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点一直很简单:
1、古代蛮族侵犯中原是主动的、永恒的、永不会消失的。
主动的是蛮族生活的地方条件恶劣,碰到灾年必须要南下来抢。
永恒的、永不会消失的,就是这一拨蛮族被打跑了,换一拨人在北方那里生活,仍然面临的一样的生活环境,行为也不会大变。
2、中原王朝的抵抗是被动的,是永远处于反击的,因此,早晚会被蛮族打败。
不被这次蛮族的入侵打败,就会被另一次蛮族的入侵打败。
如果统计的话,必然是的蛮族南侵失败的多。
但是中原王朝因为是被动防御,即使赢了,也不会去战那片地,时间久了,蛮族又回来了。
周而复始。
中原王朝不被这伙蛮族打败,就会被那会蛮族打败。
被动防御早晚有失手的时候。
《跨过鸭绿江》里彭总讲:久守必失。
3、这种现象充分证明了中原王朝的先发,及蛮族的后发。
在更早的时候,汉、唐时代,中原王朝的文明与蛮族存在代差。
不论是组织能力、物资生产、技术方面,中原王朝对蛮族都有显明的优势。
即使赵国单独与匈奴作战,也处于优势地位。
但是,随着中原文明向周边的逐步扩散,周边蛮族与中原王朝的代差在减少。
因为,中原王朝200-300年周而复始,并没有一直向前进化,1000多年里,基本原地踏步。
而在这1000年里,许多中原文明的技术、管理方法等等,不断向周边蛮族扩散。
最终的结果就是,周边蛮族在技术和组织力、及物资调配方面不断地进步,渐渐地与中原王朝没有代差了。
而前面1、2两个因素并没有改变。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蛮族南侵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大了。
在南向其实也是一样的。秦始皇都还能打下南越,到了明朝、清朝,就没有这个能力控制南越了。
因为统治南越的,不是别人,而是中原王朝的人,打下了南越之后,在当地成王成霸,建立基业。他们掌握的技术、管理方法已经和中原王朝没有多大区别了。
这种效应越往后是越明显的。
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的规模效应重新显现,巨大的体量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优势,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中原王朝将再次与周边蛮族产生代差。
我们算算帐啊。
匈奴:
还没统一,就被秦打下了河南地。
统一了,嚣张一次,被汉朝惦记了八代人!八代人啊!终于把单于杀了!
一般人谁能记得八代以前的事情?
最后就成了五胡之一了,连个部落都没剩下。
突厥:
隋朝时期刚崛起才没多久,隋朝就把公主嫁过去搞政治分裂了……
唐朝时期突厥开始分裂了,唐太宗顶着旱灾也要把突厥先灭了……
后来突厥一度复活,唐玄宗挖空心思也要把后突厥灭了……
蒙古:
在草原上痛苦的打仗,自由的成长……
女真:
据说有成化犁庭,但是孙承宗袁崇焕输血功劳最大。女真兵不用进山海关就能直接在辽西接收全明的财富。倘若美军把全部主力都开进渤海,海军军舰全都开过来,陆军全都爬上船,然后主动开炮……全灭以后以全美之力再造一支海军,然后把全部海军主力开进渤海,陆军全部爬上船,然后再主动开炮……如是反复二十年。我就不信美国内部不崩。
认真审题好吧,题主所提问题描述中本来就没问当代语境下的“中国”,主语是汉人,是汉人!
承认自己输了很难吗?
输了就是输了,真正站起来的人是不会耻于过往的失败的。我们汉人历尽劫火走到这里,不是为了遮掩过去的耻辱的。
不知道各路团结癌洗个什么劲,
我汉人两次亡天下,元清两朝对汉人就是一场浩劫,这有什么可以否认的?
因为有阶级压迫,所以无视种族压迫?
你是个汉人若你没有选择非得穿越的话你是去汉唐明还是元清?
与其去洗来洗去不如好好总结,防止中华民族再次喜添新成员。
对蒙古主要原因就是军事实力不行,被人硬打死了。其次国际局势不清,采取了错误的连蒙抗金的策略。
所以要加强国防建设,重视武备发展,重视军事人才培养。要多参与国际世界政治,训练外交人才,培养合理的分析世界形势的能力以制定重要国策。
对满清主要原因腐败丛生,派系斗争,动员组织能力低下,收不上钱,练不了兵。又遇上大型灾害,人心浮动。总的来说人祸为主,天灾为辅。
所以要加强反腐倡廉,加强救灾治灾能力,管控金融风险,都是值得引以为鉴的。
保时捷比大众高档,但保时捷没能收购大众,最后被大众收购了。
唐以前,中国人民还没尝过小农经济的盛世滋味儿,唐以后,可就没多少人愿意骑马打仗,出生入死喽。
低成本永远会是个扩张优势,而高成本想维持幸福生活,就必须不断地发明创造,否则贱吃贵、快吃慢,是个始终逃脱不了的命运。
汉唐时期汉族很厉害,关键是技术厉害,高级铁器+稳定后勤+体系化军队,就可以碾压边疆。
西汉陈汤说的很明确:“胡人兵刃朴钝,弓弩不利,前者五人方当汉兵一人。今闻颇得汉之工巧,然犹三而当一“。即“一汉抵五胡”前提是人家“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但是晚唐开始,汉族的主要装备技术创新开始相对降速,而草原文明一直非常重视商贸和手工业技术,从而在先前技术扩散后有了赶超机会。
辽金宋二百年大战,互相对峙攻击,谁也不能吞并对方,一方面是因为宋朝没有燕云十六州,不占地利,但另一方面,在主要军事技术上,两宋也没能取得决定性优势。
其实很多疑问直接去读蒙鞑备录和《黑鞑事略》就行了。
1235-1236年,南宋彭大雅和徐霆出使蒙古,两个人回来合作了《黑鞑事略》一书,对蒙古当时情况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比如这一段:
“霆尝考之,鞑人始初草昧,百工之事无一而有,其国除孽畜外,更何所产?其人椎朴,安有所能?止用白木为鞍,桥以羊皮,橙亦剜木为之,箭镞则以骨,无从得铁。后来灭回回,始有物产,始有工匠,始有器械。盖回回百工技艺极精,攻城之具尤精,后灭虏金虏,百工之事于是大备。”
徐霆考察蒙古历史,发现最开始蒙古很落后,手工业根本没有,铁器匮乏。
但是因为灭了“回回”,抢夺到了工匠和装备技术,所以开始崛起。
徐霆对当时回回的技艺评价是“盖回回百工技艺极精,攻城之具尤精”。
就是说“回回”,也就是西域伊斯兰部落的铁器水平至少能和中原比拼,中原在冶炼和攻城器械上,对边缘蛮夷已经无法形成代差优势。
而且在彭大雅徐霆等人出使时期,蒙古军队从技术装备上,已经完成了体系化升级。
当时徐霆记载道:“其军器有柳叶甲、有罗圈甲(革六重)、有顽羊角弓(角面连靶通长二尺)、有响箭(即鸣镝也)、有驼骨箭、有批针,剡木以为栝,落鹏似为翎;
有环刀,效回回样,轻便而犀利,靶小而褊,故运掉也易;有长、短枪,刃板如凿,故着物不滑,可穿重札;……
攻城则有炮,炮有棚,棚有纲索以为挽索者之蔽,向打凤翔,专力打城之一角,尝立四百座,其余器具不一而足。其长技,弓矢为第一,环刀次之。”
不过在攻金之前,蒙古依然在火器方面仍然大大落后于传统中原地区。
在蒙古攻金的战争中,金军拿出了大招火器——飞火枪和震天雷。两种武器的威力都不是蒙军所持的相对原始的火器能比,根据金朝史料记载,蒙古军队“惟畏此二物”。
金史:“(赤盏)合喜先以守凤翔自夸……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大兵又为牛皮洞,直至城下,掘城为龛,间可容人,则城上不可奈何矣。人有献策者,以铁绳悬“震天雷”者,顺城而下,至掘处火发,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又飞火枪,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敢近。大兵惟畏此二物云。”
但蒙金战争中,蒙古虚心学习引进新技术,使其火器装备实力飞速进步。
在战争初期金朝郭宝玉投降带去了大量火器工匠,蒙古马上就开始建立“砲手军”,这部分炮军就在之后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的攻城战里起到巨大作用。
1234年灭金之后,蒙古更是“诸般工事,于是大备”,甚至在1241年蒙古对波兰和德意志联军的战斗中,蒙古人还搞出了集束火箭,直接把欧洲人打懵逼了。
现在有种影响很广泛观点,说蒙古人打仗就是靠莽,靠野蛮不怕死,才能横扫其他文明区。这种想法很像韩国人认为中国打朝鲜战争就是靠人海战术,后面站着政委督战队一样,都很错误。
战争打的绝不是野蛮程度,就像徐霆观察到的:“霆见鞑人行军,只是一个不睹,是蛮逼而已,彼亦是人,如何不怕死?但自用师南侵日,少曾吃亏,是胆愈壮,而愈无敌也。”
蒙古人也不愿意打仗,也是靠强行逼迫,真不是嗜杀如命,悍不畏死,大家都是人,谁能不怕死?只是总能打赢,所以胆子越来越大罢了。
说到底战争打的是后勤,装备技术和组织技术,蒙古在这三方面进步神速。蒙古一直对工匠,医生给予高规格优待,鼓励商贸和技术创新,即便屠城也绝不杀工程师,还给工匠封过万户侯,这让蒙古人能够以最快速度学习利用先进生产力,形成对其他地区的相对优势。
当然大宋工匠地位比之前朝还是高了很多,也有大量创新发明涌现,但和蒙古的进步相比依然不够。
等到了明末,西方新技术发明持续出现,边缘蛮夷女真比明朝吸收西方新技术更快,以至于最后明军单纯炮战都打不赢女真,反而是建州大规模运用火器攻城略地。
此时汉人再追赶已经晚了几步,而后满清又沿袭明朝制度,继续搞儒教思想专制,压制工商,导致中国继续落后世界。
而再下一次边缘蛮夷占据优势,进攻汉族,就是彻底学习西方的日本入侵了。
其实把历史细分到一百年的小单位里,汉人被锤的历史太多了,但是被锤了基本都反锤回去了。
西汉初期被匈奴暴捶,两边撕了差不多一百年,大汉把匈奴干挺了一半。后来过了小两百年,东汉又撕匈奴,才把匈奴大部干挺,小部干服。
然后西晋末,匈奴把西晋车翻了,黄河边满地跑匈奴鲜卑人,什么赵汉(南匈奴刘渊)、拓跋鲜卑的北魏、宇文鲜卑的西魏和北周、慕容鲜卑的西燕、苻姓氐族的前秦。基本上实现了长江以北的割据统治和汉人的南朝政权在长江北岸反复拉锯,前后差不多两百多年。
只有突厥是真的菜,南侵没什么实质收获,被隋唐暴打。
蒙古车翻亚欧,然后留在中原的这一部,在元末被汉人农民起义军推翻,黄金家族被明朝在蒙古高原给干死。然后大明和蒙古对撕两百年,都换过家,算谁征服谁呢?
只有满清,实质性的打挺了当时的汉人,还顺手打挺了蒙古人、回回等周边民族或部落,维持了两百多年,然后又把实质性权力让回给汉人。也没有被军事或民族清算。
要问原因,大概是科技和生产力了吧。
蒙古可是从欧洲和阿拉伯带回攻城武器,才打下的襄阳,这之前30年也没什么办法,就维持类似南北朝的长江对峙。
满清那可是有炮的,纯军事社会组织,军事科技还不落后,打赢了也没什么不合理的。还有晚明是真的背,南明的统治阶层是真的菜。
宋朝岂止是打不过蒙古铁骑,在此前已经被契丹人和女真人欺负了两百年了。
汉唐开国几十年后,是华夏大军北伐朔漠,汉家男儿燕然勒石。
宋朝开国几十年后,和在自己首都附近,黄河岸边和契丹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以正式和约的形式,公告天下,承认了契丹辽国是与自己的平起平坐的“兄弟之国”,赵恒这个大宋天子,正式承认契丹太后是自己的叔母,契丹皇帝是自己的兄弟。
赵恒的亲生父亲宋太宗赵光义,是怎么死的?
后世子孙宋神宗如是云:【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赵光义从高粱河之战到去世,整整18年时间,年年箭伤复发,最后因此而死,这是何等苦痛煎熬,是何等国仇家恨!
别说是堂堂一国之君,就算是寻常普通百姓,亲生父亲遭了这样的大难,稍有点血性的也绝不会甘心认命,而宁愿一死,也要为父亲报仇雪恨吧?
而身为人子的赵恒呢?仅仅就是深入国境、全无后方的十余万辽军,就彻底吓破他的胆子。
甚至都不必去涉大漠绝瀚海,只需要主场作战关门打狗,就能手刃契丹国主和太后,以祭告父皇太庙,老天送上门来的雪耻良机,被他变成了一场自欺欺人的大笑话。自己的杀父仇人,变成了他公开承认的兄弟和叔母,每年他们的生辰节礼,宋朝也要跟着举国庆贺。
套用对蜀后主和陈后主的评价:人之无情,乃至于斯,赵恒真全无心肝也!
因此,从赵恒签下《檀渊之盟》后,宋朝自己放弃了身为中原华夏政权、“天朝上国”的宣称权,而就堕落成了类似五胡南北朝那样的割据政权。
宋辽之争,也就从此前中原王朝与塞北夷狄政权的对峙,变成了新的南北朝对峙——甚至让宋朝的统治合法性直接崩塌,从此还远远不如曹魏和东晋!
此后,赵恒要大搞天书封禅,就是想涂脂抹粉,自欺欺人,维护已经受损严重的统治合法性罢了。
更不说以朱熹老夫子为代表的两宋儒家大师们,从此辛苦辩经论证三百年,为论证皇宋的华夏正统地位操碎了心,自行发明出种种“论正统”理论。
然而,此后华夏各朝,再无封禅泰山之礼!——自辱者,人亦辱之。
赵恒除了天书封禅,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合法性,还干了另一件影响后世深远的大事,那就是大力推行科举制与文官政治,同时亲笔写下《劝学篇》,向举国士子推广和洗脑: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此后,宋朝历代帝王身体力行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官僚士人主导舆论时评,称唯有「东华门唱名金明池赐宴」的进士们方才算得上“好男儿”,远胜武夫们哪怕平定西夏、收复燕云。
科举制大行后,看似让众多“寒门士子”实现了所谓的“阶级跨越”,跃入龙门,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举成名天下知。
然而,这些汲汲于个人功名者,本质上就是国家与体制的寄生者和破坏者,但并不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对田地与财富的忠诚度,远远高于对国家和民族,王朝与社稷的忠诚。
所以,士大夫们平时高谈阔论,晚上喝酒寻欢,在任时捞饱银子,离任后鱼肉乡里,顺便培育子弟当新的功名禄蠹,继续考科举维系家门,就成为必然。
宋朝重文轻武与文官政治的弊端,到了几百年后的明朝末期,更进一步走向了文贵武贱的极端。
大明初年,中山王徐达尚可位兼将相,而从宣德时,明宣宗和内阁“三杨”文臣以翦除汉王余党为由,大规模清洗军队中坚武官,更不惜自损武功,南北各弃土千里,北弃开平,南弃安南。
而他儿子明英宗即位后,英国公张辅,这个三朝元老托孤重臣、帝国首席名将,被排斥朝政之外,更遭持续打压,甚至被太监喜宁打死家人孕妇,都只能忍气吞声,——于是,面对战力孱弱不堪的京营,土木堡之变就来了……一代名将窝囊地埋骨于滚滚黄沙……
而大批武官勋贵随军战死,此后武将地位愈发低贱,就是不可逆大势了。七品文臣可以随意呵斥二品总兵,也成为官场常例。
戚继光戚大帅驱逐倭寇,镇守塞北,功冠南北,位极武臣,却一生不得封爵,为建功业,更不得不曲意结好首辅张居正,自称“门下走狗”!
自秦皇汉武拓土开疆确立一统,三千年来华夏军人还从未如这般卑微如斯。岂不知纵然国家何等繁华富庶,文华典章为四海列国仰望,若无坚甲利剑捍卫,又济得什么用场?
帝皇们只为了一家一姓之私,官僚们只为了集团一己之利,便对武人防微杜渐、竭力打压。而武官们一边卑躬屈膝逢迎,一边便反过来欺凌麾下士卒,恨不得喝尽最后一滴兵血。
华夏英杰的尚武进取之风,汉家男儿的刚健血气,都因此被摧折得元气凋丧,压制得不绝如缕……让煌煌天朝再无武备,终于赤手空拳沦入异族铁骑的血海;
——而从宋末到明末到清末,这几次的神州陆沉,举国沦亡,又何尝不是本该担当民族栋梁之责、扬言要“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的社会精英的整体堕落所致!
甲申国难时,有多少读书人一听说大清八旗军入了关,摄政王开了科举,就乖乖剃头留辫子,
庚子国变时,又有多少老学究,一听说皇帝太后跑了,八国联军进了紫禁城,就蜂拥去打听「瓦德西瓦大帅何时开科取士?」
只可惜最终徒然苦了天下百姓,被胡族铁骑屠城盈野,人口损失数千万计,更让华夏文明就此停滞不前数百年,错过近代化和工业化的良机,因而被欧美文明后来居上捷足先登,占据全球主流文化至今……
慈禧太后这个祸国殃民的老妇人,平生对中华民族做过的最大一桩好事,是什么?就是在庚子国变后,病急乱投医,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制直接彻底地废掉了,虽然因此让早已经是个破房子的大清王朝人心丧尽,一推就倒;
然而,才有了无数失去既有束缚和预定出路的精英分子,在上世纪之交的集体爆发,
为什么读书?不是为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中华之崛起】!
短时间就开启了一个让这个古老文明千年大变局的【觉醒时代】!
大怂+儒家:你就报我身份证不就得了呗?
其实当初唐朝末年,卢龙节度使一隅之地都能吊打契丹,后来我大怂举国之力被契丹吊打
为了不被打,就三易回河,想人工造一个屏障
结果彻底毁了北方的产量区,加上后来杜充挖黄河,这个后患一直到清朝,都没治理好,好容易治理的差不多了,蒋介石又挖了一次········
然后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古代运粮,距离远的话,一百斤能到前线五斤都是高效率了,也就是说,我大怂以后,中原地带大规模远征,后勤压力可以说直线上升。
本来可以从中原直接运粮的,结果现在只能从南方运粮过来,在运到边疆了··
明朝汪直千里奔袭蒙古王庭、击杀蒙古传奇英雄满都海,马芳千里奔袭蒙古大营等等这种长距离出击的战斗,都是小规模战斗了,大规模的根本打不起来
一直到清朝在南方大杀特杀,收税很顺利,靠着砸钱,才远征葛二蛋的
而明朝不行啊,毕竟哭庙案这种,换到明朝,县令得滚蛋,知府得倒霉,阁老也得灰头土脸,可我大清一个县令就能杀的这些“大师”人头滚滚,自然就没人抗税了····
也就是说,我大怂+儒家
造成了这么一个问题
就是北方能养活的人口太少,而北方又直接面对外患,南方的“大师”们又不想交税,而且大家发现没,明代的王爷们,就没有几个是被封到江南这花花世界的············
没钱怎么办,宪宗开皇庄,救了一波,后续也不行了,万历收点矿税,一半还得上交国库·《明朝万历年间“矿税银两”的定额与分成》(首都师范大学)万历背了这么多骂名,就得到四分之一··········
“由皇室 、宦 官和 “该 部 ”即户部 、工 部之 间 “分 成 ”。皇 室 、宦官 和 “该 部 ”的 分成 为 2.5:2.5:5”
山东巡抚黄克缵:“临清关征银六万两、六郡包税五万五千两,并泰山香客加增银三千两,蒲台盐税银三千两。合山东一省共税银十二万一千两,各分一半,以六万五百两径解工部,六万五百两与二税使解进。”
可以说是饮鸩止渴,因为同样是这篇论文,测算矿监们自己克扣的,是交上去的两倍不止·····
加上:
“承平日久, 弓刀废弛, 至以二三品龙韬虎贲之将而称走狗于六七品文阶者有矣”。
文官的督抚到任之初, 武将们都是要“兜鉴执仗, 叩首而出, 嘉靖中周尚文位三公, 近日李成梁跻五等, 亦循此规不敢逾也。”
也就可以说,没有努尔哈赤还有李尔哈赤、刘尔哈赤的。
因为匈奴-阿尔泰系民族和东胡-通古斯系民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民族。
匈奴-阿尔泰系民族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这点不提了;东胡系和通古斯系其实根本就不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叫做定牧兼耕。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民族,对于牧和耕的倾向是不一样的,像柔然人、蒙古人是以畜牧业为主,女真人、渤海人是以农业为主。总而言之,东胡民族基本上不会乱跑,都是有固定的驻地的。
定牧兼耕比起纯粹的游牧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匈奴、突厥基本上都是部落联盟,政治上极不稳定,军事上也没有统一的领导,胜则浮躁冒进,败则一哄而散。
鲜卑、契丹,蒙古等定牧民族则不同,由于驻地固定,能做到最基本的齐民编户,有相对稳定的国家机构;由于同时经营农业,这几个民族也都有较为稳固的经济基础,这两点在对中原王朝的战争中至关重要。
后来的蒙古和女真人能够成功入关,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渤海人和契丹人对辽东的经营,使辽河平原从一片沼泽变成了可以维持百万人口生存的良田。后来明清反复争夺的辽西走廊,在唐以前也是不存在的,传统的出关路线是从榆关顺大凌河谷经建昌、朝阳转而向东,跨医巫闾山进入辽东。
一个个的分析。
汉对匈奴:此时汉人社会正处于上升期,社会崇武善战,而且由于完成了大一统,所以国力对比也刚刚完成统一的匈奴占有优势,而且当时北方汉人也有养马习惯,并不缺乏战马和骑兵,并从中亚引入优良战马品种,加上技术装备上的优势,汉军战斗力在匈奴骑兵之上,加上汉朝国力支撑,能够和匈奴长期对峙,等到匈奴内讧时机,最终依靠国力、军力击败了匈奴。
隋唐对突厥:在隋唐之前北方汉人区也是游牧民族政权,先是北魏对柔然,北魏兼有游牧民族的骑兵战力和中原丰厚的财力物力。后来突厥灭柔然,此时突厥重心在西域一带,并不像匈奴中心位于靠近汉人中心地带的蒙古草原。突厥灭柔然,然后还在同草原上的各个民族杀来杀去,力图稳固草原上的各股势力。后来突厥摆平了草原势力,而北魏已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于是这些北方政权争相讨好拉拢突厥,又是联姻,又是贿财,突厥作为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强烈,只要能够从北周北齐的对峙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就行了,事实上他也得到了。等隋朝统一时,狡猾的隋炀帝利用突厥游牧民族统招秩序的不稳定性,分化了突厥:东突厥和西突厥。这时故事情节就翻转过来了,东突厥和西突厥都想一统对方,都不愿意得到隋朝。等唐朝一统,此时处于汉人进入鼎盛时期,由于北方长期处于游牧民族统治下,也从游牧民族中继承了一定的尚武之风。自然是不会畏惧分裂的突厥。甚至各个击破,分化利用,统一了北方草原。后来突厥反叛,在蒙古草原又建立后突厥。但是,此时西域依旧在唐朝控制中,后突厥依旧是建立在武力臣服式部落联盟之上,内部并未建立起巩固的政权模式,又面对鼎盛的唐王朝,后突厥内部不稳,极易内讧,最终因内讧而被灭。
宋对蒙元:宋朝只有半壁江山,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是由于失去了北方的马场,建立不起来强大骑兵,野战能力不行,只能被动守城,虽然可以拖延很久,但是没有主动进攻能力,迟早被灭。而统一了北方的蒙元,吞并了中亚西亚和东欧,兼有北方汉人区,国立鼎盛,兵强马壮,武力和科技水平都不逊色于南宋。除非南宋发展出超过当时科技水平的新式武器,否则不可能打败蒙元。
明朝对后金清朝:一句话:汉人已经上千年没有进步了,周边民族在科技和文明水平上并不完全逊色于大明,大明靠的就是块头大在支撑着,如果内部出了问题就像大树被虫蛀空了,越大倒的越快。如果大明自己内部不腐朽,后金根本没有露头的机会。
再加一句,在元朝末期,汉人也打败了蒙古建立的大元朝。问题很简单,如果你是正常的,我打不过你,但是我可以把你拉到我一个水平上,再打败你。蒙元沉浸在汉人区百年,文化、风气等等其实已经汉化,对汉人并无优势。再者,元朝在南方建立有马场,老朱不缺战马和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