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也有些日子了,因为工作,我离开了家,去了另一个城市。但依然热爱着花草,于是我依然买个不停。
这几年由买花种花,误打误撞成了卖花。真真意想不到哇!
以下是原回答!
有一双粗糙的手。
看到木屑、牛粪、泥土、就想往家里搬。
起床先去看一遍花花草草,工作回到家先看一边花花草草,睡觉前,打着手电筒去观察一下花花草草。
下雨湿热天气各种病害祸祸我的花草,家里一堆农药。几麻袋牛粪、鸡粪、泥土堆在角落。
月季五十多个品种,一百多盆草莓,几十盆杂七杂八的花花,很多盆栽花卉都是从昆明斗南市场整箱发货买来的,审美疲劳了就送人。明年好好收拾一下小花园。
哎~费钱得很。
我又被铁线莲、大花飞燕草和葡萄种草了……
买买买,无休止。
开翻的瑞典女王
粉龙
藤小伊
马萨德医生
玛利亚
京
和室
温柔珊瑚心
长寿花
粉荔枝、黑魔术、紫霞仙子/冷美人(品种搞混了)
借贴记录一下我的草莓生长状态。
四月七日。(天使7)
雪花肥牛
克莱尔(开了一天后变白色)
葵
火热巧克力
这段时间美白姬草莓熟了,每天能摘一小捧。奶油+水蜜桃香气。口感软,香起浓郁,水份多,甜丝丝,一压就破皮。
宁玉和美白姬
雪兔
作为一个大老爷们,我对于种花的概念其实来自一群宋代文人。我小时候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时代的文人以种花为乐、以簪花为荣?后来我自己也开始养花,突然在某一刻共通了他们的感受。
曾经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家宅了好几个月,那 时候出不了门又不想总是打游戏,于是起了养花的打算,结果是一念起了便覆水难收。因为养花真的太上头了,入坑了就出不来了。养花之前我可能只觉得花开好看,却没想到养花需要那么多的耐心,虫害、施肥、剪枝都是需要学习的东西,所以我一开始很怕把花养死,但奇妙的是以前我是个连多肉都会养死的人,没想到后来能养出一盆又一盆花。记得去年初夏半夜下暴雨,我第一反应就是冲到天台上去拯救我的皇宫、黑魔术、扶桑………如今我也爱上了侍弄花草,虽比不上宋代文人“为爱名花抵死狂”,却也将之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想一个喜欢种花草的人,一定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正如那群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文人。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问向那群宋代文人,他们都表示自己很有发言权。
欧阳修正在滁州种花,虽遭贬谪但不妨碍种花生活,他表示见到“泉上旧有佳木一二十株,乃天生一好景也”,于是在这里建造了丰乐亭,还将韩琦所赠的十株芍药植于亭边。
林逋正在西湖孤山隐居,他表示自己打算终生不仕不娶,只在孤山植梅养鹤,用余生隐居种花成全自己的“梅妻鹤子”。
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他表示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后自己开始了种花设计,在西湖“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
他们来自不同的时空,却都属于一个共同的群体,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尚雅成风,他们是宋代文人。
宋代注定是中国历史上的浓墨一笔的朝代,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宋代那样追求雅致的生活美学了。
在那个时代,冬日案头上的一枝梅花、夏日消暑时的一方软枕、读书闲居时的一炉篆香都是文人们享受生活的方式。而当我们谈起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时,都无法忽视“花”在其中的重要角色。宋代社会爱花成风,花不仅是贵族阶层和文人阶层的生活必需品,还成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在生活领域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充分显示了宋人的生活风尚。
那么宋代文人是怎样种花的?
宋代文人种花的目的与花户不同,花户种花是为了生存,而文人种花是享受种花过程中的乐趣,进而抒发文人情志。刘敞曾经以种花来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叹:
“粉朱华俱满丛,莺喧蝶舞乱春风。
前年手种今年看,自觉淹留已老翁。"
去年种的花,今年再看,恍惚之间自己己经垂垂老矣。岁月不淹,春秋代序。惟有此间花事了,承载着宋代文人内心一腔无可奈何的忧愁。
宋代文人爱种花甚至到达了精于此道的地步,可不是作为生活消遣轻易打发了的。欧阳修曾下令幕中判官种花于“幽谷”,并写下“浅红深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可见他非常注重花卉种植之间颜色的搭配和次序问题,这也表明了宋时的人们对于花卉种植布局已相当了解。而欧阳修对于如何择善地,培植牡丹,也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甚至在《洛阳牡丹记》中详细介绍了嫁接牡丹的技术,足可见之宋代文人对花卉种植技术等知识已经颇有心得。
当你穿越到宋朝,看到一个人在湖边、在山间一边种花一边念念有词,可千万不要小看了他,没准他就是个名垂后世的大文学家。
但是,爱花如命的宋代文人仅仅只是种花就够了吗?
不不不,宋代文人的“花事”生活可花式了。除了种花,还有赏花、插花、簪花、食花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玩不到,宋代文人的精致生活有的是新“花”样。
如果你能穿越到北宋洛阳的春天,你就能看到宋人有多爱赏花了。
那时候有个刚到洛阳任职的叫钱惟演,他平生痴迷于牡丹国色四处寻访。为了方便赏花,干脆办了个“万花会”,结果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官办牡丹观赏盛会。爱花就要搞个大活动,将生活的爱好打造成人间的盛会,不愧是宋代文人!
而到了洛阳的你,可以看到怎样一个景象?
你会发现权贵豪客、文人雅士有的在以花会友,有的在饮酒赏花,还有的吟诗作赋。在万花会上,赏花成为了文人社交的途经,灵感的来源。
在万花会上,你可以自由穿梭在人海中,因为无论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都争相四处赏花,游人如织,未有终时。你被眼前“举目皆花”的场景而震撼着,似乎从未见过如此风雅的赏花盛会,就像那四处访花都没有真正被惊艳过的张子望,来到洛阳赏花后,才感慨万端地写道:“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 ”你发现,宋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似乎都凝聚在了这个盛会上。
你看到宋人是怎样爱花了吗?
同时,你也发现,在这场花会上几乎人人簪花,这并不奇怪。
因为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男子簪花成风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日庆典,簪花都是一种风俗习惯,甚至宫廷郊祀、宴饮等活动也要簪花,那被称作“文人皇帝”的宋徽宗每次出游的装备都必有“御裹小帽,簪花,乘马”,皇帝如此,底下的官员、文人更是跟风紧随,簪花融入到了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皇帝出行,随行臣子们要簪戴“滴粉缕金花”,宋代男子在登科及第会得到皇帝赏宴赐花,甚至民间嫁娶中新郎官也有簪花习俗。
而宋代文人簪花不仅是对美的追逐,更是向往独立人格、精神世界的标志。就像苏东坡曾在《吉祥寺赏牡丹》写下: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向老人头。”他醉酒簪花后,不以簪花插满头感到害臊,反而调侃起花儿应当羞上老人头,诗人玩乐愉快的心态。
在这些诗句中,你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簪花时内心的欢乐,他们不需要顾及旁人的眼光,只为活出内心真正的自我,和追求雅致自在的生活。
热爱生活又十分精致的宋代文人自然也是吃货行家了!
宋代文人具有强烈的贵生思想,养生可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因此,食花成为了他们心目中养生的一大方式。同时,这些文人注重精神生活,对于饮食,不仅要养生,食材还需美观可口,那么花卉饮食充分满足了这两大要求,可不得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么。
就拿栀子花来说,文人将它用在了各种茶、酒、美食上,或在夏日泡一壶栀子花茶清凉消暑,或做一盘栀子花冻带来舌尖上的快乐,以花来缓解焦虑,使人放松。
不过,充满创意的宋人还有将栀子花煎炸入食的神奇吃法,这可不是宋代“黑暗料理”,而是一道古籍中都有记载的名菜。
宋代美食食谱《山家清供》中记载了很多花卉制作成的美食,其中就讲到了煎炸栀子花的故事。作者访友时,被朋友留下来用膳,其中有道菜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便是煎炸栀子花,因此在食用之后,将之详细做法记录下来,“采大瓣者,以汤灼过,少干,用甘草水稀稀面拖油煎之,名‘檐卜煎’。”至于味道如何,则是千年后的我们不曾尝过的了。
至于什么所谓“君子远庖厨”?宋代文人可不在乎,因为他们热爱生活,将生活艺术化,即便是烹饪饮食,也是过成了诗一般的生活。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此四言点出了宋代文人“四雅”,堪称宋代四大生活艺术。
宋代文人是真正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将追求快乐的生活态度坚持到底了的。千年以后的我们,虽然被裹挟在内卷与快节奏的生活浪潮中,但对生活品质和放松身心的追求,
却与宋人不谋而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好像永远在马不停蹄地往前,我们总是被裹挟在内卷与压力之中,可我们依然没有放弃对自我身心的关照,对生活品质的注重,即使很丧,也得坚持快乐生活。
正如那不能没有快乐的宋代,快乐是贯穿了那个朝代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态度,正好最近有一个叫“真不二”品牌在做宋朝文化宣传的事,真实复刻了宋代快乐生活,以栀子花为媒介,推出解郁泡脚包,不仅让人舒缓全身疲惫,还能放松平时因俗事紧绷着的神经,堪称“Z世代”的本命养生好物。这个真不二解郁栀子花泡脚包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出了宋代追求快乐生活的精髓。除此之外,送的泡脚桶也超有意思,这个颜色是清新治愈的白绿色,看着就让人想起了栀子花,更有趣的是,上面还印着很多宋朝的梗,比如爱泡脚的“陆游”、“苏轼”;宋朝女子图鉴;“实打实的生活家”,看着就让人想起了宋朝人的精致生活。
当大地归于沉寂,文人发间的簪花也零落尘泥,它们盛极一时的生命,曾点缀了一个朝代的优雅。从此以后,当我们回望宋代,能够想起的除了诗书琴画、焚香点茶,还有看不尽的四时之花。
如今,我们虽然无法穿越到宋朝真实体验那些文人风雅,却也可以在闲暇时赏赏花泡泡脚,感受宋代文人的快乐生活,将可支配的时间用在取悦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