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好像题主问的不是怎么看点四宫格,而是点了四宫格后用清水煮粥和调锅底。。
em。。。这种行为吧,也就是图省钱而已,我不谴责,也不去做,因为我有没吃完小料还剩大半碗的情况,也询问过海底捞是否可以带自己爱吃但店里没有的鱼丸。自己没有做到不浪费,没有做到不占一丝一毫便宜,没那个底气指责别人。。
以下是原答案。
感觉鄙视点四宫格的,满满的优越感,他们最经典的话就是,没钱在家吃啊,吃什么海底捞。是不是他们觉得省钱等于穷鬼,等于占便宜,更有甚者,等于他们多花了钱,等于他们吃亏?
怎么管那么宽呢,你鄙视我点四宫格,有一天你会被人鄙视只点半份菜。
我就想点四宫格,不想在家吃的原因是不想收拾,是我想吃他们家的小郡肝,想吃他们家的腰花,想吃他们家的抻面,想吃他们家的虾滑。自己家做不出那个味道,不可以吗?海底捞都没有规定最低消费,轮得到别人说三道四吗。
我和老公经常去吃,如果每次都点鸳鸯锅,多花的锅底钱都能再吃两顿了。
别人不好意思点四宫格,那是他们的问题,凭什么觉得我们脸皮厚?别人排不上队,凭什么觉得我们不该来吃?我们是没排队吗,我们是没付钱吗?来的晚不怪自己,怪人家不该来吃?
脸真是又大又圆。
看到小红书就不奇怪了,如果豆瓣是女权,知乎是男呼,那小红书就是韭菜成精。她们甚至闲鱼上还价这事都能上升到没有礼貌,活该被骂的境界,问代购价格不买是没有礼貌,还价不能说心理价只能小心翼翼地问可不可以优惠……
所以海底捞这事上能说出,消费就要大气点,海底捞被吃垮了怎么办这种韭菜成精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我家出门五分钟就是海底捞,我每次都是一觉睡醒下午两三点去瞎点个番茄或者辣锅,隔壁一点点或者coco买杯奶茶作奶茶锅底,带点家里剩下的蛋饺一起煮。因为人不多,我还会拿两双我爸的皮鞋顺便让他们擦一下。当然最重要的护手美甲必不可少。消磨消磨时间,我还在那边开过视频会,写邮件等等,懒得再去隔壁星巴克再点饮料了。
海底捞又不便宜,我要单纯吃火锅,隔壁谭鸭血不香么?不行呷哺呷哺也不远啊。按照小红书的吃法,每次都要点个人均100.200?不至于,我就是去隔壁瞎溜达随便吃点东西而已,没有啥仪式感的。没必要
你首先要有条件改户口,跟前清统治阶级挂上勾才行。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