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说我们储蓄率太高,消费欲望低,搞得国家“内需不振”,喇叭明言要“撬动”老子存的血汗钱。撬动啊同志们,就是铁杵磨个尖,噗噗噗,往身上捅啊。多大仇?杀猪都比这人道。
现在年轻一代,不玩命存钱了,enjoy life,消费报国,可以说很努力地参与经济循环。喇叭又响了,说他们消费太多,不够脚踏实地。
那么我就有个问题要问了:
你们到底要怎样?
小家电非名牌不用,怎么了?不是说好的产业升级提高品牌附加值,都用地摊货,你升完了卖谁啊?
赏樱花非日本不去,怎么了?都宅家里嫌航空公司亏的还不够?何况并没有非日本不去,我应季提个保温杯去西湖赏经济适用樱花差点没挤死,目测年轻人居多。
吃面包非全麦不碰,怎么了?全麦健康啊,降低便秘可以更好的建设国家,带薪拉屎会降低生产效率的。全麦面包才几个钱,这也值得一提。
完全找不对方向。
维护公序良俗,社会和谐,要反对什么?反对贷款高消费,反对刷爆14张信用卡,这是对的。反对卖身买包,反对刷比旅游,这也是对的。反对无脑攀比,反对缴纳智商税,这还是对的。人日文章里这一部分的表述没有问题,非常正能量。
但很遗憾,它没有止于此,又(为什么又要说又呢)上纲上线了,扯到反高消费,指导定义“精致生活”。于是文章就变了味道,透出荒谬的气息。
林徽因颠沛流离的时候,拿泥罐插野花,这自然很好。
但是林徽因岁月静好的时候,她的生活也是很讲究的,大户小姐格调的,是要花不少钱维持的。而且,这同样也很好,因为她家出的起。
如果以林徽因为榜样,自当如是。收入好的时候,过的考究一点;形势艰难的时候,尽量简朴而不简陋。
今天的青年,感谢安定和平的时代,没有遭遇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那么在负担得起的范围内花钱买一些精致,也是无可无不可。林徽因自己也是这样生活的,恐怕更甚于斯。
喇叭指导生活方式要有个边界,有个度。
追求美好生活,不能以抛却道德廉耻为代价,不能以刷爆14张卡后走投无路的年轻生命为代价。不可太贱,不可太险,这是度。喇叭宣传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至于年轻人在合法劳动报酬的范围内买不买全麦面包,干卿何事?年轻人挣点钱不容易,挣完了怎么花,天地良心,就由他们去吧。
我要赞美铺张浪费!
如果腐败是个黑洞,那铺张浪费就是辐射。
若没有上层的骄奢淫逸,他们聚敛的财富就无法分散到下层来,且让他们不痛快,转而在控制人方面寻求权力感,让下面不仅没得钱赚,也没得时间闲,天天被支配地团团转,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这个与年轻人讲究精致是一致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虽然政治课本上学习到的我国的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矛盾,但是,你去打压消费需求,并不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也不能提高生产力——对,是可能显得生产力好像离满足人民需求近了点,但是这不是政绩,而缩小这个差距,也不是目的。
该说这些人是傻还是坏呢?
我主张鼓励消费,尤其是进行奢侈品消费,因为这样浪费的是钱,鼓励的是极端的人类艺术与才能;现在国家主张的,基本是禁止高精尖消费,却对资源消费不管制,导致各类粗制滥造、形式主义,浪费了资源与能源,还省了钱,对经济大大不利,对长远发展也大大不利,还搞得大家都不高兴。图啥呢?
诸葛亮骂死王朗
是王朗说的没有道理吗?王朗的论点很明白,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曹家
两军将士听了都很有触动,但是,诸葛亮还是骂死了王朗,为什么,就看说这话的人是谁
吕布谈忠义,王朗谈正统,资本家谈996
潘金莲谈贞洁。。
评论里个个都是人才
今天六个钱包谈消费,头头是道,人朗:岂不美哉
我个人十分不喜欢批判,特别是公权对部分人的批判,不是因为不道德,而是因为没用
我觉得习惯和思想,不管怎么批判,都是无法更改的,只会让矛盾越来越大。
与其说《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不如想一下,
为什么在最初在学校,没有提供良好的经济学和理财教育,而让儿童能学会长期“精致“?
没有提供“不精致“的审美观和文化,因为“不精致”的成年人自己就会不自信?
为什么不崇尚父母在身边温馨家庭文化,而让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儿童因为缺乏自信而最后走向“精致”?
相反,我觉得与其说不做什么,不如说清楚该做什么,然后看你说的能不能打动人的灵魂,打动切身利益,然后别人就会跟随。这一点在运动中同理,包括游泳包括滑雪,与其说某个动作做得不标准需要停止,不如说某个动作的肌肉触发缺失,需要增加,这样往往能更快学会。
我们有没有任何一款文化产品,是真实的反应小镇青年,留守儿童,和普通小康家庭,的生活,然后真实的反应他们所遇到的所有烦恼,他们的对的和错的选择,他们所看到的黑暗和光明,然后社会给予的全面真正反馈?我们没有一款好的现代文化产品能真正展示一个人成长的一生,很少有好的模版一个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的真正自信的人是如何的,他们怎样做成,其他人怎样了?
连谈个恋爱,都是台湾谈恋爱,我们的学校,学生的着装,家里的烦恼,故事,繁忙的学业,一个真实的都没有。《家有儿女》很好,但也只是北京中高产家庭的生活,请问这样怎么成为更广纬度,更广时间上,一个人生命真正价值的模版?一个甘肃村里的年轻人,一个广东镇上的少年,一个安徽的普通人家,要怎么明白自己一生会怎样?会如何度过?为什么会有什么价值观必须坚守。
什么是真实?真实就是真正世界的困难和反馈,是进化的原因。比如,路遥《平凡的世界》是经典,比如莫言赤裸的《丰乳肥臀》,但我们不能指望大家都能看书并看进去,并且还指望这50年前的东西能适应现代年轻人。如果我们做不到,《美国队长》却来帮我们做到,美国队长的感情和表达,会让人觉得简直比国内的青春爱情,什么职场打拼,都要真实,这真是可笑。
尽管也出现了非常棒的例子,比如局座张召忠,他的想法和思维,不批判而是永远在鼓励年轻人,他的经历和交流,是这是真实一致的,所以对年轻人非常有效。人民日报说一百遍不要假精致,对于教育资源一般的少年来说,真的不如跟张绍忠本人坐着喝茶聊天,讲讲他的过去同理之心,奋斗的意义,自信的由来,来的有效。
按照正常的义务教育内容,社会经济,社区合作,和人性教育,我们真正教的几乎为0。只是批判和呼吁,而没有将生活中真正的信息传递给年轻人,然后去尊重年轻人的选择。
-----以下不与单个个体对话,而是对统计系统对话--
就像评论区中很多人来讨论我的消费观,这就是非常明显的社区合作教育缺失的例子。我的文章是以公权设计者的角度,来对宏观系统作出评价,至于我个人消费观,对此并没有多大影响,应该就这个文章的实用性,逻辑,进行足够的评价,才是有信息量的。立一个大帽子分清敌我,然后批判,就搞个娱乐大新闻了,这其实是传统的斗争方式。
这种思维的背后,是团队合作实践,和工程设计实践的缺失。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开过一次有价值的会,掌握会议的讨论方法,自然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理性合作,取得知识积累的质变几率也难以增高。
-----
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所呼吁的是最优的,那么在接受到真实的信息之后,有基本逻辑的人群,在概率上会有波折,但概率上最终会走到我们呼吁的道路上(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如果我们给不出真实有效的信息,他们就会在社会的局部信息中”过度适应“,然后作出对局部最优的判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比如“精致”来让自己更美,得到更好的姻缘,这其实是没错的,是一个不错的局部优化。又比如有的人对食物味觉敏感,他并不想存钱活得更久或者让后代房子更大,只想吃好吃的适应味觉,这一生难道不是丰富多彩?如何批判?
思想阵地,我们要占领,但是思想阵地,没有办法打败。思想阵地,我们只能说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们是对的,那么最终会有人跟随,不管我们怎么批判,不说出该怎么做,一点用都没有。(任何不是最烂的东西,都能存在这个世界上,要去除他们不是靠说教,永远只能靠更好的东西)
你当然可以说,啊这些太难了,要想达到这样的社会很难很难,但是难也要搞,谁先搞好,谁的社会就更先进。
代表社会先进文化方向的部门,不应该只是管理者,而应该是引导者和激励者。任正非说,教育就是最好的子弹,莫不是这个意思。同理,这个问题不解决,台湾人心里的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世界上的人才不会来到中国。
----------
我们要讲出一个接下来100年有效的故事,和价值来定义接下来的世界,否则不断割裂的社会会像朝代一样,让每一次改革都变成一场动乱,摧毁积累的财富和知识,不停摇摆的自信和自卑会让我们花销大量的精力来维持内部摩擦。
定义价值观不是口头上的理想主义,而是必经之路,如果我们是错的,我们试错尝试,会鼓励年轻人创造出更新更有效的东西。而如果我们是对的,那不敢大声说出来只会让牛鬼蛇神飞舞。如果不知道对错,那么起码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为了生活的苦难选择。
---评论区也很精彩,有兴趣就看一下吧,我对每一个复杂评论都认真回答---
---评论区也很精彩,有兴趣就看一下吧,我对每一个复杂评论都认真回答---
---评论区也很精彩,有兴趣就看一下吧,我对每一个复杂评论都认真回答---
这是好事儿。
大家想想,有多少年没看到关于实业热的消息了?
事实上,不止是养猪,实业范畴的各行各业,今年涌入的资金都远超往年,不少原材料的成本已经翻了好几倍。
原因很简单,今年严格控制资金流入房地产。
而且还放风房产税的消息,警告意味也非常浓。
这房子再炒下去日子是真没法过了,高房价泯灭人性,再不刹车真的会转化成引发社会地震的尖锐矛盾。
这已经成为共识。所以上面下了狠心。
但钱进不去房地产,那总不能存手里等贬值吧,那怎么办?
资本在逐利本性驱使下,其他行业,哪个利润高就往哪里冲呗。
然后二师兄就被看上了。
照目前的形势,随着供应量跟上来,虽然猪肉不可能回到从前,但在未来一两年内回到更合理的价格是没问题的。
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发现很多类似“养猪”的行业,突然冲进来大批的玩家。
因为没有炒房这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他们只能被迫挣辛苦钱。
而只有他们开始挣辛苦钱了,这个国家才有未来。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