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题主你还太年轻。
别看我们码农动不动月入两三万起步,但是面对一个哪怕月入6000的体制内人士,我都绝对不敢说人家是社会底层。在心底我知道人家可能活得远比我滋润。
这么说吧,等你买房结婚生子小孩上学升学就业,跟这个社会打更多交道的时候,你会明白究竟谁才是社会底层。
稳定的力量体制的力量社会地位的力量有多大呢?当初我瞧不上的高校工作,现在我已经高攀不起了。当初可能觉得工资最惨兮兮的毕业留校同学,现在我们怕是已经要上赶着低头求别人办事了。
你和你妈妈的矛盾不是对社会底层定义的矛盾,是对生活开创性和保险度选择的矛盾。
你看不上你妈妈,关键在于:你现在月收入8000左右,而父母都是四五千,却看不起你这份工作,还要给你找个3000左右的工作。
你父母看不上你,关键在于:他们不认为你这个8000的工作未来可以持续,而给你找的3000的工作未来保证性还是足够的。
一般来说,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有点保守,是很正常的,年轻就意味着开拓性强。但是,如果认为老人的保守就是他们天然保守,那就错了,许多保守除了年纪增长导致的正常生理现象外,更多是自己人生中见过太多教训后得到的结论。
以你父母那一代来说,当年他们曾经也是充满开拓的精神和胆量。他们年轻时候恰逢改革浪潮迅猛时候,那时候可是到处都不缺下海的人。当时的体制内,比现在体面多了,毕竟大学生少,一说干部可不是今天这些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能比的。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当年浩浩荡荡的下海大军——原因很简单,有眼界的人都发现,那时候随便倒腾点东西,就相当于几年工资了。用现在的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但是,没人告诉你,等风口过了,猪会怎样。的确,那批下海潮中,涌现出众多辉煌过甚至现在还在辉煌的企业家。但用一将功成万骨枯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在他们之外,还有多处数个数量级的人,要么经营不善垮掉了,要么在多次产业升级浪潮中被后来者挤垮了,要么在后来新的风口中转向错误死亡了。二三十年过去,我们看历史,只会看到当年任正非、马云、雷军、周鸿祎等这些人怎么勇敢走出体制外获得今天的高位;但只有真正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才会意识到自己身边曾经有过许多一度下海后多么富裕的人,怎么走向了没落。而与之对应的是,当时留在体制内,只要躲过下岗潮的人,哪怕依然庸庸碌碌,靠着之后城市扩张中原居民红利,依然可以做到有家有稳定收入,安度晚年,胜过大部分当年的弄潮儿。
所以,父母希望你安稳,就是这种经历让他们对目前的高收入是否稳定不放心。而让这种不放心严重放大的原因则是你的学历不过硬。
学历这个东西,对于发展好而言也许不是绝对的充分条件,但至少是一个重要保障。现阶段在城市中发展,大专学历的劣势不用赘言。父母也许别的方面有跟不上时代的,但是对于现阶段学历的重要性不会不知道。假设你是个985毕业,父母就算希望你去体制内,也未必如此忧心忡忡;而现在的情况则是,父母只会对你未来收益持续度更加不放心。
至于这种情况该怎样,这个属于你家家事了。当然,我相信题主不会轻易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还是希望用自己能力闯出一片天的。基于我不知道题主具体工作,所以不能说一定支持这种想法,但至少这种相信自己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所以,我觉得题主真要打拼,也是可以,但是最好和父母沟通讲究点方式——比如说,跟他们说清楚你这不是传销,让父母看到你的收入,甚至可以跟父母定一个相对都能接受的时间——比如说,过几年如果混不到什么水平,再设法安排什么工作等等。总而言之,继续按照自己思路奋斗可以,但是硬怼是不合适的。
毕竟,万一,我是说万一题主在奋斗中,成绩达不到预期的话,这个后果其实并不是你个人承担的,那时候,你的父母不管怎样还必须得帮你,他们的积蓄、房产将是你最后的保障——而一味鼓励你别理他们自己闯的人,实际上是不需要对你负一毛钱责任的。
意识到了又怎样呢,然后就奋发图强去实现美国梦给你积累万贯家财了?哦中国梦。
你有想要改变自己处境的远大志向是好事,但也要容许别人有选择生存方式的权利。
你妈要真的在社会最底层,你连知乎都上不了
-------
补充点基础知识
19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仍有1660万贫困人口
另附贫困户界定标准:
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
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
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
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