我付了钱,跟大爷告了别。一路上都在想,从小父母告诉我,要好好上学,以后有稳定的好工作,然后就可以有好日子了。可是这位老大爷家里这么有钱了,还以修鞋为乐,不以恶劣的生活条件为苦,有钱人的世界太难懂了……


user avatar   yubin-7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浙江:比农村,比的就是直辖市。


user avatar   lutu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收入来源多

江浙农村,主要是浙北苏南的农村,不像其他地区还停留在传统农业。

近郊的农村,主要是拆迁获得赔偿款和房子,另外还有自建农民房出租。普通的农村,有些有村办企业的集体分红。

这些实在没有的,也可以靠自己做些手艺活或者小生意,也有专做农业方面的种植养殖的,跑跑个体。

如果连个体户都做不了,还有最后一条路,就是去附近的村办或者私营企业打工,但也比外地过来打工的强,毕竟离家近。

破落到只能靠种地的,大概是不多了。一般只存在于位置比较偏僻的山区农村,比如浙西浙南部分地方。

江浙农村主要是吃地理红利,这些地方离中心城镇乃至大城市都很近,物流交通便利,接受信息快,本地人口稠密能支撑许多行业的需求。

二、历史转向快

今天民间说江浙农村比城市富裕,还有一点,就是改革开放时期,江浙农村比城市最先起步,更早完成转型。

计划经济时代,江浙都是国有轻工业密集的地区,传统双职工的体制思维很强。那时候城里人对乡下人,优越感是很强的,此时的农村也并不富裕。

但穷则思变,游离于体制外的农村人更早嗅探到市场和商机,开始探索各种行业。90年代全国国企大下岗,当江浙城市的国有轻工业体系慢慢衰落的时候,农村老板的生意已经渐成气候了。

今天你在各个所谓特色小镇看到的产业集聚,比如织里的童装,许村的家纺,濮院的羊毛衫,其实最早都是这些镇周边农村的人做起来的。镇上不过是搭建了一个市场,集中起来卖东西而已,许多厂子都在近郊农村。

三、到底有多富裕?

这个问题,可以看看每年的农村可支配收入,以2015年为例。可见,江浙许多地市的农村收入,大致和某些内陆省份的城镇收入相当,如果把这些地市的经济强区、强县单列出来,优势就更明显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这个问题吵火了,然后让微信部门的人看到。然后等待版本更新。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要统一,为什么要做出一些不利于统一的事呢?
user avatar   jia-ming-23-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罗斯希望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

俄罗斯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国家,也非常注重战略缓冲区的构建。俄罗斯领土很多都是按先建立战略缓冲区,再吞并缓冲区的步骤一步步扩大的。注意,俄罗斯需要乌克兰成为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但至少在开战前没想吞并乌克兰。

从北约东扩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缓冲区被一步步侵蚀,格鲁吉亚与乌克兰也在积极寻求加入北约

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核心区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缓冲之一,其地位甚至超过了朝鲜之于中国。但是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俄乌已经反目成仇,为了战略缓冲,东乌在俄罗斯支持下事实独立。德法俄乌签订的明斯克协议出卖了乌克兰利益,在法理上承认了东乌国中之国的地位。

除了克里米亚已经加入俄罗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早已事实独立

作为利益受损最大的乌克兰,一直不愿意接受明斯克协议,因此一直在清剿东乌武装力量,还在还在积极寻求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收复东乌并加入北约,那么美国的军事力量就真的兵临城下了,这是俄罗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真打起来之后,西方国家又开始隔岸观火了

在俄罗斯16号开始作出撤回边境演习部队的姿态后,乌克兰再次大规模进军东乌克兰,政府军与分离武装大规模交火,这突破了俄罗斯的底线,2022年2月21日普京承认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独立,并出兵东乌克兰,战争正式爆发。

最后,我并不认为俄罗斯是主动侵略乌克兰,下面的回答分析过,俄罗斯的底线就是保证东乌稳定的战略屏障地位,俄罗斯不想打破明斯克协议下的现状。但是乌克兰突破了底线,无论泽连斯基是处于一腔热血、收复失地的爱国之心,还是转移危机、在美国怂恿下的主动挑衅,总之乌克兰也东乌独立武装先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俄罗斯才选择军事介入。



有人疑问为什么设置战略缓冲了还要吞并缓冲区,这不符合逻辑呀?但是这对于一个对于领土扩张欲望很强的国家来说完全符合逻辑,缓冲区要么是自己的附庸,要么是中立国,无论是附庸还是中立国哪里有自己的领土可靠,一旦吞并缓冲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比如缓冲区的抵抗意愿减弱),自然就会想办法吞并。等吞并了缓冲区,原先的缓冲区再次成为领土,又需要新的战略缓冲,如此便周而复始,不断扩张。在二战前战争阴云笼罩欧洲时,苏联的举措是瓜分波兰、大举东扩,就是为了扩充战略屏障。而1926年苏联策划外蒙古独立也是这个目的。

外蒙古就是中俄的战略缓冲区



国家与国家并不像人与人,人遇到恶邻可以搬家,国家遇到恶邻怎么搬家呢?还能逃到哪里去呢?乌克兰身处俄罗斯腹地,并不是不可以加入欧盟,但是前提是要有刺痛侵略者的实力做支撑,不会被他国轻易控制操纵,这才是小国的立国之本。

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典,没有国家胆敢觊觎,图为瑞典研制的“鹰狮”战斗机

作为一个小国,想要安定生存下去是很不容易,不仅需要精悍的实力,还需要理性、清晰的战略。乌克兰搞到今天山河破碎的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国家之间哪有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就是完全弱肉强食、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俄罗斯有个邻居,至今都能够独善其身,那就是芬兰。

芬兰也是俄罗斯邻国

芬兰1939年被苏联侵略,但是在二战中芬兰却没有倒向德国而保持中立,艰难的在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寻找缝隙,甚至为了生存向苏联割地求生。二战后芬兰一方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严禁国内反苏宣传,直到苏联解体,芬兰才开始加入欧盟。在我们眼中,芬兰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方国家,但是直到今天,芬兰也没有加入北约,这就是芬兰的生存智慧。

小国生存不易,作死只能带来灭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时是一个家底非常雄厚的国家,不仅有78万名服役军人、近3600家军工企业、6500辆坦克、1500架飞机,还继承了苏联1270枚战略核弹头以及近2500枚战术核武器,如果乌克兰励精图治,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强国。但是乌克兰经济改革彻底失败了,核武器全部销毁了,军工企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经济被被寡头垄断,逐渐沦为了欧洲粮仓与欧洲子宫。

雅典奥运会乌克兰拿了9枚金牌,北京奥运会变成7枚金牌,伦敦奥运会减到6枚,里约奥运会剩下2枚,东京奥运会就只拿了1枚金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乌克兰还能拿到金牌吗?一旦没有国力作支撑,可不仅仅是奥运会拿不到金牌的事,离被大国拿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2000年后世界各国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名,也可以从侧面反映综合国力

没有了雄厚的实力,如果还能有理性的外交政策,乌克兰也可以幸免。但是乌克兰外交政策从来没有稳定过,库奇马上台亲俄,尤先科上台亲美,亚努科维奇上台又亲俄,波罗申科上台再亲美,乌克兰就像墙头野草摇来摇去。

成为大国的缓冲区,需要活的足够警惕与小心翼翼,更要清楚双方的底线,否则无论哪一方都不可以接受。亚努科维奇一边倒向俄罗斯,被西方搞了二次颜色革命;波罗申科一边倒向西方,又被俄罗斯夺走了克里米亚;被揍了一顿还想彻底加入北约,这又触碰了俄罗斯的高压线。在无尽的折腾中,乌克兰就这样作没了自己。


有朋友对芬兰在二战中的中立立场存疑,但是芬兰从未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在法律上根本不是轴心国。其次1942年的德黑兰会议也认为,苏芬战争是芬兰对抗苏联的单独的一场战争。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保持中立的苏联为了增加战略纵深,也开始侵略欧洲边境6国(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939年11月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侵略战争,也就是“冬季战争”。冬季战争中苏联以伤亡32万人的沉重代价惨胜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领土。战后芬兰与德国展开合作,以同意德军过境芬兰的代价换取德国军事支持。

二战中苏联向西扩张版图

德国正式入侵苏联后,苏联担心德国从芬兰入侵,便主动向芬兰发动空袭,芬兰趁机向苏联发动进攻,这就是“继续战争”。芬兰在苏德大战之际,收复了“冬季战争”的失地,但并没有进一步进攻苏联,而是让军队一直驻守在边境。

橙色地区就是冬季战争芬兰的割地

随着德军在苏联战场失利,芬兰与苏联也宣布停火,并按照苏联要求将德军驱逐出境。1944年9月15日,芬兰与德国开战,开始了拉普兰战争,9月19日苏芬签署莫斯科停战协议,苏芬战争结束。

整个二战期间,只有英国在名义上向芬兰宣战,其他同盟国都认同苏芬战争是芬兰与苏联的单独的战争,二战中芬兰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被苏联直接吞并,也没有像罗马尼亚一样被苏联侵略后直接投靠德国阵营,而是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中立地位。

二战后芬兰依旧坚持中立立场,拒绝了美国马歇尔计划,一直小心翼翼的在北约与华约之间求生存,直到今天也不愿意刺痛逐渐衰弱的俄罗斯。芬兰的遭遇也可以让人理解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如此戒备俄罗斯,毕竟在历史上都遭受过侵略。我们不能因为苏联是二战战胜国就忽视了它侵略他国的事实。




     

相关话题

  现在社会的阶层在固化吗? 
  为什么香港允许外国国籍人士在港担任法官? 
  如何看待导游怒怼参观汶川地震遗址嬉笑游客:请文明祭奠,再笑请你出去? 
  如何看待杭州女子失踪案警方通报称「失踪女子已遇害,其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为什么徐州处于便利的交通位置,但是并没有发展得很好? 
  你看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新闻? 
  大人们都说年味淡了,可「年味」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需要「拯救」年味? 
  江苏南通数十名穿市容制服人员围抢老人甘蔗,官方回应「登门道歉,区纪委介入」,涉事人员会面临哪些责任? 
  如何看待 90 后医生带社区老人跳防痴呆广场舞走红,跳广场舞真的能预防痴呆吗? 
  如何看待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数十万加仑牛奶倒入下水道」这一历史再现? 

前一个讨论
如果AI可以围棋必胜,那么未来有AI帮助参谋的美军会不会也战无不胜?
下一个讨论
为何欧洲爵位的继承世系名字上都要写上从哪来的,用哪个祖先的名字,用了那名字还要说明第几世?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