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给出的分秒描述的是日食的交食深浅程度,不是时间。[1]
现代天文学中,我们会使用「食分」来描述日月交食的深浅程度,拿日食来说,所谓日食的食分,是指日食过程中日面被遮挡的视直径与整个日面视直径的比值[2],如果一次日食的最大食分超过了1,就表示会发生日全食,如果食分小于1,就是日环食或者日偏食。
类似的,《明宪宗实录》中提到的「日食三分十四秒」,「该食六分六十秒」,说的也是日食的食分。授时历、大统历,以分秒表示日月食食分。将日月视直径当作10分,10分以上即为全食[3]。度分秒的换算规则是郭守敬在编制授时历时定下来的,1度为100分,1分为100秒[4]。
所以《明实录》这段文字说的主要就是天文官在预报日食的时候内部出现了分歧,分歧的重点落在了食分上,钦天监监正(相当于现在的天文台台长)等一批天文官认为这次日食的最大食分为0.314,而且是带食日落,日落时食分仅有0.05,不到0.1。于是大家就跟皇帝说,既然是这么小的食分,就不必搞什么祈祷仪式了。
这时候一个同样供职于钦天监的叫贾信的小官员跳了出来,表示天文台台长等一众官员欺瞒圣上,因为他算出来日食的最大食分有0.66,而且日落时的食分已经去到了0.267,并不是什么「食不及分」。
皇帝也是读过书的,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人进行实测,结果没有看到日食。
然后贾信就因为传播不实消息被抓起来了。
这里的「三分十四秒」、「五十秒」、「六分六十秒」、「二分六十七秒」都是天文官依据当时的历法(即大统历)得出的计算值,非实测值。
相关的例子同样可以在《明实录》里找到,例如《神宗实录》记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日食,春官正戈谦亨等预报「日食七分五十七秒,未时正一刻初亏,申时初三刻食甚,酉时初刻复圆。」但据五官灵台郎刘臣观测,「未正三刻,观见初亏西南;申初三刻食甚正南;复圆酉初初刻东南,约至有七分余食甚。」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范守巳测得「至申初二刻始见西南略有亏形,正二刻方食甚,又以分数不至七分五十余秒。」[5]可以发现「七分五十七秒」是预报值,而实测值只是「七分余」或「不至七分五十余秒」,精度有所区别。
我们利用现代天文学推算天顺八年夏四月癸未朔(1464年5月6日)的日食[6],会发现北京城看不到这一次日食。
(郭守敬:怪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