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好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很强。至少我一辈子都达不到,真的。
再说不好听的:就是没内容。
但是!请注意!这并不是错误。
同样是驾驭文笔,一种方式是描述具体的情节,以情节烘托气氛。
而另一种方式是略过情节,试图直接描绘气氛和“感觉”。
以题主列举的文章举例吧。
序章的第一句:
“他流转于凡尘过往之上,日日纠缠俗世情丝”。
凡尘过往,日日,俗世情丝,这几个词,全都是“气氛组”。
但(我认为)关键的,“他”,“流转”,“纠缠”呢?
怎么体现的?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没内容。
假设改成“哥们,你下凡87次,每次都投胎当男人,娶过231房媳妇,休掉了196个,戴过54回绿帽子,折腾啥呢?”
先不论辞藻的好坏与华丽与否,只说这信息量和内容,是不是有很大不同?
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用我说的方式写呢?
可能性一:不喜欢。各人有各自的风格。这不算错,只不过,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得直面市场的选择(“美文”未必绝对没有市场,得看平台,渠道,受众)。
可能性二:不会。这也不算错。多半是跟积累(知识,阅历,经验等)有关。像我上面改的那一段,主要是基于职业经历,下笔会习惯性抓重点,偏直白和摆数据。
除此之外,还跟性格与价值判断有关。
比如,作者极力营销的是气氛,是凡尘过往,日日,俗世情丝。
而我最关注的点是:他,流转,纠缠。
不同的判断,不同的取向,不能简单的比较优劣。
但方向不同,方法(文笔)也不同,后果当然更不同。
除了“怎么写”,“写什么”,“写给谁”也是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