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们自己长的毛不是被织出来的,而缩水其实是毛线吸水直径变粗。一根根并不交错的毛,变粗并不会缩水。因为织物编织后局部如图所示。
可以想象,织物的总长度不变,在变粗后,要绕另一根线四分之一圈的长度变长,结果就是中间直线的一段变短,宏观表现为衣物变小,就是缩水。
这个问题总算不那么弱智了,还挺好玩的,表扬一下。
[1]傅菊芬,白伦.织物缩水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纺织学报,2006(04):31-35.
[2]张萍.织物结构对织物缩水性的影响[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6(01):24-27.
在看了这两篇我也没看太懂的文献后,我可以摘抄几段。
织物的缩水问题,长期困扰着纺织服装技术人员,同时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包括织物缩水的原因分析、织物的洗涤缩水规律及缩水过程中的收缩应力等。但关于织物结构相与织物缩水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至今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织物的缩水率依然无法根据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织物结构参数、织造条件等进行预测。除了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数据外,一直是以实测为主。
织物的缩水率与织物的结构参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是原料、组织结构均相同的织物,在经过不同的后整理后,织物的缩水率也不同。
织物在浸水之后会发生一定的收缩,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织物中的纤维吸收水分后发生膨胀,纱线直径增加,在织物中的屈曲程度增大,迫使织物收缩;另一个原因是在织造的过程中,为保持整经轴平整使得开口清晰,一般会将经纱加上一定的张力,纬纱在被牵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机械外力,致使留下潜在应变,织物一旦浸水,纱线处于自由状态,织物自然会收缩,织物缩水后引起织物长度、宽度的变化,如果缩水较大会造成成衣或成品尺寸的变化而影响使用,所以研究织物缩水的影响因素以便合理选用原料,合理设计组织及其结构(经纬密度)等以求织物缩水达到最小。
不过为啥好像不可逆啊?这蛋白质这么喜欢水的吗?
又查了查“羊毛”百度百科,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它由多种α-氨基酸残基构成,后者可联结成呈螺旋形的长链分子,其上含有羧基、胺基和羟基等,在分子间形成盐键和氢键等。长链之间由胱氨酸的二硫键形成的交键相联结。上述化学结构决定羊毛的特性。如毛纤维大分子长链受外力拉伸时由α型螺旋形过渡到β型伸展型,外力解除后又恢复到α型,则其外观表现为羊毛的伸长变形和回弹性优良。羊毛较强的吸湿能力与侧链上的一些基团有关。羊毛较耐酸而不耐碱,是由于碱容易分解羊毛胱氨酸中的二硫基,使毛质受损。氧化剂也可破坏二硫基而损害羊毛。
是亲水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