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对农业有很大的误解。
一是中国古代农业水平(包括水利、农具、育种、农家肥等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农业社会的天花板。
虽然中国在古代的全国平均亩产从未达到100公斤以上( 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但是,《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提到:16世纪“每英亩16蒲式耳还是一个较为适中的估算,折合中国市制,相当于1市亩产55公斤。”,“就整个18世纪而言,迪恩等的估计即20至22蒲式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取21蒲式耳,即相当于1英亩产438公斤,折合中国市制,相当于1市亩产72公斤。”
即使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包括整个欧洲,在广泛使用化肥之前其农业水平仍然比中国低得多。
二是正如很多人没认识到现代农业已经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和科技密集型产业,很多人也没认识到“杂交良种”是工业化的产物。
仅仅从技术的角度,袁隆平穿越后最好的情况也只能选育些常规良种,杂交良种就不要想了。如果穿越了:
首先,920、多效唑(调花期用)等制种必需的化学药剂没了。
其次,化肥农药没了。
在制种上,杂交育种的亲本都是多代自交的自交系,因其生活力较弱,没有化肥农药就不可能规模化制种;因为“杂种优势”的特点,杂交良种如果不能大规模制种就毫无意义。在生产中,要高产出就必须高肥水,没有化肥农药只有杂交良种也无法增产(当然,反之亦然)。
再次,制种技术员没了。
杂交水稻制种不是什么高端技术,但也不同于常规生产,其最突出的难点:父本母本花期相遇,就不是普通农户能解决的,其它还有隔离、去杂等问题;至少也得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才有可能掌握,规模化制种所需要的大量技术员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绝不可能具备。以国内经验个人认为,新开辟的制种基地必须选择原本生产水平就较高的地区,制种户至少小学以上文化水平最好每户有一人具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制种积极性很高,村、组协调组织得力,无“钉子户”、至少无抗拒心理,每5~10户制种户再配备一专职技术员(本地聘请培训为主,至少高中以上,具一定农科水平和生产经验),每500~1000亩有一资深专业人员和若干制种骨干指导。
最后,农技推广体系没了。
即使是培育常规良种也还有良种推广、品种提纯复壮问题。没有一个品种是万能的,良种还必须有良法配套。以我这里为例,高山栽种的品种和平坝是不同的,种错了轻则减产,重则因无法抽穗而绝收;还有一些品种有特殊种植要求,例如通常水稻的窝行距为0.6~0.8尺,但Ⅱ优6078因分蘖特强要求为1尺。所以在这个推广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户又缺少必要的知识文化水平,只会因循守旧,不敢不愿不会使用新良种,推广速度就会相当缓慢、困难。
推广速度缓慢,品种更新速度也就缓慢。再优秀的品种长期种植,也会出现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等等问题。如果在栽种过程中没有人去有意识地进行品种提纯复壮,品种退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严重时不到10年其优良性状就已完全丧失。
结论:没有现代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和工业化的支持,在已经达到了农业社会最高农业水平的中国古代,单单一位袁隆平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