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只能瞎猜了,毕竟全世界发现的完整霸王龙化石只有3个,数据实在太少。
一百多年前霸王龙被发现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扯了,在各种纪录片或者文学作品里霸王龙是被各方各种吊打,但是这么多年看下来,霸王龙的年代真正能够威胁到它的,也就是可能同时代但是生活地域都不一样的阿拉莫龙。
首先给出基本结论如下:和霸王龙生活在大致同一时期或者生活年代差别不那么大的物种中,恐鳄等巨鳄们和甲龙科成员对霸王龙几乎没有威胁,双方都是成年的情况下连有效打击都做不到。不过巨鳄和霸王龙因为年代差点其实很少打交道,甲龙因为捕捉起来不划算所以霸王龙一般不搭理。体成熟三角龙理论上具备杀死霸王龙的能力,但是在同样体成熟的霸王龙面前一般是打不过的。阿拉莫龙这种和霸王龙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见面机会可能不多的胖家伙才是真正能够不惧怕霸王龙威胁、打起来也完全有能力杀死霸王龙的家伙。其余的跨时代对手中,棘龙和霸王龙对战结果可能是五五开或者四六开,马普龙、南方巨兽龙和鲨齿龙和霸王龙对战稍微吃亏,但是有获胜机会。
————————————————一点个人说明——————————————————
这个回答最早写作于2016年8月7日。本人不是学古生物的,平时的专业是电子科学技术,当初写这个答案纯粹是出于对古生物的爱好。本答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也不是原创,是几年以来百度恐龙吧中的干货内容合集,加上一些我自己的整理和描述,就构成了本回答,其实我只是做了一点搬运的工作。为本帖回答做出过贡献的百度恐龙吧吧友包括:鸿穹神皇上帝、法索拉鳄、RAX博士、神龙warrior、龙爪洪荒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5.16答案补充说明————————————————今天我去恐龙吧又看了一下,由于部分新的科考发现和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更新,以及对化石计算方式的改变,本文中去年提到的很多信息可能会存在过时情况,为了保证不误人子弟,本人决定将我们吧友的最新讨论结果贴上来。其中部分内容将在原答案之后直接更新,部分内容将更新在本文末尾。
5.16-5.17更新基本内容如下【仍在撰写】:
1.去年发布的阿拉莫龙资料可能存在卫星现象。新模型下阿拉莫龙对霸王龙的优势没有那么巨大。另外新的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口裂可能超过了老研究中的42度,达到63度,因此其对付巨型动物的能力比之前估计的强大。现在估计是,最大的阿拉莫龙依然可以轻松杀死最大霸王龙、霸王龙无论数量多少都不敢招惹。但是霸王龙的战斗力增强后,60吨以下的阿拉莫龙理论上都有被霸王龙杀死的可能性。虽然在很大一个体重范围内阿拉莫龙和霸王龙是互相杀死,但是起码霸王龙的战斗力比以前强大。如果二者真的死斗,极有可能出现霸王龙先咬断没有体成熟的阿拉莫龙脖子、然后因为伤重身亡,或者阿拉莫龙杀死霸王龙、但是重伤不治的情况。
2.三天前更新的英格蛮龙这个物种本身存疑,而且对于其情况的争议非常大。现在贴出的复原图大小可能是错误的。这个物种的不确定性信息太多了,我今天会把百度恐龙吧里另一位吧友的观点贴出,供大家参考。
3.对于新发现的甲龙科成员信息的补充。这个成员可能具备和戈尔冈龙互有胜负的水平。但是如果对付霸王龙,靠现在发现甲龙科的成员肯定是不行的。
—————————————————答案正文开始—————————————————
此前被提出对霸王龙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吊打”霸王龙的同时代对手分别有:三角龙、甲龙、恐鳄。
此前被提出对霸王龙构成严重威胁的跨时代对手分别有:棘龙、鲨齿龙、南方巨兽龙、高棘龙、食蜥王龙、帝王鳄等一大筐。上述“同时代”的恐鳄严格地说其实也是跨时代的,正牌霸王龙不存在于坎帕阶。
吃饭前先写到这里,待我吃完饭慢慢更新为什么这些哥们其实都威胁不大或者干脆就是送人头的倒霉蛋。
—————————————————以下多图预警—————————————————
【1】一些霸王龙的基本信息
首先明确:本帖中提到的霸王龙指的是暴龙科最后的成员:雷克斯暴龙。请勿将其与早期的戈尔冈龙、艾伯塔龙(阿尔伯特龙)、惧龙、特暴龙等混淆。附暴龙科进化图:
——————————————————————————————————————————————————8.10晚间插楼,补充霸王龙头骨的化石资料,兼谈霸王龙的咬力问题————————————————————————————————————————
下面是霸王龙的头骨,没有说Shear Stress,记住分别是Compression |196MPa|或者Tension|132 MPa,shear是100MPa,下图是完全融合的头骨在整体62000N的双排咬力下的受到的Stress,(等于是半边31000N2D model没法算unilateral bite,只能算Bilateral的半,另外一说是这个其实是等于双排末端发力80000N的情况,此不取,暂时不作评论).单位是Pa(不是MPa)
左边是咬,右边是撕扯,左边(a)(d)compression,(b)(e)Tensile,(c)(f) Shear
下面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Rayfield把下面两个区域的骨头缝合线部分完全分开(在实际情况是颌骨(右)区域缝合线所有的霸王龙标本都没有融合而已,不过肯定没有滑动那么夸张,(左)jugal缝合线则是特大型霸王龙如MOR 008融合,一般的没有)
这种情况下的头骨受压力情况,明显Stress比融合头骨大了很多。没有给shear stress的数据,但是后面表格给了。
下面表格给了最高stress,按滑动模型,最大shear 54.3MPa,最高compression 156.4MPa,最高Tensile 120.8MPa,接近但是没有达到头骨崩坏的情况,另外实际霸王龙有肌肉可以缓冲和协助固定骨骼,缝合线也远不是滑开的那么夸张,还有缝合线部分有接连组织可以分散大部分的stress,因此本人还是采用double kinesis给Stress的四分之一,这样62000N咬力下头骨承受peak tensile 30MPa,Peak Compression40MPa,shear 14MPa(低于最差状态,但是还是stress大概二到四倍的高于完全融合的理想情况)
根据鸿穹神皇上帝在另外一个帖子(霸王龙和巨型上龙咬力计算:换个方法)里面的计算,霸王龙斯坦,也就是BHI 3033(和Rayfield采用的是一个标本)的末端咬力93834.0N,中段55268.0N,前段39762.5N,那么可以看一下stress和咬力的对比情况。
下图是霸王龙的融合头骨在20000N咬力情况下的stress(这个论文里面2D图像半边10000N,等于两边20000N,原作者注备),从上到下分别是compression,shear,tensile,这个情况
下三种stress分别和楼上的62000N情况下的融合头骨比较一下,正好是对应stress的32%左右,因此咬力和stress基本上是线性正比
93800N的极限咬力大概是把stress增加50%左右,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个情况下头骨承受peak tensile 45MPa,Peak Compression60MPa,shear 21MPa,大概是最高承受能力的23%,32%和21%,这样霸王龙有safety factor 5,3,5这个样子(哺乳动物变异范围1.8-11),如果采用保守情况safety factor降低到2左右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霸王龙咬出9万N对自己也是非常大的挑战,可能只有很好的辅助条件上才能达到,一般也就30000-60000N左右吧。
PS:不过如果完全按照double kinesis的给的stress,在保证有safety factor 2的情况下咬力最低值应该是35000N左右。
下面是2013年前后科学家对霸王龙颈部的一些重建和颈部力量的估测。
Snively 2006 Phd(Snively,Henderson 2007论文),对一头很小的霸王龙(AMNH 5027为模子缩小),BSL 105.5cm,SKL 118.8cm,宽度62.5cm,根据30N/ms的肌肉单位力量。
估测结果角度速度125.264 rad/sec2
能举起1014.99kg的肉,推动1305~1623.08kg
上图暴龙肌肉力量为Concentric(N) 总力量是32980.51N,暴龙头部重量大约270kg(按密度900kg/m^3)。
下图异特龙的肌肉力量是Concentric(N),总力量是8983N,异特龙大约27.5kg。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异特龙用的是55N/cm^2,霸王龙是24N/cm^2,前者是2010年Curtis的数据和近期人类肌肉研究数据进行的“开挂”,霸王龙按同样指标是75580N,并没有超过Tendon Safety安全指数的90000N,属于正常范围。因此2013年文中称异特龙转动头部速度比霸王龙快,如果都按55N/cm^2,大概快的很有限了。
这头小霸王龙颈部力量【1】(BSL 105.5cm,SKL 118.8cm,宽度62.5cm,头部270kg,体重5733kg) 可以举起2326kg的动物,推到(按90N/cm^3) 3044.625kg的动物。
FMNH PR 2081(BSL 140cm,SKL 153cm,宽度98.2cm,头部680kg, 10850kg)颈部力量已经相当的大,即便按保守估测Concentric 40N/cm^2, Eccentric 60N/cm^2(人类数据/+10%深度肌肉,椭圆伸展),也可以直接靠脖子举起4490.8kg,和推开5388.5kg。以此类推,10850kg的霸王龙颈部力量就可以直接可以推倒一只平均大小的三角龙模型(仅限于理想局面,直角推三角龙身体侧面而且三角龙自身不动....其实没意义)。
如果按照Curtis的爬行动物肌肉数据和Snively的重建『1』。
【按线性的2次方】4318~4750kg和5653.3~6218.8kg
【按论文推荐的椭圆展开肌肉面积,按线性的2.5次方】5613.6kg和7347.96kg
『1』“开挂版本”的霸王龙("开挂"和深层肌肉没算,低估了10%抵消吧,"开挂“本来就是参考有限元低估PCSA和深层肌肉)
我个人补充说明下霸王龙牙齿的状况,不算牙根长度,以前有估测讲霸王龙牙齿最长为18cm,算上牙根最长可以到30cm左右。不过目前霸王龙齿冠化石最长的也就143mm,之前的估计可能存在高估。霸王龙的牙齿上香蕉形状的,后部带有锯齿,但是不具备毒素。
大概结论就是,霸王龙的头骨强度用于撕咬猎物时完全合格的,前端咬力理论值4吨的数据问题也不大。霸王龙的牙齿和脑袋适合一举压碎猎物的骨头,将其瘫痪,但是不适合对付特大型的猎物,因为其牙齿放血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消耗战。(对付50吨左右的蜥脚类是高棘龙、马普龙、鲨齿龙和南方巨兽龙的工作,不过这几位能够群殴放到的个体大小极限也就60吨,再大的不说打,吓都能吓跑这些掠食者,完全长成的阿根廷龙或者潮汐龙、波塞冬龙是这些掠食者哪怕群殴都不敢上的存在)
最后来一张霸王龙脑袋化石照片。
——————————2017.5.17补充部分霸王龙化石情况与其它信息——————————
本部分信息 由百度恐龙吧吧友:龙爪洪荒整理。
霸王龙正模,CM 9380 由巴纳姆·布朗在1902年发现于蒙大拿州,并在1905年出土,最初的编号AMNH 973,后因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害怕被战争损毁,出售给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编号修改为CM 9380,化石包含大部分头骨,脊椎骨,肋骨,尾椎骨,肩胛骨,肱骨,一个较为完整的骨盆,后肢包括股骨,胫骨等等,虽然它是霸王龙的正模,但却不是首先被挖掘出来的霸王龙标本。该标本的肱骨让科学家知道霸王龙有短小的前肢,由于没有发现指骨,霸王龙被长期重建为3个手指的形象,类似异特龙。由于没有发现完整的头骨化石,也极大的参考了异特龙的头骨。
实线为实际发现的化石,虚线是早期重建模型
下图是下图中后期经过改正的重建模型
下面这是完整的复原
下图为AMNH5027和CM9380的复原,其中有骨骼的部分是被发现的化石。
下图中的霸王龙,左边是FMNH PR2081、右边是CM9380,阿拉莫龙从左到右分别是30米长的阿拉莫龙(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阿拉莫龙,也有观点认为是体成熟阿拉莫龙的一般大小个体),24米左右的阿拉莫龙、17米左右的阿拉莫龙
斯坦BHI 3033,官方公布的头骨长度是142cm,身长11.9米级别。可以说和楼上的霸王龙正模是差不多的大小,在霸王龙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1987年春季,另一位业余古生物学家史丹·萨克理森在南达科他州发现。约有63%的完整度,190块骨头,是第二完整的霸王龙化石,赖森在“斯坦”上发现了许多非致命性的伤口,包括数根断裂且愈合过的肋骨、一个断裂且愈合过的颈椎、脸颊处有愈合过的伤口、头后侧有个显目的缺口,直径约1公吋,大约符合霸王龙牙齿的大小。头后的伤口上有个薄的骨层,显示“斯坦”并没因为这个伤口而死,存于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
斯坦头骨中最著名的就是牙齿,这是霸王龙化石中牙齿保存的比较好的。
下图为斯坦头骨化石状态
下图为斯坦全身化石/含复原部分
AMNH 5027 巴纳姆·布朗在蒙大拿发现了一个身体部分非常完整的霸王龙标本,约有48%的完整度,143块骨头,完整度排第四,虽然没有发现四肢化石,但身体部分几乎完整,这个标本的头骨非常完整,科学家意识到CM 9380的重建是错误的,把它拆除了,颈椎也是完整的,科学家得知霸王龙具有不同于其它食肉龙的短粗脖子。这具霸王龙化石的意义非常重大,现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目前最有名,最完整的霸王龙——苏,粉墨登场 1990年8月由Susan和Hendrickson在南达科他州发现,共发现219块骨头,完整度达73%+(部分骨骼不完整,对称完整度95%,修复后完整度79%)。因为有多次测量,每块骨头不同的数据版本造成了苏的体型不同版本是有史以来最多的 目前国外主要使用的数据,是12.3米长,3.3-3.5米高(未站直,站直了接近4米),8.4吨。
下图为鸿穹神皇上帝对苏头骨大小的计算(苏取12.8米时)
下图是MOR008号霸王龙头骨
总之,最有参考价值的四大霸王龙,苏,MOR 008,Rex C,UCMP 118094都是顺弯13米级别 ,下图是对比图:
MOR555,头骨135cm,身长11.7米(黑色部分是缺失的)
下图是MOR 980,注意别和正模CM 9380搞混。头骨也非常完整(一说下颌后段是缺失的)体长也是12米级
下图为拥有最大牙齿的霸王龙LACM 23844,身长和苏相当,但是较纤细。体型与小苏、MOR 1128等大
下图为RSM (SMNH P) 2523.8 (Scotty),身长12.5米
下图是CM Samson (Z-rex), 据说体长超过12米但是头骨只有114cm
下图是MOR 1125 (Bob, B-rex),身长10.35米
RTMP 81.6.1 (Black beauty),似乎也有不同版本,按恐龙学家的表就是10.9米
SDSM 12047
比苏大的个体,就UCMP 137538(一节脚趾),MOR 1152(一堆碎片),MOR 1126(骨骼相对多些,但是已知数据也是一节脚趾),UCMP 118742(半块上颌骨)这四个 这之间可靠性最高的,其实也就UCMP 118742,就是下面这位 MOR 1126有10%的完整度,但除了Horner在论文补充材料里面提到"比MOR 1128大",在媒体里面提到比"FMNH PR 2081大10%“这两点之外,量化数据只有和UCMP 137538同论文里面给了一个脚趾(Pedal-II-I)的测量数据;而UCMP 118742上颌骨腹面和正面图,所有保留牙齿的测量,残片完整测量数据都有
UCMP 118742: 下颌骨化石复制展品, 810mm, 残10颗半牙齿,缺少1.5颗牙齿, 上颌骨前端, 末端延伸; 补齐之后估测915mm(1988年保罗的估测合理,给予沿用), 根据FMNH PR 2081骨骼图放大;骨架直线长度13.63米(活体直线14.31米, 活体顺弯14.94米),股骨最大长:152cm,头骨最大长171cm,体重14850kg
一般来说大个体霸王龙分四个级别 15米级:UCMP 137538 14米+级:UCMP 11872、MOR 1126、MOR 1152 13米级:Rex-C、UCMP 118094、大叔、MOR 008 12.5米+级:RSM Scotty、MOR 1128、小叔、LACM 23844、BHI 4182、大R(RTMP 81.2.1大版)、Samson
其中 MOR 008:大半个头骨,整体完整程度8~10%(按骨骼数量),被论文描述估测:下颌骨后半部,头盖骨/被专著描绘的部分:上颌骨,下颌骨齿骨 可靠程度:媒体引用过2次,给了头骨枕基长的数据,Larson描述过一次(2008),并给了部分数据,论文引用过至少2次,期中一篇并且给了和BHI 3033的对应数据,但是没有给整体的数据,有博物馆重建的完整头骨(含原始化石)模型,和很多图片。 问题:没有专门针对性详细的图片和整体数据描述,头骨推测整体大小没有被可靠估测和引用过。Horner突然认为这个标本其实是亚成年个体。有可能媒体去取量有误差。描述标本的Horner被人号称“巨霸王龙专业户”。目前描述的骨头里面不少大小比较一般,虽然有非常大的骨头。
UCMP 137538:完整的趾骨,整体完整度0.2%(按骨骼数量) 可靠程度:被描述过一次,含图片和数据,足够用来线形放大,相对前两者,大小稳固,它体型大的更明显,是长17%,大17%宽17%,而不是上面两个标本只是主要指标大一些。 问题:只被引用了一次,没有被重视,没有博物馆重建的原始头骨重建模型和图片。
MOR 1152 整体完整程度5~10%(按骨骼数量) 脊椎骨,股骨,胫骨碎片,腓骨,被论文描述:腓骨残片和股骨残片,整体大小推测 可靠程度:被论文估测大小2:一次,论文描述一共2次,有清晰的年龄推测 问题:无图片,描述没有给对体型估测有较大用途的量化数据,只给了股骨切面的一些小数据,化石被腐蚀得比较严重。公布数据很少。没有博物馆重建的原始头骨重建模型和图片。 没有博物馆重建的原始头骨重建模型和图片。描述标本的Horner被人号称“巨霸王龙专业户”。
MOR 1126 整体完整程度~10%(按骨骼数量),脊椎骨,尾椎骨,头骨碎片,被论文描述的数据:趾骨一块 媒体描述体型一次,论文描述体型2次,并给出了数据,被三篇论文引用过,Larson描述过一次,片论文里面给了一块骨头(趾骨)的图片和描述,足够用来测量数据。 问题:描述过与简略,没有官方的量化数据。没有博物馆重建的原始头骨重建模型和图片。描述标本的Horner被人号称“巨霸王龙专业户”。
下为部分霸王龙的头骨对比
下为霸王龙头骨与人的大小对比图
————————————————————————————————————————
——————————【2】2016年8月7日最开始谈恐鳄的回答————————————
————————————————————————————————————————
我们首先看看恐鳄的实际状况,以下部分资料来自百度贴吧:鸿穹神皇上帝的多个帖子,此人据说是北美古生物专业留学生,对这一类话题都非常了解。
先说结论:恐鳄能对霸王龙造成多大的威胁,主要取决于二者体型大小比例,其次才考虑各自的“武器装备”因素。如果体型差距过大,则“武器装备”就没有意义了。
以下是几个典型霸王龙标本的大小:
上图:11.8米的STAN
上图:12.5米的SUE(最著名的霸王龙化石)
上图:接近平均个体的暴龙11.5米
上图:目前最大的霸王龙个体是UCMP137538,个体直线长度14.6米、顺弯15.2米。这个化石情况非常不稳定,一般只用于斗兽,正经研究不怎么提它。
总而言之霸王龙的物种平均长度取11.7米7吨左右,典型大个体体长取13米9吨好了(9吨还偏瘦,按照一些人的观点13米大个体取11吨会比较合适,当然按照十年前的老计算公式那就13米只有不到7吨)。
而恐鳄最大个体也就10.1米3.9吨,平均个体还不到8米3吨。
这张广为流传的图被作为“恐鳄”袭击霸王龙的艺术作品,并借此说明恐鳄比霸王龙强大很多。
但实际上这张图的描述明显错误,恐鳄的物种平均体长也就8米左右,不可能对霸王龙形成如此明显的优势。如果硬要用真实物种做对比的话,至多是东部8米褶皱恐鳄攻击暴龙超科成员巴伐契亚龙的幼年个体(300-400kg),顺便说一下成年的巴伐契亚龙大概也就7-8米长;也是恐鳄唯一一起攻击兽脚类恐龙的直接证据。其它的恐鳄攻击恐龙的记录就只有西部的大型格兰德恐鳄只发现了袭击鸭嘴龙的记录。
【恐鳄袭击了亚成年的巴伐契亚龙(当时出书的时候2002年,巴伐契亚龙还没有被命名,后来这本书的作者和以另外两位学者在年底才命名“不知名”动物为巴伐契亚龙)】
如果各位没有直观印象,那我们就来慢慢看下面的一系列霸王龙和多种巨鳄的对比图。
上图:UCMP 118742和AMNH 3073系列,霸王龙没有达到渐进,但是仍然算大个体,恐鳄算是普通70+岁极端个体。换成FMNH PR 2081和60-70岁的恐鳄(如TMM)也是这个比例
下图:霸王龙极端渐进个体UCMP 137538,恐鳄CM 960 70+岁极端渐进个体
下图是成年平均个体的比例
巴西普鲁斯鳄PUC-MG(成年平均个体)对霸王龙MOR 980(年轻成年个体)
巴西普鲁斯鳄 UFAC 4770(成年普通大个体) vs霸王龙BHI 3033(普通成年平均个体)
以下2组都可以按这个图
UFAC 1118(普通渐进个体)和FMNH PR 2081(普通渐进个体)
UFAC 1404(渐进大个体)和MOR 1126/UCMP 118742/MOR 008/MOR 1152(渐进大个体)
极端个体:霸王龙UCMP 137538和普鲁斯鳄DGM-527 R
没有综合年龄的平均到最大的差距霸王龙比巴西普鳄小,因为爬行动物是终生生长的。
综合年龄以后的平均到最大的差距霸王龙比巴西普鳄大,这个学过统计都很容易懂得。
[VAR(平均每年生长超过平均生长的速度的比例|年龄>60岁),n=60~75] 应该小于 [VAR(平均每年生长超过平均生长的速度的比例|年龄>20岁),n=14~24),按正态分布,综合年龄以后普鳄出大个体的概率就小了。
这些概率分布可以看平均大小,第一是湾鳄,看2007-2008年,雌性平均2.7+米,雄鳄更大,平均3.6-3.9米吧,湾鳄大个体5+米,最大个体级别的6+米,下面是Melanosuchus Niger是黑凯门鳄,这个最大~5米(SVL 2.5米),上面看雄鳄平均也就3.2米吧,雌鳄大概2.4米就不错了。最下面的是眼睛凯门鳄。
下面上两张宏穹做的娱乐图(切勿当真)
-------------------------------------------------------------------------------------------------------------------------------------------
FMNH PR 2081和12米卫星恐鳄
以上两图分别是Paul(一个很喜欢黑霸王龙的古生物学家,据说食腐论就有他的功劳)画的地洞霸王龙FMNH PR 2081(就是苏,但是这个版本苏的体型被强行画小)对比15米长和18米长的卫星恐鳄。
-------------------------------------------------------------------------------------------------------------------------------------------
娱乐时间到此结束,总而言之如果真要把那张错误图片里的巴伐契亚龙换成霸王龙,那么比例应该是这样的:
有朋友指出这张图恐鳄还是大了,那我们就理解为是11.7米的霸王龙对10米最大恐鳄,或者阿尔伯特龙大个体对最大恐鳄好了。如果是UCMP137538对10米最大恐鳄或者都是取生态平均个体,那么比例图恐怕得变成这样:
这个可能差不多了吧?
恐鳄的部分到此为止,结论是恐鳄不具备成为霸王龙天敌的条件。那么恐鳄的对手应该是谁呢?从年代和体型上讲,阿尔伯特龙比较合适。
下面来自【鸿穹神皇上帝】对于恐鳄评价的原话:
——————————————————————————————————————————
『人言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西部恐鳄20岁成年,可以繁殖后代了,怕不怕埃尔伯塔龙,怕,对方4-5岁个体崽子都几乎你一样大,30岁6+米而立,该有自己地盘了,怕不怕埃尔伯塔龙,怕,对方8岁的崽子和你差不多大,40岁而不惑7.7-8米,比东恐极端个体都要大了,怕不怕埃尔伯塔龙,怕,对方平均个体还是比你大的多,也就和对方13岁刚刚成年的个体差不多大。50岁而知天命,8.5米,怕不怕埃尔伯塔龙,还是怕一些,怕习惯了是一个因素,另外对方平均个体还是比这个年龄恐鳄大些,虽然头骨没恐鳄长了,而且埃尔伯塔龙成群,60岁花甲,9米,,应该不怕了一般成体了,不过还是怕些对方最大个体,也许还是因为习惯成自然而不会首选攻击对方的较小个体,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9-10米,怕不怕埃尔伯塔龙,不怕了,和对方最大个体也可以打平了,不过活到这个年龄........
————————————————————————————————————————
下次有时间更甲龙或者三角龙的部分。先简单说下结论。甲龙长期以来对于霸王龙的优势来自于错误的化石复原比例和对于骨板铠甲与尾锤作用的高估。事实上成年大面甲龙的典型数据仅为6.25米3吨左右,其尾锤的坚固程度也被很多科学家怀疑。这样的体型在戈尔冈龙面前能不能自保都得看运气,在大得多的霸王龙面前———还是早点洗洗睡吧。三角龙的问题同样出在体型上,目前三角龙的种群平均体长还没到8米,这个大小和霸王龙差的太多,角虽然能够保证攻击力,但是架不住体型差距带来的问题,因此三角龙要对霸王龙构成威胁也有一定困难,不过多少比甲龙强多了。顺便,甲龙的生存年代严格地说与霸王龙不重和,三角龙倒是霸王龙的同时期死对头。
———————————————————————————————————————————————————【3】甲龙的问题,更新于2016年8月8日———————————
很多恐龙迷从小就在各类恐龙科普书上看到这样的描述:霸王龙的克星是甲龙科成员,甲龙科成员拥有坚固的铠甲和强大的尾锤,前者可以阻挡霸王龙的钢牙,后者可以打碎霸王龙的腿骨甚至内脏。什么?肚子没有铠甲?霸王龙你先近身再说。
然后这一印象被各类古生物纪录片彻底坐实。纪录片中霸王龙对甲龙唯一一次获胜好像是纪录片《恐龙灭绝》中一挑二击败三角龙和甲龙。然而这部也是够黑的,首先强调甲龙是饿昏了才没力气挥动尾锤、然后霸王龙获胜之后居然被尾锤绊倒然后向后摔下去直接被死掉的三角龙的角穿了个透心凉,然后我就无语了。
-----------------------------------------------------------------娱乐时间------------------------------------------------------------
霸王龙开始1挑2
纪录片解释:“如果不是甲龙虚弱那霸王龙就GG了”
好不容易一挑二成功之后霸王龙被甲龙尾巴绊倒正好砸在三角龙的角上就此完蛋了。看到这里我表示无话可说。
-------------------------------------------------------------------------------------------------------------------------------------------
至于其他的纪录片吹得更厉害,比如恐龙凶面目系列搞错了某霸王龙腿伤的成因——将同类咬伤或者病伤误以为是甲龙尾锤击打的结果,然后用纯钢结构模拟甲龙尾锤做实验打碎了模拟“霸王龙”的腿骨。
基于错误体型预估和甲龙尾锤结构估计进行的甲龙尾锤威力测试实验,实际上不具备参考价值。
纪录片《恐龙凶面目》中甲龙打断特暴龙的腿骨镜头
--------------------------------------------------------------------------------------------------------------------------------
而恐龙无敌系列干脆直接把甲龙的古板吹成了防弹衣结构,所谓“多层交错的矿物质和胶原组成、蛋白质构成的纤维可以强化骨骼”实在是吓死人。
纪录片《恐龙无敌:顽强防御》中对于甲龙尾锤战斗力的宣传。
我。。还能说什么。。。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BBC纪录片:与恐龙共舞中的镜头:
图中BBC给出的霸王龙的体型大概是长13米高5迷体重5吨(相比真实严重缩水,那时候对于肉食恐龙的体重计算全都严重偏低)、甲龙的体型则是超过10米长背部高度超过3米体重7吨(特大号卫星),结果霸王龙被一锤打碎内脏落荒而逃,当天晚上就GG了。
于是后来大家知道BBC大放卫星、甲龙的尾锤坚固程度有限之后,专门做了个娱乐图来黑BBC(注意途中的霸王龙翻着肚子笑是艺术效果,真实的霸王龙在这种姿势下可能会没命)
----------------------------------------------------------------------------------------------------------------------------------------
----------------------------------------------------------------------------------------------------------------------------------------
然后BBC出场,玩家【甲龙】获得卫星级别强化,秒杀霸王龙。
-------------------------------------------------------------------------------------------------------------------------------------------
下面我们还是通过资料来感受一下甲龙的真实实力,在这里还是感谢留学北美的鸿穹神皇上帝提供的资料。
老规矩,先看体型。以下资料来自百度恐龙吧,原作者:鸿穹神皇上帝
大面甲龙
甲龙型(Carpenter, 2001),甲龙目(obstorn 1905,似乎已废),甲龙科,甲龙属(Brown 1908)
骨骼完整程度:基本上不错了,不比俄国人描述的那个几个蒙古的甲龙差,AMNH 5895有5根颈椎骨,11节脊椎骨,到底完整度如何呢,缺Axis,Altas;似乎缺2-4节dorsal和3-5节sacrum)Carpneter在1982年对包头龙描述也是13节脊椎骨,3节Sarcal和7节颈椎骨(wiki引用原文,待核实),而根据节甲龙亚科的匈牙利甲龙属的样本MTM Gyn/404, holotype的则是4节融合的背椎骨和5节Sarcal,而大面甲龙AMNH 5895基本上没有发现融合的部分,Carpneter的重建是按7节颈椎骨,13节背椎骨的模型(1节被隐藏在骼骨后面)。
体长:按最大估测(+altas,Axis,+9节锥体,比例参考MTM Gyn/404,原11节背椎骨和5节颈椎骨测量来自2009年论文测量尺),三个个体从左到右AMNH 5895,NCM 8880,AMNH 5124
注:第一列是参数,第二列是脊椎骨长度(包括活体夹缝),单位cm,头骨是中线长度。
以上是最大估测,顺弯6.68米,7.03米,6.04米,直线6.30米,6.63米,5.7米
最小估测是按去掉2节Sacral和2节dorsal以后得出的,顺弯6.13米,6.44米,5.54米,直线5.78米,6.07米,5.23米。两种估测都可以采用,尾椎设定是23节,包头龙有21-28节(待核实,危机引用Carpnter 21节,Maleev引用的是28节),陪甲龙23节。
体重:根据甲龙直线4米模型体重按照3D建模法和方程建模法估测 560-733kg(Seebacher),656(Henderson),总体重按较大体长估测最大的老年个体NCM 8880:2550-3324kg,按较小估测:1957-2561kg; Seebacher的多元方程式估测顺弯6.6米的大面甲龙1719kg,平均大小的AMNH 5124体重范围1650-2121kg,1251-1638kg。
至于大面甲龙体长9米的数据,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其实也不算问题)。就是当时错误的复原导致的计算错误,上文能把恐鳄脊椎骨128mm算出15米,甲龙的数据算错也就可以理解了。事实上大面甲龙脊椎骨和肩胛骨基本上和包头龙一个水平,没有道理一个才6米,一个串到9米,甲龙头部比例特别的大,即便是跟蒙古的Maleev顺弯估测4米左右的蓝尾龙(PIN 557-3)只比头部的话也会卫星到10+米,而用按肩胛骨,颈椎骨和脊椎骨就大概得到顺弯6-7米的水平。
样本年龄:
三个样本的头部都是骨缝完全融合,属于成年个体,其中NCM 8880,前颌骨完全融合,其余两个个个体则没有这个特征,从颈椎骨判断,AMNH 5895是中老年个体,但是未必是非常老的个体,整体估测NCM 8880是老年个体,AMNH 5895是中老年个体,AMNH 5214是年轻个体。
视觉:大面甲龙可能有立体视觉。
颌骨和牙齿:上颌骨向后扩展,头骨每边有5个鼻窦,蓝尾龙只有2个,但是鼻窦和头骨大小无关,原文作者表示这些鼻窦对发音和减轻总量基本上没有关系,很可能是无用的器官,大面甲龙的面颊估计蛮有肉的,但是颌骨肌肉较弱,NCM 8880的64.5cm长的头骨adductor fossa只有5.3cm,而鄂德蒙顿甲龙(NMC 8531)的头骨49cm,adductor fossa有7.3cm长,牙齿也是更小的戈壁甲龙和节甲龙类相对更大,而大面甲龙牙齿数量非常的多,34-35科颌骨牙,35-36颗齿骨牙,AMNH 5124的头骨长度55cm,下颌骨41.5-42cm,齿床21-22.5cm。
肢体大小:AMNH 5895肩胛骨最大长度720mm,倾斜40度,之后长度615mm,末梢宽度245mm,AMNH 5214左右肱骨长度536-545mm,末梢左右宽270mm,顶端左右宽285mm,肱骨头倾斜45度,前肢构造有挖洞的功能,股骨头倾斜30度,长度67cm,顶端左右宽度28cm,最小周长362mm,末梢左右宽25.5mm,其中小腿肌肉M. gastrocnemius(小腿肚子那里的几组肌肉)比包头龙属发达。腓骨长度44.8cm,顶端宽12.8cm,末端宽8.5cm,坐骨估测完整长度64cm,顶端前后长23.5cm,较小的AMNH5214臀部最大活体高度1.4米,最大的NCM 8880活体高度1.7米。
装甲:颈部有相当大的甲,当然躯干和肢体的甲片就小的多,防御能力大概针对伤齿龙,驰龙群和矮暴龙。要抵抗阿尔伯特龙就有困难了。至于霸王龙的问题,目前没有完全确定大面甲龙在马阶的分布状态,只能说可能和霸王龙处于同一时期,但也可能生存在8000万年前,并非末日恐龙。不过不过怎么说,甲龙的防护水平无法抵抗霸王龙的袭击。其实大面甲龙属和包头龙属在甲龙亚目里面算是防御最差的,结节龙科的装甲好很多,不过最多也就是抵抗一下戈尔冈龙和阿尔伯特龙这样的级别,惧龙上来就难以抵抗了,碰上霸王龙还是GG。
下图纸有黑灰色的部分是硬骨层,白色的部分都是海面骨而已
下为博物馆中的埃德蒙顿甲龙(结节龙科成员)标本
下为埃德蒙顿甲龙的古板化石状况:
因此对比大面甲龙,埃德蒙顿甲龙的骨骼还是厚实的多,至少硬骨层比例有些厚度。
还是回头说甲龙科,下面我们谈大面甲龙尾锤的战斗力问题。首先上参考文献:PLOS ONE: Estimating Impact Forces of Tail Club Strikes by Ankylosaurid Dinosaurs
Estimating Impact Forces of Tail Club Strikes by Ankylosaurid Dinosaurs(甲龙的尾巴的力量),里面说了只有500mm以上或者接近500mm的才能损坏骨头(当然包括甲龙自己),200-450mm中等大小是不能打断骨头的。
大面甲龙尾锤只发现一个,AMNH 5214,尾锤宽度470mm,长度570mm,其实那些特别大的锤子基本上都是包头龙的,也有Tarchia的,而且也不是越大甲龙锤子就越大,不过整体来说最大还是包头龙的AMNH 5245和包头龙cf.的ROM 788(甲龙亚科之王,最大的锤子)打击能力,Av和Small基本对骨头伤害不大,只有Lg(大号)才有些杀伤力,当然很多也是本着“胫骨裸打论”估测。甲龙AMNH 5214的尾锤末端椎骨锥体宽度5cm,整体宽度10cm,比大面甲龙之王ROM 788的整体5+cm要好得多了。
以下是现有的甲龙尾锤标本。D可能是大面甲龙的,最大的两个应该都是包头龙的。虽然E可能是甲龙属不确定成员。
下图为尾椎骨的力量和大小
小于200mm的基本不具备战斗力,200-500mm之间的能对阿尔伯特龙级别的对手造成伤害,可能对于霸王龙的攻击力大概相当于一个体重30kg的小屁孩用小钝榔头打一个150kg的壮汉,500mm以上的如果全力攻击算是比较厉害了,能对霸王龙的腿骨造成威胁,但是全力攻击的话自己要冒着骨折的风险,如最开始那张娱乐图里一样。
另外AMNH 5214应该是包头龙,这片论文里面说是甲龙属应该不对。其实大面甲龙的为尾锤比包头龙要轻小,估计也许只有300mm左右的长度,属于中型级别的。
接下来详细解说(以下依然引用自鸿穹神皇上帝的分析):
最先看高密度的硬骨层的承受能力,大概最大承受能力目前传统采用的是Compression |196MPa|或者Tension|132 MPa|,shear|~100MPa|,人类的股骨在84MPa的情况下会崩坏,考虑到恐龙头骨按鸟类算密度超过哺乳动物,因此建议采用加强承受能力10%,不过这个不影响结论。
中小型甲龙尾锤在561N的携带力量下可以产生29-56MPa的Stress,并不足以崩坏同体重肉食恐龙的骨头(这些骨头本身也受到肉食恐龙自身体重的压力,这点被肌肉缓冲和受到攻击以后自我保护换成反应抵消),中大型甲龙尾锤携带961-2014N则可以产生48-100MPa的力量勉强接近破坏骨头的级别,大型甲龙尾锤携带10670-14360N力量,可能产生504-718MPa的力量,理论上可以轻易击碎同体重肉食恐龙骨骼,对于霸王龙等体重比自身大4-5倍的对手,则由于对方胫骨,腓骨,股骨的肌肉厚度太大(下图),所以对骨骼攻击无效,只能打青或者稍微打伤一点,不过可以对霸王龙跖骨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不过按照牛顿第三定律,凡有作用力必然存在反作用力,甲龙自己的尾巴是否承受得了大力打击敌人产生的反作用力?如果承受不了,攻击力度就需要适当的降低,否则尾巴就会断,甚至碎裂。
此外,甲龙的尾锤在战斗中还存在一个问题:攻击对方时自身承受的压力可能更大,如果大型甲龙如MOR 788用10600N的力量攻击对手,自己尾部杆要承受差不多平均650MPa的损坏(看下2图,蓝色和红色区域,10600N打击力度),这个强度肯定会导致尾部崩坏,而小型甲龙的状态更为糟糕,其骨骼在不能崩坏对手骨骼的情况下都有自身受损的危险。尤其是在打击面较大的时候,例如打到霸王龙(暂且以我们的主角霸王龙为躺枪实验者)的腿部宽大的肌肉组,甲龙尾部最高区域受到比骨骼崩坏上限高出1000-3000倍的压力,却只能给对方造成503MPa的平均损害,而且打在肌肉上时,对对方的伤害实际上会被分散,造成的破坏力也就不大了。
如果尾巴杆子而不是锤子不慎打中对手.尾巴杆子也要承受579-1219倍于骨骼崩坏上限的压力,可见甲龙尾巴也够呛。即便作者提出,实际情况下甲龙尾部有部分可以不是完全固定死,给一些收缩范围,以及一些高强度纤维组织,但是也没法把压力降低1000倍。
当然较小的尾锤整体上承受的压力也低,平均下来不算太大。只有小部分地方的地方会在570N的力量打击下崩坏。
甲龙的尾巴肌肉岛可能真的不少,不过不排除有些空间的实际作用是储蓄的脂肪.....
补充一个甲龙亚科在不同材料情况下的MPa的,其实都基本上超过崩坏极限。
其实MOR 788就算全部换成Carbon fiber也没法保证没有地方崩坏,平均和大范围是没问题,但peak stress 184,000MPa已经是一般的carbon fiber崩坏极限的20倍了。
总而言之在战斗中,最大的甲龙可能不敢用全力攻击对手,而只使用1000-2000N的打击力度,以保护自己的尾部,这种情况下只有平均50-100MPa的力量,要折断大型对手的跖骨就比较难(股骨和胫骨做梦),因为大型对手即便跖骨上面也有相对较短的肌肉可以把压力分散,这样peak stress就不会那么大,就算有peak stress相当高的地方,其范围也非常的小,这样骨骼受伤的部分不会很多。不过甲龙亚科主要也是防御幼年、亚成年霸王龙(或者阿尔伯特龙)和小型驰龙、矮暴龙等,这些对手的体型小,骨骼细,而且没有多少肌肉缓冲,给对方平均100MPa,对方承受的打击力足够大,这样就能打断他们的腿了。但是面对霸王龙,最好还是洗洗睡。
就算是甲龙人品爆炸打中成年霸王龙的跖骨薄弱部位,也是两败俱伤,要是乱打击中打中胫骨和股骨,折断的是甲龙自己的尾巴。所以甲龙亚目带尾锤的成员最多也就防御下驰龙、伤齿龙、中小型阿尔伯特龙和惧龙、未成年霸王龙,碰上大个体阿尔伯特龙和成年霸王龙,还是呼叫BBC支援比较现实,那样能一锤打碎霸王龙内脏呢!
不过有科学家提出,甲龙的尾巴其实不一定是用来防御肉食恐龙的,也许是用来交流用的。或者和其他素食恐龙打架,例如甲龙挖植物的根茎或者在水坑旁边喝水,三角龙也想分杯羹,从背后过来撵它的时候,甲龙可以用尾巴还击一下什么的。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甲龙的体型实在是太小了,大面甲龙对霸王龙的体型对比大概就是下图水平(霸王龙就用FMNH PR2081好了,甲龙取极限大个体)
下面是阿尔伯特龙和甲龙的体型对比:
可见甲龙始终是体型吃亏,那么他尾巴的另一个问题就体现出来了:打击面不够广泛。
甲龙的攻击有些僵硬,尾锤大的甲龙还不敢打那么大幅度。大面甲龙的整个尾巴长度不超过2.5米,对比以上体型比例,最多也就威胁阿尔伯特龙罢了。
———————————————————————————————————————————
相比之下我倒是觉得埃德蒙顿甲龙的大骨刺造成破坏的可能性更大,BBC的另一个纪录片:恐龙的行军中的疑似埃德蒙顿甲龙就是靠这个打败了戈尔冈龙(虽然那段还是扯,戈尔冈龙智商掉线要腿也能把自己翻倒肚皮朝天的甲龙重新翻正然后挨一记重击,BBC真是不黑暴龙科不舒服斯基,没了体型和尾锤的甲龙亚目居然改用骨刺打霸王龙的小弟了)
我特么也是醉了……
------------------------------------------------------------------------------------------------------------------------------------------
话说回来,如果说我们假设霸王龙攻击大面甲龙和狮子啃螃蟹一样,那攻击埃德蒙顿甲龙就有点啃刺猬的意思。
至于有朋友提到,甲龙化石上没有牙齿咬过的痕迹但是霸王龙的腿有被打断的化石记录,这个其实是这样的:首先后者是早年科学家的误判之前已经说了,其实不存在甲龙尾锤打击掠食者的明确记录(尾锤上)甲龙的分布范围在已知的Hell Creek,Scollard和lanc formation都比较限制于高地,而同时期的埃德蒙顿甲龙属则在低地和海边平原分布,两者几乎没有重叠的。至于霸王龙嘛,明显没有多少待在高地的,从加拿大到墨西哥,基本上都是低地的,显然霸王龙喜欢跟着三角龙一起转悠,甲龙这种肉少骨头多的东西鬼去搭理它。
目前甲龙化石的发现地:
加拿大2处,美国蒙大拿和怀俄明3处
AMNH 5214,5895和NCM 8880分别是在KT线下面45.4米,65米和43.9米处找到的。AMNH 5866是一些甲片,CCM V03是一些尾椎,没有肢体。
补充1:其他一些甲龙型的牙齿数目:包头龙上颌骨19-24,齿骨21,赛查龙上颌骨22,齿骨16-17颗此外HUNGAROSAURUS TORMAI, A NEW ANKYLOSAUR (DINOSAUR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HUNGARY也是可以免费下载的,因此就不截图了,其中匈牙利龙(Santonian)很有意思的是和两栖类,乌龟,蜥蜴,翼龙和鳄鱼一起发现的,代表甲龙类适应范围还比较广,高低,低地,河流,沿海平原都有.。不过真心和霸王龙的生活范围重叠不大。
甲龙平时打交道的掠食者,甲龙依靠自己的武装还是可以打赢或者起码自保的,以及霸王龙在马阶的数量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可见其实成年霸王龙占食物链比例很小(注意上图霸王龙和埃尔伯塔龙体重地洞,翻一倍就可以了)。
结论:甲龙的武装不是为抵抗霸王龙而设计的,让甲龙去挑霸王龙属于越级打怪,不科学。恐龙无敌、恐龙凶面目、与恐龙共舞等纪录片里面的10米7吨甲龙吊打霸王龙属于放卫星行为。真正的甲龙亚目成员中,除了最晚发现(大概2010年前后)的结节龙科成员巨铠龙可以凭借9米7吨的体型、更好的铠甲和可能存在的大骨刺抵抗中小体型成年霸王龙的攻击之外(巨铠龙遇到13米以上的霸王龙铁了心要抓它多半也是GG,此外这货和霸王龙是不是一个时期的还不一定),其他的个体都不具备对付霸王龙的水平。
PS:大家不要把开头纪录片里甲龙牛逼的画面看错然后当真了啊,那是错误模型复原下的产物,已经被证实靠不住了。
————————————————2017.5.16补充最新考古成果————————————
一种新甲龙科成员的发现,可能是出现最早的甲龙科成员之一。
这种甲龙叫zuul,名称来源于电影《捉鬼特工队》中的一种鬼。这种甲龙于2014年在蒙大拿朱迪斯河组被发现,化石保存相当较好,是目前北美洲发现最完整的甲龙化石。出土的化石保留了完整的头骨和一只尾锤,其他保存的遗迹还有皮肤印痕等。这是目前发现的具有尾锤的甲龙亚目成员中生存年代最早的家伙。Zuul生活于7500万年前,身长6米。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其甲片中的角蛋白等成分。zuul的发现可能意味着当地有戈尔冈龙这样的大型掠食者存在。凭借zuul的体型,要对付戈尔冈龙应当是互有胜负。
复原图如下:
论文地址如下:New ankylosaurine from Montana
部分论文内容如下:
下图为甲龙zuul与犀牛的对比
————————————————大家好我是分割线————————————————
到此我们已经击落了巨鳄卫星和甲龙卫星,那么三角龙是否和很多恐龙文学作品中说的一样可以对霸王龙产生严重威胁呢?我们下次再说。
————————————————————————————————————————————————————【4】8.10更新三角龙部分————————————————
————————————————————————————————————————
对于霸王龙而言,面对三角龙时依然能取得明显优势,大多数情况下,霸王龙都可以轻松击败三角龙。但需要注意的是,霸王龙对三角龙已经不是面对巨鳄和甲龙时的“无伤吊打”了,当前渐进大个体的三角龙(8.2米9吨)已经可以做到面对11.7米的霸王龙正模自保,而苏级别的霸王龙面对大个体三角龙时如果脑子抽风导致严重失误,也不排除被击败的可能性。打个比方,霸王龙对巨鳄和除了巨铠龙之外的甲龙亚目成员相当于中国乒乓球国家队对于其他选手的统治力,对于三角龙则相当于篮球美国国家队对西班牙国家队的对比。虽然霸王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打赢,但是马失前蹄的时候肯定会吃苦头。
晚饭之后正式开更
-------------------------------------------------------------------------------------------------------------------------------------------
老规矩,先讨论体型比较。包括各自的大小和主要武器的状况。霸王龙的体型三天前就贴了,脑袋部分刚刚在最前面有补充。三角龙的化石资料下面给出(继续感谢:鸿穹神皇上帝给我们提供的帮助)。
这是这对死对头的典型大小化石对比图:
下面是三角龙NSM PV 29129的化石:
其中肱骨长度670mm,股骨长度1120mm,已经有一些成年三角龙那么大,估测体重5000+kg左右。但是头骨还没长好,三角龙大概是先长躯干最后发展头部,这些三角龙还是亚成年个体,有些已经很大,但是头骨还很小,角很短,堪比霸王龙最爱的猎物,如(d,就是上图个体)和(e)。有些角甚至往后拐。
下面是AMNH的三角龙骨架,长度580cm(直线),顺弯708cm,Colbert用了一个肥猪模型(肚皮距离地面30cm左右,脖子和躯干一样粗) 估测出8000kg以上,也让后来用这个模型估测其他三角龙,创造了一代卫星9400~11020kg
1】这个个体实际估测重量大约3700~4560kg之间
2】另外该样本是用多个州挖掘到的不同三角龙拼装的,其头骨估测一般成年个体,肱骨长度80cm,可能有一个大个体的水平,而股骨小于1米,为较小个体。对整体参考价值不大。
接下来我们讲讲三角龙的肢体结构。下面是肢体结构图,如此估测大型三角龙的后肢体比例(图片来自化石网)。
----------------------------------------------------------------------------------------------------------------------------------------
下面是霸王龙和三角龙的比例图。
三角龙看上面普遍上限(6500kg的USNM 4842已经是大个体的水平了,见泰坦角龙建属论文)是7000~7500kg左右,大部分渐进大个体都可以达到这个体重
超过8000~9000kg的是特大个体和极端个体。
相比之下霸王龙对应的是上限是10500~11000kg,极端个体12000~13500kg。
总的来说三角龙肯定比霸王龙小多了,最大有股骨的三角龙LACM 150076和霸王龙FMNH PR 2081。
图中三角龙的股骨为117cm+软骨~127cm,胫骨加软骨~83cm,USNM最大的三角龙股骨115cm,胫骨76cm。
当然三角龙里面也有类似UCMP 137538的,而且还是UCMP 137538的邻居,叫做UCMP 128561,数据只有测量尺,没有数据,一个鼻子尖,两个都是非常不完整的标本。
UCMP 137538和UCMP 128561,最大的霸王龙和三角龙。图中三角龙体重为10250千克,霸王龙为14850千克。
另外AMNH还有一个不能确定种类的大个体(长宽比例略超过其他三角龙属样本)AMNH 5040,5节颈椎总长度测量55.2cm。AMNH 970/9715节颈椎总长度估测(83-44).25+44=53.75cm,估测肱骨长度83.7cm左右,股骨120.6cm,7217~7751kg。
下为AMNH5040的数据:
-------------------------------------------------------------------------------------------------------------------------------------------
下面是一些恐三角龙数据,Triceratops horridus,*是估测值
【前面数据写错,修改】
模型体重参考(Henderson 1997,Alexander 1985, Seebacher 2001, 再参考活体,体长顺弯8米)
NSM PV 29129【桡骨41 cm,耻骨56.3cm 5000+kg】
AMNH 5880 【桡骨49.4cm, 6588kg】
AMNH 5039 【肱骨82.5cm,桡骨51cm,股骨*117.33,7250kg】
AMNH 970/971 【肱骨 80~83cm,桡骨51cm(原先40cm可能被压短),尺骨63.5~6.45cm/(另外也有论文估测尺骨被压扁导致长度变长成84.7cm,实际长度因该取645mm为妥,或者文中肱骨和股骨的比例取67.9~70.4cm),股骨*115.8~119.6cm,6812~7312.7kg】
这个样本在USNM有另外一个拼装架,估测高度231+cm(参考楼上,AMNH混装架其前部躯干是采用AMNH 971的),完全直立高度250+cm
LACM 150076 【股骨117.1cm,肱骨*81.18~82.27cm 7205kg】
USNM 4842【股骨112~115cm,肱骨78.76cm,估测 6501kg(6329~6580)】
其中LACM 150076对应霸王龙里面的FMNH PR 2081,这个是最大科考测量的股骨。也是科考认可最大的有股骨肢体的三角龙
当然还有一些零碎的肢体和零碎拼装的头骨数据估测
CM 998【尺骨63.5cm,估测 5930~7056kg】
USNM 4276 【肱骨84.7cm,股骨*120.8cm,7250~7786.4kg】
USNM 8018 【肱骨85.5cm,股骨*121.57cm,7546~8104.7kg】可靠程度等于UCMP118742
USMN 4848 【尺骨68.3cm,肱骨*80~86.9cm,股骨*123.7cm 7250~8682kg】可靠程度等于MOR1152。波动比较大,具体要看和谁比
AMNH 5040 【肱骨长度*83.7cm左右,股骨*120.6cm,7217~7751kg】
BYU 12183 【头骨估测~250cm,但是含有大量对应泰坦角龙描述论文(非新的建属论文),里面115cm股骨个体220cm头骨长度,因此该个体估测,可靠程度参考MOR008+UCMP 118094,同样按照MOR 008的标准保守估测体重大约8775kg,为平均科考最大个体)
UCMP 128561【最大个体,头骨265cm,按照UCMP 137538的标准,保守估测10250kg】
接下来我们讲三角龙和牛角龙的角化颈盾,这是直接决定这俩货战斗力的因素。一直有说法三角龙的角长度达到1米以上,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大多数成年大个体三角龙(SKL 225cm)的眉角都到不1米,一些体型相当不小亚成体(SKL > 150cm)角也很短了,大约很多50~60cm指尖,更小的角是20~50cm属于更小的个体(SKL 80~150cm)
下面这个MOR 004,长的幼齿,结果被一些三角龙神教的当成亚成体,其实是成年个体,不过是成年个体里面的小家伙,BSL只有94cm,例如那个AMNH 5033的Basal已经有112cm了,不过三角龙神教的也没全错,MOR 1604就是亚成体,头骨也有估测 200cm。
三角龙的生长过程,只有成年个体鼻腔骨(Nasal)和鼻角才会融合(部分还不会),亚成体和部分成体鼻角是比较脆弱的。成年之后,角会开始前倾。
牛角龙和三角龙又有些不同,一些亚成体的颈盾,例如这个YPM 1831,最大的牛角龙头骨,估测BSL 115cm,颈盾长度>143cm(Larson 1976),而成年个体ANSP 15192是颈盾79cm,估测BSL99cm,YPM 1830也是一头很大牛角龙,BSL 110cm(测量尺估测),颈盾长度124cm,此外还有USNM 15583的颈盾94.5cm。
牛角龙也有脊椎骨例如,这个南德科他州的个体椎体高度180mm,宽度162mm的,肩胛骨80+cm,估测是一般个体,很多牛角龙并不比三角龙大。两种发育的顺序也不一样。
【这里解释一下牛角龙和三角龙的关系问题。二者生存年代可能相同,因此以前一直有不同观点,有的科学家认为二者是同一物种,有的认为压根不同属,更不谈种。这么分分合合到了2013年,新的研究又分析了一遍,支持二者不同属,这个结论一直被沿用至今。】
下面是AMNH 970的头骨(居然没装上架....),全长216cm,颈盾长度估测92~94cm,BSL 123~126cm(根据最右边的图,配合测量表计算),也是不错的样本,比较大。属于短盾形的样本。
此外在说说眉角化石(一下说的眉角不包括活体加的角质),
三角龙的角号称有成体平均1米长还有说超过1米,也有最大达可1米的,Scott Hartman的图上面给了水平面长度90cm左右。那么三角龙角有那么长吗?
18楼的三头SKL>=200cm的个体眉角最大长度分别是亚成体 60cm,两个成年个体,40,80cm。是否有角更长的牛角龙和三角龙呢?
因为三角龙角测量因此采用指标从眼眶开始往上量的直线(等于量肉食恐龙牙露出来的部分,而不是法郎齿冠,但是也不算顺弯)计算长度。
上面的两个个体和其他根据论文水平摆放的照片测量的
AMNH 5166: 62.97cm
YPM 1830: 55.56cm
YPM 1831: 67.74cm
ANSP 15192: 35.48cm
YPM 1822: 60.68cm
“埃尔伯塔”三角龙: 72cm
USNM 1201: 75.61cm
USNM 2142: 77.56cm
在看下面,又有一些三角龙了(有些草图和上面测量有冲突的,以上面的为准)
里面最大的BSL可达115cm,但是还是没有超过80cm的。
这么看的话,目前发现的三角龙眉角骨骼最长也就80cm左右,这个长度计算算上活体的角质,也很难超过1米长度。
其它的角龙科成员中,始三角龙最大个体RTMP 2002.57.7的角,论文作者估测80cm,也是角龙科最长的角之一,不过距离1米还有很大的差距。
即便下面那个UCMP 128651的角按比例放大也只有88.29cm。其实三角龙的角不见得就按体型长,虽然有些趋势,但是显然有亚成体比成体还长的,好比肉食恐龙牙齿也不是最大的头骨齿冠就最长(虽然齿基会更宽和长),UCMP 137538不见得就有18cm的齿冠。
难道没有超过80cm的,也不是这个泰坦三角龙就长度就有(91cm,其完整的角估测可达94.4cm,不过还是难过1米
因此大概就暴龙牙18cm一样,化石本身难以达到的标准。
UCMP 128561,260cm的SKL 260cm,BSL 148cm,保守估测(均按照UCMP137538的标准)比AMNH 970大17%,估测体重是9398.45~10089.27kg(对应暴龙的13990~14850kg)
是三角龙中的巨人。综合估测三角龙里面6~8吨的大概等霸王龙里面9~12吨的,三角龙里面10吨等于暴龙15吨的。
下面我们说说霸王龙攻击三角龙的方式。
霸王龙最希望的肯定是这样:
三角龙开场就怂了,然后霸王龙从侧翼袭击:
玩家【三角龙】GG。
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过霸王龙可以用脑袋先撞翻三角龙再咬,这一观点受到了一些质疑,下面我仅将其观点部分贴出,不进行讨论。
一些新的捕猎方式,例如如何撞倒三角龙
当然这个是按照6300kg的小个体霸王龙,三角龙用的是5000kg的平均个体,霸王龙快步从侧面可以按3.6m/s的安全速度的撞倒三角龙(对霸王龙是安全的,霸王龙颈部力量的资料见巨鳄部分之前的补充)。
这一方式受到质疑的原因在于如果霸王龙获得了这种位置,那直接简单的一口咬下去就解决战斗了,干嘛要冒着脑震荡的危险玩碰碰车。。。。。
当然三角龙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会怂,但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三角龙。如果三角龙疯了或者发情期不肯逃命了正面怼霸王龙,那么霸王龙就必须强攻了。也就是说,要和三角龙的角和颈盾较劲。
事实上对暴龙科成员来说,攻击颈顿和角是基本功,如果废掉三角龙的角,那么再收拾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纪录片《恐龙凶面目》中霸王龙强攻三角龙正面,攻击角和颈盾。
不仅霸王龙,其直系祖先阿尔伯特龙对于攻击三角龙正面的经验也很丰富。
下面这个始三角龙的眉角下面也有牙印,而它属于马蹄化石点第五层,那个区域大型兽角亚目就是艾尔伯塔龙了。从牙尖距分析大概是头骨长度~101米的埃尔伯塔龙。估测埃尔伯塔龙2400kg,始三角龙10500kg。
不过如果正面怼的话,对霸王龙来说战斗就存在一定危险了,虽然理论上霸王龙可以利用体型优势直接废掉颈盾或者强攻拿下,但是如果双方体型差距不那么大,霸王龙乱来就可能会被捅个透心凉了。
实验中的场景,模拟霸王龙的皮肤被轻松刺穿。
当然三角龙不可能这么盲目撞,不然脑袋会和实验中的模型一样直接炸掉。三角龙的鼻骨强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实际上三角龙的攻击方式应该类似水牛顶狮子,毕竟脖子的灵活性还是合格的。
最后下结论:绝大多数情况下霸王龙对三角龙有绝对优势,毕竟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何况霸王龙的生产年代鸭嘴龙数量已经下降,三角龙在霸王龙食谱里面是主导地位。不过相比巨鳄和甲龙亚目,三角龙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其眉角还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三角龙和霸王龙的实力差距,多少也在一个数量级之内。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三角龙有很大把握击退霸王龙:
1.三角龙的综合体型大小超过霸王龙的75%。
2.三角龙身体健康、角完好且霸王龙杀来的时候选择抵抗。
3.只有一条霸王龙前来攻击。
虽然真正死打霸王龙还是具有很大优势,但是一般情况下霸王龙面对坚决抵抗的大个体三角龙都会放弃攻击,转而寻找更容易下手的对象。毕竟霸王龙也要考虑捕猎成本问题,如果为了一顿饭受重伤甚至残了,那下半辈子基本上就完蛋了。
而且在这种相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霸王龙的容错率会降低很多,双方的获胜机会其实相差不大。至于谁会赢嘛……
虽然以下场景很少见,但是考虑到水牛和疣猪都有反杀狮子的时候,霸王龙要是浪的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顺风浪要不得。
关于三角龙和霸王龙的斗兽,方才取材图片来源的纪录片《恐龙凶面目》上集说的倒是问题不大(除了三角龙体型稍微大了一点点)。下面给出纪录片链接(下集讲迅猛龙的有点扯淡,不建议看):BBC之恐龙凶面目
三角龙说完了。看来霸王龙还是优势很大啊,那么就真的没有能够治霸王龙的东西了吗?
还是有的。
【注意:下图存在错误,阿拉莫龙体型过大,只有传说中那个根本靠不住的顺弯45米的特大号阿拉莫龙才有这么大,但是估计45米的家伙就奔着160吨走了。不过正常体型的阿拉莫龙也不怕霸王龙就是了】
关于这张图上这个胖家伙的情况不是很复杂,不过今天老夫写不动了,就下次再说,顺便把跨时代的几大肉食恐龙抓来看看,也算是给这个回答收尾。今天先到这。
———————————————————分割线—————————————————
各位大佬担待。。我不是故意断更的,之前更新之后就连续发烧了一星期,然后一直在准备考试没顾上这事,今天有点时间就更一点,其实剩下的东西也不多了。阿拉莫龙的问题不是很复杂,今天就讲完吧。
------------------------------------------------------9.2更新---------------------------------------------------------------------------
上次大家已经在体型图上看到差距了,这个块头的对手霸王龙基本上是没戏的。
简单介绍一下,阿拉莫龙,模式种名为圣胡安阿拉莫龙,是白垩纪晚期马斯特里赫特阶地球上最后的大型蜥脚类恐龙,于1922年被描述的是一个肩胛骨及坐骨。于1946年,在犹他州亦发现了一个更完整的标本,包括一条完整的尾巴、缺趾端的右前肢及两个坐骨。已知最完整的标本是从得克萨斯州发现的幼龙化石,由此化石可以推断阿拉莫龙的大小。原本阿拉莫龙被描述为21米16吨的个体(那个年代数据,当时新种埃及棘龙尚未发现,霸王龙的体重估值只有最大6吨),不过一直有观点认为此为未成年个体大小。2011年新的化石被发现后,阿拉莫龙的体成熟个体大小被描述为30-40+米长和70-110吨重。一般讨论中取35米95吨或者40米105吨的比较多,亦有指出能够40米长的阿拉莫龙体重不足90吨,如果体重需要超过100吨则体长必须超过45米。阿拉莫龙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恐龙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阿拉莫龙、阿根廷龙巨型汝阳龙。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汝阳龙体型估值已经缩水。该复原的阿拉莫龙颈部位置属于另一种复原方式,但是认可度更高的还是下面这种复原方式。
不同阿拉莫龙化石标本的大小复原估值(最大的一个图中可能有30米70吨)
在化石证据中,霸王龙与阿拉莫龙发生过直接冲突,并且看似是霸王龙占了便宜,源报道地址如下:北美或发现最大的阿拉莫龙化石,不想打开太多网页的我把原文贴在下面。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博物馆(Montana State University's Museum)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博物馆(State Museum of Pennsylvania)日前又有新的发现——北美最大型的恐龙化石。
研究人员Denver W. Fowler和Robert M. Sullivan描述了他们研究团队2003年到2006年在新墨西哥州所发现的两个巨型恐龙椎骨化石和股骨化石。这些骨头都属于蜥脚类恐龙(sauropod dinosaur)阿拉莫龙(Alamosaurus)中的Alamosaurus sanjuanensis:一种大型的四足植食性恐龙,它们拥有非常长的脖子,与梁龙(Diplodocus)具有一定亲缘关系,主要生活在距今6900万年前美国的西南部和墨西哥地区。
Fowler介绍说:“阿拉莫龙最早是1922年被人们所发现描述的,最早的化石来自于新墨西哥州,从那以后,陆续有这类恐龙骨架化石在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德克萨斯州以及墨西哥被发现。”尽管如此,这次新发现的阿拉莫龙化石的个头还是令研究人员感到非常震惊。
Fowler继续说道:“我们过去认为一头成年阿拉莫龙体长一般为60英尺(约18.3米),体重约为30吨,但2009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Holly Woodward博士发现了一具成年阿拉莫龙股骨,其骨头还处在生长阶段,也就是说阿拉莫龙可能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大多了。”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体型最大的恐龙是南美洲的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科学家推测其生前体重可达到惊人的70吨。在过去20多年里,越来越多的巨型恐龙被发现,而此次科学家新发现的阿拉莫龙可能不仅是北美最大的恐龙,甚至还可能超过南美的阿根廷龙。
对于像阿拉莫龙这样的巨型恐龙来说,研究人员一般都只能找到其身体的一部分化石或者碎片,要完全了解这类史前巨型动物科学家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收集它们的化石。幸好阿拉莫龙化石在新墨西哥州属于比较普遍的恐龙化石种类之一,同时这里还拥有世界上优秀的恐龙化石猎人团队。
Fowler补充道:“在我们的野外化石挖掘中,还有一块非常有意思的阿拉莫龙颈骨化石,因为上面还保存有暴龙(Tyrannosaurus)的牙齿化石,这在化石发现中是非常罕见的。我们还可以想象当时暴龙袭击阿拉莫龙时的场景。”
Fowler最后说道:“过去人们最关心的是阿拉莫龙化石的大小,都在比谁的更大,现在我们则更多的关注它们的个体发育特点,以及与其它恐龙的演化关系等。实际上一些特别大的个体和非常小的个体看起来是非常不同的,在鉴定时也常常会被错误的划分为两种物种。而阿拉莫龙最开始的描述就是基于一些未成年个体化石材料建立的,这对于一个物种的定义来说是非常不科学的,这会导致我们对阿拉莫龙认识上的误区,甚至将一些成年个体划分到其它蜥脚类恐龙中,这是在我们日后研究中需要非常注意的。”
在阿拉莫龙颈骨上发现的霸王龙牙齿化石
】
以上报道说明,霸王龙与阿拉莫龙的生活地点也重合的情况下,二者有交锋记录,而且霸王龙能够对阿拉莫龙造成威胁。
但是本报道仅能说明霸王龙对阿拉莫龙有威胁,不能说明霸王龙对于体成熟的阿拉莫龙构成威胁。
此为21米长阿拉莫龙(颈部复原与之前的略有出入,另一种方式)与13米的霸王龙的体型对比,这大概就是霸王龙有概率打败的阿拉莫龙极大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算是这样没有体成熟的阿拉莫龙也完全具备杀死最大个体霸王龙的能力,战斗并不是一边倒的。
【注意:下图存在错误,阿拉莫龙体型过大】
而在完全长成的阿拉莫龙面前,情况会完全不同。
下为13米霸王龙对35米90吨阿拉莫龙的体型对比,或者霸王龙UCMP137538与最大阿拉莫龙的体型对比。可以霸王龙完全没有机会。
这个之前贴过,里面最大的阿拉莫龙大概顺弯30米快70吨的样子
鉴于最大的阿拉莫龙到底有多大现在也说不清楚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保守点的对比:
这个是阿拉莫龙最完整的大个体(约28米60吨,直线投影长度24米)和12.3米(投影11米多)的小苏比例
那么群殴呢?有朋友会提出根据本法科学家的研究霸王龙存在家庭捕猎情况,如果是两三条13米的霸王龙一起上呢?
上图为霸王龙围殴尚未长成阿拉莫龙的想象图,讲道理的话这个阿拉莫龙没有成年的话,这三条霸王龙不要命往死里打还是能搞定的,但是估计会死伤一个。
但是如果是围攻完全长成的阿拉莫龙,十条二十条霸王龙一起上理论上能放倒,可是实际上没戏。因为霸王龙不是机器,看到对面这么大这么牛逼,一抬脚弄死自己一两个剩下肯定就怂了,再说也基本上不可能有十条霸王龙遇到一起不打架还组队捕猎的事情(其实一次有十条霸王龙见面都很难)
下面科普一个常识。很多人认为,大型肉食恐龙可以采用随便在巨型素食恐龙上咬块肉下来然后等着蜥脚类慢慢掉hp,等蜥脚类失血过多、体力耗尽,hp快要归零时再上就赢了,这种方式可以在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让肉食恐龙搞定任何体型的巨型蜥脚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作为捕猎同时需要保命的大型肉食恐龙,骨子里会对于特别巨大的植食动物有天然的躲避心里,就算是发情期疯了都不一定敢惹,而相对应的虽然巨型蜥脚类心里也害怕肉食动物,但是长到那么大之后,对付掠食者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心态也趋于平稳。如图中对比,对于阿拉莫龙来说,杀死霸王龙是轻而易举的。在脑子没有烧坏的情况下,脑商量差不多有1.5(以前的数据,对应人好象是7)的霸王龙绝不会想动不动就招惹阿拉莫龙的,因为贸然挑衅的话非但伤不到对方自己还轻则受伤重则丧命。更何况人家阿拉莫龙也是群居动物,霸王龙就算是家庭捕猎,数量也不会很多,面对可能的七八条90吨的阿拉莫龙,这个胆子怎么着都提不起来。至于你说强行一千霸王龙群扁一个,这个问题。。没意义了吧?整个大陆上估计也就同时有一万条霸王龙。。。你找这么多人来当心阿拉莫龙出动局座哦
好,我们退一步。霸王龙不追求杀死阿拉莫龙,如果强攻而且没有先被杀死的话,那么霸王龙能不能重伤阿拉莫龙?
很遗憾,也够呛。
这就是我们在这个问题里面说道的重点:霸王龙擅长的是对付体型比自己小的猎物,对于大家伙的杀伤性有限,是最不擅长对付蜥脚类的大型掠食者。不管是南方巨兽龙、马普龙还是鲨齿龙,对付巨型蜥脚类的本事都比霸王龙要强不少。其原因主要出在牙齿形状上。
不同于异特龙和鲨齿龙科适合给巨型动物放血的牙齿,霸王龙的牙是碎骨型的,力求直接咬碎猎物要害部位的骨头使其无法反抗。这就意味着如果要采用持续伤害的方式让猎物流血的话,霸王龙的牙齿效率并不强。再考虑到经验问题,在面对巨大个体对手的情况下,霸王龙更可能因为心理压力造成失误,因此对付巨型蜥脚类的水平也就只能打个折扣了。
【注意,以下段落存在错误】
然后就是口裂的问题,对于比自己大得多的对手,只有嘴张的足够大才能咬到肉,否则咬力再大也没什么用。鲨齿龙这样天天和潮汐龙撕逼的口裂就很可观。
鲨齿龙的最大口裂超过60度。
霸王龙的最大口裂度只有42度左右。
神皇说他是算错了
最大的霸王龙头骨和最大的恐鳄头骨分别的口裂,霸王龙口裂是60度以上,这是估测正常咬合双方的极限(存粹张嘴极限测算)。如果按同样有限元模型,那么鳄鱼口裂是小于等于49.5度, 霸王龙小于等于80度,这个有限元模型对比现实结果还是比较接近的,还有一个按56度的测算,但是作者认为大部分情况下不现实,几种恐龙也都没有按那个56度的设定指标做测算
下图都是正常最大口裂,异特龙/南巨该位置咬力为108486N,霸王龙该位置的咬力为123417.5N。目前还是霸王龙大,但是差距从1.506倍,下降到了1.137倍。
下面对抗一个更大的目标,比如蜥脚龙类的颈部 异特龙/南巨咬力是100692N,霸王龙是110310N,咬力已经非常接近。
这时造成的不同效果就是异特龙鲨齿龙等能将整个含住的部位咬得皮开肉绽,而霸王龙能把咬住的这一部分直接咬烂砸碎 ,这么看的话霸王龙也不是不能打大块头,就是经验不丰富而已。当然了,肯定不会惹超过60吨的家伙,50吨的还能想想,40吨的感觉就和霸王龙互相杀死差不多了。二十多吨的霸王龙可以抓来烤肉管一个月饭。
最后。不要指望霸王龙能够跳到阿拉莫龙背上去咬脖子,不知道为什么的。。。。面壁。。。。
【注意:下图存在错误,阿拉莫龙体型过大】
当然了,即使是让英格蛮龙或者马普龙来,也无法对付完全长成的阿拉莫龙,因为实在是太大了。。。
大概霸王龙、英格蛮龙、马普龙、南方巨兽龙、鲨齿龙的大小都在这个上下。
感觉让这俩斗殴很欺负人是不是!!!!10个打1个都会让这个“小”肉食动物吓怂不敢上是不是!!!
正常个体之前放过了,我做了两个稍微靠谱点的:
上图是40米105吨(120吨?这里有争议)阿拉莫龙与霸王龙的对比,这个其实还是偏大。根据最新的估计的话,阿拉莫龙最大可能就35米95吨了,这样的话投影可能30米正好多一点,如下图:
但就算这个图阿拉莫龙还是毫无压力在霸王龙老家横着走,霸王龙借他一百个孙悟空的胆子都不一定敢上。
其实不敢上是正常的,对于霸王龙来说我能抓角龙鸭嘴龙不就够了,真和阿拉莫龙撕逼去欺负没成年的就行了,干嘛要作死?
其实霸王龙的生活日常大概就是暴打角龙或者鸭嘴龙之后在散步的时候和阿拉莫龙遇到,然后井水不犯河水。
那么到了这里,和霸王龙同一时期的对手的情况就讲完了。鸭嘴龙因为本来就被认为是让霸王龙吊打的货,我就先不贴资料了。以后有时间再说。
总结就是:巨鳄靠边站完全和霸王龙不是一个数量级,甲龙完全是依靠自己太难吃霸王龙不想理装逼、三角龙常态时被暴打但是偶尔能够超常发挥,对付霸王龙总共有一点概率取胜。阿拉莫龙:霸王龙完全不对其成年个体构成威胁。
—————————————————————————————————————————这个更新暂时到这里,接下来本人学业繁忙可能写不了太多东西,如果有时间就更新霸王龙跨时代对抗其他大型肉食恐龙的对比,感谢诸位这段时间的支持与赏光—————————————————
-------------------------------9.22更新,补充一部分关于三角龙和泰坦角龙的问题-------------------------------------
【本段原作者依然为鸿穹神皇上帝】
首先纠正2010年泰坦角龙建模数据里面的一个错误. 按Packard/Boadman 2009年的公式, HC肱骨最小周长, FC股骨最小周长, (3.352*(HC+FC)^2.125, 计算出泰坦角龙 "6650kg", 三角龙LACM 150076 "7150kg". 但是作者在计算未知的三角龙肱骨周长的时候使用泰坦角龙肱骨周长和股骨周长的比例. 其实呢, 三角龙肱骨周长和股骨周长差距很小, 而泰坦差距很大, 因此LACM 150076的肱骨周长418mm是地洞. 因此按Packard的公式LACM 150076的体重不止"7150kg".
例如LACM 150076的肱骨大概有多粗呢, 根据恐三角龙样本(股骨周长/股骨长度, 肱骨周长/肱骨长度)和Paul, 鬼子等(没用Scott的那个, 他选的那个样本有点冷门),
给两个样本先, 恐三角龙属(498.5/1035, 491.5/780),P三角龙 (485/1040, ?/752)
计算结果是肱骨长度平均828, 按一下公式(第六个)计算得出肱骨周长509mm左右. 根据Packard/Boadman 2009的两个公式, 楼上的外加 1.040X(FC+HC)^2.29, 得出体重8471~8675kg
而最大的保有三角龙肱骨USNM 8018, 855mm的出的周长和对应的股骨周长, 公式计算体重9333~9491kg
那么这是不是等于LACM 150076和USNM 8018就真的有那么重吗?
当然不是, 只能说根据股骨+肱骨周长计算出的称重指数, LACM 150076比泰坦三角龙高29%左右.USNM 8018高出41%左右. 股骨公式给出的体重 往往实际建模体重差距较大, 例如完全根据股骨周长, 股骨990mm的霸王龙和股骨1273mm的高棘龙"体重相等", 一些小型霸王龙可以和大个体的南巨和马普"体重相等".
股骨周长公式只能给出参考, 如果用这种公式去否定拥有比较完整骨架情况下的建模体重, 那就真的分不清"头大眼小"了....那么这两只三角龙具体有多大呢?
Henderson 1999年论文模型, 三角龙3938kg, 分别放大到和泰坦角龙正模, 和一个头骨225cm/股骨112cm/肱骨77cm的三角龙样本的大小, 可以当成USNM 4842, 图中模型的肢体比骨架要长, 暂且可以当成是活体软组织加成. 对应泰坦的模型体重6804kg, 对应三角龙6307kg. LACM 150076和USNM 8018按自己的股骨和肱骨数据分别对应, 活体7189kg, 和活体8634kg. 另外一个个体USMN 4848的尺骨68.3cm, 对应的是6989kg. BYU 12183的(120cm BSL?) 250cm的头骨对应8651kg
这4头三角龙在原来我老贴里面上下限范围为: 6329~8775kg. 范围和这次估测差不多. 但是大小排列有不一样, 原因是作为基础模型的骨架比例不同, 还一个肱骨长一些, 股骨相对短一些的样本作为基模, 那么USNM 8018排名会下降, 而 LACM 150076会上升.
因此只能说按照论文里面的黑影, 泰坦三角龙体重大, 但是肢体相对较细, 其股骨相对同股骨长度的三角龙更粗壮(1020/515 vs 1035/498.5), 但是肱骨更长而更细( 834/401.5 vs 780/491.5),
至于LACM 150076(7189kg, 有股骨)大概等于暴龙里面的FMNH PR 2081, RSM 2532.8, 完整度稍差的USNM 8018( 8634kg, 有肱骨) 也可以算入, 两者平均7911kg.
至于和暴龙的比较
小叔(10650kg), Scotty(11500kg), 大叔(12600kg), 再加个UCMP 118094(13000kg)等. 因此霸王龙差不多比三角龙对应个体重150%左右.
LACM 150076的股骨对应的基模和大R级的RTMP 81.2.1(和小叔大小相等)的对比图.
【对于计算公式使用问题的解释】
Anderson 1985 0.000842*(FC+HC)^2.733 (含河马, 因为河马是一个Outlier, 导致公式估测普遍过重), 用这个公式LACM 150076体重14895kg, 泰坦三角龙正模 10389kg, 如果这个公式靠谱, 那么8楼的那个三角龙能比暴龙重40%,
侧面霸王龙更大, 两者俯视躯干宽度相等, 臀部霸王龙宽度优势明显, 霸王龙多绝大半个头, 多条尾巴, 半个大腿和大腿以下部位, 躯干密度稍小, 也能比三角龙重的多, 要是谁觉得三角龙重, 那就真不知道"头大眼小"了.....
Packard修正的含河马公式更糟糕 0.00071*(FC+HC)^2.771, 得出的是泰坦113428kg和LACM 163594kg...
Packard修正的不含河马的公式自然要好得多, 至少不会出现明显违背常识的数据. 但是即使这个公式也必须服从"相对完整的骨架"的建模估测.
克里斯丁琴有一大堆的双变量公式, 没什么意义, 因为作为因变量的建模都是皮包骨模型, 因此全部低估是肯定, 克里斯丁琴那一大套公式, 我自己C++重新做过(修改了因变量基模), 在因变量靠谱的情况计算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 缺点自然是需要的参数太多.
Campione的2014年双足公式, 加入椭圆指数和大量参考的人类样本, 计算结果仍然比建模法明显偏低, 但是各种兽脚亚目之间的相对体重关系极大的清晰化和合理化, 至少没有再出现平均大小的粗壮型霸王龙有2头最大的高棘龙那么大的荒唐估测..
Campione的公式如果取CI上限大概勉强接近皮包骨建模法(高棘龙等距离皮包骨还是地洞10~15%左右)。
按Campione的CI 95%上限估测算一下,基本上暴龙, 粗壮型的鲨齿龙类和特暴龙乘以105~110%就等于建模数据了(高棘龙和马普龙需要乘以33%. 到这两个哪里都是个悲剧)
FMNH PR 2081(*大叔): 11592kg (根据大叔股骨Dml 197, 小叔189, 按Campione给的指数(A/B)^2.39放大)
PSM P 2523,8 : 10007kg~10746kg (前一个数据假设对应小结129cm的, 另一组数据是按133cm设定为大节)
MOR 1128 : 10593kg (CF 580mm, ECC 1.2, P.Currie 2016数据 )
FMNH PR 2081(*小叔): 9224kg (CF 579mm, ECC 1.6极高, 固低于MOR 1128)
RTMP 81.2.1: 8517~8922kg, 6721*kg,
(这个个体有小R,大R, 扁R*三个数据, 494*, 560, 571mm, 494*为被压扁的股骨周长, 大R取Horlz 2004, 股骨全长132cm, 小R取Larson, Erikson, 小节120cm, 全长129cm, 考虑其压扁的可能, 因此ECC当成1.6来算)
CM 9380 : 8419~ 8840kg(按ECC 1.13计算, 前一组叔按Campione, CF 534mm, 后一组数据按Peter Larson 2008, CF 545mm, 这个略高于Campione论文中的数据8361kg, 因为作者把ECC当成1.2了)
BHI 3033: 7085~8076kg (BHI 3033股骨, 按"大S"135cm, "小S" 127.8cm
MOR 555 : 7559~7772kg (MOR 555的两个数据, 514~520mm)
MPEF-PV 1157 : 8274~8632kg (根据长度比正模大7%, 按指数2.39~3缩放)
MUCPv-CH1: 7938kg, 7369~8084kg (ECC 1.05~1.15, 取Mazzeta和Campione的两组, CF数据范围, 521, 505~525mm)
MPEF-PV 1156 : 7039kg (股骨CF 500mm)
MPC D 107/02 : 6290kg (股骨CF 480mm, 特暴龙计算结果重, 是因为其ECC只有1.05左右)
MCF-PVPH-108.234 5427kg (股骨CF 455mm)
NCSM14345: 4517kg (股骨CF 427mm)
————————————————————————————————————————
————————————————2017.5.11更新——————————————————
————————————————————————————————————————
实在抱歉啊各位,我太忙了,很久没有关注古生物学的前沿动态,上面这些结论是否有更新我也不太清楚。今天就补充一点关于南方巨兽龙和坦桑尼亚蛮龙的东西吧,资料不是很多,望诸位见谅。此后如果有时间我会尽量再补充一点东西(虽然很难了)。不过下面内容都类似关公战秦琼了,霸王龙同时代对手的信息去年已经补齐了。
南巨的资料在另一个回答里其实是有的。这里只是搬运一下。
就目前化石的状态,至少有两具霸王龙化石比最大的南巨更大(这三具标本完整度都不到1%),此外还有两个标本和南巨最大个体差不多大,三个标本略小于最大南巨。 不过我们还是比较平均大小比较合适。
先说霸王龙的成体平均体型。 首先,霸王龙又分粗壮型和纤细型(两性差距,但是不清楚哪种是雄是雌,传统的雌性霸王龙比雄性大的说法已经被推翻)。 平均大小则又分广义,狭义,特定三种: 广义就是所有霸王龙(不论地点/时间); 狭义就是区域性霸王龙(同一地点和化石阶层出土);分为怀俄明,南德达州,蒙大拿州,美国南方,加拿大南方,加拿大北方; 特定平均大小就是任何一具化石都可以当平均,因为该标本生前时期的其物种估计应该都那么大。
先比广义的平均大小: 平均大小的纤细型霸王龙代表AMNH 5027(标本编号,下同); 比它大的成年纤细型有MOR 980,BHI 3033,LACM 23844,SDSM 12477; 比它小的成年纤细型有RTMP.81.6,MOR 009, MOR 555,BHI 6230; 差不多大的纤细型(或者推测纤细型)有 BMNH R 7994,CMN 1400。
由于AMNH 5027是霸王龙的正模(发表新种时所依据的单一模式标本称为正模),因此我们通过对它的体型大小估测那个说明很多问题。AMNH 5027的状态如下: 体长10.7~11.5米,体重推测(7000~8000kg)【体重全部参考最可靠的建模法,当然体重不是体形的唯一代表其他材料大小】。 股骨长度推测130厘米,股骨推测粗细52厘米,头骨最大长度135.5厘米,宽度92厘米,头骨中线长度121cm,胫骨推测长度118~120cm,前颌骨长度76厘米。 脊椎骨估计第19节宽度19厘米左右【根据比它小些的纤细型霸王龙MOR 555|股骨长度127.4厘米,胫骨推测120厘米,体重6000~7400kg,脊椎骨19节宽度180厘米】
再看看南巨的情况: 卡洛琳南方巨兽龙的平均个体:正模MUCPv-CH1 虽然有一个更大的零碎标本,但是MUCPv-CH1的头骨融合程度(Fusion has obliterated most of the sutures (Fig. 1),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holotype represents a mature individual)推测应该是成年个体的,Currie的论文【论文原标题:THE BRAINCASE OF GIGANOTOSAURUS CAROLINII(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ARGENTINA 】里面没有细说,但是上面这个融合现象不仅性成熟,也代表了体成熟,所以MUCPv-CH1代表南巨的最大个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体长12~13.2米,最可靠长度12.5~13米,根据11.5高棘龙标本NCSM 14345推测体重5500~7000kg左右,南巨按目前股骨形状看,比高棘龙壮,所以推测体重是高棘龙的33~50%;体重7700~9000kg。 头骨推测最大长度160(Currie)~180(Coria & Salgado)厘米,最可靠长度173厘米,下颌骨最大长度181厘米,头骨中线长度148~156厘米,最可靠长度156厘米;上颌骨牙床推测92厘米,上颌骨长度1米,股骨长度143厘米,胫骨长度112厘米,股骨粗度52厘米,腓骨长度83.5厘米,腓骨最小粗度8厘米。 MUCPv-CH1的HL(股骨+胫骨+跖骨)推测=320厘米【作为对比,霸王龙AMNH 5027推测HL:315厘米(霸王龙的跖骨明显有特化加长,鲨齿龙科跖骨应该也就和比自己股骨短一些的霸王龙差不多长)】 肩胛骨+乌喙骨大约103厘米,这意味着南巨不会很胖,体腔可能比较狭窄,估计整体体腔体积也就和同体长的鳄鱼差不多;马普和纣魁龙的体腔其实都应该比南巨胖。
南巨的南巨正模的肩胛骨+乌喙骨(A),纣魁龙正模B(注南巨股骨143厘米,纣魁龙正模140厘米
脊椎骨的横向粗度是这样计算的(体重差距)^.5;南巨正模MUCPv-CH1推测比最大的高棘龙标本NCSM 14345重33%~50%左右,那么南巨正模的19节脊椎骨推测宽度大约16~16.9厘米:而南巨实际发现的脊椎骨17~19节位置的脊椎骨宽度15厘米左右(the age of dinosaurs in South America By Fernando E. Novas 301页),高度63厘米
补充材料: MUCPv-CH1 肩胛骨+乌喙骨长度(88+15)=103厘米下图是建属论文里面南巨MUCPv-CH1的体形,按股骨143厘米算,大概长度12.6米左右。 耻骨118厘米,骨盆长度158~165厘米,中段肋骨长度141厘米。
MUCPv-CH1和AMNH 5027比,确实是卡氏南方巨兽龙明显体形大一些;但是AMNH 5027是霸王龙两性之间的纤细型;等于说雄南非洲狮比雌无鬃洞狮大一点,不代表非洲狮比洞狮大粗壮型的霸王龙的体形的广义平均大小代表。 RTMP 81.12.1比推测粗壮型成体:UCMP 118742, UCMP 137538, FNMH PR 2081, MOR 1126, Rex-C,MOR 008, MOR 1128,BHI 4816 Fox,RSM 2532.8 Scotty等小;和Z-rex Samson,UVMN 11000差不多大,比MOR 1152,MOR1125,B-rex,BHI 6233,BHI6242,BHI6232,BHI4100,CM9380,RTMP.81.6,LL12823,USNM V 6183等大。 体长11~12米,体重8000kg~9000kg股骨长度推测完整129厘米(扭曲残片长度120厘米),股骨粗细56厘米,头骨长度推测134厘米,宽度92厘米,头骨推测中线长度120cm,胫骨推测长度115cm,前颌骨长度74厘米:推测HL:310厘米,推测肋骨长度138厘米。 以上两个都是大概比都比几个小的成年个体大,比大些的成年个体小。 推测19节脊椎骨宽度20厘米,高度61厘米。 肩胛骨+乌喙骨长度推测:119厘米。
结论:广义平均推测南巨大于纤细型霸王龙,等于粗壮型霸王龙。 重要的指标:股骨长度,头骨长度,股骨宽度,骨盆长度,南巨占明显优势,HL和肋骨长度南巨略占优势,枕骨宽度则相差可以忽略(12.1厘米左右)故估计头部实际生前重量也很接近。 重要的指标:股骨粗细,头骨宽度(南巨头骨宽度56厘米,霸王龙普遍超过90厘米),肩胛骨长度,脊椎骨宽度等霸王龙占明显优势,耻骨长度推测很接近。 次要的指标:腓骨长度,跖骨长度,胫骨长度等霸王龙占优势。 次要的指标:腓骨宽度,脊椎骨高度南巨占优势。
接着再比狭义平均大小 其中南方的霸王龙的化石太少,最大的North Horn formation的犹他标本只能模糊的认为小于FNMH PR 2081,但是大于MOR555,应该比南巨正模小些;科罗拉多的denver formation,南加拿大冲积平原willow Creek formation已经一些零星的化石点的霸王龙亚群平均,甚至最大个体都也小于南巨平均大小。 Hell Creek formation晚期的蒙大拿区域霸王龙亚群,南德达州的霸王龙亚群(都是沿海平原),Scollard formation的粗壮型平均大小大体和南巨平均相等,纤细型略小于南巨(不累述);不过蒙大拿种群中最大个体UCMP 118742,MOR008,UCMP 137538远超最大的南巨;如果再算仔细一些蒙大拿晚期Hell Creek Formation亚群粗壮型平均按渐近体重算大于南巨,而南德达州按由于基本上两个最大个体FNMH PR 2081和Rex-C都略小于最大的南巨,按渐近体重算平均要小于南巨 北加拿大冲积平原的Frenchment formation的RSM 25323.8可以作为平均个体。 Scotty头骨最大长度推测132厘米,股骨长度129.5厘米,股骨粗细推测57厘米,体重推测9000kg,大概等于南巨平均或者略略大于南巨。 Hell Creek formation早期霸王龙亚群,按渐近的平均体重明显超过南巨平均个体,平均大小估计也等于或者大于南巨;最大个体MOR 1126也明显超过最大的南巨MUCP-95。
最后看一下双方最大的个体的比较双方最大可以确定大小的较完整标本。 最大完整个体南巨还是MUCPv-CH1。 纤细型霸王龙是BHI 3033,推测体重7000~9000kg,体长11.9米股骨长度136厘米,胫骨推测长度120厘米,股骨粗细50厘米,头骨最大长度140厘米,上颌骨长度79厘米骨盆推测152厘米,跖骨61厘米,HL推测317厘米;MOR 980估计和BHI 3033差不多大。 这个指标还是略小于南巨。
最大的粗壮型基本完整个体FMNH PR 2081体长11.9~13米,最可靠长度12.5米,体重9100~11200kg。第19节脊椎骨高度67厘米,宽度23厘米,远大于南巨MUCPv-CHI的宽度,同样也大于MUCPv-95股骨长度139.6厘米(右),136.7厘米(右),胫骨长度124.5厘米,腓骨长度104.3厘米,跖骨长度67.1厘米,腓骨最小粗细7厘米,HL推测331厘米;肩胛骨+乌喙骨长度131厘米,肋骨最大长度略过147厘米,股骨宽度58厘米,头骨宽度94厘米,头骨最大长度150厘米,头骨中线长度140厘米。
霸王龙FNMH PR 2081的脊椎骨图片,F就是第19节。
FNMH PR 2081脊椎骨长度,(P19)就是第19节
FNMH PR 2081的肩胛骨+乌喙骨
南巨的发现区域,现在有编号的三个南巨化石(其中MUCPv-52是孤立的牙齿)都是一个化石点的
卡氏南方巨兽龙的股骨图片(右边 fig.15)测量尺10厘米
霸王龙FNMH PR 2081的股骨;明显比南巨的股骨粗壮
结论:FNMH PR 2081明显比MUCPv-CH1要大。 注:所有前面说的跖骨指M-III号(中间的)。
比较最大个体: 最大的南方巨兽龙MUCPv 95只有一个化石下颌骨残片;残片长度61厘米,比MUCPv-CH1的对应部分长8厘米(但是没有宽或者高那么多);推测长度13.2~14米;推测最大股骨长度154厘米,股骨粗细56~58厘米,胫骨长度120厘米,头骨长度推测187厘米,下颌骨推测长度195厘米,推测HL345厘米;推测体重9800~11500kg。 最大的可以确定的纤细型霸王龙LACM 23844,头骨最大长度150~156厘米,推测体长12.5米,体重9000~10500kg(小于MUCPv-95,但是大于MUCPv-CH1)。 最大的较完整头骨霸王龙MOR 008,28块骨头,较完整的头骨。 最大头骨长度158厘米,推测宽度97~100厘米,中线长度150厘米,推测HL 350cm;推测体重12500~13200kg,推测体长12.9~13.4米。 最大的实体霸王龙头骨材料;UCMP 118742,只有一块材料,基本上完整的上颌骨。 上颌骨长度是AMNH 5027的‘不完整’上颌骨(71厘米)的129%,AMNH 5027的完整上颌骨长度75.5厘米,推测UCMP 118742上颌骨长度916厘米,根据AMNH 5027推测头骨长度164~165;而其牙齿平均宽度也是FNMH PR 2081的108.4%;根据FNMH PR 2081推测头骨163厘米,根据BHI 3033也是163厘米,根据LACM 23844推测大概是168厘米;根据MOR 555推测大约是160厘米 估计体长13.4~13.8米,体重12100~14500kg。 MOR1126根据头后骨和脊椎骨最大的霸王龙之一;推测体长13.4~13.8米,头骨最大长度推测165厘米,推测体重12100~14500kg。 UCMP 137538:和MUCPv-95一样只有一块材料,而且更加残缺,代表性更小,不过推测其大小在13.8~14.1米,推测体重13000~15000kg。
MUCPv-CH1比FNMH PR 2081小20%左右。 MUCPv-95同样比MOR008等小20%,比UCMP 137538小30%。 所以说说南巨比霸王龙大,一定要注明是比那头霸王龙大,因为最大个体霸王龙远比南巨大的多。 。 而在平均个体的比较中,按照生物学家当前的估计,南巨也有一定的劣势,由于体型比较瘦,南巨的平均体重比霸王龙轻不少,这在假设的单挑中会比较吃亏。
南巨一点也不“胖”
总而言之,南巨的体型还是比霸王龙小一些,不过总体上二者处于一个数量级,不像三角龙和霸王龙那样体型差别很大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单挑根本没法打。 二者的大致体型对比图如下:
南方巨兽龙
霸王龙。
武器方面,南巨的前肢虽然大一点,但是远远没有大到可以在与霸王龙的“虚拟单挑”中用上的地步。二者都只能以嘴为武器。南巨的优势在于口裂大,可以一次性制造更大的伤口,其牙齿是放血型的,如果伤到大血管,按照霸王龙的体格,就算是打赢决斗也可能因为失血过多死掉。
但是总体上还是霸王龙占优势,因为霸王龙的咬力更为巨大、且牙齿为碎骨类型的,一旦命中正确的地方就可以直接结束战斗,而南巨的攻击要重伤霸王龙容易,但是彻底瘫痪要难很多。
当然其他的一些情况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灵活性等等。南巨的这方面分析有空补,下面先大致说说英格蛮龙和霸王龙的比较。
——————————————————分割线——————————————————
特别说明:由于化石证据太少,以下资料存在争议,且霸王龙的臀高为抬脚之后的高度,正常的霸王龙姿态臀高一般不足4米
选用个体:霸王龙MOR 1128渐进版;蛮龙(由于无法分类被分到了Megalosaurus Ingens,但是按照形态来看应该属于蛮龙)MB R2352。这二者体型基本一样大。其中霸王龙算是稍大个体,英格蛮龙是大个体。因为考虑战斗力所以没有用各自的极端大个体。 参考对象:MOR 1128渐进版主要参考FMNH PR 2081(即“苏”,MOR 1128原化石较少,这里用相近个体代替);MB R2352参考BYU和ML系列的蛮龙。 体重:MOR 1128渐进版比“苏”大10-15%(“苏”10.85吨),MOR 1128渐进版就是11.935-12.4775吨,,平均下来12.20625吨,这里取12.2吨;MB R2352的体重参考自己的齿冠底座长度与其他蛮龙的比例大小参考出来是12.2吨(参考对象齿冠底座长度46.05毫米,自己是52.8毫米+)。 身长:MOR 1128渐进版13米(“苏”12.5米,一下参考数据几乎都是同部位MOR 1128渐进版比“苏”大4%);MB R2352鄙人算出来是14.2米,现成数据14米+(参考对象12.5米,以下均用第二个版本)。 臀高:MOR 1128渐进版4.5344米(“苏”4.36米);MB R2352,4.4米?(参考其他种类兽脚亚目,当然也少不了其他蛮龙的数据)。 头骨长度:MOR 1128渐进版159.12厘米(“苏”153厘米);MB R2352,172厘米(162-182厘米,参考对象数据不稳定)。 头骨宽度:MOR 1128渐进版102.128厘米(“苏”98.2厘米);MB R2352,82.8厘米(同长头骨,蛮龙宽度约为霸王龙的75%)。 头骨高度:MOR 1128渐进版58.93厘米?(“苏”56.67,自己用尺子量的修正高度);MB R2352,61.67厘米?(170厘米+的头骨长度,也是拿尺子量的)。 头骨坚固度:MOR 1128渐进版527+(AMNH 5027是527,但是前者远大于后者);MB R2352,400+?(不确定,只知道坚固度远超鲨齿龙科的那几位,160厘米的鲨齿龙头骨坚固度345,如果取400就有点太保守了)。 齿冠长度理论上限:MOR1128渐进版150毫米;MB R2352,155毫米+。 牙齿功能:MOR 1128渐进版是碎骨牙;MB R2352是半碎骨半放血牙。 撕咬速度:半斤八两,不过MBR2352可能快一丁点,不过就是真快点也不能五十步笑一百步。 三觉:没现成数据,不过霸王龙应该好过蛮龙。 口裂:MOR 1128渐进版45度;MB R2352,70度。 咬力:没什么好比的,上面的头骨数据明显是MOR 1128渐进版占优,颈部肌肉组见下文。 颈部肌肉:MOR 1128渐进版的MTCP、MTCR、MTCS、MRCA胜出;MB R2352的MLCP胜出。总体上MOR 1128渐进版稳占优势,此外,霸王龙相比蛮龙,其头骨往上抛,水平上下活动,或者往左上,右上撕扯或者晃动头部的能力超过蛮龙,而蛮龙往左右下面撕扯的能力则超过霸王龙。 前肢:没什么好比的,单比肱骨就知道为什么了,MOR 1128渐进版肱骨长度~41厘米(“苏”38.55厘米);MB R2352,66.73厘米+(参考对象才9米肱骨就有42.9厘米了)。 额骨长度:MOR 1128渐进版173.784厘米(“苏”167.1厘米);MB R2352,159厘米(参考BYU系列蛮龙)。 额骨高度:MOR 1128渐进版60.32厘米(“苏”58厘米);MB R2352,54.6厘米(参考BYU系列蛮龙)。 股骨长度:MOR 1128渐进版145.08厘米(“苏”139.5厘米);MB R2352,151.8厘米(参考ML系列蛮龙)。 股骨周长:MOR 1128渐进版60.32厘米(“苏”58厘米);MB R2352,~58厘米(参考ML系列蛮龙)。 胫骨长度:MOR 1128渐进版119.08厘米(“苏”114.5厘米);MB R2352,~120厘米(参考ML系列蛮龙)。 胫骨周长:MOR 1128渐进版50.648厘米(“苏”48.7厘米);MB R2352,~56.5厘米(参考ML系列蛮龙)。 腿部肌肉:MOR 1128渐进版的腿部明显比MB R2325大,后者腿部占全重的28%,前者为27.5-33%(7-12吨的不同霸王龙个体,理论极限~35%)。 速度:按上述股骨胫骨比例与腿部占全重比例看,MOR 1128渐进版更快,至于尾部肌肉(起加速作用)见下文,但总体优势不变。 尾部肌肉:按尾部CFL重建来看,霸王龙的CFL其实很差,不如马普龙,更是远不如食肉牛龙,霸王龙靠的是腿,而尾部其实是很弱的,那么蛮龙的CFL又如何哪?看尾椎的比例,蛮龙和食肉牛龙很接近,也就是说其尾部肌肉应该相当的发达,虽然整体不如肉食牛龙(只有部分尾椎接近肉食牛龙的水平,其它的逐渐减低直到一些和霸王龙差不多)。也就是说,在这方面,MBR2352无悬念胜出。 灵活度:理论上MOR1128渐进版更灵活,但是,就算真的更灵活又能灵活多少哪? 可靠度:MOR 1128渐进版,理论个体,但是在论文中出现过,是最大的科考个体霸王龙;MBR2352,实体个体,就一颗牙齿,可靠度低,但是按概率算的话蛮龙有这样的个体也是有可能的。
二者对比图:
本图作者 鸿穹神皇上帝
本图作者 神龙Warrior
霸王龙和英格蛮龙斗兽的问题三年前在恐龙吧我们讨论过,当时我的总结如下:
在体型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臀高,体重可以暂时忽略。关键数据是以下几项 齿冠长度 蛮龙优势 撕咬速度 平手 头骨坚固度 霸王龙优势 三觉 霸王龙优势 口裂 蛮龙优势 咬力 霸王龙优势 颈部肌肉 霸王龙优势 前肢 蛮龙优势 腿部肌肉 霸王龙优势 尾部肌肉 蛮龙优势 速度 平手 灵活度 平手 关键指标一共12项 霸王龙优势 5项 蛮龙优势 4项 平手3项 总体上看霸王龙略占优势
如果这几年情况没有变化的话,那就还是霸王龙优势。而且当时考虑的是同体型战斗,考虑到实际上霸王龙还是大一点,霸王龙的优势还是可以确定的。当然这个优势相比对三角龙、甲龙、巨鳄的优势就要小多了。
棘龙的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我直到今天都不清楚棘龙现在到底是取中型还是矮型,所以不好比较战斗力。不过当时我们讨论的是中型棘龙不是霸王龙对手,需要06年出来的那个大卫星出马才能打赢。未来有空补充一下棘龙的卫星-地洞进化史(估计又是好长时间之后了,忙啊……主要为不是学古生物的,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主要也是靠搬运大佬的东西然后自己总结收集一下罢了,所以更深入的回答我也力不从心,诸位莫见怪)
再次感谢诸位这一年来对本答案的支持
————————————————————————————————2018.1.4更新——————————
今天去了北京古动物博物馆,就补充几张化石照片吧
其实这两具化石十多年前就在这里了,霸王龙这个标本模型是以三具不同化石为蓝本拼的,其中脑袋原型是AMNH5027正模。旁边就是著名的合川马门溪龙。可见对霸王龙来说,要击败梁龙科体态的蜥脚类并不困难。只要能够攻击到脖子,就问题不大。当然,前提是不能失误被尾巴抽到,不然可能会大伤,攻击失败不说,还可能丧失捕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