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不算垃圾电,前提是必须有其他能源来辅助。在我国,是由火电完成的。
阅读前,请带着一个前提,
欧洲少煤!
阅读索引:
1.举个大~~~~栗子 (用比喻的方式来试着说明各种发电类型的关系)
2.各国发电数据对比(举2017年的全世界发电情况图表)
3.对未来的展望 (从个人角度去看未来一些可能的能源结构变化)
4.附更新(随时更新当前关于能源方面的看法)
火电:出最大的力,干最脏最累的活,还要给风电“收拾烂摊子”。最难的是受各种气和误解。
我为火电争取一下名声,火电被标签化严重,其实火电没有那么重的污染。
在我国,当前火电才是我们岁月静好的强力保障。
为了让大家能看的明白,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如果电力是一家子
那么大致类似这样:
火电大哥衣着朴实,工作辛苦,扛起了家里面6成的收入,常年穿着工作服,每天四班三倒,兢兢业业,恪尽职守。1995-2000年左右,电荒的时候,大哥一个人扛起了家,每天加班加点工作。电不慌了,大家忘记了,开始评论火电大哥。
说是火电大哥不好看,说大哥太老土,说大哥衣服脏,总是有一股味。
解析:大家觉得火电污染重,落后。但是却是我国发电的主力能源,(部分)火电员工远离市区,四班三倒地过日子(就是周一早班0:00-08:00,周二白班08:00-16:00,周三夜班16:00-24:00,周四休息,周五循环)
(评论有业内人指出有的电厂偷关除尘系统的事情,我个人觉得这的确是很大问题。但是行业和监管问题,火力发电的技术还是好的。而且现在的机组已经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了。)
水电大姐不一样,大姐年轻的时候就才貌双全,气质出众。更何况大姐还有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吃穿不愁,大家说起来大姐,都赞不绝口。大姐在三峡的工作,可以津津乐道一辈子。牛就是牛,天生的,可是大姐不适应外企和私企的工作。而且水电大姐工作第一,忙起来也有不顾家的时候,所以有时候也照顾不了弟弟妹妹。
解析:水电环保,资源蕴藏量很大。但是受制于地形,资源分布不均匀,而且数量有限,而且水电投资巨大。
水电会带来一些环境上的破坏,但这大姐,惹不起。
水电调峰一般以维护水位和自身运行为主,而且会出现弃水情况,所以水电为电网调峰有限。
核电二哥高学历,干的特种工作,大家觉得很危险,但是二哥知道这些都是可控的。二哥业务能力长进很快,很快由一代升级到二代。核电二哥经常说,以后如果我们掌握了更尖端的技术,大哥就能退休享福了,而且核电二哥还是未来人类科技树的希望。因为核电二哥的背后是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科学大佬们。
解析:核电比想象中的清洁。而且不像想象中那么危险,当前核电技术也比较先进;另外,核聚变是核电最终形态,也是人类资源的最终形态(超出核聚变的能力,对地球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太阳能小弟还未成年。不过大家都很看好他。而且小弟能力强,多面手,虽博而不精,但却做到其他几个人做不到的。
大到沙漠太阳能矩阵,小到儿童玩具,朴实如民居屋顶,高端发展到航天器,小弟都能玩的转。只是太阳能小弟工作性质导致,其效率始终不高,与其让小弟赚钱养家,还不如让他维护家庭形象来的好,因为哥哥姐姐们说起来小弟,都是很骄傲的。
解析:太阳能的发电单元较小,灵活性极高,但是转换率较低。 20%上下。参考值:华北地区正午太阳能热量约为1千瓦/平方米,实际转换电能为 0.2度电/小时。 这样,一平米的太阳能,每天能产生约1.5度电。。。 9毛钱
风电小妹不一样,小妹是个文艺范。平时工作不稳定,上班看心情,高兴的时候,说走就走去旅行,一个星期不上班也是正常的,风电小妹又不是那种能把工作往前赶的人。
小妹认识几个有技术的洋人,还认识了很多大佬,所以大家都说风电小妹有出息。
解析:风电极其不稳定,对于稳定性有极高要求的电网来说,这是个致命的缺点,电能不能存储,风塔一停,发电为零。但是在国际上是政治正确。
可是村子最近风气却不似以前
隔壁村的大妈,看见大哥就不顺眼,说是大哥把整个村里的形象都带坏了,
隔壁村的大妈们,生的孩子比较少,有的没有火电大哥,有的没有水电大姐,所以他们更寄希望于核电二哥、太阳能小弟和风电小妹,每次对小妹都是赞赏有加。村里面所有的人都觉得小妹未来的出息一定是最好的,比起来老土的火电大哥,适应能力有限的水电大姐,不走正常路的小弟来说,小妹才是最棒的,最有潜力的。
解析:欧洲是摒弃煤电战略的主要区域。除了他们为了环境考虑以外,还有他们并没有煤。
但是你们知道吗?
大哥的工作服,每天都是洗的,大哥的衣服虽然旧,但是很干净。
解析:传统锅炉炉后的净化设备效率非常好,空气预热器吸收尾气热能。除尘器过滤灰尘。脱硫脱硝来处理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另外,最重要的是,大家所看到的火力发电厂冒出来的,是水蒸气(水汽),不是烟气。那个最大的圆通,也不是烟囱。而是冷却水塔。是冷却水塔,是冷却水塔。
最重要的就是,小妹的老板也不是圣母,员工不来工作,企业要破产的。为了让风电小妹不被开除,小妹出去玩的时候,不会往前赶工作,偏偏小妹工作一分钟都不能断。火电大哥过来救场,风风火火的来帮助她完成她的工作的。每次风电小妹收心回来上班了,看见忙碌的火电大哥说,平淡地说你可以回去了。。。。
解析:各种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极高,而且需要电力平稳供应。当风电工作时,为了防止电量供应过多,火电就要降低燃煤如数量来调整发电量;当风电停止时,火电就要及时补充上风电造成的电力空缺。一般火电的反应时间要超过1小时,而且火电的调整能力有限,60%-100%之间调整负荷,也就是说,1度风电装机容量,约需要3度火电装机容量来调节。
扫地僧说过,武功需要佛法来化解,不然就会像鸠摩智施主一样会走火入魔。
所以,看人不能太片面。隔壁村大妈当时的儿子,比大哥邋遢多了,而且他儿子对村子的坏影响,比这多多了,但是现在大妈的儿子富起来,低调了,他们对别人家评头品足。
忘记说了,隔壁大妈还有一个孩子,叫天然气。。。。
解析:西方国家主力也不是清洁能源(法国除外),大部分国家都通过燃气发电来弥补缺少煤炭的窘境。当然燃气发电的排放,明显好于煤电。
虽然大哥火电始终是大哥,虽然大哥还是中流砥柱。但终究是时代不同,能力不同,让位给弟弟妹妹,培养弟弟妹妹是必然的。
倒是水电大姐,她似乎永远都不会老……
说回来风电小姐姐,虽然不是那么勤勤恳恳,可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一定靠966来创造自己的价值,反而一颗热爱工作的心,是很重要的。就像不能要求做设计的人一定要按时按点的输出自己的产品,如果你给她充足的时间, 那么她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作品。
风电当前也是这样,如果你肯给风电一些发展时间,那么风电会找到自己的发展路线。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评论区一位大佬,力推畜力发电,不仅补了我知识的盲点,也打击了我的三观。。。
所以将这个回答贴出来,大家细品。。。。
畜力发电。。。。
这个问题下还有僵尸发电……
这都是人才啊。。。。~~~~
按照这个思路,天佑才是能源之王啊~~~力压皮卡丘,还是变频的
僵尸,集天地怨气秽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僵尸: 。。。。。我还是死了算了吧。。。。~~~
-------------------- 一 本 正 经 分 割 线 ----------------------
1973年 - 2016年来,火电占比几乎没有变过。
下图来自网络
看一眼世界能源构成。(信息来自https://www.iea.org/)
2.3.1.化石燃料依然是主力
(英法两国把能挖的煤都挖了… 英国在海上,风能比较丰富。可怜的法国,只有走核电一条路了…)
至于为什么很多国家不提倡煤,有一条不能忽视的就是,自家矿产资源有很大关系。毕竟欧洲那碎成一地的国家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下面有煤,所以他们更多用燃气。山姆大叔,正自由地烧着他们的煤,油,气和玉米………
而极端如日本,用煤发电,成本+运费也高到让他们向核电倾斜。
说起来天朝,我们能看见的,我们的相关部门大佬们都看见了。从核电,风电到燃气发电。我们国家的进步都是非常大的。
2.3.2.燃气轮机在欧洲装机比例较大:
我国也在发展燃气轮机。受制于我们天然气储备和开采的制约。战略层面,我国天然气需要大量进口。一带一路、俄罗斯天然气引进、西气东输、还有海上的 LNG天然气运输船(从零开始,太不容易了,但是我们也都走出来),这些都是有力的保障
2.3.3.风电与时俱进。
核电稳健又不失速度,国际政治上无可挑剔。从技术上,我国的企业可以尽可能的吸收已有的技术并创造新的技术。风电是有必要的,即使现在并不太好。
告别了年轻时候的盲从和人云亦云,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这个国家。
我们感受到这个东方巨人,拥有着古稀老人的经验和阅历,却有着年轻人的精力和体力。
有着睿智的头脑,却又有虚心务实的态度
就像我们对抗新冠病毒。
力量与速度这两个互相冲突的属性。在我们中国上面,空前的统一…力速双A!
综上所述,风电是一个很难利用的电,关键问题是供电的不稳定
有风有电,没风呢?储电
可是对于一个用电单位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允许的,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电力来源,需要连续不断的,哪怕不是很大的电量~~~~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电动车。。。。
这货现在是电网杀手,一台快充充电桩,功率能达到 100kw。也就是1小时100度电,这是一个家庭10-15天的用电量。 电网受到的冲击空前的大。
那么,如果不稳定的风电碰上不稳定的电动车,一切可能就会不一样。
我有一个风电
我有一个电车
崩~~~
风电电车 。。。。。
额,似乎哪里不对劲,如果电车司机都在有风的时候充电。。。好像很奇怪
然鹅,蔚来汽车的一些思路表明,这些是可行了
那就是换电
大家在讨论里面,讲述了各种储能的方式,如典型的抽水蓄能
可是抽水蓄能的利用率实在是堪忧,巨额的投资,多次能源转换,都是不利因素
可是如果将所有的电动车电池储存出来,那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不算功率比较小的欧拉和宏光
不算插混 帕萨特和 增程的理想
那么还有26000辆的销量, 这些车辆的电池,平均50kwh
那么总计 130000kwh , 折算 130mwh
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下去
....
....
我就是这么一说。。。就当抛砖引玉了
引:
我们说过【风电+动力电池】的模式
这个虽然是当前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但是受制于电池的密度,这个感觉就像是用蒜臼子喝水一样
感觉还是非常糟糕的
同样作为能量存储,电力存储,一直是短板,简单粗暴但是效果明显差一点
所以能,如果能将电力储存成能量密度更大的化学能?
就是。。。。。
就是我刚刚关注了这样一个公司:西门子+歌美飒
而且看到这样的新闻(外网链接)
如果风电转成氢存储下来,
这样,配合一下丰田的氢燃烧技术。。。
。。
变革似乎真的快来了
看我风电御姐强势返场!!
这不是第一次,应该也不是最后一次。
这两日电力供应紧张
兄弟姐妹几个,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忽然而来的紧张,让大家看到了瓶颈,大哥支撑不住,而且单位效益还不好。
那么大家看到希望,就是核电二哥了。只可惜核电二哥公司的一个叫“福岛”的员工,做了些违纪的事情,严重损坏了公司形象。核电二哥只能希望大家给他更多的信任,这样就可以继续扩大自己的业务能力。
补充一句:当前我们的核电二哥,比那个“福岛”业务水平高了2个等级。恩,很靠谱。
关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供电问题,这里从发电的角度看一下
德克萨斯州的风电比例很高,火电比例较低,这个也算是争议之一,关于具体分析,请移步大佬的文章:
或者啃一下英文网站:
新能源的转型过程中,电力的安全保障也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原因:
直接原因:煤价上升,排放指标限制
背后原因:全世界对能源态度的转变,对煤电大幅度限制。
解决方案:
1.煤电缓慢降量
2.按照计划发展核电
3.发展创新能量存储功能
有一个大学叫华北电力大学。认识这个大学的好多人。他们都找我用一个模型来计算。
跟这些人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了我国发电的情况。
火电、水电、核电、光电、风电。
反正上面五种电,没有一个没有被攻击过。名声最好的算是水电了,也是被环保组织攻击。
而其中翻身最早,最让人向往的是光电。
作者:庙祝大人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
属于半荒漠化土地,光照条件十分良好。2016年6月,黄河水电公司在此建立起占地54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站,铺设太阳能光伏板550余万块。
在此之前,公司考虑到荒漠化的土地,空气中卷起的砂石会对太阳能光伏板造成危害,事先撒了很多牧草种子。
想的是,这些牧草起来之后,如同足球场上草坪,作为绿色的屏障,防止土地进一步荒漠化就好。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当地的风,对于土地表层有着破坏侵蚀作用。关于风蚀作用,可以参考一下戈壁滩“魔鬼城”。这些光伏板呢,对于风有一定的阻挡,恰好成为植被的屏障。
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清洗光伏板,清洗之后的水,渗透到光伏板下面。光伏板本身又有遮蔽作用,土地涵养水能力增加,蒸发作用减弱。
也就一年时间,牧草越长越高,遮蔽了太阳能光伏板。冬天的时候,这些牧草又变得异常干燥,成为诱发火灾的源头。
负责人傻了眼,惊呼:“草……草率了!”
怎么办?占地54平方公里,要是人工去挨个除草,发电成本势必增加。
突然,有位老哥灵机一动
“当时撒的是牧草种子,现在牧草长出来了,咱们干脆养羊不就得了?”
所有人听完一脸懵逼,这操作简直不能用骚来形容了。
我们是高科技发电啊喂!怎么能跟传统的养殖相提并论?
再说,即便是羊进来了,这些畜生把光伏板给啃了或者是用头给顶了,岂不是比牧草破坏更大?
可是目前事态紧急,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公司决定先尝试一下,万一呢?
一开始投进去600只羊,这些羊对于牧草吃的非常欢,对于黑乎乎光伏板,兴趣并不是很大。但也偶有几个破坏举动,被工作人员制止,坏掉下来的光伏板马上更换。
事态发生在可控之内,生物防控效果非常好。
后来,又陆续投放2000只羊。
这些羊毕竟是畜生,只知道吃,如果不加以禁止,又会变成荒漠化土地。
工作人员又实行分开放牧的方法,一个区域只让羊羊们吃十天,随后搬家,让被啃过的地方生态自我恢复。
如此一来,很多工作人员吐槽道:
“我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工作竟然是特喵的放羊??”
技术人员成为“牧民”,着实大材小用了。
公司的领导于是和周边的农民商议:“乡亲们,你们来放羊,收益是你们的。那些羊吃不到的地方,你们也可以帮着除草。工资另算。”
当地村民当然很高兴,周围都是荒漠化土地,也就光伏产业园里面的牧草长肥美。
于是,光伏+养殖+扶贫+环境改善,良性循环成型了。
上面光电可能不赚钱,但是羊肉这个部分弄上市,取个光电羊肉的名称或者这个概念弄上市还是很可能的!
火电、水电、核电可以归结为一类,即可以稳定的输出电。并且可以较好的控制电量的大小。
而光电与风电则要看老天吃饭。光电跟风电相比较,风电更不稳定。
正是这种不稳定,光电、风力发电被称为垃圾电。其中风电被称为垃圾中的垃圾。
风力发电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海上风电;第二种:陆上发电。从投资建设成本来说,海上风电的成本更高。
一分为二的看,从能源类型来看,光电、风电属于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风电是清洁能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力推广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从具体的技术实现来看,风电碰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并网的问题。
电网害怕潮流冲击,而大规模的风电并网的时候,它并不是稳定的,很多时候起不到逆调峰特性。
这里补充一个专业一点的名词:低电压穿越能力
低电压穿越能力(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apability),就是指风力发电机或光伏发电系统的端电压降低到一定值的情况下不脱离电网而继续维持运行,甚至还可为系统提供一定无功以帮助系统恢复电压的能力。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力发电机可躲过保护动作时间,故障切除后恢复正常运行。这可大大减少发电系统在故障时反复并网次数,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可保证风、光发电系统故障电压降低的情况下 ,尽最大可能与电网连接 ,保持发电运行能力,减少电网波动。一般 230 kV 或更高电压等级线路的故障,在 6 个周波(120 ms)内被切除 ,电压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15 %需要 100 ms ,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75 %或者更高水平则需要1 s ,LVRT功能是要风电机组在故障电压短时间消失期间 ,保持持续运行的能力 ,如此后电压仍处在低压 ,风电机组将被低压保护装置切除。
而实现这个低电压穿越能力,涉及到两类算法。一种是基于拓扑模型,一种是控制算法。
尽管风电并网有很大的劣势,但是从战略层面来说,必须大力发展风电。
在战术上,有两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第一、解决并网的问题,使得风电稳定的输出。
评论区有人说到,他是做风电的,但是麻烦的是风电卖不出去。为什么卖不出去呢?
请自行看评论区。
评论区,有人说抽水蓄能。这个有一些地方是有问题的。比如荒漠地区,没有水可以抽的。
第二、可以借鉴光电下面放羊的例子,陆地上的风电,似乎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索一下。
上面第二点是重点讨论的问题。
光电现在可以说翻身了,比如对光电的补贴可以降到很低,上网的电价也有竞争力。
而光电——生态和谐发展衍生出近年来很热门的一个词——农光互补
百度搜索一下会出现上面的画风。
而农风互补则要少很多。
不过农风光互补还是有很多探索。
总之,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想从农光互补这个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风电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两者之间不冲突,因为它们是基于不同视角而做出的判断。
说风电是垃圾电,这是电网控制层面的结论。国家大力发展风电,这是能源开发层面的结论。这两个其实是不冲突的。
说风电是垃圾电,因为风电具有两个对电网控制非常不利的特点,一是出力随机性,二是逆调峰特性。
出力随机性,顾名思义,说的就是风忽大忽小,时有时无,反应到电力系统上,就是电力潮流时大时小。
为什么电网害怕潮流冲击,说太专业了没有什么意义,举个例子,电网就像一个做按摩的顾客,电源就像按摩的师傅,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师傅用力适中,能按顾客要求加大力量或者减轻力量。风电是什么呢,风电是一个戴着耳机音量开到最大的师傅,不但如此,它的手法时而鹅毛搔痒,时而重拳出击。这顾客能爽就怪了……
逆调峰特性,说白了就是“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看你不顺眼的时候你非要贴上来”(嗯……就你们女票经常骂的那种)。风这个东西,有些时候会出现夜间大,白天小;早晚大,正午小。它恰恰和人类活动、生产规律是相反的。凌晨都睡觉了,你猛发电,白天都干活呢,你发不出电。这就是逆调峰特性。
至于为什么国家大力发展风电,一是因为它是清洁能源,能够在向全社会供应能源的同时控制碳排放,绿色环保。二是因为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毒副作用,符合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能因为它控制上的短板,就否定了它内在的价值;不能因为演技的缺失,就看不到时间管理的重要,这么优质的能源你们怎能不爱,how dare U(手动表情),请大家把爱了爱了打在屏幕上。
风电不赚钱,但是生产风力发电机赚钱啊。
国内建一堆就当做广告牌,赚主要赚:欧美傻白甜的钱啊。
人家发达国家,绿纸红纸有的是。环境第一,效率第二,又反煤又反核,喜欢减少排放让自己感动一下,咱得关怀、得支持。
风电叶片、发电机、电力组网都是不那么顶尖的高科技,正好都是咱们能触及的。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产业链全套吃下,岂不美哉?!
再说贵不贵的,要看怎么比。
风电贵,主要是设备和折损贵,但产业规模起来后,产业链集成后,单价越来越低走,和太阳能、电池储电一个道理。
太阳能热水器活脱脱一个高科技,你看被我华玩成一个啥了?农村家家户户楼顶也装一个。
将来太阳能发电、风电做成白菜价也完全是可能的。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下当时决策者——前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回忆录《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其曾担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张国宝同志已于2019年10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以下节选《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中章节“打造“风电三峡”、“建设河西走廊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风力发电,功莫大焉“、“中国新能源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再为风电鼓与呼”。
10年时间,中国风电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产业,跃升到全球较领先的地位。“一是做大‘蛋糕’,二是引入竞争,三是推行国产化,使得这个行业获得井喷式发展。”但在这种井喷式的发展中,也产生了诸如“弃风”、产能过剩、成本偏高、补贴形式、集中开发还是分布式开发等诸多争议。对风电大跃进式发展的担忧、批评、质疑乃至指责,在2009年后绵绵不绝。为总结经验,归纳教训,我们不应回避问题,有必要回顾新能源这10年的决策发展历程。
三大政策引风电爆发性增长
风电在国内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是一直到“十一五”期间才迎来爆发性的增长。风电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在我还没有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以前,我的前任副主任叶青,即后来神华集团的董事长,我曾经陪他去美国考察,那时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初。飞机在加利福尼亚降落时,我们看到沿海的山包包上成片都是风机。
新能源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20世纪90年代时,现在的国家能源局前身是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基础产业司里面就有一个处,名叫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处。这个处的职能就是利用国际贷款发展新能源。当时世界银行给了一笔钱,专门设置了一个办公室来推广风能、太阳能,叫世界银行可再生能源贷款办公室。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处当时还选择了洛阳拖拉机厂、西安飞机制造厂等厂家来生产风力发电设备,但后来都未成气候。当时,风电确实一直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1999年,我接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也分管能源。整个国家的风电装机容量到2000年还不到40万千瓦,而且这40万千瓦的设备基本上是从国外购买的,主要是Vestas和GE的设备。
2003年以后,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确实迎来了爆发性发展,原因多种多样。从大形势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这个绿色发展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中国也是如此。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公众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这给可再生能源推广提供了很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我上任之后觉得很困惑,风力发电怎么就推广不起来?后来了解到,风力发电非常贵,电价最便宜也要八毛钱一度,有一些甚至到两块钱左右一度,这么贵的电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
一开始我很不理解,风力资源又不需要钱去买,怎么成本会比燃煤电厂还要高?原来,主要成本在设备上,每千瓦风电设备的价格要比火力发电高很多,而且设备投资有部分是贷款,虽然风力本身不用钱,但还本付息、设备折旧等财务费用是主要成本,所以风电价格非常昂贵。于是,我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把“蛋糕”做大。那么贵就要想办法便宜一点。怎样才能便宜?就是把“蛋糕”做大,把成本摊薄。如果只有三五台机器,没有规模化生产,成本就降不下来。如果是每个厂家做几百台、上千台,成本就摊薄了,企业也有积极性了。
第二,推进国产化。为什么一开始那么贵?因为自己不会做。我们一开始调研的时候遇到过很多中间商。之前和叶青同志去美国,就遇到两个华人兄弟做这样的生意。他们把美国风机推销到中国。据说,卖掉一台风机的回扣是20万元。设备价格就是这样被推高的。如果我们可以自己解决设备的问题,国产化了,价格就会降下来。
第三,引入竞争。过去风电开发商之间没有竞争,某个地方有风,政府想建风电场,有开发商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就让他来做,做起来后到政府去跑,让物价部门批电价,有的批到1.5元/度甚至2元/度。投资者当然希望价格部门批的电价高。因为电价越高这样便越能赚钱。当时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投资者、业主的。后来,我认为这要改变一下,不能由政府指定谁来当投资者,有意愿投资风电的可以竞争,开展特许权招标。政府提供风力资源数据给投资者,投资商自己报价竞争,可以做到一度电多少钱。这样就有竞争了,有三五家可能都想做这件事情,有人报六毛钱一度,有人报五毛五一度,还有报五毛钱一度的,那我就可以让报五毛钱一度的做。
通过这三个办法,我们把造价降下来,每度电的价格也就下来了。
特许权招标争论
特许权招标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论。原本电价都是由物价部门根据成本和适当利润来核定。他们还是希望这样做,不希望来招标,说招标之后就会恶性竞争,使得风力发电企业无钱可赚,会影响风电投资商的积极性,可能起到不好的作用。还有的说国有企业可以不顾成本恶意压低价格竞争,把民营企业挤出去。这是他们认为特许权招标的问题所在。另外,他们还提出一个恶意报价的问题。因为你报五毛,为了战胜你我就报四毛,实际上四毛是亏本,做不了,这就影响大家投资风电的积极性,使得招标正常的价格扭曲了等等。当时是有这么一些反对的理由。
他们说的这些情况会不会发生?会,有时候招标可能确实会发生恶性竞争。但我们可以像裁判打分一样,为了避免不公平,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加权一下,大体上还是可以反映真实水平。另外,即便有人恶性竞争,故意亏本,这种事情是不可能持久的,一次可以,两次、三次能总是亏本吗?也有人指责说,民营企业肯定会退出,因为亏不起,国有企业可以不计成本去竞争。实际上这也不对。不要以为国有企业永远赔本也会做。企业可能搞一次恶性竞争,但不可能次次恶性竞争。
为什么会有特许权招标这个概念呢?过去我担任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那个时候也是通过招标来确定管道钢的供应商。我们那时也推行国产化,国内可以造的就有宝钢、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公司。这个时候有韩国企业过来,报价比国内企业都低。国内很多钢铁厂就过来抱怨,说他们是恶性竞争。如此低价就是倾销,但那个时候还没有反倾销概念。作为业主单位,中石油的负责同志来找我。他说,张主任您看怎么办,我们应该让谁中标?那个时候我也很为难,国内钢铁企业反映韩国人是恶性竞争,但业主单位的利益导向是谁便宜就买谁的。那好吧,第一次就让韩国人中标。韩国人确实是恶性竞争,以低于成本价来倾销,但第二次招标,韩国那个投标人就没有办法了,因为他做了一桩赔本买卖。第二次招标的时候,就都是中国企业中标。
通过这个经验来看,我认为风电特许权招标道理也是一样,即使有人恶性竞争、乱报价,这个情况也不可能持久。类似的事件在第一批风电特许权招标的过程中也发生过。2003年,我们在江苏如东搞第一批风电特许权招标。那个时候我在外地出差,现在的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当时是处长,他给我打电话说:“张主任,有一个华睿集团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他只报三毛八一度电,所有参加投标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他就报了三毛八,别人都报五毛钱,怎么办?我们到底应该让谁中标?”
按照招标规则,他报最低就应该让他中标,但所有人认为三毛八是不可能的。这就难住我了。我只能说,你就让他中标吧。我知道确实是虚假的,他肯定做不下去。后来证实他确实做不下去,施工进程一直进展非常缓慢。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以后,第二次就很难再发生了。我们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也是要不断修正和总结经验,不时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发生,但正常的企业不可能永远做赔本生意,通过竞争还是可以促进大家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我始终坚信应该引入竞争,这比政府官员人为定价更加科学一些。
用我的话来总结,这叫作通过竞争招标来发现价格。在某一个地区通过几次招标,通过几次修正——就好像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慢慢就可以发现一个真实价格,在什么水平上是合理的。现在看来大概就是在五毛到六毛之间,这个价位是比较适当的,既不暴利,也不亏本。
可是,主张由政府定价的物价部门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老是批评特许权招标不好,后来我也妥协了。现在通过招标发现了合理价位,形成四类地区标杆电价,把风力资源条件差不多的地区确定一个标杆电价,那我们就不招标了,按照前几次招标的大概数据来定。现在全国分成四类地区,0.51元、0.52元、0.57元、0.61元。你要在某个地方建风电场,就依据这个地区的电价。
虽然现在又回到了按照每个地区的资源来核定电价,但这个过程是通过竞争来发现价格的,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把风电成本降低了,从最高0.8元甚至2元,降到现在大体上在0.5元到0.6元之间。
有人说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赚不了钱都退出了。实践证明不是这样。不久前还有一个民营企业来找我,希望我做工作让能源局批准他们的风电项目。我为这个事也专门问过风力发电的主要投资商,我说你们到底是赔本还是赚钱?龙源公司去年就赚了30亿元。2014年春节我还碰到中广核董事长贺禹,他说中广核搞风电也是赚钱的,还有河北建投也是这样。所以并不是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国有企业不计成本恶性竞争,如果都不赚钱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
国产化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当年,有几个搞空气动力学的院士,在推动国产化的过程中运用他们的技术和学识在保定成立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自己下海做风电叶片。还有一个新材料公司,是由建材局派生出来的,就利用他们做玻璃钢的优势,在江苏连云港搞玻璃钢叶片。风机齿轮箱原来也没有人会做,因为技术很复杂,只有重庆齿轮厂利用在生产舰船齿轮箱时形成的能力生产一些。我就想到大连重机厂和南京高速齿轮箱厂,算是我鼓动他们的。我说风力发电将迎来很好的时期,如果你们参与进去,会发现这是很好的市场。我给他们宣传过,但最后还是他们自己下决心要做。一开始比较保守,说做一千台。我说一千台太少了,起码做两三千台。南京高速齿轮箱厂转制成股份制公司,“文化大革命”后期搞过川气出川工程。四川丰富的天然气可以输出来搞燃气发电,所以就搞了齿轮箱厂。这个齿轮箱厂是为燃气轮机配齿轮箱,后来没有多少任务,就转到搞水泥和船用变速箱,再后来就做风电变速箱了。我去那个厂里考察时跟他们的领导说,如果现在搞风电,起码能有5年到10年饭吃。后来他们做了。
齿轮箱有了之后轴承还不会做,都是进口。那时我主持振兴东北,当地有瓦房店轴承厂。这是一个老国企,原来做普通轴承,但现在要跟民营企业竞争,需要新产品。我说民营企业现在做不了的就是风力发电机那种大的转盘轴承,于是他们也开始做起来了。还有佳木斯电机厂,过去搞防爆电机,我介绍他们搞风力发电机。
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部件不能国产化,但一个产业从完全不能国产化到相当部分国产化的过程,不但把配套都做了上去,还带动起一大批企业的成长。
补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初期阶段,有不少国家都会对行业给予补贴,也有不少人呼吁我国政府给予补贴。但我认为补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我所提到的这些政策当中,没有特别强调给予补贴。
一次实质性补贴是当时我们从财政部要来一些钱,大概是八千万元,全部给了气象局,让气象局测风,提供全国气象资料。另外一项是支持包括风电在内的科研。那时候,我跟财政部要了一些钱,一共2亿元,但不是全给风电,而是拿来搞能源重点实验室,其中也包括风力发电的国家实验室和海上风力发电实验室。这2亿元是用在实验室的科研设施,也算一项补贴。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仍然在执行的电价补贴。现在风电最低就是五毛,最贵的六毛一,大概就这个范围。如果火力发电上网电价四毛五,风力发电五毛五,相差一毛钱,这个差价部分就由国家用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可再生能源基金哪里来?每度电征收八厘钱。全国人民每度电交八厘钱。有一些也不交,比如说自备电厂、农村小水电这些都不交。余下所有大电厂每度电八厘钱,每年可以收集两百亿元,用于补助可再生能源。但对这种补贴方法我还是有一些担忧,如果将来规模越大,补贴就要越多,八厘钱就不够了。
可以这样说,在风电行业成长过程中,国家实质性的财政补贴其实并不多,主要是通过行业发展前景和政策的引导来推动产业发展。
新能源是一个新概念、好概念,不仅我们能源局、发改委愿意对风电给予支持,包括财政部、科技部也愿意作一些贡献。财政部曾经出台一个政策,对于1.5兆瓦以上前50台国产化风机,每千瓦补助600块钱。财政部曾就这个问题征求过我的意见。当时我不同意。我说这样补贴有一点不公平,有一些补贴到了,有一些没有补贴到,莫如用来支持风电科研。但财政部政策照样执行,给前50台每千瓦补贴600块钱,一共累计补贴了两亿元人民币。后来这件事被美国人抓住了,美国人就指责中国政府给补贴,对我们进行类似“双反”的调查。我知道这事后,就提出来要跟美国人进行一次视频对话,大家来讨论。因为美国对新能源补贴比我们多很多,在网站上都能查到各个州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简直多如牛毛,他们没有理由反过来指责我们。美国人同意了,但他们不允许让媒体参加,只能是官员跟官员对话,参与的部门是美国能源部、商务部等部门。美国能源部其实担心跟我们产生矛盾,一再跟我们解释,这是商务部搞的,能源部只是陪衬。我们这边牵头人是我,我当时是国家能源局局长、国家发改委分管能源的副主任。
我还故意为难了他们一下,说要找媒体。我说,你们美国人不是主张透明吗?但真的要搞透明了,你就怕了,用中国的成语来讲,就是叶公好龙。他们的理由是,媒体在场可能使这个问题更加难解决,只会不断炒作这件事情。对话一开始美方就问,我现在想请中方朋友确认一下,你们那边是不是没有媒体。我说可以确认没有媒体。对话中我把美国各种补贴列举出来,两边对来对去,美国人没有真正站得住脚的证据,最后抓住当时财政部给前50台1.5兆瓦以上国产化风机每千瓦600元补助这一条。后来中美商贸联委会在杭州召开,美方带队的是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他当时的身份是商务部部长。我们事先研判,他肯定会提风电补贴这个问题。
后来我向XXX同志建议,如果他提这件事情,我们就主动说取消这项补贴。经与参加联委会的各个部门沟通,财政部也同意我们的意见。到了杭州开会的时候,果然骆家辉提出这个问题。XXX同志就说,好吧,我们主动取消。骆就没有话好讲了,只能说我们非常高兴这次会谈非常有成果。后来美国针对中国的风电“双反”调查也没有搞起来。
一个行业在初期发展阶段国家应该给予支持,但这种支持最好放在科研或者税收上。其实美国也是这样,他们对风电的支持政策放在税收方面,不收税或者少收税,用税收优惠这种方式进行补贴,而不是直接给资金。如果直接给财政补贴,将来发展的规模越大,补贴的规模就越大,到一定程度财政也无法承受。所以我主张风电行业还是要走提高竞争力、提高科研水平、降低成本的发展之路。还有一点,就是把“蛋糕”做大,完全靠国家补贴是长久不了的,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念。
对我这样的发展理念,各相关方看法并不一致。管物价的部门就不同意招标办法,他们认为还是政府通过成本加适当利润核定一个价格最好。我不同意,我是发改委副主任,我不直接管物价,但也是他们的领导,他们也不好意思公开跟我顶,所以还是同意了,但他们实际上一直有保留意见。我不管了以后,他们就恢复按区域来,不再竞争。
我的这一观点在推行过程中遭受过比较大的阻力,有一些关键节点让我在推行过程中感觉比较吃力。当时有一些利益诉求方通过媒体反映他们的心声,说我这种办法不科学。前面讲到,有人认为招标可能会引起恶性竞争,国有企业不计成本,民营企业没有办法进来,而且无钱可赚,将来风电没有人愿意投资,这样的舆论很多。但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这几年恰恰风力发电得到了大发展。这就印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单凭某些人脑瓜子想象。
我们原来还有一条政策,为了鼓励国产化,在招标中有一个打分条件,国产化率75%,达到75%就可以加分,没有75%就不行,这一条美国人也是抓住我们的。后来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三五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判断即使取消这一条,中国企业也应该有能力和国外同类企业同台竞争,国家不可能永远采取保护政策。所以杭州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后,我们就取消了这条,美国人手中的把柄也没有了。
之前还有一个运营资质的说法,招标时要求企业在中国境内要有100台以上的运营业绩,后来我们也承认投标企业在国外的运行业绩。美国后来也拿这一条卡我们,说中国风电设备要出口到美国,就要求中国公司在美国本土有100台以上的运营业绩。我就说了,当年你用这个问题指责我们,现在我们取消了,反倒你用起这一条来。我们要求美国应该承认厂商在世界其他地方取得的业绩,不仅在美国本土有这个业绩才可以。所以这里面有着种种博弈。
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
从新能源发展至今的历程来看,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的崛起都与地方的发展密切相关。新能源行业和地方政府这些年之间的关系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问题。原本,地方政府对发展新能源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因为很多搞风电的地方往往都是寸草不生,单位面积的土地是没有什么收入的,但发展风电可以获得一些税收,得到一些收益,所以地方政府是支持的。后来财政部出台一个政策,叫作设备抵扣,出发点是好的,为了鼓励大家投资风电,投资风电买设备的资金可以在未来缴的税中抵扣。这个措施乍一听是支持风电发展,作为风电投资商肯定高兴,减轻了税务负担。但地方政府税收利益受到影响,它很多年内没有税收了啊。失去税收之后,地方政府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叫你过来搞,我可以拿到什么好处?现在,我没有好处,税收都没有了。地方政府该怎么办?只能强迫企业在当地建厂。比方说,某某市有风力资源,可以建风电场,但是政府要求必须用在这个市生产的风力发电机,所以逼迫着这些风机制造商都在当地建厂。很多可再生能源项目和地方政府的问题,背后原因就是税收。
关于可再生能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看看现在的光伏行业。像赛维、尚德这样的公司都曾经是太阳能行业的佼佼者,事实上,从国家发改委到国家能源局都没有给这些企业太多实惠。在我当国家能源局局长的时候,国家财政是没有给他们补助的。但地方政府认为这些公司对地方经济拉动比较大,所以难免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鼓励政策。这些曾经的佼佼者大多数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享受了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现在又由于过剩和国外市场保护主义对我们的挤压,正在经历一段很困难的时期。
我也从此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更多要依靠市场力量。在起步阶段,政府一点不给政策、不给鼓励也是不对的,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样才能长久地维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现行的补贴机制或者更宏观的整个支持政策也到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时候。企业往往一方面反对计划经济,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给更多补贴。从长远来看,给他们补贴相当于让他们吃药,一旦停药就没有抵抗能力。我并不主张长期给补贴,而是主张政府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大可能比给补贴更有效,而真正的财政补贴应该要补在科研上。
可再生能源基金也是,将来规模做大了肯定补不了那么多,到时可能每度电收一分钱也不够了。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把成本降下来,降到跟化石能源有可比性的程度,这个未来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现在问题是,采取人为定价办法,束缚了继续降成本的积极性。你定好了每度电六毛一,确实省事,企业也有得赚,但就没有动力去追求更低的成本。我觉得还是应该招标竞争,这样企业才有动力进一步研究新技术。
关键症结在输电线路审批滞后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这些年来经常遭遇无法有效执行的尴尬。有人认为,其中“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一条应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可再生能源法》草拟时,正好是我管能源局的时候,批准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多次率队去人大汇报。人大代表们不仅听取我关于《可再生能源法》的介绍,同时还聘请一些法律专家对《可再生能源法》的草案不断完善。
其中“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这一条,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存在的。相比传统能源,可再生能源还很弱小,这样的保护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现在的新能源比例只是百分之一点几,不到2%的量,我们是有能力收购这一点电量的,我认为这不应该存在争议。全国2013年4.95万亿千瓦时的电,风力发电也就只有1004亿千瓦时,只占2%。
全额收购本来是不存在问题的,为什么现在变成大问题呢?就因为“弃风”。据有关方面数据,2013年“弃风”大概200亿千瓦时,主要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造成“弃风”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这些地方风电发展相对比较集中,虽然放在全国不算多,但在局部地区可能高达20%—30%。到了冬季矛盾就更加突出,因为冬季恰恰是风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多发风电。但这个时候必须供暖,北方地区首先要保证供热机组开起来,如果风、火发电产生矛盾,电消耗不了的时候,必须停风电,让供热机组优先。调度顺序是供热机组排在第一位,风电要让路,所以就产生“弃风”了。但如果全国能够联网,能够把电送出来,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
冬天,内蒙古人民要取暖,就让供热机组发,同时风电也可以发,通过输变电线路送往江苏,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现在问题是,输变电线路没有,弄不过来,那板子该打在谁头上?
从表面现象来看,大家怪电网公司,你没有把电网建起来。但电网公司不同意,说责任在国家能源局迟迟不批电网规划,不批怎么建?为什么不批呢?还是在于特高压之争,有人赞成特高压,有人不赞成特高压。还有人反对接入华东电网,说你送到华东就把华北电网和华东电网变成同步电网,只同意送到山东,那就还在华北电网里面。但电网公司坚持一定要送到华东,争论不休,没有人拍板。谁也拍不了这个板,只能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有争论是很正常的,中国哪个大工程没有争论?三峡还不是有争论?高铁也有争论,而且现在还在争论。但是不是就长时间、无休止地争论下去?锡林浩特到南京的输变电线路到今天为止仍没有决策。接下来就不仅是风电弃200亿度电了,还有一个更惊人的数字,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2014年也要弃200亿度水电。2014年已经开始发电,但输变电线路还没有建好,要滞后一至一年半。输变电线路建设滞后的主要问题就是审批滞后。五年都过去一半了,最重要的电网“十二五”规划到现在还没有批。为什么没有批?就是老在那里争论。这样无休止地争论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一方面担忧着雾霾天气,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却要放弃400亿度电。1004亿度是风力发电的电,而全国的发电量是4.95万亿度电,风电比例只有2%,所以在全国范围消纳这一点风电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局部地区消纳不了。如果有输变电线路把它送出来,送到负荷中心,这一点电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一届政府肯定来不及批了。下一届政府上来以后是马上就能批,还是等领导人熟悉之后再批,不得而知。但是造成的损失已经不可扭转。2013年清洁能源要弃400亿度电,200亿度风电加上200亿度水电。水电主要是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这两条线路,要推后一年半建成,这个数字还有人说不要嚷嚷。其实,今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所以说,全额收购的保障性条款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审批的滞后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送不到需要的地方去。《可再生能源法》最根本的宗旨就是鼓励可再生能源,要为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创造一个法律环境,要把这个行业的发展提到法律层面予以保护。全额收购就是一种硬性保护措施,应该要严格遵守,但现实是我们没办法严格遵守,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很多工作没有做到。
当时起草《可再生能源法》也借鉴了世界各国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其中“全额收购”也是在其他国家推广可再生能源当中所奉行的一项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还有另外一项政策,就是规定能源公司有义务至少发展一定百分比的可再生能源。比如说火力发电企业,过去全部都是烧煤,但现在有义务至少要上3%—5%的新能源。
最初制定《可再生能源法》时借鉴这一条,也是强制性的,要求电力企业至少有义务发展3%—5%的可再生能源。但这一条后来在人大汇报的时候,人大聘请的法律专家不同意,说如果有需要你们可以发布行政命令文件予以规定,但不写在法律里,所以被拿掉了。当时是我去现场答辩的,但法律专家就是不同意,后来行政文件上也没有发布这项规定。所以我们现在没有这种强制性,让电力企业一定要搞百分之几的新能源,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还是很遗憾的。
作者其他回答:
从业者回答一下,因为入行时间不是特别长,有错误还请大佬指正。
说风电是垃圾电,主要是两点,一是出力不稳定,二是电价高
国家现在支持肯定是支持的,但也不算特别大力发展风电,陆上风电补贴已经是看各地地方性政策了,海上风电的统一补贴在21年结束,后续并网的项目应该是要竞价了,这也导致了从去年开始的海上风电抢装潮。风电项目能够在一个地方推进多少,地方政府的支持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说到前面风电被称为垃圾电的原因,风电行业肯定不会视弊端不见,针对这两个缺点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尝试
针对风机出力不稳定(电能质量问题现在解决已比较成熟,这里不赘述),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改善风机自身的控制技术;
2.提高风电场测控调度自动化能力,增强电网对风电场的调度能力;
3.考虑将风电场与储能结合,或是将风电用于对出力稳定不敏感的负荷上。
这里面1 2相对实践的比较多,3是目前研究与技术改进的重点,实施得较少,但3其实才是真正可以从根本性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前面有答案提到用风电制氢,这个技术上当然可以做,但是成本上是个很大的问题
关于风电的成本,其实现在陆上风电已经有平价上网项目了,这里主要提下海上风电,事实上前面有的答主提到的八毛五的电价,目前主要针对的也是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的成本比陆上风电高很多,现在技术上还做不到平价上网,这个是因为海上风电的风机安装在海上,且除开部分离岸特别近的项目,因为海缆输送的限制,海上一般都会有一个变电站(远海风电甚至还需要用直流输电,要在海上建设直流站),这些海上设备都是钢结构且因为海水及海上盐雾腐蚀性的关系,对防腐要求很高,光是一个海上的变电站,就是一个几千吨重的铁疙瘩,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
另外,海上的施工 勘测 运维成本都大大高于陆上。运维人员去一趟海上,光是船费就要以万元计,更不用说出动专门的浮吊 海缆敷设船,打桩船这些的费用了
那么海上风电成本高,降肯定是要考虑降的,目前也是有这么几个思路
1.通过尽量压缩变电站的空间,降低变电站的重量
2.设备更新换代的性价比提高
3.加快整个工程的进度,减少与时间成正比的相关费用,减少设备的空置时间
4.能在陆上进行的施工,尽量在陆地上进行
5.开发海上风机基础以及变电站平台的其他作用
其中第1和第5点是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
第5点很有意思,事实上,浅海海上风电场一旦建成,就等于在海上有了几十个可以使用二十来年可靠的构筑物,可在平台上面装其他东西,也可以利用水里面的基础做一些事情。现在已经在实施的是海洋牧场,就是利用鱼群在水中构筑物的集聚效应,在风电场进行海洋养殖。通过这样一个办法,给风电场带来额外的收入,从而从另一个角度降低了成本。
风电出力不稳定、不可控。
电力负荷曲线是有规律的,上午、下午和傍晚有高峰负荷,半夜是低谷负荷;节假日负荷也会大幅度降低。
电网调度会
对于电网来说,大量风电入网就会产生更多的调频需求。
我文化水平不高,你说的这些我都不懂。我觉得风电拉风就可以了。没事别在这瞎BB。
第一,做多可以挣钱,做空也可以挣钱。
第二,比特币是高风险资产,你早就应该知道。
第三,比特币是可以期货的。期货是可以加杠杆的。
第四,不管任何行业,都是专业的赚钱,业余的赔钱。 金融投机本质是战场,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轻轻松松的打赢久经考验的战士?
很多人都有一种很奇怪的自大心理。认为自己可以到金融市场,轻轻松松捞一笔。只需要利用下班的闲余时间。或者在网上看到某一篇文章的灵光乍现。
那我问你,你有没有想过利用下班的业余时间,学会下围棋,然后找机会参加中日韩大赛,想办法弄个名次。
你有没有想过,利用下班的业余时间,学会打乒乓球,然后去参加个世界锦标赛。拿个冠军回来。
我告诉你,竞技对抗性的游戏,都是很难的,不管什么样的规则。金融游戏本质上是零和游戏。你想要挣钱就要想办法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那么别人比你差在哪里,凭什么人家的钱就到了你的口袋里?
先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了再说。
你不会想下围棋,也不会想打乒乓球,因为你知道那很难。那我告诉你,想要在金融投机里面赚钱,难度其实和这个差不多。
比特币自然有它自己的价值,有的人很可笑,凡是比特币涨的时候,他就相信比特币有价值。凡是比特币开始跌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是骗局。
你知不知道,当你的思维被市场操纵的时候。你就肯定是韭菜。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常的想法,正确的做法是适应人类与生俱来肉食习惯。人类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早在古代人类驯化各种动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安全可靠的肉类来源。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培养,这些驯化动物可以说是越来越领会到人类的情绪也在主动去影响人类的情绪以避免被吃而成为种,这也导致了以牛为首的动物变得越来越“通人性”。
如果是某些所谓的“宗教信仰”或者生理吸收不了的原因而不愿意吃肉的话可以尊重,但是不能向外界宣扬传教,但是其他没有合理理由的一律认定为邪教。
不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软弱,只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急躁,两者都是属于典型的极端人士的饮食基础。欧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左右极端魔怔人?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就不均衡地吃肉,要么就只吃蔬菜,而中华均衡饮食所以文化一直保持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