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你“字的用法。
“您”字原是北京方言,现在的用法,就是49年后才开始蔓延开来的。
早几年曾有个新闻,说是某大学老师对其学生给其写邮件还是打招呼什么的时候,不用“您”字直接用“你”字而大表愤怒,遂公开发文,要求其学生对其称呼必须用”您“字,否则不予沟通交流云云。细节记忆不太清楚了,此为新闻大致内容。
当时我颇不以为然:这老师学识不足。
”您“字的起源,现在学说不一,有说此字本非汉语,为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南下和汉语杂交而来的。实际上在史料文献里,这个字最早也确实出现于金元俚曲、杂剧中,而不见于其他地方。到了明辞书,则指此字为“俗你字”,也就是说,这字并无尊称敬语含义在内,至少在万历时期,依然是“你”字的俗字而已,也就是口语字。
另外说句,明代“你”字的复数,是用“每”字,洪武永乐的谕帖里出现很频繁,“你每””你每“什么的……现在读起来和你妹同音……我要不要匿一下……
到了本朝开国后,王力先生曾专门讲过此字用法,明确说这个字是北京一带方言。在另外一些研究文献里,有意见将其更详细地归为北京、廊坊一带方言的。
所以,“您”字是北京等一带方言,在其他绝大多数地区是没有这个字和这样的用法的。在南方绝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和语言体系里,自然也不会有这个字及其用法,甚至都不会有这个发音。南方地区用敬语,大都以称呼辈分、身份、职业等来体现,因为很少有第二人称敬语存在,第二人称大多就只一个”你“字。
就以上海为例吧。解放前,上海滩称呼来往,欲要尊称,对男性则多称某先生,女性则是喊太太、小姐。解放后,这些称呼一夜之间被打上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和”旧社会“标记,因政治正确而一概废弃禁用,一概统称”同志“,于是也就连带着丧失了日常生活常用的敬语尊称,导致往来招呼的普适人称敬语,实际上处于无词可用的境况。
可即便是这样,”您“字也没能在上海被运用起来。一是因为原本就没这个字和这种用法,二是发音严重成问题,上海话里的NI和NIN,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代表完全不同的两种意思……让上海人张嘴称NIN,鬼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都直接改用职业和身份、辈分做尊称敬语。
这种情况,其实在南方非常普遍,迄今为止,南方用这个字的地方依然寥寥无几,别说口语了。大多都是因为原本没这个字,发这音就成了在说其他字,所以实际上就是完全不能用。
总之,这字原本只是北京方言而已。王力先生在说”您们“用法的时候,说”中国几千年来没有‘您们’,不见得就是没有礼貌“,”对父母也不必说‘您二位’,可以说‘爸爸妈妈’。再者,就叫‘你们’也不是没有礼貌。叫‘你们’也未尝不可。“
所以呢,学生想尊称老师,用”某老师“”某先生“是最直接的,以身份尊称。不用”您“字直接用”你“字,一样也不是没礼貌。这老师的愤怒,既没道理,也不成立。强迫其学生必须用”您“字,更是不通。
王力先生在谈写信的两篇文中,对如何写称呼也很是说道了一番。
我引王力先生写此字的两段文字,结束这答吧。
另外,推荐大家不妨花些须时间,读下王力先生的这两篇文字,相信一定有收益的。宗师造诣,往往于细节处磅礴而来:
【旧文重拾】王力:谈谈写信王力:谈谈写信近来某些人的来信常常出现“您们”这个词,甚至在某会议给中央领导的致敬电中也用“您们”这个词。其实现代汉语里这个词并不存在。“您”字,北京话念nin(扬声),是“你”的尊称。这个“您”并没有复数,北京人从来不说“您们”(nin men)。因此,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可以说出“您两位”“您三位”等)。最近某杂志刊登吕叔湘先生的一封信,编辑部把信中的“你们”擅改为“您们”。吕叔湘先生写信批评了编辑部。他说:“我从来不说‘您们’!”我们写信时,应该注意避免这一个语法错误。
王力: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
第五件事是口语里没有的词语不要写在书信里。我在《谈谈写信》里举“您们”为例。口语里不说“您们”(nin men),书信里也就不该写“您们”。关于这件事,我受到很多的攻击。有人写文章和我辩论,说“您们”是不应该反对的。昨天我还收到一篇短文,说“您们”是新生事物,叫我不要枪毙它。我一向主张言文一致,所以我反对写“您们”。但是我并没有权力枪毙它。“您”(nin)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只在北京一带流行;从前还有个“怹”(tan)字,现在不用了。但是,口语里并没有“您们”和“怹们”。那也不要紧。中国几千年来没有“您们”,不见得就是没有礼貌。刚才说的那位同志和我辩论的文章很有分量。他说最近话剧《丹心谱》里用过“您们”。我说,《丹心谱》作者写“您们”是他的自由,但是演员在舞台上说ninmen则是不妥当的,因为口语里没有的东西,说出来不真实。这个问题不很重要。既然许多人反对,那就各行其是吧。写到这里,我查了一查《现代汉语词典》,词典里只收“你们”,不收“您们”,那是对的。不写“您们”,那么,要写尊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旧版《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说:“注意:复数不说‘您们’,只说‘您二位’‘您几位’。”有人批驳说:“如果有360个人,难道要说‘您360位’吗?”我认为,旧时说“诸位”,现在说“同志们”不就可以代替“您们”了吗?对父母也不必说“您二位”,可以说“爸爸妈妈”。再者,就叫“你们”也不是没有礼貌。叫“你们”也未尝不可。
伴娘。
传统中国婚俗是没有伴娘的,真正的传统女傧相叫做“送女客”,要求必须是女性,必须结过婚,必须有孩子,寡妇不行,再嫁的不行,父母不在的不行。必须是全福之人最好。
而且,以中国古代传统习俗之保守,怎么可能拿一个女性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调戏非礼?!
而如今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地区,借闹伴娘的机会来猥亵女性,并且还厚颜无耻的称之为传统,实在是不要B脸。传统你妹!
中国传统没有这种闹伴娘的行为。都是现代的一些渣滓为了给自己的猥琐行为带上合理的帽子而自己弄的,卑劣!
白酒文化。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但是古时的酒,和今日的酒,完全是两回事,甚至古时候的白酒,和今天的白酒,有时说的也不是一回事。
魏晋时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的杜康,和今日的河南杜康酒毫无关系。
唐代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的杏花村酒,和今日的山西汾酒也毫无关系。
“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这句广告语我们听得多了,然而这唐时的剑南春,和今日的剑南春,同样没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时候的中国酒,主流是发酵酒,大多数指的都是黄酒,度数在20度以下,也就比啤酒的度数高一些,所以才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三碗不过岗。
——如果真像他们那样喝白酒,早就酒精中毒死了。
今日我们说的白酒,在古时叫烧酒,据说是元时蒙古军队征战阿拉伯带回来的技术,比传统发酵酒多了一道蒸馏工艺,可以将酒精度提升到50度以上。因此明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烧酒在中国的第一次出现,据考证是在四川泸州——
“公元1243年,蒙古军队和南宋沿重庆、泸州一线展开攻防战,这场本以为会很快的战争,形成了对峙状态,时间长达36年,直到1279年重庆陷落后才告结束。长期的军事对峙,对当地经济生产破坏巨大,但军事需要,也使某些种类的经济畸形发展,包括税率较高的酒类消费——而驻军本身就是酒类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蒙古军队带来的阿拉伯工匠与当地工匠开始了技术交流与融合。蒸馏工艺与中国传统的曲药酿酒技术在川南泸州发生碰撞并结合了起来——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宋蒙四川战事结束45年之后,泸州酿酒师郭怀玉酿造出了具有现代白酒特征的大曲酒,自此中国蒸馏酒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但其实烧酒这一事物,长久以来都只是西南地区的支流文化,未曾登上过大雅之堂。一直到清朝,中国酒文化的主体,仍然是黄酒,比如花雕酒、女儿红、状元红、竹叶青,都是当年享有盛名的黄酒。
明清时的酒文化竞争,主要发生在南酒和北酒之间。
所谓北酒,指的是北派黄酒的代表——沧酒,这种酒产于河北沧州,从宋代兴起,到清朝乾隆年间,风行了八百年。那时候,沧酒在整个中国的酒业中居于支配地位,上至宫廷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燕赵豪侠,梁山英雄,喝的应该都是沧酒,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国酒”。
然而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记得河北“沧酒”的盛名了,甚至连酿造工艺都已经失传。
这真的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黄酒和白酒,就味道而言,前者温和醇厚,后者辛辣刺激,就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来说,无疑前者更加健康,也更符合中华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但今天,作为传统国酒的代表,沧酒已经湮没无闻。
当然,直到清朝,即使沧酒已经没落,白酒也还没有说话的份。
击败北酒的,只是另一种黄酒——兴起于绍兴的南酒。近代绍兴黄酒的历史并不长,进入清朝后才得以迅速扩张,并取代了北酒的地位。南酒得以繁荣,主要在于革新了酿造工艺,品质更加统一,没那么容易变质。说到底,发酵酒的酒精含量都不高,在南方酷暑天气下是容易变质的,在长途运输中也容易变味。于是在南方经得住品质考验的南酒,逐渐就流行起来,盖过了北酒的风头。
烧酒,也就是今天的白酒,直到清末年间才开始在下层民间流行开来。流行的原因,据考证,主要是清末民国期间,战争日渐频繁,人们喝不起黄酒了。黄酒需要用粮食酿造,战争期间,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余粮来酿酒,所以价格贵的一般老百姓只有咽口水的份。
白酒呢,原料用的是口感差,不宜食用的高粱,便宜的很,大众都喝得起。白酒的酒精度数也高,一来容易保存,二来喝几杯就醉了,消耗量比黄酒少得多,于是成了屌丝阶层的最爱。总之,这一切都是基于经济性的考虑,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民生凋敝,太平天国叛乱,辛亥革命,军阀内战,抗日战争,上百年间打个没完没了,让黄酒彻底成了奢侈品,白酒在底层民间的影响力迅速扩张。
不过,对于白酒的这种性价比优势,一般喝得起黄酒的上流阶层是看不上的,《清诗铎》中有“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的诗句,大概的意思就是有钱人喝黄酒,穷逼喝白酒,那是社会阶层的判定标志之一,这和今日“国酒”的地位真是判若云泥。
白酒能够最终攻陷上流社会,得益于抗日战争。
本来,国民政府的高层,比如蒋介石等,大多是江浙人士,追捧的自然是绍兴的黄酒。然而江南的沦陷,使得黄酒主产地被毁,1937年迁都重庆之后,更加想喝也喝不到正宗的黄酒了。怎么办呢?这时候四川的白酒终于近水楼台,名正言顺的登上了国宴的餐桌上。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国民政府也没几天好日子了。
真正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是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其中一大半的时间都耗在贵州、四川一带。遵义会议奠定了毛主席神一样的地位,而茅台镇就在遵义地区。红军长老们觥筹交错之间,喝的只能是白酒,这种革命情谊和鲜血铸就的珍贵回忆,自然少不了茅台的一份子。总之,无论多少年之后,即使战争已经结束,山珍野味可以尽享,毛和周对茅台的情结却一直浓的化不开。1949年之后,每逢国宴,茅台必定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上行下效,自此白酒成了中华源远流长的国粹文化,而曾经的国粹,已经少有人问津。
看到相反的观点:
中国的劝酒文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霍真布鲁兹老爷的回答举例说明祝酒劝酒是的确是自古就有。不过我觉得这和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区别一样,现代劝酒和古代劝酒完全不同了。
例如武林斗酒一般的酒席,双方斗智斗勇,乐在其中,这应该是古代没有的:
在酒桌上遭人恶意灌酒怎么办? - 知乎用户的回答这位前辈当时是科长,一行三人出差到外省,当地的兄弟单位设宴招待。对方以单位老总领头,科长、骨干共七八人。一入席就扛来几箱白酒,七八个人轮流敬。前辈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对方来者不善,立意要把三人灌倒。
其实这次公干并不涉及兄弟单位,双方并无所求。只是同一国企系统下不同省份的兄弟单位,如同武林门派,面子比性命还重要。这桌酒席上被灌倒了,是没啥损失, 只不过“江湖”上又多了一条“xx单位比xx单位差远了”的笑谈;将来真的要和对方谈正事的时候,再次酒宴的时候,自己的底气莫名其妙的就会弱了一点点。
————————————————原回答——————————————
作为在北方生活过的酒量不大的成年男子,对劝酒文化深恶痛绝。常有长辈教育我,这就是北方文化,就是老祖宗五千年的酒文化,不适应也得适应。
开始无论再痛恨酒桌,我对长辈们的这句 “这就是老祖宗五千年的酒文化” 还是不怀疑的。不过后来一些与之相悖的信息让我开始怀疑这个观点。中国酒席是有很长历史,但是劝酒灌酒,乃至“不喝这杯就是看不起我”这样的劝酒词在中国北方的盛行,可能历史非常短,很可能是解放后才有的现象。
在解放前,老百姓大都生活水平低下,高浓度酒是奢侈品,是大家争抢着要喝的,而主人根本没有太多高浓度酒给众人喝,一般都是兑水,而且兑的几乎没有酒味才罢手:“千杯不醉”这个词在那时不是形容酒量大,而是形容酒兑水多。
二哥高声答应:“全齐喽!”
所谓“全齐喽”者,就是腌疙疸缨儿炒大蚕豆与肉皮炸辣酱都已炒好,酒也对好了水,千杯不醉。“酒席”虽然如此简单,入席的礼让却丝毫未打折扣:“您请上坐!”
“那可不敢当!不敢当!”“您要不那么坐,别人就没法儿坐了!”直到二哥发出呼吁:“快坐吧,菜都凉啦!”大家才恭敬不如从命地坐下。————————————老舍《正红旗下》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上层社会的情况,上层社会不用考虑经济因素,酒本身是管够的。但是封建王朝时期的上流社会都是读孔孟之书的,喝酒要吟诗作对,并且喝的酒也以低度数的黄酒为主( 此处是我在知乎上某答案看到的,我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无法考证这种说法) 。现在酒桌上那种恶俗的劝酒和酒桌壮烈牺牲的事情,并不是封建王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我在《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也没有见到过以把人灌醉的为乐的劝酒文化,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基层百姓。
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观点,说现在的北方劝酒文化来源于军队,军人对高浓度白酒的喜爱以及兄弟情谊一口闷的文化都在现代酒桌上展现出来。解放后,地方公务员系统基本上是由军队的党员干部同志们建立的,很可能也把军队酒文化带入了新中国的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系统。
总结:现在酒桌上不限量供应的不兑水的白酒是最近几十年中国富有后的产物,而劝酒文化(不是酒文化,专指现在的劝酒恶俗)应该也是解放后产生的。
现代劝酒文化,闹伴娘,“三斤三两”巨额彩礼,可能都没有太久的历史,都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上富有,精神上贫穷的产物。
本文没有参考文献,是未经考证的观点,希望有专业人士证明或者证伪本文观点。
PS. 我老家酒风彪悍,开车来并不能算不喝酒的理由,明天有要事不是不喝酒的理由,脂肪肝高血压胃穿孔不是不喝酒的理由,感冒发烧这种借口提都不要提。唯一可以让酒友们谅解的,是刚从医院抢救过来没多久,基本被判死缓的人,而且还要让在座的人都知道你确实刚从鬼门关逛了一圈。
PS. 现代北方某些地区的巨额彩礼的名称解释。
三斤三两:百元大钞三斤三两,约合人民币15万元。
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是指汽车;【不动】是不动产房子;【万紫千红一片绿】五元钞票一万张,百元钞票一千张,五十元钞票一张。
放眼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高粱烈酒当成最名贵的酒品。在西方人眼中,高粱烈酒是一种极为可怕的、劣质的饮料。……托中国酒桌文化的福,每年中国都会生产90亿升的白酒。……但是大部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怎么喝酒。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曾经对世界各国的15岁以上人口年人均酒精消费量做过统计,中国的数据是6.7升,低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特别是远低于在全世界都以盛产酒鬼闻名的俄罗斯(15.1升)。然而一到了中国人的饭桌上,白酒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交际媒介。围绕着白酒发展出了一套几乎全国通用的复杂规则,大致可以概括成三条:第一,地位低的人要向地位高的人敬酒,表示恭敬和服从;第二,地位高的人要对地位低的人劝酒,表示亲密和庇护;第三,同等地位的人彼此要相互斗酒,用来展现力量、活跃气氛。中国官场恐怕是白酒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在这样的酒桌上,因为动不动就强喝猛灌、强倒猛劝,喝死人的事情不时就会发生。
刘夙. 高粱:从非洲来的“毒品”还是希望?[J]. 甘肃农业, 2015.
中国的白酒文化虽然很发达,但并非什么古老的传统,而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中国传统士大夫偏好的是低烈度的黄酒而不是白酒,认为白酒酒性燥烈,上不了席面。中国的蒸馏白酒系元朝从阿拉伯、波斯地区传入。清代北京两层分化,上层尚黄酒,下层喝烧酒。直到民国,北京人都认为白酒比黄酒地位低。黄酒以南来者为佳,北京多喝花雕、惠泉,消费的黄酒多产自山西、山东、涿州、良乡四地,然而北宗黄酒均偏甜凝,不如南酒清醇。因运输不便,北京最后甚至山寨了绍酒。大宅门也喝黄酒。
中国酒局对于高烈度白酒的偏好,源自军队下层的恶俗。军官变成了政府官员,改革开放后又变成了商人,最后形成了蔓及全国的白酒文化。欧洲人酒精消费量高,但他们是自己喝自己的,绝不会灌到别人杯子里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自己躲着不喝却想尽办法让别人多喝,惟天朝独此一家。所谓传统,所谓文化,不过一代人就能建立罢了。
来个不是我们国家的。
《四季歌》(四季の歌)是日本词作家荒木丰久根据日本传统民歌曲调,于1972年所创作的一首歌曲,由芹洋子首唱后,在日本广为流传。
该曲共分四节,每节四句,描述一个季节,并将之拟人化,将春季比作朋友、夏季比做父亲、秋季比作爱人、冬季比作母亲。
没错就是那首3321217666。
七夕情人节!
近几年七夕节被包上了“情人节”的外衣,大受年轻人的追捧,还美其名曰这是“中国传统情人节”。
但在古代"七夕"和情人节一点都不沾边呀!
但在古代"七夕"和情人节一点都不沾边呀!
但在古代"七夕"和情人节一点都不沾边呀!
(重要话说三遍)
在古代“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在这一天晚上,少女们聚集在一起开个PARTY,聊聊八卦,然后一起向织女祈祷,希望保佑自己心灵手巧。《孔雀东南飞》中写到:“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这里的“初七”指的就是七夕的少女狂欢节。注意,整个节日活动只有女的,没有男的,更没有爱情元素。所以我觉得古代七夕节更类似现在的"三八妇女节"或者“女版五一劳动节”,甚至“拉拉节”都可以。
那么中国哪个传统节目更类似情人节呢?——答:元宵节!
古代少女们平常是不允许随便出门的,但元宵节这天晚上可以出门游玩,因此元宵夜就成了少女们和情郎约会的绝佳时刻。欧阳修的《生查子》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青玉案》写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都是元宵节晚上情人约炮,不对,情人约会的浪漫场景。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古代元宵节晚上“悦来客栈”人满为患的情景。
与“元宵节”类似的节日,还有农历三月三,即“上巳节”,节日风俗是郊外春游。每到一天,憋了一冬天的少女们终于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出门了。杜甫《丽人行》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美女们一出门,宅男也出动了。大家可以再脑补一下,在古代三月三这天,一边是宅男们在狂喊:“妹子,留个微信呗”。一边是美女们在说:“蜀黍,不约,我们不约!”
总之,在古代凡少女可以出门的节日,都有点“情人节”的影子,惟独现在倍受热捧的“七夕节”没有情人节的影子。本身这个节日寓意都不好,牛郎织女被活生生拆散,每年只见一次面,这那里是情人节,简直是怨妇节。以后谁要是再把七夕节当情人节过,你就诅咒他每年只开一次房,看他能不能受得了。如今的少男少女们,除了“清明节”,都TM能给过成情人节呀!
有句歌词唱得好:“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其实男的想开房随都就可以开,女的想要礼物就直接要,但不要套着“传统”的外衣好吗?近几年竟然还有中国人把阳历七月七,即七七事变纪念日,当成“七夕情人节”来过。这已经不是无知,而是脑残了。
人民子弟兵,现在不论什么灾什么难,大家就盼望解放军来,老百姓一看见解放军来了,就知道这就稳了,有依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的明明白白。但是在1949年以前看见当兵的来了,家里粮食金银细软藏好了,家里有大姑娘黄花闺女的不是钻柴草堆,就是脸上抹锅灰剪短头发。再要不就举家远避上山钻洞,这就叫躲兵灾。自中国有兵以来莫不如此,强盗土匪来了老百姓遭殃,官兵来打土匪还是老百姓倒霉,大兵过境如蝗灾,杀良冒功纵兵抢掠都是常事。历史上但凡有点兵不扰民的都上了史书,戚家军,岳家军都是因为纪律严明不扰民不害民流传至今。到了民国更不用说了,军阀混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来打去都是老百姓倒霉。甚至于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南还有水旱汤蝗这一说。随便翻开历史书,军纪这东西,完全不存在。
什么汉化,胡说八道,是汉族、满族等华夏民族一起被现代化和国际化。
就汉族自己,也不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民族,从遗传和生物学的角度,是N多个民族的大杂烩,多少个曾经的蛮夷部落都被同化到了一个文化认同之下,成为了一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