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家庭与外界实际交往太少、太单调。
三岁前的小朋友如果没有机会经常接触更多的小朋友、更多的外部场景和更多的团体活动,现在忽然必须长时间面对陌生环境(幼儿园、兴趣班等),他们肯定无法愉快适应,本能反应当然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而且这个舒适圈多半是家,甚至只是孩子自己的房间,却不一定是对家长(监护人)的依赖。
这种情况完全不怪孩子或者他人,百分百是家长(监护人)的责任。即便幼儿园条件很差,也是家长的问题,因为本地不是只有这一家幼儿园,为什么不事先了解清楚,并尽量争取好点的幼儿园。而有些孩子不论在哪家幼儿园都可以快快乐乐,是因为家长前三年尽职尽责。
临时抱佛脚的办法很多,但容易治标不治本,并留下隐患(不哭不闹不见得是乐意去,若非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都存在隐患),需要家长(监护人)长期予以高度重视。否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恶劣影响,甚至难以收拾: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知乎提问)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放假回家后,不乐意返校的现象越来越多了,但很少是因为舍不得离开父母。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能够正常地步入社会、闯荡江湖,也很难想象有谁可以有效地帮到他们。
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小开始解决。
根治之法:需要家长(监护人)平时帮助孩子在下列三个方面发力:
1、接触更多的小朋友。
家长(监护人)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以同龄小朋友和比自己大小一两岁的小朋友为主,如果有更大的小朋友可以经常一起玩就更好了。交往包括频繁嬉游互动、玩具食物分享、家庭互访等。每个害怕陌生(人或环境)或者性格孤僻的孩子,都是家庭封闭状况的受害者。
2、出入更多外部场景。
家长(监护人)要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经常地带孩子出入购物之外的公共场所。不用举例了吧,一切不禁止小朋友入内的公共场所,都应该让孩子见识一下,而且不少于每周一处,次数太少意义不大。当然以小朋友为主题的活动场所更应该频繁光顾。
3、参加更多团体活动 。
家长(监护人)要努力结交有相近年龄小朋友的家庭,并经常组织有三五个小朋友参加的家庭和户外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四季主要节气、纪念日和节假日或不少于两周一次。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千千万万,需要家长们事先与孩子们沟通约定,并做好详细预案及后勤保障。
孩子的人生起跑线始终牢牢地攥在家长手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多交点朋友,多长点见识,多学点本事,多了解社会动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不只是陪伴,而是更多地参与成长,并把自己慢慢变成孩子成长最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