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首先,我们要理解改革(reform)一词的含义,如果革命(revolution)是一种根本的转移,那改革作为次一级手段,起码也是一种彻底的调整。要发起成功的改革,需要发起者有见识,有知识,有胆识,这三点姚明是悉数具备的。但成功的改革除了领导者的远见与勇气外,更需要考虑执行层面的能力,以及对执行层面的考核评价与监督。而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问题。
今年是中国篮球非常灰暗的一年,世界杯输掉了现在,U19输掉了将来,球迷在支持姚明的同时,也非常质疑张劲松和李楠二人的执教能力;但我想说,这其实是一件事;在我看来,姚的改革不需要李张;李张二人也不符合姚的需求,但无奈的现实,就是将三人拼凑在了一起,最后的结果除了苦涩,没有其他可能。
改革,从根本上就是一场解放思想,我们认识到与世界的差距,我们开始寻求变化。对姚明来说,有三件事难改;第一,因地方部门对成绩的渴望,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例如球员年龄;第二,“半职业”化联赛的现实;第三,因竞争不足,带来的提升缓慢。
第一件事,是体制原因;因为无论负责人的升迁,还是基层教练职称评定,确实都需要成绩;特别对于男子篮球这种非优势项目,获取成绩的主要渠道就在国内;为了达到目标,大家都会想一些场内场外的办法;但这些办法,实际是在阻碍中国篮球的发展;即便他姚明,想改变这点也很难。
第二件事,是时代原因;中国的足球和篮球很不一样。虽然都叫职业联赛,但足球是真正意义的职业联赛,球员就是拿合同生存;而篮球不是,我们的篮球联赛充斥着四五类球队;有私人老板的球队,有国有企业的球队,有体工队背景的球队,还有部队背景的球队;后一两种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业余球队,因为他们的第一身份不是球员。中国篮球和足球曾经起点是基本一致的,但因为各种权利角逐,最后篮球联赛改成了一个四不像。四不像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优币,这和经济领域没有任何不同;任何一个领域发展的前提,都是公平的存在;但我们的篮球领域,它就是没有公平可言,有的球队选择不用外援,这没问题,这是你的自由;但你不用外援,还要要求别家球队对阵你时,也不能正常使用外援,这就非常可笑。如果联赛始终这样畸形发展,那确实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强度的球员。
第三件事,是组织原因;中国的顶级篮球人才,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美国NBA有三十只球队,有将近500名球员;但在NBA外,至少还有500-800人(实际远远不止),可以随时填补参与这种强度的比赛。我们当前的联赛有20只球队,经常能轮换上场的,有差不多300名球员;但在CBA外,我们非常难找到50个,也能胜任这种比赛强度的人;我们可以掐着指头算,美国大学现在有三五个球员,可以胜任CBA没问题;NBL撑死挑出3个;CUBA能出5个;草根算1个;再剩下就是青年队了。我们的联赛应当保持小规模但多层级,让球员有流动,同时增加顶级联赛的竞争力;但当前的情况是,我们联赛的规模很大,但层级很少,球员进入顶级联赛心就放下一半了,如果这只球队还有专业队或体育局背景,那基本就是混退休了,还提升什么提升。我现在拼死拼活,为了奖金,弄一身伤病;还不如养好身体,多活几年,说不定还拿的更多呢。
相对上述三件,姚明也有三件事好改;第一,联赛的赛程赛制;第二,国家队的组织选拔方法;第三,各级国家教练员的选聘方法,以及最终人选的定夺方式。
第一件事;拉长赛程,可以提供更多比赛给球员;唯一的问题就是,中国联赛的球队基本都不挣钱,赛季越长,比赛越多,球队赔得也越多;那这就靠姚明和老板们协商了。但相对难办中的第一件事,这里其实触及的人很少,难度也很小。
第二件事;红蓝两队,其实就是在球员淘汰制暂时建立不起来时,通过扩大选拔的面,提升球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也不难。
第三件事;竞聘制没问题,但如果竞聘者都是老人,那任何人都会怀疑,这个改革会有多大成效。我觉得未来姚明要想通一件事,就是CBA的环境,除了培养不出适应国际强度的球员外,它也培养不出适应国际强度,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教练员。球员这里我们很难改变,而教练这里,其实是可以的。我觉得李楠很像以前国家男足的主教练戚务生,他们都不是坏人,也不是不努力,但确实能力不足;他们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就是可能满足国内执教的需要;放在国际赛场,他们就不具备。而你将他承受不了的担子交给他后,他除了崩溃,其实无从选择。
李楠是位优秀教练,但不是在世界这个层级上;如果这次比赛我们的教练依然是哈里斯,或尤纳斯,我不相信会是这个结果。我们期望姚明的改革有好的结果,但请勿再次所托非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步,就是选领军者不能再局限于国内。
朝鲜战争之后……到了21世纪
兔子:我的火力不足恐绝症可能已经癌变了
鹰酱:我的夜间作战恐惧症可能已经癌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