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有此问,可能是对「封王」在当时的意义有所低估。楚汉之时,尚有春秋遗风,封王意味着「茅土之封」,相当于君王把自己的土地割出一部分交给受封人。在继续效忠主君的前提下,受封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拥有完整的治权,可以建立自己的小朝廷南面称孤。
所以封王也是一个君主对自己手下所能拿出来的最大,也是最终的肯定。项羽戏下分封十八诸侯,只有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是项羽的「部将」,其余都是联合抗秦的新贵和六国贵族复国。而这三个人,都是后来受到项羽密令,击杀义帝的元凶[1]。所以也可见项羽对他们的亲厚程度。
项羽的西楚,东控齐地,北迫燕赵,西临三辅,可谓是占尽地利;而衡山,九江和临江三地,是西楚的大后方,也是战国时期楚国旧地,交给自己三个手下看管可谓酬功和安置一举两得。尤其是九江一地,是西楚的腹部,交给英布,一来是对英布的信任,二来也是对英布实力的肯定。
英布并不是从基层起家,从小卒一步步打上来的,而是自己手下就有数千人的小军阀。[2]后来和蒲将军一起带兵投靠项梁。[3]对带着实力来投靠的军头,从古至今,君王们都不吝王侯之赏——明末清初的三顺王和平西王,就是很好的例子。英布在项家手下,也是立下赫赫战功,[4]无论是巨鹿、新安和咸阳,项羽兵锋所指,英布所向披靡。后来终于在戏下,英布得到了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封王。
保有茅土,传诸子孙,至于无穷。尽管没有几个诸侯王真的能传很多代,但是周汉这种封赏形式化的浪漫,在后世是没有的。官位再大那也就是一世的,这一辈子立下绝大的功勋,到自己的儿孙,都只不过是有多几个爵位,领口饭吃罢了。但是王位不同,英布的子子孙孙都会是淮南之主——至少当时的人觉得是这样。
我不太喜欢一种总是把历史中的互动用管理学过度阐释的倾向。股东经理的二元结构勉强适合对应皇权和相权,但是现代公司制度里面没有办法模拟封建制这种奇葩的。
英布在当上九江王初期,对项羽依然是顺从的,像击杀义帝这样的锅,都扛下来了。英布和项羽的嫌隙出在两件事情上。在项羽出征齐国,需要兵的时候,英布就给了4000人;后来刘邦率领大军突袭彭城,占了项羽的老巢,英布坐观成败,没有出兵相助。[5]这两件事情也成为了英布的心病,最终导致了英布叛楚。
其实这两件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能说明英布真的本心要叛楚,是项羽姿态做的不够,酿成了英布的叛变,刘邦的使者随何只是一个催化剂。
第一件事情;英布是诸侯王了,那么九江就是自己的领地,九江人就是自己的子民。在项羽攻齐的时候,刘邦正在出关。英布如果当自己是部将一样,倾力助项羽,那么一旦刘邦的军队取道九江,无异于坐看自己的领地被攻破;其次,英布是诸侯王,但是也刚刚分封一年,立足未稳。项羽攻齐,派部将率领4000人相助,并非是说不过去的。
第二件事情,刘邦突袭彭城,联军号称五十万,势力极大,可谓是天下震动。也就是项羽这样的顶尖的军事家能够果断的逆转打出大胜。让英布不顾生死,以九江微弱之众去硬撼刘邦的大军,岂不是以卵击石?事实证明,后来英布背楚,项羽根本没有亲自出征,英布就顶不住了。[6]在当时天下汹汹,彭城失守之际,英布固守九江,虽然称不上忠义,但是也谈不上背叛。如果这都叫背叛,那么韩信后来对刘邦请封齐王,不封王不发兵,又算什么?
讽刺的是,英布叛楚,不是发生在刘邦占领彭城的全盛时期,而是在刘邦败走彭城之后。
这说明什么?这可能说明英布更怕的,是项羽的秋后算账。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猜忌本身的杀伤力,比事实更大。这个时候项羽怎么做的呢?
汉二年,齐王田荣畔楚,项王往击齐,徵兵九江,九江王布称病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汉之败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
项羽就不停的「使使者诮让召布」,让英布出人出兵,最好亲自来。结果就是越召,英布越不敢去,去了怕被软禁,怕回不来九江。而刘邦在类似的情况下怎么做的:
使人言汉王曰:“齐夸诈多变,反覆之国,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今权轻不足以安之。臣请自立为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而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伏后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遣张良立信为齐王,征其兵使击楚。
刘邦眼巴巴等着韩信来救,等来的是韩信要王位的请求,刘邦直接顺水推舟封了一个真齐王,韩信也非常感激,本来是乘危邀功,结果依然心甘情愿在汉王最危机的时候为汉军分忧。
在垓下之战之前,刘邦追项王至阳夏难,准备对项羽形成包围圈:
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韩信和彭越毫不客气的放了刘邦的鸽子,刘邦反而被项羽打的大败。然后无奈问张良,张良说他们肯定不来啊,因为虽然封王了,但是地盘还不知道。如果您能和他们共分天下,那么就可以来。于是刘邦直接给俩人画了两个大饼,俩人果然来了,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战。
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穀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於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穀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
这才是正常的君王气度——诸侯王有私心,不听话,想保存实力是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反而就是要把姿态做足,好处许到。如果这个时候刘邦不许诺,反而「使使者诮让」韩信和彭越,这俩人一怒直接独立,刘邦甚至可能在垓下之战前夕被项羽反杀。
所以英布后来一系列保存实力的行为,是部将做到诸侯王之后的正常反应,只能说明英布是一个有私心的正常人,距离「反叛」有十万八千里。是项羽后来一系列的错误沟通,一步步的把英布推到了刘邦的那边。
这位 @司马懿 说英布本无心叛楚,是项羽处理不当酿成了英布的叛变。我同意这个观点,但还要延伸一下,毕竟说责任全在项羽身上,也不合适。
项羽与英布的决裂不必多谈谁是谁非,这事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霸主与诸侯王的尴尬关系。
不要说楚汉时期,从大一统成为主流开始,有过实权分封的汉朝、西晋、明朝,没有能避免中央与诸侯王产生矛盾的。
说回英布。诸侯灭秦,英布封王,这是项羽能给他的最大权利。汉军攻进彭城时,英布顾及自己利益,不去帮忙也正常。项羽呢,派人指责也正常,英布已经封王,现在他不助西楚,项羽对他只能是指责这一种态度。难道哄着他吗?跪下来求他?
有人说了,那韩信、彭越固陵不会,刘邦怎么就能放低姿态呢?
其一,放低姿态谁都会。项羽也曾放低姿态求韩信叛汉,那时楚汉战争形势日趋明朗,项羽害怕了。而指责英布是在汉军彭城大败之后,当时诸侯多反汉与楚和。不开上帝视角,认为刘邦最终能赢的有几个?在这种楚军大胜的情况下,项羽对英布断不会放低姿态,明矣。
其二,楚汉战争中,刘邦与项羽位置不同,这是个很微妙的关系。
在关中时,为何刘邦对抗不了项羽?因为项羽放低了姿态,「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换来了诸侯将的支持。
若诸将支持刘邦,怀王之约履行,刘邦为秦王,诸侯将各回各家,关东还是六国,项羽还是一楚将。为了打破怀王之约,项羽以分封诸将有天下换得支持,自己也得以为王。这一招根妙,真的很妙。刘邦也只能放低姿态,加入项羽与诸侯将的利益共同体。
然而,从诸侯就国开始,项羽跟诸侯们的利益共同体算是到头了。这时候,刘邦出来了,注意,此时天下霸主是项羽,轮到刘邦来反他了。刘邦可以尽情的拉拢诸侯,允诺足够的利益,身为天下霸主的项羽则不行,他只能尽力维持自己分封时的态势。
如果有人要问,项羽是天下霸主怎么就不能破坏刘邦对诸侯的拉拢了?我只能说,那楚怀王怎么不再多分封也破坏项羽的分封呢?势有先后,这不是儿戏。
刘邦战胜西楚后,他到了项羽的位置,与诸侯王的关系完全走了项羽的老路,一言不合就是出兵攻打,根本不存在放低姿态,拉拢什么的,更证明这是历史必然性问题,不是哪个人的问题。
先看最典型的彭越: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徵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
陈豨造反时,刘邦让彭越出兵,彭越称病不出,派了个将军去应付一下。这跟英布对项羽的态度可谓如出一辙,而刘邦对彭越此举的反应与项羽也是一样——派人指责。最后阴差阳错,两人决裂了。
只要异姓王存在,很难与中央和睦。刘邦平定异姓王的过程中,也在解决这个问题,灭了臧荼后首先立了卢绾为王,此人无甚功劳,乃刘邦从小到大最亲近的人。这是刘邦从以功封王到以亲封王的过渡。
卢绾与刘邦决裂的具体过程这里就不细说了,五六十年的交情,经不住几句话,这说明亲近之人也经不起挑拨,也不能保证其与汉廷和谐。
刘邦还有办法,封刘氏亲属子孙为王,再配以亲信或国相限制诸侯王的权利。
我们以齐国举例。娄敬为刘邦分析过齐国的优势,提醒他一定不能封给异姓,刘邦便封了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又以嫡系亲信曹参为齐相国。
这样一个配置,刘邦对齐国有绝对的控制力,齐国与中央才不会有嫌隙。这一点,从刘邦征英布时征兵齐国便可看出。
《史记·曹相国世家》「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
说是曹参跟从刘肥,倒不如说是曹参带着刘肥,齐国出兵十二万人,这与征兵彭越时的称病不往形成鲜明对比。
诸吕乱时发生的一件事,也可见国相对诸侯王的牵制。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齐相召平闻之,乃发卒卫王宫。」
齐王想发兵,丞相觉得他要造反,一挥手就发兵把王宫给围了。
周昌做过赵相,傅宽做过代相,张苍做过淮南相,应当都不只是为了诸侯国的稳定发展吧?
可以说,刘邦有生之年,诸侯王与中央关系这个难解之题,他解决了一半。同姓王的问题,只能留给后人了。
项羽呢,死的太早,没机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