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遇到的:
1、传说中的美国学生独立自强,不靠家长?呵呵。美国的学生上大学,全家组团送他/她,恨不得什么家具、书本、办银行卡都是家长一路陪着的。毕业的时候也是组团来参加毕业典礼。至于学费,除非是太穷的家庭,需要学生靠自己贷款,不然家长都是替孩子付高昂的学费的。
2、美国学生也是会作弊的。我监考的时候,大概有两百多个人的教室里。就看着眼前的那个学生抄前排的学生的答案。我只能说,眼神儿真不错。除了教室里的考试,平时判电子版的作业、quizz、考试,到处都是互相抄来抄去的答案。一个40人左右的班里,有原创性的答案不会超过五个版本。甚至有学生直接一模一样的就复制粘贴过来了。
3、美国的学生抽大麻是常态,或者直接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养大麻。这一点倒是没啥好讲的,毕竟很多州都合法了。爱抽就抽吧。
4、篮球场里有个默认的规矩,就是打半场的人要把场地让给打全场的人。而且一般他们打篮球都是叫好了七八个人一起来,小概率情况下他们会加一个不认识的人一起玩儿,而且极少传球给你。你要是心脏足够强大、足够有耐心,那么他们也还是会保证每一个在底下等着的人可以一起玩儿的。但是这需要你能逼逼,如果一直不讲话,他们就一直占着场子玩儿到走。
5、篮球场里常常丢东西,尤其是偷手机,别人把你带的球拿走了或者换走了。叫了校警也就是给你记录一下,然后给学校里发个邮件让大家注意。东西是不可能找回来的。所以习惯了把手机放在场地外面的,务必记得放在包里。务必叫朋友在场下帮你看好。
6、传说我们校警每年靠罚单能罚出100万美金?我大概贡献过三四百刀吧。尤其是过节、有比赛的时候,停车场的栏杆拉起来,故意勾引你进去停车,然后再贴 ticket。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养猪吧。
7、美国的学生是我见过的最在意成绩的人,他们会直接找老师要分。亚裔学生没考好,会认为是自己没学好。美国的学生没考好,会认为是老师没教好。教课的内容数学含量越高他们就越不满意。学期中途更改syllabus是大忌。上课不开玩笑或者不夸学生的是老师是不被受欢迎的。他们更愿意被当成小学生一样,啊,你真厉害,你非常棒棒,你要加油,excellent!然后学期末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高分。他们是金主老师是服务者。
8、大雪天的时候,美国学生赶去上课或者去食堂吃饭,上面穿着厚厚的大鹅,底下穿着个小短裤和小拖鞋,手里拿着个电脑就去了。我担心他们会不会得老寒腿?
9、IT相关专业一堆印度人,数学相关专业一堆中国人,读到博士的美国人数学以及计算机水平很好,跟他们比亚裔的博士没有明显的优势。
路上或者出去玩儿遇到的:
1、这是我来美国的第二天遇到的,有个黑哥人高马大的,找我要钱。理由是他想要打篮球,需要有人给他赞助。他需要买鞋、买球、租场地。我当时也是蒙了,那想着就给他钱吧,然后掏出钱包里的5块钱,他说“no,no,that one。”他指着另一张20块的。我当时也是着急去赶着坐火车就把钱给他了。心里就想,我还是别瞎逼逼了,这位大哥我既打不过也跑不过,破财消灾吧。就是要钱的还要挑一张大额的,也是很搞笑。如果我有一张100的是不是就得给100了?
2、美国大城市的公交车可能很多人没坐过吧,我坐过几次,简直神奇。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站牌子也没有固定的下车地方。全凭乘客在后面拉绳子!!绳子连着前面的司机所在的地方,只要有人一拉,司机秒懂,会在一个乘客非常满意的地方停下来。那么如果是我这种不熟悉线路的人可就傻了。因为即便是google上面要停下来的站,如果没人等车也没人拉绳子,他,他就,不停了!!不过这种体验也是很有趣了。
3、偶尔加油的时候或者逛超市的时候,会遇到有人找你要钱。说是需要帮忙加油或者无家可归需要帮他买个吃的什么。我一开始还愿意给,后来一律回答: sorry,no cash。
4、美国人对于Trump的态度真是天差地别。我坐uber的时候一个老哥跟我扯了一路,说什么Trump做了这呀做了那呀,他算了算,比以前的到手收入还高了不少。我开车从家出去,周围的几个小区还是支持拜登的,往外开出去一小时就全是支持Trump的了。
5、酒店里一般都没有牙刷、牙膏,但是一定会配上咖啡机、微波炉。就算是 Hilton、万豪这种酒店,也有可能很老很破,浴室里的水味道也很重。还不如住Airbnb。
6、看见警察闪灯就老实停车。除了在路上被扑过,我还在一次住酒店check in的时候看到前面的顾客闹事儿叫警察抓起来了。还有一次是从吃完饭出来看到马路对面的银行出现了一堆警车,仿佛是有人要抢钱被抓了。总之我现在看见警察都慢下来然后躲的远远的。
7、美国很多旅行地都非常类似。尤其是大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很相近。很多地方成为热门景点比如黄石、迪士尼、拉斯维加斯,都很一般。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美国人真的没见过好玩儿的地方是啥样子。
8、很少能看到肯德基但是到处都有麦当劳。麦当劳的水平差异巨大,机场里的麦当劳相对好吃一些。美国的麦当劳不如国内的麦当劳好吃。像 Shake Shack、In n Out、Chick-fill-a、popeyes这种店里的汉堡,火过一阵子之后,最终都会趋近于麦当劳汉堡的水平。
9、机场里如果叫 disability 服务是免费的,可以快速通道过安检。我就观察坐在椅子上的人吧,有的人好像也没啥大毛病的样子。
10、我的朋友不太会讲英语,在三藩转机的时候,成功的用粤语完成了check in。在底特律机场有用中文播音
日常的衣食住行:
1、美国超市里的三文鱼,很多都是越南产的。牛油果是墨西哥产的,羊肉都是新西兰的。亚马逊上的小家电几乎都是国货。超市里也有不少中国人民爱吃的东西。比如鸡心、鸭腿儿、馄炖皮、蟹肉棒、李锦记的酱油。这种我们以为只有中国超市卖的,很多州内的连锁超市或者local 的有机超市也卖。价钱可能还比中超便宜。
2、每个州之间,每个城市之间,甚至每个城市里的不同block都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人们只关心家门口20个mile以内的事情。比如佛州的高速是从左边出口加油的。芝加哥我去了十几次了,从来不敢去海德公园。在迈阿密打车人家上来就说:no english,only spanish。在犹他州有很多一夫多妻的家庭。在洛杉矶的韩国城吃到了地道的韩式参鸡汤。在纽约上东区很少看见路上有人。
3、同一件事情,比如亚马逊退货,机票改签,第一个客服告诉你不行,换一个客服就告诉你行了。然后时常会被转借给一个有着浓重的印度口音或者拉美口音的客服。我在这方面的英语倒是提高了不少。
4、美国 USPS 的车是右舵位的,而且美国的快递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是我约了pick up,那么要收费,如果是蹲小区里的快递车,直接把包裹扔给快递员就是免费。
5、常常能看见有路人跑步或者骑车,风雨无阻。无论是大冷天下大雪,还是大热天暴晒,都能看见有人在外面的人行道里跑步,骑车,这一点上我对老美甚是佩服。
6、车行无论是买车、修车还是保养,一圈问下来,还是老美开的车行价钱公道一点。华人车行也有好的,但是一旦换了老板就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了。
7、我在美国餐馆里吃饭,服务员一定要问“everything good?”有时候要来回问三四遍。真的好烦人。尤其是我们聊天的时候,她跑过来打断我们,我真的很想回一句 not good。然后在商场里大卖场里,想问个衣服、鞋之类的去哪里能有合适的。找半天找不着一个能问的服务员。商场和餐厅的服务员要是能换一换就好了。
8、有些地方的电线杆上会挂鞋,挂多了看上去还挺吓人的。听说是用来做XX交易的。
9、超市里有专门给胖胖的人坐的电动车。跟他们的胖胖比,连欧洲人都算匀称了。
10、一开始被subway或者是食堂里的三明治窗口逼疯了。每次都要问我配什么,但是我完全不会回答。主要集中在橄榄、沙拉、奶酪都不认识也不会用英语讲,也不是太能吃出来有什么区别。一度都用 everything 来点菜。就是现在了有的也不会讲。
平时工作里遇到的:
1、行政办公人员很好说话,基本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回邮件都回的很快。如果他们回答不了,也会尽力帮你找到可以回答问题的人。其它行政人员也很不错,有时候会朝你笑一笑聊聊天啥的。有些时候规定的东西也是能通融的,并没有以为的那么刻板。
2、我的老板从不和我们建立私人关系。我们自己做老师的时候也被要求不要在给成绩之前和学生建立任何私人关系。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大家关系近一些。
3、有一次要参加一个系里组织的,对 chair的评价。要求大家都去。我和另外一个老美因为上课所以去的晚。结果人家干脆就不去了。我颠儿颠儿跑过去,人家还为了我延长了一下会议时间。也不知道是我的太认真了还是老美太不care了。
4、开学术讨论会的时候,是可以直接打断演讲者提问题的。在东亚的文化里,一般都是以不讲话听发言人把讲的内容讲完再提问题。如果突然打断提问或者举手提问可能都是一种不礼貌。在美国参加workshop,正好要反过来。你从头到尾不说话,人家才觉着是一种不礼貌,说明你没好好听呀。用一个老印同学的话讲:just say something. 有时候他们会问一堆毫不相关的问题,或者讲一些完全自嗨的内容。而且常常就问了都不举手的。反而是我们不张嘴的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会被老板喷的。
5、工作时候的等级观念是很重的。比如我或者我师哥出去讲论文,没说五分钟底下及一堆人问问题瞎逼逼。换成我老板或者是我们的老大出去讲一模一样的ppt,胡扯八道了二十分钟,底下没一个人质疑的,一律都是 very interesting,very promising,blabla。呵呵呀呵呵
去医院、或者买药时候遇到的:
1、医疗保险非常重要。我在美国受过一次大伤,需要做开刀手术。没有医保大概要交一万多美金,走保险以后依旧要花掉三千多刀。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觉着买保险有用处。
2、感觉吧,医生不太把病人当回事儿。或者说,美国人才是 真*战斗种族。我去看病的时候,首先要预约,从腿折了到我看见医生之间隔了三天的时间。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白大褂儿的人进来,问了一堆东西,结果发现她是护士。让我继续等。过了很久又进来一个人,好嘛,还是一个护士。最终医生进来了,问我疼不疼,看了看,就说那做手术吧。就走了。。。我擦,连个核磁共振都不做吗?最后决定做手术,复检的时候,医生又问,你觉着疼吗?我说还行,医生回答,那就拆线吧。我???合着我说不疼就算不疼了?是我太娇气了?反正整个过程体验非常不舒适。医生不是很care的样子。
3、看病的时候,自己的英语就是个渣渣。护士问了一堆问题,没一个能听懂的。后来看了一个文字版本的,其实就是问是否药物过敏,是否有病史之类的。但是吧,除了一个allergy,遇见问题就答no,啥都不知道。
4、一个朋友跟我讲的,说是怀孕了做孕检。血糖值大概就比超标值低了一点点。医生说没事儿,该干啥干啥去吧。朋友吐槽说有一点点教条。
5、去CVS、Walgreen买药,有时候问店里的人能不能推荐个感冒药、跌打损伤之类的。感觉不如自己先 google一下靠谱。
6、可以免费打流感、乙肝、HPV之类的疫苗,如果觉着有必要的话还是去打一下吧。
7、普通的医保不包含体检、看牙。我以前的房东跟我讲,她老公买机票坐飞机回台湾、约医生看牙,治好了然后再坐飞机回来。加在一起的钱,依旧小于在美国约医生看牙的费用。
在美国认识的其他族裔:
1、中国人和老美谈恋爱的见过不少,最后能走到结婚的迄今为止就见过两个。
2、ABC、美高、美本、美研究生是四个不同的群体。除了因为共同爱好、社团、或者一块上过课以外很难有交集。突破次元壁能走到结婚的也不多。尤其是ABC,好像找的另一半也会是ABC、BBC、CBC。。。
3、在越南人眼里,我们是_______。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后来又认识了不少越南人,发现他们很多来自北部地区的人还能听懂一点中文,认识不少繁体字。听他们讲越南话隐约觉着像广东话。
4、香港、台湾地区的人会称自己为_______。然后呢,台湾地区的人跟我讲话会讲普通话。但是转脸给我发微信就会用英文,不知道是他觉着是我看不懂繁体字还是他看不懂简体字。
5、美国很多大城市都有Hmart。里面会有很多蓬蓬头的韩国阿姨挑菜菜。就跟我住在韩国的时候一样。看着挺好玩儿的。
6、我有个土耳其的朋友。我问过他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在这里不太容易能买到阿訇认证过的肉,你咋解决的?小哥儿思考了一会儿给的答案是:我不买阿訇认证的肉是逼不得已。我只要不是故意去买那些肉,就可以了。
7、印度人嘴上会讲他们已经没有婆罗门刹帝利这种东西了,但是他们的行为多少还是遵从种姓制度的。很多来这里读书的印度人都背了极重的贷款,这仿佛是一个产业了。
8、除了加州,几乎看不到日本人。
我来一个吧。
我曾经去过一个小镇,整个镇子没!信!号!手机在那里来不来飞行模式没!区!别!深山老林这样我就认了,小镇也这么玩?!也不知道是那里一直没信号还是因为当地信号塔故障。
(补充说明:我当时用的是at&t的,可不是什么杂牌子,而且周围所有人都没信号)
前几天群里看到有中国人在美国失联,最后发现只是信号没了……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出国要注意随时保持联系,至少出发前报个位置和行进方向。
美国的体育:
首先美国人在观念上,并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主张。美国人热爱竞技体育,所以孩子从小就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事。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学业上对普通学生压力不大,学生有很多课余时间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学校和老师也不会因为“影响学业”而干涉。加之美国民间有着数量极其庞大的各种体育项目协会和俱乐部,这些绝大多数是民间团体,基本运行也由其会员操作。这些俱乐部平时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培训班、夏令营以及各种比赛。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些并不是某个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所独有的“福利”;而是普遍存在于美国广大的城郊地区和农村地区。而这些“大农村”地区的体育软硬件设施,丝毫不逊于大城市,甚至还可能超出。
比如一个喜欢足球的孩子,很小就可以参加各种周末、暑期足球兴趣班。有教练传授足球入门,以玩为主,寓教于乐。之后如果孩子继续对足球抱有浓厚兴趣,就可以加入俱乐部,根据水平与年龄段找专人训练,同时开始参加各种比赛。这种训练-比赛的生活,基本就成为了孩子课余的一项重要活动,甚至也是家长周末的重要活动之一。因为重要比赛一般都在周末,甚至需要长途开车去另外一个地点参加比赛。所以周末全家人出动,参加孩子的比赛就成为了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之一。有时候家长们看孩子比赛的那种投入、激动和上头程度,远远超过看职业比赛。家长们在场边一反平时的温文尔雅,嘲讽开满、动辄面红耳赤、大喊大叫,甚至还有打成一团的…比如我喜欢这几幅漫画,在好多冰场门口都贴着,提醒:Relax,it's just a game.
随着孩子的长大,如果教练和孩子个人都觉得以后可以向职业方向发展,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加入当地的高水平俱乐部球队打比赛。(有些体育单项项目甚至可以参加国际大赛)。这些比赛成绩也是大学入学、申请奖学金的重要资质之一。进入大学,各项比赛的专业性更强,而且会有更多商业赞助加入。如果能加入校队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色,那么就有可能走上职业运动员之路。
在美国,职业运动员是高收入群体,他们也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最终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其他大多数不能进入职业运动生涯的选手,还是要找一份工作谋生。但是这其中的很多人还是也可以在美国庞大的体育产业中谋取一份职业。比如担任各种级别的教练、媒体从业人员、体育产业经营者、俱乐部营运人员、直至体育器材销售、维护者等等。这些工作有些是全职,有些是兼职,收入也不尽相同。但透过表面可以看到的是他们热爱体育的不变初心。当年自己小时候付钱给老教练训练自己,几十年后自己虽然没有成为职业巨星,但可以变成老教练,收点钱继续培训下一代,完成一代代的交替轮回。
美国广泛而深厚的体育基础也推动了体育产业、俱乐部、体育设施的良性运作。比如在某农村开一个滑冰场,只靠出租冰场时间(出租给冰球队、速滑、花滑等团体与俱乐部)就可以保本。而这些俱乐部以大客户“团购”形式租下的冰场时间,其价格又比单人购买便宜太多。所以冰场-俱乐部-个人三方获益。而其他诸如举办比赛、开放大众娱乐式溜冰、举办其他相关活动的收入就是冰场的锦上添花了。而且冰场的初始投资说不定还有大量的捐款(甚至完全来自捐助)。如果这种体育设施再辅助以室内足球场(可以风雨无阻地训练足球、棒球、曲棍球等),网球场,健身房等,其收入还可以进一步增加。
以上这一整套流程适用于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游泳、田径、网球、高尔夫、体操、击剑、射箭等众多项目。除此之外,竞技性不那么强更多偏重爱好的体育项目在美国也非常发达,比如打猎(枪猎、弓猎)、钓鱼、登山、冲浪、潜水、帆船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美国体育的发达确实深深扎根于民间,而且也造福于民间。人们热情参与体育活动,出于对其发自内心的热爱。
再简单说上几点:
美国的历史:虽然美国的历史比较短,但他们对自己国家历史的研究却非常深入、细致。单单南北战争一个事件,各种著作和文献就浩如烟海。就连当时普通人的信件、日记、随笔等,都有各种细致的归档总结比较分析。所以美国历史虽短,但精研历史尤其是那些更具有启示意义的近现代历史事件,对于美国来说其实还真是件好事。
美国的民间组织:美国的民间组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组织和行动能力强大,令人印象很深。有句美国老话,原话记不清了,但意思就是,无论你的爱好多么奇葩刁钻古怪,在美国都能找到这样的组织/协会/俱乐部。这些民间组织绝大多数都是私人性质,从日常管理、财务、人事到各种活动的规划、组织,都是参与者或会员自己来运作。体育方面几乎每个项目都有相关的俱乐部或协会;喜欢读书有读书会;喜欢谈论政治、国际局势的有专门的话题讨论小组(比如专门骂川普或支持川普的人都可以找到各自的小组);甚至连如何折叠内衣袜子、相信地球是平的都有相关组织。力量强大的组织,比如NRA甚至可以左右美国的政局。
美国的图书馆:如果问美国这个世界第一GDP、人均GDP6万多美元的老牌富国,到底富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去看一看美国的图书馆就能深刻地体会。我这里说的图书馆不是国会图书馆、波士顿图书馆这种高大上的馆,而是美国各个小城镇、小村镇的图书馆。美国的普通小镇,人口大概是几千到几万人,起码都有一个以上的公立图书馆。不管这个地方如何偏远,或经济已经走下坡路,但图书馆的条件大都不错:藏书丰富、提供热门期刊和报纸的阅览、都设有专门的儿童图书专区(有玩具提供孩子玩耍)、提供电脑给读者免费使用等。很多地方图书馆还联网,提供免费的馆际互借。你这个小镇图书馆没有这本书,但隔壁的小镇有,就可以让当地的图书馆帮你借过来。如果你住在大学附近,那就更幸运了。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一般都会给当地居民提供借阅途径,有时就是拿上驾照办张卡那么简单,然后你就可以拥有大学图书馆中的海量书籍。美国很多村镇图书馆其实就是以前某富人的豪宅、别墅改造而成,虽然不大,但是古香古色,别有风味。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比如读书会、科技展览、各种亲子活动等等。我国现在很多地方也有条件非常好的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大都在中心城市,而广大乡镇农村的图书馆覆盖率以及软硬件水平还远远不如美国。所以美国的富,具体就体现在广大郊区小镇和农村,毕竟人家富了至少80年了。什么时候我们的乡镇农村也都能拥有美国这样的图书馆,那我们就真正发达了。
最后说一点美国的基础教育:
关于这个话题我说一说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一些了解。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以前很多的一些主观、片面、先入为主的看法其实有很多问题。美国的公立基础教育(小学中学)的模式,首先和中国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个体系其实是一种“学校要求宽松但同时给予足够自由和资源”的模式。
不同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老师对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对美国),美国的公立教育系统这几十年来对于孩子的要求其实在不断地降低。这里有各种政治和其他原因,就不展开说了。由于标准的不断降低,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低学历美国人的无知与反智(这次疫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其实这些人很多本身人品并不坏,但就是因为读书少、学的少,所以很多问题就是压根不知道、或想不到、想不明白。脑袋里空空,所以非常容易受充满感情色彩言论的蛊惑
但是美国的精英阶层、知识阶层以及那些头脑清醒、见过世面、能想明白的人(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移民就不用提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知识教育都非常重视。在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这些人还非常重视孩子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因为这些也是进入优秀大学的必要资质。
在这种类似“两种世界”的情况下,我上面提到的“学校要求宽松但同时给予足够自由和资源”的模式就开始发挥威力了。(我这里就不讨论完全精英教育模式的私立学校,那里的要求更严格,而且资源更加充沛。)
首先是时间:美国的公立中学,一般下午三点多学校的课程就结束了。而且学校的课程负担和作业也不太重。这样在第一个世界的孩子如果想玩、放羊、甚至彻底躺平连作业也不写,也能混个高中毕业。学校和老师还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而对于第二个世界的孩子,这就是大把的时间和自己的机会。可以充分利用来进阶学习。好的美国公立中学,可以提供大学预科课程AP,如果你有能力,大学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生物都可以在中学修了。拿到了学分,不但可以作为评奖学金、申请大学的资质,而且上了大学还可以转成相关学分,这样在大学里就不用再修这些基础课,从而腾出时间来学习其他更高阶的课程或做科研,这就是在中学赢在了起跑线上。还有数学,如果你数学特别好,未来瞄准的是奥赛,那么可以参加美国的AMC,网上有课有题可以刷,学校有老师专门组队辅导,如果你考的好,还可以进入更高级别的夏令营。AMC的题在难度上其实并不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多课后小组,除去音体美的各种项目,就说知识方面,还有学习其他外语,文学,诗歌,科学小组科技创新,计算机相关俱乐部等等。总之如果你有天赋、而且肯努力好好发展某一方面的特长,学校起码提供给你时间和一些相关的资源来支持。当然,如果想走的更高,家长的在金钱、时间、精力方面的付出也必不可少,比如私教。
所以就像知乎上很多人提到的那样,美国中学的两极分化就这么越来越严重了。第一个世界的孩子在各方面越来越差,而第二个世界的孩子在每个方面都越来越优秀。第一个世界的孩子每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甚至一堆恶习,而第二个世界的孩子每天日程满满,AP,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科学,计算机各种五花八门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一点也不比国内的中学生轻松。更有甚者,就会出现像比尔盖茨这种从小在车库里鼓捣计算机的天才,还有像加来道雄这样从小就拉着父母把学校操场用铜线围圈妄图制造小型加速器的“科学狂人”(当然没有成功,“加速器”一开启就把全镇的电给烧停电了)。
所以美国的教育模式就是这样奇特,生成了不少反智人群的同时,也能很有效地让那些优秀、有天赋的孩子脱颖而出。这也造就了美国目前的方方面面。有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一方面有硅谷,有苹果谷歌特斯拉spaceX,另一方面又有人会把消毒液往自己静脉里面注射。教育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上面讲了这么多美国的事,其实也只是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管中窥豹而已。美国有些地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则需要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我们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地广人稀啊,特别难约!
附近的人,在线的,15公里以外了。撩得其实还凑合,该发的照片也发了,人家也勉强接受你不年轻了。结果一问地方,还是觉得太远。我说大叔报销车票、报销油钱、报销uber,要不大叔自己开车过来,人家一句:“一个小时以后,我都收拾完了。”
得,车程抵消炮意。
国内呢?打开一看吓一跳,满满几大页,在100多以内。再一看,更吓一跳,100多,是米。
各种单位能把你逼疯
刚来我以为磅,英里,加仑,华氏度这四个已经够我用了
1英里=1.6公里,1加仑=3.78升, 1磅=0.45kg 华氏度75就是空调舒服的温度
结果后面发现,吃牛排,是oz,盎司,16盎司等于1磅,矿泉水也是盎司, fluid ounce
1L矿泉水是33.814 fl oz, 非常的社会。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No way foool
长度单位在交规考试时,你会发现feet, 不是一个脚的长度哦,1ft 是0.3048米
ft之下是inch,inch长度是2.54厘米,1ft等于12 inch
feet之上是yard, yard中文叫码,1yard = 3 feet、
所以牛逼至极的美国人,1 mile = 1760 Yard = 5280 ft。
没错, 他们的距离划算就是这么写意。对了,inch之下你以为还有么?
没了! 没了!意外不?什么厘米毫米分米屁民们不用的。但是有些长度就是小于2.54厘米,怎么整?
聪明的美帝人民用到了分数,没错,尺子上就是这么标的,二分之一inch,四分之一inch,八分之一inch
小数什么的不存在的,虽然这个国家的人我估计做个分数乘除法都费劲。你跟他说3/8 x 5/16等于多少 ,你问十个人,超过半数口算作答的我把头给你当球体踢
哦对了
feet的中文是英尺,inch的中文是英寸!!你们翻译时候怎么想的????就好像玩个战士起名叫法师,玩个法师起名叫牧师,然后团长指挥时候来了句,法师插旗吼血,牧师开yy
扯远了,所以我一个堂堂身高186cm的大汉,在报自己身高时是,6英尺1英寸。注意哦不是6.1英尺,因为不是十进制,是12进制,非常的社会,帅的飞起。
oh对,他们喝酒喝咖啡都叫shot,1shot大概是1.5fl oz,也就是44.3毫升。
补充下,感受下华氏度有多么不可理喻。开尔文温度把分子不运动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水冰点为0,沸点为100。
华氏度呢?
1714年,他终于制成了第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这种温度计的刻度是按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温标(华氏温标)来划分的。最初,华氏温标选用NH4Cl(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0°,而以人(他妻子)的体温为96°。此后,改为冰水混合物为32°(即冰点),而以水沸点的温度为212°,这就是华氏温标,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华氏度。
?????他妻子的体温???这什么规格。。。。水冰点32度,沸点212度。。。这是人想出来的东西么。。。
有一件事是马云去了美国才有人知道的。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接受美国电视台专访。结果,一位看电视的精神科医生认出:马云可能是自闭症!她在错误星球(自闭症论坛)发表了这一观点。Jack Ma:伟大且鼓舞人心,可能是自闭症
从帖子里摘录的一些马云可能是自闭症的证据:
补充我想到的其他几个可能的证据:
6. 马云的外貌年龄。看下面这张照片,你能猜出他是多少岁?
真实答案是55岁。外貌年轻,也是高功能自闭症特征之一。Why do we look younger? (根据评论区两位贴脸观察过马云的大佬(其中一位阿里员工)的反馈,本条特征作废)
当然,马云不是典型自闭症,他可能是自闭症里症状最轻微的类型——阿斯伯格。即具有语言功能,且通常智商高于平均水平的自闭症。核心特征是社交与非言语交际的困难,同时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
很多名人被推测是阿斯伯格,举几个最有名的:
更多名单见“自闭症名人堂”:https://awetismhalloffame.wordpress.com/
解释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事情:如果马云是自闭症,为什么还能言会道,还是社交红人?
引用一篇来自Quora的回答。https://www.quora.com/I-have-Aspergers-and-I-want-to-become-President-of-the-United-States-one-day-What-should-I-do
马云的社交能力也是迷恋社交、大量训练的结果。“但马云对英语的狂热,她至今印象深刻。那时候马云的家就住在西湖边上,他一有空就往西湖边跑,一看到外国游客,就主动凑上去和人家练几句。他经常免费给老外当导游,骑一辆自行车载着他们满杭州城跑。“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这个小朋友是从欧美回来的小华侨。””
补充:论述爱因斯坦是阿斯伯格的书籍与论文 https://awetismhalloffame.wordpress.com/
本文全为推测,纯属个人爱好,非医学诊断。大家就当八卦看吧。
如果谁用魔法让地球上所有的自闭症都消失,人类可能还在山洞口的篝火前踟蹰不前。(坦普·葛兰汀,《图形化思考》作者,电影《自闭历程》主角原型)
评论区统一答复
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存在于美国小镇中。
根本不在那些大城市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华尔街,而是在杜鲁斯、安娜堡、春田、大溪流城以及很多很多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地方。
它们隐蔽在广袤的中西部平原、在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里、在密西西比河的两岸、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内陆。
在这些地方孕育着美国小镇(small towns)文化 —— 这是很多美国人的根。
在这里,你可能会惊诧于基建的朴素,红绿灯就那么不经心的悬挂在树桩上,随风摇曳。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立交桥,没有霓虹灯。晚上8点镇上已经黑了,超市早早打烊,没有夜生活。周末的清晨,街上冷冷清清,是家庭聚会的时间,没有party。礼拜天,所有地方都不营业,只有教堂前的停车场是满的,
你会看见身着正装的男男女女和小孩一起去教堂敬拜,听到教堂中传出的圣乐,大型的教会还会有管风琴。黑人教会传出整齐划一的拍掌声、还有高亢的灵歌。白人教会略安静,但现在也越来越流行化了。稍大一点的镇上还有华人、印度人、韩国人等不同国家民族肤色的聚会。
马丁路德金的名言,「礼拜天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日子」,今天依然如此,小镇上黑白黄分的很清。
19世纪之前的美国,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农村和小镇上,那时还看不到今天所熟知的大都会城市。就算纽约,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港口。小规模的商品交换可以在镇中心完成。镇中心最重要的场所,是教堂和集市。
从19世纪末到20年代中这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工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都会大城市的产生。它们集中在沿海的港口、与河流的口岸,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金融资本中心。这些城市——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等——逐渐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
从此,美国城市化历史叙事的两条主线出现了,一条围绕着都会城市为中心展开,另一条则围绕着小镇文化为中心展开。
前者成为了国家经济力量的中心,并逐渐发展为国际大都会,成为外国移民聚居、民族种族大杂烩的熔炉之地。后者则栖息在内陆的深处,冷眼旁观城市的变幻莫测,努力的维持着一个“美利坚”最初的样貌。
不管在全球化的今天,还有多少小镇能真正做到隔离于变化之外,至少在美国人的集体想象中,所谓的「美国精神」的持有者和保护者,仍然是那些似乎从来也不曾改变过的小镇。
你大概听到过很多美国人说:「纽约不是美国」,「洛杉矶不是美国」,「旧金山不是美国」…… 那么哪里才是美国呢?他们可能会指向遥远的落基山脉、种满玉米的中西部、或者密林深处的宾夕法尼亚。
美国作家坎比(Henry Seidel Canby)曾说:
20世纪的美国是建立在美国的小镇之上,小镇的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而我们要继续传扬下去的宝贵遗产。[1]
什么是「小镇精神」?敬虔,勤劳,坚韧,友爱。—— 体现在这样的「小镇生活」中:
在大批美国人从农场迁徙到城市和郊区一个世纪之后到今天,小镇文化仍被视为美国人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的源头……美国小镇是这样一种地方:人们辛勤工作,按时去教堂敬拜上帝,不畏艰难,彼此互助,这样的事情在城市和郊区已经不多见了。[2]
「小镇精神」是烙印在美国文化上的一个特殊标记,以至于每一个总统候选人,无论是否出生、生长于小镇,都不约而同的诉诸于「小镇」所代表的美国精神来为自己背书。
每个总统候选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安排某个中西部的小镇作为ta的竞选旅行和演讲地之一。当年奥巴马就吃了点亏,因为出生在夏威夷,总不好像别的候选人一样,动不动就能讲述个小镇往事来取悦美国民众,但他还是聪明的安排了一个在爱荷华州叫Peosta的小镇上的演讲:
这里的人知道如何克服困难,你们知道如何在灾难来临之际——在饥荒中在飓风中照顾彼此的需要,你们同甘共苦。这就是美国小镇上的人所体现的那种价值观,那种道德伦理——自强不息、正直的品格、和宝贵的荣誉感。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建立了今天的美利坚。[3]
美国小镇最集中的地方在中西部(midwest),也就是两大著名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中间一大块广阔的土地,也有用corn-belt “玉米地带”来形容的,因为盛产玉米。农业,是中西部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地图上,如果你用手指勾画,沿着威斯康星、明尼苏达、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俄亥俄的分界线,它们之中其实只有一些占据了所谓的中间地带。俄亥俄、印第安纳都蛮靠东,其他几个州也实在说不上是西部。那么为什么把这块地方称作中西部?也许是相对于最早独立的新英格兰及其南部的殖民地,过了阿巴拉契山脉以西就算西部了。
其实这种分类倒蛮像中国南、北方的划分。长江以南的很多省份在真正地理意义上也不能算南方。所谓美国的中西部,也同样并不仅仅作为地图上的一个标注,更像是一系列意味深长的文化符号,如同烟雨之江南,黄沙之塞外一般,总能让散布在或东或西或世界各地的美国人产生某种默契的、心领神会的归属感。一句“我来自中西部”,通常会获得对方意味深长的“哦——”。不过,这“哦——”里所包涵的深意,恐怕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了。
至今农业还占主体地位的中西部是美国小镇文化的守护者。大学课堂第一堂课自我介绍,总能听到很多同学说,“I grew up on a farm”, “I'm from a small town”,语气欢快而自信。
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18世纪或者更早移民到美国,19世纪的西迁运动把他们带到了这一块有“千湖之城”的地方。土地肥沃,密西西比河穿行南下,四季分明,特别是冬天及其寒冷、漫长。但这恰恰是斯堪的纳维亚移民所怀念的家乡的味道,于是他们很多人在这里定居下来。这个地方叫明尼苏达。
如果你从东岸一路开车到明尼苏达,想了解沿途的风景,明州的同学会这样告诉你:
沿途你会看到:“玉米地--玉米地--玉米地--大豆地--玉米地--玉米地--玉米地--芝麻地--玉米地--改良玉米地--玉米地--密西西比河--明尼苏达。”
玉米、大豆、农场、密西西比河、湖泊、平得一望无际的公路、绵长的冬季、拘谨的路德派教徒、一年一度的斯堪地纳维亚文化节⋯⋯
这些对很多中西部人来说,就是全部的世界了。东西海岸再繁华、再自由、再风声水气,都难以让他们永远移民到另一个城市。
而移植到了外面的中西部人会水土不服。
他们东漂西荡,环游世界,不愿回家,也没法在另一个地方定居,无论这个地方是纽约、巴黎、还是北京。
圣保罗长大的作家Scott Fitzgerald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描写纽约,就是这样一个让他感觉始终无法融入的地方。在经历了纽约一切的繁华、荒谬之后,主人公Nick说:
即使东岸最让我觉得刺激的时候,即使我能敏锐地感觉到比之俄亥俄河那往西蔓延开来的的那些沉闷、臃肿的小镇,... 东部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的时候 ——即使在那种时候,东岸仍令我产生出某种扭曲的感觉。西卵(Nick和盖茨比所住的地方,位于纽约长岛上的郊区)时常出现在我做的那些荒唐的梦里。梦中的城市就像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西班牙画家。作品多用宗教题材,并用阴冷色调渲染超现实的气氛)画的一幅夜景:上百所房屋,既平常又怪诞,蹲伏在阴沉沉的天空和黯淡无光的月亮之下。四个板起了面孔、身穿大礼服的男人正沿着人行道走,他们抬着一副担架,上面躺着一个喝醉酒的女人,女人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晚礼服。她一只手耷拉在一边,手臂上闪耀着珠宝的寒光。抬担架的阴郁的男人转身走进一所房子——走错了地方,没人知道女人的姓名,也没有人关心。
而中西部是家,是圣诞节、是雪中清冷的空气、是夜里黄色的灯火、是世代相传的老宅子、是宇宙中某个已经遗失了的隐秘的中心。相比纽约,Scott Fitzgerald对中西部的描述是:
我记忆中最鲜明的景象之一就是每年圣诞节从预备学校,以及后来从大学回到西部的情景。到芝加哥以外去上学的同学们总是那个十二月的黄昏六点钟聚在那座古老、幽暗的联邦车站,和家在芝加哥的朋友匆匆话别,大家都陶醉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只是草草的告别了事。我记得女生们熙熙攘攘的毛皮大衣以及她们在严寒的空气中喊喊喳喳的笑语,记得我们发现熟人时抢手呼唤,记得互相比较收到的邀请:“你到奥德威家去吗?赫西家呢?舒尔茨家呢?”还记得紧紧抓在我们戴了手套的手里的长条绿色车票。最后还有停在月台门口轨道上的芝加哥-密尔沃基-圣保罗铁路的朦胧的黄色客车,看上去就像圣诞节一样地使人愉快。
火车在寒冬的黑夜里奔驰,真正的白雪、我们中西部特有的雪,开始在两边向远方伸展,迎着车窗闪耀,威斯康星州的小车站暗灰的灯火从眼前掠过。空气中突然掠过一阵使人神清气爽的寒气,我们一路上深深地呼吸着这寒气。这时大家无需言语,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与这片乡土之间的血肉相连的关系,我们不留痕迹地融化于其中。
这就是我的中西部——不是麦田,不是草原,也不是瑞典移民的荒凉村镇,而是我青年时代那些激动人心的还乡的火车,是严寒的黑夜里的街灯和雪橇的铃声,是圣诞冬青花环被窗内的灯火映在雪地的影子。我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些漫长的冬天塑造了我略为拘谨的性格。在中西部,人家的住宅以主人的姓氏来命名,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同样造就了我某种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我现在才明白原来这个故事到头来是一个关于中西部的故事——汤姆、盖茨比、黛西、乔丹和我,我们都是中西部人,也许我们具有什么共同的缺陷使我们无形中不能适应东部的生活。
明尼苏达出了不少名人,Scott Fitzgerald,Charles M. Schulz,Bob Dylan……但他们最后都离开了,去了纽约、加州、巴黎⋯⋯他们大部分时间在环游世界,居无定所。中西部的小镇塑造了他们的气质,但中西部又容不下他们的僭越。
美国小镇所代表的家,家所代表的根,根所代表的“历史的终结“,大概始终都是令他们畏惧又怀念的存在吧?
想起来再说,仅代表个人观点
说一个在其它答案中没看到的:路边追悼/ roadside memorial
刚来美国的时候开车出门,经常看到马路牙子的某处摆放着十字架、鲜花、玩具、标牌等物品,一开始还以为是传教士们的宣传用品,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东西是已经去世的人的亲友在他去世的地方摆放的纪念品。
旧时代的旅人若在旅途中死去,会被同伴埋葬在倒地的地方。现代人不会那么做了,但依然会记住逝者去世的地点并在周年、生日或节日时前来追悼。
路边追悼不是美国独有的。
如果逝者死于交通意外,他们的亲友还可能用竖立警示牌的方式纪念他们。
“请不要酒后驾车,纪念某某”
“开车时请不要发短信,纪念某某”
“注意行车安全,纪念某某”
“请不要超速驾驶,纪念某某”
2010年,波特兰skyline elementary天线小学(?)七岁的二年级学生凯伦—霍曼失踪,至今已快九年。如果凯伦还活着,他已经16岁了。他的继母是本案的第一嫌疑人。
自凯伦失踪后,他的学校旁边就立起一面“希望之墙”。每年一到凯伦的生日、失踪日、暑假第一天、圣诞节,这面墙上总会被挂上新玩具、新标语和新气球,祈祷凯伦早日回家。
欧美社会差距比中美社会差距还大。去到美国有点像回到国内,很不适应,和法国比起来区别很大。美国福利很差,阶级也很明显,素质差的人也不少,服务态度也不是很好。第一次遇到在飞机上拖鞋的,居然是法国飞LA的飞机。在国内,也就坐火车能遇到这种事。而且在美国看穿的衣服就能分出阶级,甚至是体型。LA到处是流浪汉,巨臭。虽然法国也有homeless,但是都是正常的,没遇到过身上有味道的。富人都住郊区。第一次知道市中心可以是流浪汉集中的地方。美国黑人经常搞抗议,华裔也会抗议,但法国这边基本没有,因为欧洲真的很平等。法国人经常各种搞罢工,但是对于人种基本是没有歧视的。虽然欧洲的公司偶尔会有辱华事件发生,但是生活中体会不到。欧洲这边对外国人的限制是一致的,有些工作只能欧盟的人做,与你的人种无关。在法国,只要你会法语,基本就不会有任何的歧视。在美国,英语说的再溜,还是根据肤色对待你。我去办手机卡,对方要求看我的Visa,发现我是巴黎钱发的,态度立马不一样了,各种夸巴黎 总之,感觉他们服务态度和法国这边比,差挺多。我打车或者和美国人聊天,基本都聊法国这边的事情,他们挺感兴趣,对法国普遍好感 还有一点,美国的华人真多,法国这边还是相对少一点。感觉LA的中国超市不必国内差,法国就不同了。
Overall,在法国生活久了,看到的美国感觉很像国内。中美社会的差距比欧美小多了。去美国之前我一直以为欧美差不多,去了才知道中国属于夹在中间的。欧美差距很大。
========================补更=============
美国机场推行李的推车收费的哦!这是我见过最奇葩的,唯一知道要收费的就是美国。用了就要付钱,没啥租金不租金。当时我从法国飞洛杉矶,然后买的机票居然不包括行李。我伙呆!!托运行李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因为买的法航,在法国出发的时候,法航直接就给我托运了行李,免费!法国这边啥都好办事。但在美国就要出行李钱了。哪怕也是法航。所以我对美国的印象的确不好,也可能是因为我待的LA吧。好想知道那些喜欢LA的人是咋想的,完全没觉得这个地方有啥好的啊。个人觉得san diego还行。